- 相關推薦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通用12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1
假期里,帶孩子去看病,公交車上暑氣逼人,剛坐下,就聽見一聲驚喜的呼喚“老師”,我回過頭,一個大男孩朝我笑著問出一句話:“老師,你還記得我嗎?”我很想張口能叫出他的名字,可是我從自己的記憶深處拼命搜索,但是卻毫無印象。一路攀談,知道他現在一家公司上班,干的還不錯。知道我和孩子去看病,他就一路陪同,直到將一切安頓好,他才和我告別,可是我卻依然沒能記起他的名字。可是他的一句話卻讓我認識到了作為教師的我們對孩子的心靈關注尤為重要。“老師,上學時你還給我縫過衣服呢。”上班已經十五年了,教過的學生已超過千人,可回過頭來看我的卻是那些平時不太關注的學生。
德國農學家蘇力貝克發現: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僅有2℅的野草種子會發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野草種子的發芽率高達80℅,約為前者的四十倍。
這是為什么呢?蘇力貝克通過進一步研究,得出如下結論:絕大多數野草種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數小時內如果沒有受到光線的刺激(即使是,短至幾分之一秒)的刺激便難以發芽。
那我們口中經常提及的叛逆的、上課搗亂的、一無是處的所謂的“學困生”是不是也常處于黑暗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不應忘記給他們一縷“光”一縷希望的光,一縷自信的光,一縷面對生活微笑的光……這一縷又一縷的光,看似微弱,看似微不足道,但它拯救的,可能是他(她)們的整個人生啊!
借用《給教師的建議》中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尾:我們當教師的,應當記住對于每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兒童,我們都應當讓他在公民的、勞動的、精神的生活上站住腳。我們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選擇這樣一條生活道路和這樣一種專業,他不僅是供給他一塊夠吃的面包,而且能給予他生活的歡樂,給予他一種自尊感。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2
作者在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教學中經常出現的情況:學生昨天上課時都懂了,但今天上課時,卻已經模糊甚至忘記了。
這是因為“懂得還不等于已知,理解還不等于知識”。
上一章作者說到學習新教材不能讓學生停留在膚淺的理解層面,并避免在第一次學習時犯錯誤,而今天文章的重點在于“為了掌握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這是一個學習的遞進。
因為作者是前蘇聯人,書中例舉了很多他在教授語言語法方面的例子,看起來有些讓人不明深意,但我們只要將俄語換成漢語就不難理解。
看到這些語法,我就想起初中的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語文課本后面的附錄內容。這些內容都沒有正式印在課文正文里,但她也帶著我們仔細地從頭學到尾地學習了一遍,其實這些恰恰是語文學習的基礎。
還有初中的政治老師在講解原始社會的一些篇章時,就采用了列出問題讓我們分組討論尋找答案的方式。這也印證了作者所提到的“在歷史課上和語文課上,對新教材的思考,多半是讓學生尋找剛剛講過的教材中的因果聯系和意義聯系。”
學習新教材時思考得越多,越有助于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看來關鍵就在于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思考得更高效,不僅可以減少完成家庭作業的時間,還可以縮短回課的時間,增加講解新內容的時間。這將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在家庭教育方面,閱讀可以讓思考更充分,特別是持續的親子閱讀。一個較長的故事往往需要許多天才能讀完,每天不僅需要傾聽,還需要對過去故事情節的回憶,還有故事前后發展的'關聯。這時,就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作為承前啟后的鋪墊。在一個故事講完以后,留下的就不只是“又聽完了一個故事”這樣的簡單印象,還有這個故事值得被書寫的那些因素。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3
假期里再次拜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仍然令我如癡如醉,而后心中對教育事業的熱情燃燒的更旺。盡管當前的教育形勢與蘇霍姆林斯基寫書的年代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那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們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就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和體驗。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一天總是備課、上課、訓練、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獲卻不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往下尋求答案。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解決了這個時間問題,答案是:讀書,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多讀書。確實,我們在自我所教的那門學科里,學校所發的那本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只但是是入門的常識,在知識的海洋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原先,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持續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就應首先思考清楚的'。抱怨工作太忙,時間太少,而忽略了學習,忽略了讀書,忽略了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這一簡單的道理。為什么不能在閑暇之余讀讀手邊的書,為什么不能在沒有課的時候多去聽聽同行們的經驗,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閑的時候寫寫一天的教學日記,想想,時間真如流水就這樣荒廢了。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4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前蘇聯著名的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為了提高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專為中小學教師寫的書。而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里選譯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改稱《給教師的建議》。
