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精選9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 1
但丁的《神曲》是這樣開篇的:“在人生的中途,我發現我已經迷失了正路,走進了一座幽暗的森林……”。
現在的我,好像也可以用但丁的這句話描寫我現在的心境。或許是我不懂……,不懂的太多,正因為這樣,有的時候才好會與身邊的有些人,有些事顯得格格不入。
現在的我,多希望出現一位像維吉爾的幽靈,就像他引領但丁走出困境一樣也帶我走出困境。如果那樣的話,我將會以多于但丁數倍,數百倍,數萬倍的感激之情回報他!我不期望我可以像但丁那樣讓整個靈魂得到升華和洗禮,我只要擁有一縷陽光就夠了!
現在的我,也許正像但丁一樣在經歷著一次關于靈魂的奇異歷險吧!只有這樣,我才能學到更多,長的更大,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我才有機會奔跑,奔向更遠的地方,有我的夢想存在的地方!
有人告訴過我這樣一句話,說:“用精神武裝起來的人是無法被打敗的'!”我很仔細的回味著這句話,體會了很多。如果你也有一些特別的體驗好和經歷,相信你也可以深刻的體會這句話的韻味!我時刻記住這句話,時刻提醒我自己,在人生的路上,必定會經過很多的精神洗禮,希望我們可以在這么多過程中自由的成長,擁有我們的完美!
在《神曲》中,當但丁問維吉爾地獄和煉獄的區別時,維吉爾是這樣回答他的:“地獄是痛苦的深淵,而煉獄則是希望的所在!”仔細體味,這句話不無道理。讓我們沖破地獄的束縛,在煉獄中得到磨練和升華,只有這樣,或許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完整。就像花朵含苞待放時候所要經歷的沉淀一樣,讓我們爆發吧!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 2
在暑假看了《神曲》這一本書后,內心有很大的感觸!渡袂贩譃槿浚謩e是《地獄》、《煉獄》和《天堂》。但丁把三部詩歌的內容描寫的好似中國民間的十八層地獄一樣。
在經過地獄、煉獄和天堂的一路上,詩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描寫了各種奇幻的場景。在詩中也有很多陰森的話語令人毛骨悚然,如卻又走入一片幽暗的森林,我要救你從這猛獸面前脫險,可怕的呼嚎,慘痛的叫喊和我的頭腦被驚恐所纏繞……仿佛使讀者身臨其境。在地獄中大多是陰森和凄慘。而煉獄相比地獄好很多,在這里有東方的藍寶石、晴朗的天空和圣女……《神曲》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會給讀者重新帶來一個場景,地獄是陰森恐怖,煉獄是希望和寧靜,天堂是美好的境界。但丁做為文章的主人公,也許是想告訴我們要多行美事,但丁出生于貴族家庭,我想這種悲觀的`想法也是當然的社會所造成的吧。在但丁描寫地獄門口的兩行詩,“這里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里任何懦弱都無濟于事!眮砀嬖V我們面對知識,就要有一種毫不畏懼、堅韌不拔的品格。在《神曲》這首詩中有很多比喻都是通俗易懂,也描寫了妖魔鬼怪。但丁以第一人稱記敘自己35歲誤入黑暗的森林,在一座小山腳下,有三只猛獸,分別是母狼、獅子和豹,在他求救的時候出現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靈魂,對他說你不能戰勝這三只野獸,我指示你另一條路。于是帶著但丁穿過地獄、煉獄,然后把他交給當年但丁的情人貝雅麗齊的靈魂,穿過天堂去見上帝。
但丁的《神曲》也許是想改變人的心,但還是沒有改變人本性的欲望與貪婪。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 3
這是一本信息量極大的書,涉及宗教、神話、歷史、政權。用三部分地獄的懲戒、凈界的滌罪、與天堂的開悟。大部分使用了隱喻的手法,如果不了解希臘神話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想讀懂這本書將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還好這個譯本下面有大量的注釋。這本書讀過的人有興趣可以追《變形記》與《埃涅阿斯紀》因為文中大量提及《變形記》的內容,但丁把維吉爾視為引路人與父親,說明但丁的作品受到了維吉爾的巨大啟示。在讀這本書之前讀過《圣經》與《希臘神話》可能對理解大有裨益。
以上是書的介紹,與我吸收的東西無關緊要,下面的感悟,可能都是錯誤的,因為我并非教徒徒,也是無神論者。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有發現:似乎信仰上帝的人都是在現世受苦的人。神曲中包含了大量的`故事,但丁就是個例子,堅定又虔誠的信仰上帝,然后被暴君逐出佛羅倫薩,流亡海外。贊頌的圣羅馬帝國君主進攻佛羅倫薩,通過武力達成統一,讓流亡異鄉的人回家。然后圣羅馬帝國皇帝被佛羅倫薩的僭主與教皇組織起來的武裝力量打敗,沒多久便去世了。
為什么但丁讀了那么多歷史故事,包括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還會相信外國的君主攻打本國是為了本國人民的自由?美國如果攻打中國是為了中國人的利益嗎?
