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時間:2024-06-08 20:31:53 曉麗 方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通用16篇)

            為了確定活動的圓滿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活動的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大家知道活動方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通用16篇)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內容:

            (一)知識分享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

            (二)學習端午節的兒歌

            ①五月五,是端陽;龍船雙雙鬧長江;兩邊坐著劃船手;中間坐著打鼓郎;咚咚鏘;咚咚鏘;咚咚咚咚鏘。

            ②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③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

            ④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

            ⑤雄黃酒,灑庭戶,小孩頭上畫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戶戶過端午。

            (三)動手操作

            各班開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編制五彩線等活動。

            (四)區角創設:

            1、科學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擺放制作荷包、五彩線、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張貼賽龍舟的圖片,屈原的圖片等;

            3、閱讀角: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五)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等活動。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2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了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集體共度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動手制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活動準備

            1.準備制作端午節習俗物品的各種材料:

            粽葉、糯米、線等;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2.端午節相關圖片,艾草和菖蒲。

            3.邀請幼兒家人一起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1.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在我國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

            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xxx幼兒園的小寶寶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共度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吧!

            2.手工活動

            (1)家長們表演包各種花式粽子的技藝。

            (2)制香囊、畫彩蛋、編制五彩繩,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結束后展示作品并相互贈送。

            3.親子游戲

            《袋鼠》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班粽子2個,終點處擺椅子4把。

            玩法:幼兒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腳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各握一個粽子,教師發令后,家長抱幼兒向前跑,雙手不能碰幼兒,繞過椅子,返回,將粽子交給第二對家庭,繼續游戲,最先完成的一組即為獲勝。

            《賽龍舟》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4對

            形式:單面接力

            準備:各班紙箱龍船四個,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兒在媽媽或爸爸的.帶領下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快樂運粽子》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小桶一個,粽子若干。

            玩法:幼兒提著小桶,走過獨木橋,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來,將粽子放回到隊伍前的籃子里,把小桶傳給下一位幼兒,繼續游戲。在規定時間內看哪隊運的粽子多為優勝。

            “嘟嘟嘟”跑得快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共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一個呼啦圈,兩個粽子。

            玩法:以班級為單位,8個家庭組合為一組進行接力,游戲中,孩子做車頭,一手拿一個粽子做方向盤,家長蹲下做車尾,呼啦圈為兩頭連接,一頭套在孩子的腹部,一頭家長用雙手握住,小車以最快速度前進至對面家庭組合,將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給下一組家庭,最后一組家庭跑完,游戲結束,快的那一班級獲勝。

            活動結束

            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時,老師可編輯園所動態,記錄活動過程,分享給全體家長和幼兒。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了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和集體共同過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動手制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參與節日游戲。

            二、活動準備

            1、讓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各種資料。

            2、有關制作的各種材料:

            粽子——粽葉、糯米、線等。

            香包——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3、有關的圖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動過程

            (一)講看看:

            要求:交流幼兒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內容。

            (二)導語:

            1、(在門上懸掛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菖蒲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每家人將鐘馗像懸掛在門上,可以鎮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2)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5)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6)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7)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說:“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4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

            2、了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3、樂于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二、活動準備

            插艾草、劃龍舟的圖片,各種粽子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劃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嗎?什么節日人們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呢?(讓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了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2、請幼兒說一說。

            3、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的由來:端午為什么要劃龍舟呢?老師講述劃龍舟的來歷。

            4、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們知道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什么風俗習慣嗎?

            5、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呀真熱鬧。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5

            活動設計意圖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和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尸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合家幸福!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6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感受過端午節的喜悅情感。

            2、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積極參與節日慶祝活動。

            3、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活動準備:

            1、物質材料準備:幼兒自帶的粽子,鴨蛋

            2、知識經驗準備: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1)教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2)了解端午節的習俗。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3)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

            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4、幼兒品嘗粽子,體驗端午節的快樂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粽子:形狀、口味。

            (2)幼兒分享粽子。

            5、活動延伸

            親子游戲:劃龍舟。

            游戲規則:將班級參與活動的家長和幼兒平均分為兩組。每組家長分兩隊面對面插縫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長將雙手舉起來,讓幼兒可以在上面平穩的爬過去。游戲開始前幼兒在起點排好隊依次從家長的手上爬過去。

            游戲提醒:家長躺下的時候,老師要注意調整家長的位置,保證家長雙手舉起來的時候是一條直線。家長在運送幼兒的時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長關注幼兒的位置。老師注意家長搭起來的“龍舟”上面最多只能兩到三個幼兒。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對民族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2、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里經常看見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為了什么?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①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②龍舟是什么樣的?人們在怎樣劃龍舟的?一邊劃龍舟還做些什么?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③綠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來的?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4、品嘗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8