翻開本書,單單看目錄,就極大的激發了我的好奇心,這其中很多問題不正是自己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嗎?究竟如何解決,迫不及待去書中一探究竟。
一個月的時間,終于讀完了,每條建議所談的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實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讀完之后真的受益匪淺,感悟良多。
感受最深的是教師的時間問題,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我常常感到手忙腳亂,覺得時間過的很快,時間不夠用......時間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看了《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這條建議后,好像突然明白了,學無止境,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很快提取出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內容。正如本文中所舉的.例子,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的公開課非常成功,問他用了多久時間備課時,他說一輩子,但對這課題的直接準備是15分鐘左右。聽完這位歷史老師的回答后,細細想來,真的是這樣的,如果我們一直不斷的學習,為自己“充電”,學習和自己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知識,那就能在碰到具體問題時快速解決,不用再臨時抱佛腳。雖然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但是我們更希望打有準備之仗。讀書,終身學習是我們永恒的主題。
讀書,學習他人的智慧,就是在節約我們的時間。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5
讀了《給青年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很多青年教師在從教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句話:要學會原諒他人,不生自己的氣。在我看來,真的是這樣。在剛開學的時候,我感覺多數學生學習的態度很好,只有個別學生喜歡在課上開小差。這個時候,我就會生悶氣,但是有一次,我在和同事交談的時候,同事給了我好的解壓方法,讓我豁然開朗。從此,我對待頑皮的孩子也能多鼓勵他們,而不是跟自己較真,生悶氣。讀完全書,我簡單的說下我的體會:
一、不要談論別人,更不要談論自己。
有的人喜歡說別人的是非,這點在家里或者小區里比較常見。當然,在學校里更是如此。我們要想做一位合格的教師,首先,不能在人身后談論其是非,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這往往能反應一個人的優良品行。教師要有良好的德行,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作為一位青年教師,我們更應該起到表率的作用,做學生的榜樣和楷模。
二、學會控制自己,不將情緒帶進課堂。
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是在不同的場合,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有的時候,我們會遇到比較棘手的事情,但是一定要以平常心對待,不然就會變成“沖動的魔鬼”。等事情過后,常常又會懊惱不已。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需要我們真心去澆灌。在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我們要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不能將我們教師的情緒帶到課堂,這樣,時間久了,學生會變的焦躁不安。這顯然不是我愿意看到的。教師一定要有調控自己情緒的能力,既能教好學,也能有一個好的生理體質。
還有一點我感覺說的很正確,這句話是這樣說的:尊重老教師,不能太張揚。
我們作為一位青年教師,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作為老教師,經驗豐富,懂得也比我們多。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虛心的請教,特別是禮貌一定要做到。不止在教學上,老教師的各個方面,往往懂得都比我們青年教師要多。這和他們的自身閱歷有關。
最后,我想說的是,作為一位年輕的'教師,我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我能做的是上好每節課,正確的對待學生,尊重學生。踏踏實實的工作,對學生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學生在學校,我就是他們的父母,把每位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我相信,這樣下去,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也會真心的喜歡上我這個老師。教師這個行業,是我一生的事業,我會認真的對待這個行業,付出自己的真心和恒心,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能看到我的學生變的越來越優秀,而我,也變的越來越好!風雨同舟,愿我們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6
假期,作為新教師的我讀了《優秀教師的自我修煉:給青年教師的成長建議》,從這本書中作者以一個有多來教學經驗的教育工作者告訴新教師,年輕教師在踏入自己新的工作崗位的時候應該多一點自信,多一點虛心,持一點恒心。有了自信,就會讓自己的潛能釋放到最大化,有了自己的反思,加上自己的智慧,進而創造自己的'精彩。告訴年輕教師自己面對的是日益成長的學生,是日后社會建設的主力軍,是全社會的拷問和關注,所以要多讀書,多學習,從身邊學起,從身邊的老教師學起。