為什么上帝讓虔誠的無罪的正義之人在現世受苦,幫助信徒的力量會被邪惡力量摧毀?經歷了這些還會相信上帝?
那些道德敗壞,玩弄權力的皇帝與教皇在現世呼風喚雨,最后被另一股力量擊敗。但丁在地獄里里看見他們受折磨與懲罰,看見那些現世虔誠的受苦之人的靈魂充滿力量散發光芒。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 4
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劇》,分三部《地獄》、《煉獄》、《 》!渡袂肥且徊窟_到很高的藝術境界的作品,但丁把這三部詩歌的內容描寫的好似中國民間相傳的十八層地獄一樣。但丁將做為主人公,積聚幻想地編譯了《神曲》的情節。讀過《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悲哀,人類的悲哀、社會的悲哀、活著的悲哀。
但丁描寫的地獄、煉獄和,受到古典文學尤其是中世紀夢幻文學的啟示和影響,如維爾斯在《埃涅阿斯記》中關于主人公由神巫引歷陰間的描寫,中世紀作家達·維隆納的《耶路撒冷天國頌》、《巴比侖地獄詩》和德拉·利瓦的《三卷書》對罪孽的靈魂在地獄接受懲戒,天堂光明、的敘述,都給但丁提供了借鑒。但《神曲》不像中世紀文學作品那樣粗糙庸俗、虛無縹緲,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學、哲學修養和新穎的構思,為三個境界設計了嚴密的結構、清晰的層次。他把地獄、煉獄、天堂各分為9層,蘊含著深邃的`道德涵義。在描繪不同境界時,他采用不同的色彩。地獄是懲戒罪孽的境界,色調凄幽、陰森;煉獄是悔過和的境界,色彩轉為恬淡、寧靜;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籠罩在一片燦爛、輝煌之中。多層次、多色調的形象描繪,表達了詩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學、神學觀點,又賦予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實性,奇而不詭,精微致深,使人如身臨其境。
《神曲》堪稱一座多姿多彩、形象鮮活的人物畫廊。作為這部史詩的主人翁,但丁本人苦苦求索的品格和豐富復雜的精神,刻畫得最為細微、飽滿。維吉爾和貝婭特麗絲這兩位向導,雖然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但仍然各具鮮明的個性。維吉爾是導師,在對但丁的關懷和教誨中,顯示出父親般和藹、慈祥的性格。貝婭特麗絲是戀人,在對詩人的救助和中,顯示出般溫柔、莊重的性格。但丁擅長在戲劇性的場面和行動中,以極其準確、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人物外形和性格的特征。在哀怨欲絕的悲劇性氛圍中,詩人描寫保羅與弗朗齊絲卡這對戀人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品格,在陰暗、憤懣的情境中,詩人勾畫教皇朋尼法斯八世貪婪、欺詐的性格,無不入木三分。《神曲》中種種驚心動魄和神奇的景象,地獄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如吞噬幽靈的三個頭的惡犬猞拜羅,飛翔于自殺者樹林之上的人面妖鳥,長著三副不同顏色的面孔、三對龐大無比的翅膀的地獄王,滿身污血、頭上盤著青蛇的復仇女神,在但丁的筆下,寥寥幾笑,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勾畫了出來。他們不只是高度寫實的藝術形象,而且出色地烘托了地獄各個特定的氛圍。