本書還告訴我教師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年輕教師要敢于堅持,要有一顆恒心,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本書在第一章指出了年輕教師所面臨的困惑和煩惱,作者舉了很多案例,具體講述了一些新教師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例如身份角色轉變所帶來的壓力;新教師如何確立自己的發展方向等。在接下來的一章中,作者就新教師如何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這些建議對于年輕教師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年輕教師要能夠正確處理事業發展與自身成長的問題,要學會與人溝通和相處,要學會與同事友好相處,要尊敬領導;要讓和自己相處的孩子感受到快樂,為促進自身專業的成長,教師更要將加強理論學習,多讀書。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為了上好每一節課,為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上網查資料,請教身邊的老教師,不過有時學生們并不領情,課堂上東倒西歪,我也曾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這種過分“活躍”而沮喪過,心想這些學生與想象中的乖巧可愛真是差別太大了,他們每個都是那么“活躍”,那么的不聽話,上課時總是給你搗亂,真是令人心煩。通過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我遇到的這些問題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學到很多方式方法調節自己和管理學生。我這才終于明白了“愛學生”的真諦,不僅僅是愛聽話的孩子,還要愛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們也是那樣的可愛和聰明,走近學生的心靈,真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成為他們的朋友,這樣就會發現他們身上更多的閃光點,就算他們偶爾的調皮搗蛋,也不會覺得心煩氣躁,只會更覺得他們天真、可愛。
讀了這本書,使我意識到,教育的過程是艱難的,自己在工作當中不能因為這一時的困難和挫折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要多與自己身邊的老教師交流,要學會與學生和學生家長相處,為自己樹立一個職業理想并追逐下去,只要有恒心,我相信成功一定會屬于自己,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7
暑假期間,為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我再次溫讀了張玉霞主編的《給青年教師的建議》這本書,讀過之后覺得受益匪淺。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前言中的一句話:“快樂是一種美德”。是的,快樂是一種美德,它是我們青年教師所應該具備的一種態度,是課前課后乃至生活中指引我們教學的基本原則和落腳點。快樂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個性品質,在快樂的生活境遇中,才能發展出健康的人格。所以,讓成長中的孩子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本應就是學校教育的職責,是教師的職責。
很讀完這本書后,我無比深刻的體會到“教書育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這本書分為五個專題,分別是:態度決定高度、將工作做到極致、不要抱怨生活、在學習中成長、做一個大寫的“人”。每個專題下列若干個小主題,系統而又全面的羅列了給青年教師的建議。以下略舉三例,談談自己的感悟。
從教育的小事做起
第一,“從教育的小事做起”——書中作者以課堂中一個簡單的“學生扔書”的`事件,告訴讀者,教育是一項宏大、持久的工程,教師應該重視日常教學中的小事。
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決定成敗,課堂上發生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不能預知的,如果我們解決不好就會打消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處理不當還會激化師生之間的矛盾,這樣就會導致教師在學生眼中的威信慢慢降低,甚至出現逆反情緒。剛站上講臺的我,因為沒有經驗,在帶第一屆學生的時候,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但是隨著自己管理學生的經驗不斷提高,慢慢的,我會以適當的方式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這樣,問題不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師生之間也建立起了理解的橋梁。是啊,教育中這樣的小事太多了,可謂舉不勝舉。特別是一線青年教師,只要認真的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就會柳暗花明,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教育無小事,塑造學生完美人格,教師應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學生平時的言行、情感、態度、習慣和心理的變化做起。
學會反思才能成長
第二,“學會反思才能成長”——“認真寫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為優秀教師;但認真寫三年教學反思的人,必定會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說不定還能寫出一個專家來”。我們管理教學的的湯校長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那時剛站講臺的我對于他這句話還不以為然,認為只要自己知道哪個地方講的不好就足夠了,不用再麻煩用筆寫下來。現在想來真是后悔莫及,如果從一踏上講臺就開始堅持寫反思的話,現在的自己也許會更加優秀。
勤于思考樂于思考
作者在書中說:“一個勤于動筆的人,必定是一個勤于思考的人,一個勤于思考的人,必定會做出不凡的業績!是啊,做為青年教師,我們更應該讓思考成為一種職業習慣,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樂于思考,收集絲絲感動、點點精彩,開啟智慧,在反思中進步成長!
批評也是美好
第三,“批評也會是美好的”——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犯錯是家常便飯,批評也是在所難免的,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過于直接,過于激烈的批評可能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高明的批評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奇跡,所以如何讓批評也成為一門藝術就成了青年教師的必修課程。
了解批評的方法
書中作者用了簡單幾個字就把這種高明的批評方法教給了我們青年教師。分別是:
1、避一避,批評懲罰學生不能傷害其自尊心,切記當眾訓斥與體罰;
2、緩一緩,在氣頭上批評難免會有一場暴風驟雨、雷霆震怒,這對學生是一種極大的摧殘。此時最好先忍一忍,等自己心平氣和后,再選擇適當的方法批評教育;
3、選一選,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批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4、繞一繞,借助身邊熟悉的、優秀的人或事加以適當的引申發揮,從側面啟發誘導;
5、冷一冷,有時故意冷淡,使之感到無聲的懲罰,從而讓學生反省自己的過失;
6、激一激,根據青少年好勝心強的特點,用激將法刺激,使之改正缺點錯誤;
7、笑一笑,用幽默作為批評手段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批評學生,其實我們可以比表揚做的更加美麗!
細品味快成長
最后,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我能做的是不忘初心,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投入全部的熱情,帶領孩子們去追求他們的自由和夢想,和他們一起成長。因為——教師,是我一生的事業!對于這本書,里面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慢慢咀嚼的“美味佳肴”,我已經消化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能做的更加精彩。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8
“為師當學魏書生,從教當學魏書生”這是對當代名師魏書生一生忠于教育事業的贊美。崇高而無私的愛心,是魏書生身上熠熠閃光的燈塔,照亮了學生內心深處頹廢、陰暗的角落。他愛自己的事業,更愛自己的學生,他用滿腔的愛,來譜寫著人生光輝燦爛的篇章。他以豐厚的人生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教學經驗、精湛的教學藝術深深折服了我,更以對學生細致入微的關愛深深感染啟迪著我,促使我不斷地去學習,去探索。
魏書生先生在《給青年教師的建議》中提到:
1、“不怕失敗,就怕一蹶不振”
有的青年教師工作沒干好,學生管不好,就怨天尤人,抱怨自己。沒有苦中苦,哪來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樣脆弱,而應像水晶一樣透明,像太陽一樣輝煌,像臘梅一樣堅強。青年教師只有經過磨練、經過失敗、經歷風雨,才能走向成熟。不怕工作失誤,不怕做事失敗,就怕一蹶不振,跌倒了爬不起來。
2、抓住給你的機會,別讓它丟失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于“機會”。機會只不過是相對于充分準備而又善于創造機會的人而言。也許,你正為失去一個機會而懊惱、埋怨的時候,機會卻被你的同事給抓住了。作為青年教師,要創造機會、爭取機會、千方百計地抓住機會,別讓它丟失。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非常贊同魏書生老師的這些話。曾經,驕傲的我們都懷抱著崇高的理想,奔走在陌生的城市,只為尋找內心深處最真的夢想;曾經,就算生活再艱難,我們也會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但是當我們反復努力之后,依然收效甚微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會懊惱、會放棄。但是我們自己平常也常常會鼓勵學生要有經受失敗、打擊、挫折、逆境的心理準備,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自己首先必須爭取做到。青年教師只有經過磨練、經過失敗、經歷風雨,才能走向成熟。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要拼搏,年輕不怕失敗,即使失敗一千次,也要堅信下一次的努力是走向成功。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青年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有道是:泰然處之實不足取,博學多識應為上策。