但丁在寫人繪景時,常常喜歡采用來源于日常和界的極其通俗的比喻,產生極不尋常的藝術效果。例如,地獄里的幽靈遇見陌生來客維吉爾和但丁,驚奇地盯視著他們,好像老眼昏花的裁縫凝視針眼一樣。形容枯瘦的幽靈兩眼深陷無神,好像一對寶石脫落的戒指。在魔鬼卡隆的鞭打下,幽靈從岸邊跳進地獄界河的小船,好像的一片一片落下。
在但丁的《地獄》里有這樣兩句詩:“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吧!”當我們做某一件事,你認為正確,而遇到種種流言蜚語,種種輿論偏見的時候,你可以想想但丁的格言。但丁的《神曲》不僅在思想性、藝術性上達到了時代的先進水平,是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會狀況、傳授知識的百科全書式的鴻篇巨制,值得千古傳誦。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 5
這部書詳盡的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時代。阿利蓋利·但丁以第一人稱記述自己35歲時(人生的中途)誤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罪惡),在一座小山腳下,有三只猛獸攔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貪欲),一只獅子(象征野心),一只豹(象征逸樂),又一種說法是說它們分別象征教皇、法國國王和佛羅倫薩人。他在呼救時出現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靈魂,對他說:“你不能戰勝這三只野獸,我指示你另一條路徑”。帶領他穿過地獄、煉獄,然后把他交給當年但丁·阿利基埃里單相思暗戀的情人貝阿特麗切的靈魂,帶他游歷天堂,一直到見到上帝。
這一過程,許是在主教中的修行。
但是,和佛教類似,主教的修行也是追求來世的生活的`,都是在當世按照主的指示與要求去做事從而得到來世幸福的機會,是追求往生的,同中國本土的修行完全是相反的兩條道路。我個人一直覺得,這種修行有賭博的嫌疑,誰能夠100%肯定此世行善來世就能享福呢?
但丁把他自己對于善惡的理解以及對美好社會的向往,體現在他從地獄到煉獄再到天堂的旅程的描述中。通過與歷史上各種人物,包括善惡的各自代表的對話,詩人表述了他理想的社會之貌。
譯者國文功底深厚,把如此之長的一首敘事長詩翻譯的如此美妙與易讀,特別是幾乎每句末尾都押韻。如果做過外文翻譯的親們可能會有此經驗,做到這樣的翻譯是有多么難。
但也許是我看的版本是網上下載的純文本格式的原因,很多話前后并不邏輯,沒有關聯性,思維跳躍非常之大。看來還是有必要看書的原文,甚至于詩作的外文原文。
看完全書,我對貝阿特麗切這位但丁的初戀情人非常感興趣,但也不得不說,感覺但丁的原配夫人是如此悲慘。但丁在書中關心意大利半島的政治,關心半島人民的民生,關心國家的興衰,花大量筆墨描寫了這位初戀情人,但卻只字未提他的原配夫人。梅列日科夫斯基在寫《但丁傳》時大費筆墨書寫貝雅特麗齊與但丁的冥冥關系,卻還是沒有關心過但丁背后的那個女人。
有一種悲傷,叫做『我就在你面前,可是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但丁的原配夫人,就是這樣。最大的悲哀不是他如何對你不好,如何讓你傷心,而是對你完全無視,好像生活中完全沒有你這個人。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 6