抓住新課改的機遇,我們必須進一步學習綜合性知識、條件性知識,以適應新課程綜合化的趨勢;關注前沿性、創新性知識,以適應時代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的形勢需求;改善技能性、默會性知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機智和聯系社會生活的能力。用自己一眼汩汩流淌的清泉,澆灌學生的智慧之花;以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行動,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在課改實踐中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趁年輕多學習名師名家先進的教育理念,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吸取他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實際,總結和歸納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教學的藝術,用自己的智慧和獨特的人格魅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9
為了能讓我們這些新教師快速成長,從開始入職我們接到要寫讀書筆記這項任務,總共有五本書,說實話一開始覺得這項差事沒有什么意義,于是走馬觀花的寫了幾篇。直到這個寒假我才有幸拜讀了冉乃彥編著的《給年輕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這才恍然大悟,讀完這本書心里豁然開朗。
對于這本書我沒有邊讀邊寫,只是一心一意的在讀,認真的體會書里的每一句每一字。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年輕教師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年輕教師怎樣較快地發展自己;年輕教師怎樣上好一堂課;年輕教師怎樣做好班主任工作等。文章版式的設計與眾不同,這也正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每篇文章的開始都會有一句與文章內容相符的名人名言,那就是這篇文章的靈魂。
第一篇文章里名言是這樣說的“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八九點鐘的太陽,期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毛澤東。我們年輕,正是風華正茂彰顯活力的時候。我們是園丁,用愛澆灌祖國的花朵。我們是年輕的人民教師,我們肩負的責任不僅是千萬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興旺。這是我們的驕傲!
由題目所說文章中作者為青年教師提出了很多建議,這是我們現在尋覓或以后思考的答案。我想這些都是從經歷無數次失敗挫折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有這樣的明燈啟航,我受益匪淺,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會少走很多彎路。青年教師應掌握的基本功大家都脫口而出,相比之下練好基本功的大忌是鮮見的。其中包括:舍本求末、淺嘗輒止、盲目驕傲。每一點都有事例說明,語言質樸但很有說服力。()文章的最后說道:“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其實還不知道如何備課講課,應該在工作實踐中通過無數次的失敗去總結經驗教訓。”我們平日里總是有各種埋怨,其實想想這都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跌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重復的在同一地方跌倒,把失敗的教訓作為以后前進的財富,這也正是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別。
讀書增長理論知識,提高個人修養。這本書中提到許多具體的方法、技巧,但這不是為那些習慣于依賴現成經驗的懶漢而準備的。世界上根本沒有“一抓就靈”的萬靈藥方。只有掌握了先進的科學理念,再聯系自己的實際,在反復實踐中才能創造成功的方法。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10
讀完此書,突然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這本書開篇講了教師的使命,使命是光榮的,也是艱巨的。此書定義教師是“教育戰線前沿的主力軍”,年輕教師決定了未來教育事業的成敗,使我倍感壓力,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