由于中世紀戰爭的肆虐、疾病的流行,中世紀時期的莊園經濟漸漸衰落,地主對雇傭者的限制逐漸減弱。獨自經商的人變多,私人財富的流動性變大,資產階級產生并得到興起,商品市場開始形成,原有的封建城堡式經濟體制被打破。這樣的社會改變帶動了,中世紀長期停滯的經濟重新復蘇并發展,自由的商人變多,商品交換的頻繁使城市興起,人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這樣的改變讓中世紀的人們逐漸改變了在黑暗時期對生活的悲觀態度,開始追求世間的樂趣,和世俗的快樂。我覺得這是文藝復興的序曲,由于中世紀這樣的變化,才有了文藝復興的可能。
讀讀但丁的一生,實話講我感到有些心疼。他來自一個支持教會的沒落貴族家庭,在中世紀晚期的社會背景下一定生活的不輕松。加上幼年喪母,但丁本身就十分缺乏母愛,在社會或是家庭中對感情保有一絲的自卑,就像他長大后對待他珍愛一生的女人一樣,沒有交流,沒有表達自己的愛意,只是默默看著,在心里悄悄的幸福。但丁在書中提到35歲是他人生的分水嶺,當時他擔任為六大行政長官之一。當時佛羅倫薩的政界分為兩黨,分別是支持教會的“黑黨”和支持民眾自由的“白黨”,但丁不顧家庭背景,毅然站在白黨的行列并作為領袖,與勢力雄厚的教皇和貴族做著不懈的斗爭。但是,由于但丁過于年輕沒有執政的經驗,過于直接的執政方法讓黑黨勢力十分不快。不料,不久后貴族勢力重新掌權,迫使法庭對他判罪,判其終生流放,不得回到家鄉,否則將處以重刑。不久后,因為但丁寫信告訴亨利七世如何侵入佛羅倫薩城,白黨勢力也開始痛恨但丁,但丁開始了痛苦且孤獨的流亡生活。
《神曲》的創作,對于我們來說有許多的偉大意義,而對于但丁來說,可能僅僅是他向紙張傾訴內心時留下的痕跡。政治生涯開始之時,他不顧家庭的期待毅然選擇站在他認為正義的,支持人民自由的'一方,卻最終遭到放逐,就連當初的同黨,也開始痛恨他。少年時一見鐘情的女子,多年后的重遇還是擦肩而過,他只是默默看著這個他深愛一生,卻從未相識的女子,心中對愛的缺失,在這段故事中化為對愛情的自卑。他沒有父親母親,沒有愛人陪伴在身邊,甚至一個可供傾訴的摯友都沒有,他流浪他鄉,他只有一支筆,他對愛情的一切憧憬,對佛羅倫薩人的一切仇恨,都通過這支筆書寫。他沒有破口大罵,沒有仰面痛哭,他把他所仇恨的人一個個安排在地獄中的不同位置,用他深邃的想象力和思想描述了他由地獄走向天堂的故事,見到他一生唯一愛的人。他用寫作來救贖自己不幸的命運,他播下的痛苦種子,卻收獲了是人的桂冠。但丁,的確是一個從痛苦中生出的偉人啊。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 7
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劇》,薄伽丘在《但丁傳》中為了表示對詩人的崇敬,給這部作品冠以“神圣的”稱謂。后來的版本便以《神圣的喜劇》作書名。中譯本通稱《神曲》。全詩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詩,一共100篇。詩句是三行一段,連鎖押韻(aba,bcb,cdc,……),各篇長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獄4720行;煉獄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詞結束。在詩中,但丁以第一人稱記述自己35歲時(人生的中途)誤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罪惡),在一座小山腳下,有三只猛獸攔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貪欲/教皇),一只獅子(象征野心/法國國王),一只豹(象征逸樂/佛羅倫薩),他在呼救時出現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靈魂,對他說:“你不能戰勝這三只野獸,我指示你另一條路徑”。于是帶領他穿過地獄、煉獄,然后把他交給當年但丁單相思暗戀的情人貝雅特麗齊的靈魂,帶他游歷天堂,一直到見到上帝。
在他描述的世界,地獄是一個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從上到下逐漸縮小,越向下所控制的靈魂罪惡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頂端,他們從魔王的尾巴爬過地心,另一面是煉獄。煉獄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對的地球另一面海中,靈魂在這里懺悔洗罪,山分七層象征著七大罪,每上升一層就會消除一種罪過,直到山頂就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分為九層,越往上的靈魂越高尚,直到越過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靈魂所在,經圣母允許,就能一窺三位一體的上帝。在經過地獄、煉獄、天堂的一路上,詩人充分發揮超乎尋常的想象力,描寫了種種形形色色,奇形怪狀的神奇的景象和場景。例如《地獄》篇中,為讀者展現了陰森、凄慘、恐怖的地獄氛圍和對各種犯罪靈魂懲罰手段的描寫:貪色者,狂風要不停的吹著他們撞擊石崖;貪食者,要忍受冰冷的瓢潑大雨的洗禮;對于吝嗇和揮霍無度者,則抱著大石頭相互撞擊;憤怒者要被淹在一條烏黑發臭的河里;而對于那些不信基督的邪教徒則不得不忍受烈火焚身的痛苦。施行暴力者要被浸在沸騰的.血湖里接受懲罰。而對于欺詐罪更是列舉了十種殘酷刑罰。比方說,買賣官職的,詩人就讓他倒栽在一個石洞里,朝上的兩只腳都被點了火。讀之,讓人感覺身臨其境,心驚膽戰。而《煉獄》的氛圍和《地獄》不一樣,整個氣氛顯得比較寧靜、明朗,這里可以看到大海,天空也是藍的。這些鬼魂接受的刑罰也不一樣,生前犯有驕傲的,每一個背負著大石頭在烈日下走,壓壓他們的驕氣;生前犯嫉妒的,也就是紅眼病的,在這里雙眼就被鐵絲縫起來;生前喜歡憤怒發火的,在這里籠罩在黑煙當中,要發火發不出來。然而只要他們虔誠接受懲戒,他們還有希望得到新生。再例如對魔王撒旦形象的勾勒,也展現了詩人想象力的非凡。撒旦是經常出現在西方文學里邪惡的象征,但丁把他描寫成一個有著三個腦袋的龐大怪物。三個腦袋,一個紅色,一個黑色,一個白色。每一邊有六個手臂,手臂不斷的揮動,刮起狂風,把湖水吹得都結了冰。而且他的每根汗毛就像一級階梯,但丁和維吉爾就是踏著汗毛往下走,才進入了地獄的最低層。對撒旦形象細節刻畫的栩栩如生,獨出心裁,讀后,撒旦的可憎面目就猶如畫卷般在眼前展開。在歷經三界的路途中,借對不同人物在三界中地位的安排,也展現了詩人對文學, 政治,哲學等的種種觀點和態度,對當代也有很深的現實意義。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 8
在我將簡潔地講一講《神曲》中人物的命運——盡管《神曲》情節實在是沒什么可讀性。
阿喀琉斯是希臘的大英雄,殺敵無數;特洛伊人帕里斯以妹相許,待其至,以箭射其腳踝(唯一弱點)而死。
他被發配到地獄第一層——異教徒嘛,不算意外——但名義是因“場”。
但以當今的邏輯看來,這有點不可思議:第一,阿喀琉斯怎么會如此輕信?第二,他的腳踝怎么會是唯一刀槍不入之處?第三,他怎么會落得這樣一個罪名?
阿喀琉斯是半人神,其母乃諸神之一,其父乃凡人。但正因為是凡人,所以阿喀琉斯才有弱點——而這是由疏忽造成的:他幼時在冥河中沐浴,其母拽其腳于水上,于是乎,看似強大的半人神擁有了神的氣概、人的弱點。他的輕信源自勇氣,但他的弱點是無厘頭的!這正是命運的游戲,宛如受奧斯曼帝國襲擊的拜占庭帝國因一扇小城門未關而致全軍覆沒,千年榮光掃地。
既然人事可荒唐,神意有點怪誕也不足為奇了。我們總在做令后世啼笑皆非的事:譬如,遙想多少文人學士在歷朝歷代的“文化革新”中遭受迫害,難道我們能說其咎由自取嗎?