年輕人最大的財富是年輕,因此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總覺得“來日方長”,不必忙于學習、提高專業技能,弄得自己太辛苦。自以為目前的工作就是勝利的果實,到了收獲的季節,是享受人生的時刻。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面對緊張的工作時,我們首先要規劃人生,既要有長期目標,又要有短期安排;其次,要活在當下,今天的事情絕不拖到明天去做。要善于過好每一天,要學會抓緊每一分鐘。新教師剛剛踏入工作崗位需要面對的工作與挑戰很多,例如:各種培訓、公開課、備課、聽課、評課等。有的事情可能重疊擠壓在一個時間段,這就對我們新教師提出了小小的挑戰。如何把事情順利的做完和做好才是關鍵。因此,我們面對不同工作時,一定要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既要把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而且還要保質保量。說到這里又不得不說:順利完成每件事,不是自己有能力就行的,還要每一位同事的信任和配合。所以,要樂于助人、不求回報,因為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另外還要服從領導的決策及安排,少抱怨、多做事。總之,踏踏實實做好事情才是硬道理。做完每件事情要及時總結,對有瑕疵的地方進行改正,爭取下次做的更好。還要及時的`反思,只有及時的總結和反思才能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
作為年輕教師,我們不能把自己在大學里取得的成績帶到新的工作崗位上。剛踏入工作崗位,要及時的“歸零”。我們的身份由學生變成教師,剛剛轉變,只有對工作更有責任心,對學生充滿愛心,才能做一個好老師,另外,我還要加強自己的基本功訓練,認真備、聽課,課后及時的總結、反思。爭取把同樣的課,上出不同的風采。
回顧過去幾個月,發現我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很慶幸,我身邊有很多優秀的教師,給我們不知厭倦指導,使我們在遇到挫折時有明確的風向標。我會繼續努力,為教育添彩,為實驗爭光。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11
作為“不抱怨的教師叢書”的一部分,《給青年教師的建議》以深入的論述讓讀者身臨其境,以新穎的切入點讓讀者思考,思考教師應該過怎樣的職業生活,以獨特的視角告訴讀者換一種方式看教育。
本書從前言部分開始,就向讀者灌輸要立志做一名快樂的教師的思想,“快樂是一種美德”。教師只有保持快樂,才會豁達不失節制,恬淡而不失執著;才會積極主動、從容淡定地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才會帶給學生遨游知識海洋的蓬勃力量和滿腔熱情;才會教給學生睿智明哲、寧靜超然的人生智慧。課堂上要快樂,課余時間更要快樂,生活中也要快樂。快樂是師生關系最好的催化劑。只有真正快樂的教師,才會帶給學生真正的快樂。
如何做到不抱怨,本書分五個專題來闡述,分別是“態度決定高度”、“將工作做到極致”、“不要抱怨生活”、“在學習中成長”和“做一個大寫的‘人’”。從這五個方面給青年教師以建議:積極的心態對待教師這份職業不僅僅是一名合格教師應有的素養,也是教育最需要的力量。
通過各個專題的學習,我懂得了要以寬容的心態對待每一個問題學生,不放大他們的缺點,換一種視角看待他們的不足,盡量發掘他們身上存在的閃光點,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動起來,腳踏實地辦實事;教育他們不為困難找借口,也要拋棄不必要的抱怨,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學會欣賞身邊同學的良好品德。而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習。現代社會是學習型社會,終身學習才是立足于社會最基本的.生存法則。在學校中,要懂得教學相長,合作學習,善于與他人分享教學的快樂;碰到困難要積極想辦法,向資深教師請教,更要在反思中成長。將耐心加長,善待學生;給信心加量,充實自己。
本書讀完,我備受啟發。在以后,堅決不做生活中的懶人,工作中的閑人。努力規劃好教師職業生涯,做一名有思想,有態度,有抱負的人民教師。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 12
關于新青年教師培訓期間所讀第一本書《給青年教師的建議》作者張仁賢的讀書筆記或讀書心得。讀完這本書讓我一直深思的一個問題,也是使我感悟頗深的一個問題——我們到底在為了什么而努力工作著?讀完整本書最終我有了自己的答案:工作是為了我們自己本身。既然如此,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教師這份工作,才能無愧于國家培養,無愧于社會大眾支持,無愧于父母養育,無愧于學生家長期待,無愧于一個個可愛的孩子。
作為一名年輕并負有責任的教師,我想如果不在三十歲之前弄清這個問題,不能掌握好自己工作的方向,那么我們很可能與快樂無緣,與成功無緣。通過讀張仁賢的《給青年教師的建議》我找到了精神支柱,找到了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們應該如何端正心態,做好本職工作的方法途徑。
第一、 工作中我們要永遠充滿激情
成功,永遠是屬于那些充滿工作激情的人。相反假如我們只把工作當作一件養家糊口的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這件事本身,那么即使我們是在從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那我們肯定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激情。但是如果把工作當作一件終身服務的事業來看,我們會為之奮斗,會為之努力,會為之動情,這樣情況就會完全不同。讓我們點燃心中的那份激情,從教師工作中發現樂趣和驚喜,在有激情的工作中創造屬于自己的奇跡,屬于自己的天地,屬于自己的樂園。
第二、 工作中我們要保持一顆感激之心
當我們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無任何權利要求別人時,就會對周圍的點滴關懷或任何工作機遇都懷有強烈的感恩之情。因為要竭力回報這個美好的世界,因為要竭力回報一個個可愛的孩子,因為要回報外界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會竭力干好本職的工作,努力與周圍的人和諧相處。結果,我們不僅會愉快地完成工作,也會得到更多的關懷和幫助,工作因此會更順利更出色。
第三、工作中我們要學會科學的釋放壓力
一個人對工作無論多么喜歡和得心應手,但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壓力。面對壓力,一味忍受只會導致生活死氣沉沉,只顧宣泄也會帶來無盡的嘮叨,不僅于事無補反而徒增煩惱。因此工作中我們應該學會自如的管理好壓力,并能夠科學的釋放壓力,來減輕對工作的恐懼或者厭煩的情緒,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
第四、工作中我們要有一顆平常心
如果我們努力了,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那么請你也不要懊惱,我們可以進行換位思考: 我們現在的努力并不是為了得到很多的回報,而是為了自己人生理想,個人存在價值而工作。如果我們的頭腦被那些不平的現象所占據,就會失去平和、寧靜的'心態,并開始習慣于注意并指責那些瑣碎、消極的事情。如果放任自己思想關注陰暗的事情,我們自己也會變得陰暗。相反,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到光明的事情上,藐視困難,藐視一切不平,專心致力于我們所熱愛的事業上,我想經過努力,通過時間的考驗,我們一定也將會變成積極向上、大有作為的人。
第五、工作中我們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要有崇高的敬業精神
以上所說的一切,不難發現都要有一個共同的基礎作為精神支撐,那就是我們要有一種高度的責任感,要有崇高的敬業精神。敬業,是最完美的工作態度。工作中不是拈輕怕重,而是心中長存責任感,那我們還會有什么工作干不好呢?我們還會有什么事情會完不成呢?還會有什么困難能阻礙我們呢?
總之,我們該如何干好教師這份工作呢? 我想大家都有了答案。教師是一種崇高的職業,更是自己實現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的事業,我們要讓工作成為一種樂趣,成為一種生命的內在的需求,成為展示智慧和才華的舞臺,不要成為工作的奴隸,任之聽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逐步體會到人生的幸福和成長的快樂。讓我們帶著一種從容的、坦然的、輕松的、愉悅的、感恩的心情去奮斗吧!你必將會實現自身的價值,會過得充實又十分具有意義,會獲得屬于我們的最大的成功。因為我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所以我熱愛我的工作,熱愛每一位孩子,熱愛跟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天,并且無怨無悔!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的教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心得體會(通用15篇)03-20
青年教師培養方案06-02
青年教師指導計劃08-03
指導青年教師計劃09-27
青年教師培訓方案03-08
青年教師教學反思06-13
青年教師培訓方案(精選)12-10
青年教師幫帶總結08-21
青年教師成長感悟(經典)07-21
青年教師培養計劃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