但丁謂阿喀琉斯“因戀愛而中人暗算的英雄”,我想他若地下有靈,便會“慚愧慚愧”不休。不過,有趣的`是,帕里斯也被罰到這一層,這正是但丁幽默之處。兩人被地獄之風吹到半空中飄蕩,給沾花惹草、爭風吃醋的風流子以飄零沖撞之苦,是基督教會慣用的報復刑。
生前的輝煌與死后的恥辱痛苦形成的對比,其實只是我們對于人生無常的恐懼。()但丁被流放時,想必也是滿心的蒼涼吧。是故,地獄乃人世的一個倒影罷了。
在凈界山腳,有一個叫貝拉夸的靈魂擁有獨特的心境,他必須在山門前等待與其一生等長的時間才有資格受入天堂的洗禮。于是,這懶散的靈魂便特立獨行起來。他一點也不著急趕路。如此豁達,本不與基督精神相符。但這種精神卻無一例外的在西方與中國可以被接受——西方的游吟詩人與東方的隱士都是秉承了這種精神。這種精神之所以被普遍接受就是因為它是一種完全的自我孤立與自我保護。無求、無畏、無為,足以使一切不幸化為平凡的崎嶇,令大人物的徒勞無功黯然失色。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 9
但丁,人文主義的先驅者。
同時,恩格斯也曾稱他為“中世紀最后一個詩人和新時代第一個詩人”,是意大利從中世紀向文藝復興運動過渡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和詩人。
而詩作《神曲》則是詩人但丁的主要代表作。
《神曲》全詩共分為三個部分,包括《地獄》、《煉獄》、《天堂》。
它采用中世紀特有的幻游形式,并以但丁自己為主人公,以一名活人的身份地參觀游歷了冥府也即死人之國,從而來尋找人生中的道路。
在我閱讀這部作品的時候,我深深地體會了它獨特的思想性以及語言特色,我內心的想法告訴我,要想讀懂這部詩作是非常難的,因為詩中包含了很多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以及諸神的神話傳說,這對于我們來說都是需要認真地去了解的,也只有對但丁創作這部詩作的背景以及創作時所引用的材料有了深刻的認識之后,我們才能夠真正地讀懂它的內容,從而領略詩作中獨有的藝術風采。
在《地獄》的敘述里,詩人把地獄寫成一個酷似上寬下窄的漏斗,一共有九層。
第一層是候判所,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禮的古代異教徒,在這里等候上帝的審判。
其余的八層罪人的靈魂都按生前所犯的罪孽,分別接受不同的嚴酷刑罰,詩人極力寫了那些被殘酷刑罰所懲罰的人們,讓人們對那種生不如死的場面所震撼。
詩人游歷煉獄時,里面共有七層,加上凈界山和地上樂園,共九層。
生前犯有罪過但程度較輕,并且已經悔悟的靈魂,按人類七大罪過,分別在這里修煉洗過,而后一層層地升向光明和天堂。
之前都是維吉樂引領著詩人但丁游歷,而到了地上樂園,貝婭特麗出現了,他教導但丁懺悔并且重新獲取新生。
隨后,貝婭特麗引導但丁游歷了天堂九重天,也使但丁得見上帝之面。
至此,詩作戛然而止。
總之,但丁的《神曲》的藝術價值是極其深遠的,當然,除去了它本身語言極其描寫的宏大與想像的'奇特,更多的則是詩人在詩中所反映出的意大利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轉折時期的現實生活和各個領域發生的社會、政治改革,透露出了新時代的新思想,也就是人文主義的曙光,我想,這也正是這部詩作的精髓所在。
【但丁的神曲讀后感400字】相關文章:
與但丁一起走進《神曲》的散文詩08-27
神曲的作文11-12
冰心《迎神曲》、《送神曲》原文及賞析04-19
但丁名言名句12-12
致但丁詩歌10-11
但丁的目光閱讀答案07-31
但丁的目光閱讀答案10-19
《但丁的目光 》閱讀答案11-27
但丁的目光閱讀題目及答案10-23
電影《但丁密碼》的經典臺詞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