            活動名稱:

            《端午節的粽子》(社會)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

            3、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

            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朋友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故事欣賞

            1、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么吃粽子嗎?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么了、

            2、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3、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

            四、幼兒制作粽子

            t: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

            老師交代要求: 請每個小朋友拿一片粽葉,放入一點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狀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們可不能浪費,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培養幼兒的創新,教師巡回指導)

            五、結束部分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9

            活動目標:

            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活動,感受龍舟競賽齊心協力、相互競爭的緊張、熱烈氛圍。

            2、大膽地用語言講述賽龍舟的精彩場面,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觀看過賽龍舟的精彩場面。

            2、賽龍舟活動的錄像。

            活動過程:

            1、自由結伴交流賽龍舟的情景。

            ★指導語:

            你們看過賽龍舟嗎?請小朋友們互相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情景。

            2、觀看賽龍舟的錄像,講述賽龍舟的精彩場面。

            (1)觀看賽龍舟錄像,感受龍舟競賽齊心協力、相互競爭的緊張、熱烈氣氛。

            ★指導語:

            看了這段錄像,你有什么感覺?

            (2)觀看錄像片段,講述參加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情。

            ★指導語:

            人們是怎么賽龍舟的?他們的姿勢、動作、表情是怎樣的?

            (3)觀看錄像片段,講述兩岸觀眾吶喊助威的熱烈場面。

            ★指導語:

            現場的觀眾是怎樣為選手們加油的.?

            (4)交流自己的心情與感受。

            ★指導語:

            看到這樣的場面,你的心情怎么樣?

            你覺得怎樣才能在賽龍舟中取得好成績?

            3、拓展講述,了解賽龍舟已由傳統民俗活動逐步變成國際性的體育文化活動。

            ★指導語:

            你還在哪里看到過賽龍舟?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喜歡賽龍舟?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10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賽龍舟是集體活動。通過游戲感受賽龍舟的激烈氛圍,體驗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龍舟、比賽賽龍舟、普通船圖片;鼓和紙棒。

            活動流程:

            首先,在比賽中展示龍舟比賽的圖片,引導孩子理解這項活動。

            1、圖中的人正在進行什么活動?他們劃的船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區別?

            2、引導孩子觀察討論。

            雕刻師:圖中的人正在進行龍舟比賽。賽龍舟的船是龍的形狀。我們平時看到的船都是普通的船。

            第二,通過圖片讓孩子了解龍舟比賽的故事。

            雕刻師講述了《賽龍舟傳奇》的故事。

            現在你知道龍舟是怎么演變的了嗎?引導孩子根據故事進行討論和回答。

            第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孩子了解龍舟的特點。

            1、你見過龍舟嗎?它的特點是什么?龍舟中間是什么樣的?兩頭在哪里?水龍頭在哪里,像什么?

            2、請觀察圖片并回答。

            老師:龍舟有龍頭、龍身、龍尾、槳和舵。龍林將被畫在龍身上。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龍頸長。龍頭裝在龍的長頸上,龍頭和龍的尾巴微微向上翹,像一只野鴨浮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里嗎?引導孩子知道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4、要明白賽龍舟是一項集體活動,需要大家的配合。

            1、龍舟需要多少人?為什么不能一個人做?龍舟上的人如何分工才能讓龍舟快速劃行而不互相碰撞?

            2、經過觀察、思考和討論,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師:通常龍舟上至少有17個人。一個人劃不了龍舟。這是一場需要每個人相互合作的比賽。劃龍舟的時候,大家一起努力,一個是舵手,一個是鼓手加油,一個是橈手。隨著鼓聲的節奏,龍舟可以快速前進。

            5、通過游戲感受賽龍舟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成年人劃龍舟的`方法。現在讓我們分組玩這個游戲。我會當鼓手給大家加油,你會隨著我的鼓聲抓著手來回劃水。大家的行動來了!否則,龍舟無法快速向前劃水。

            2、孩子們分組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試著按照老師的節奏劃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才我們劃龍舟的時候,大家的槳都是同一個方向,沒有碰撞,你是什么感覺?

            老師:玩這個游戲,一定要聽同一個鼓,從一個方向開始劃。每個人都要有相同的速度和動作,這樣才能一起完成龍舟劃船。所以你可以看到,龍舟劃得很快,在家里都配合的很好,這也是他們如此出眾的原因。

            活動擴展:

            引導孩子回家和父母講龍舟的故事,和父母玩龍舟游戲。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11

            一、說教材

            教材來源: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掛鐘馗像,掛艾葉菖蒲、塞龍舟、吃粽子等,其中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又一傳統習俗。

            二、說教學目標

            1、學習用彩泥表現不同形狀的粽子。

            2、體驗中國的民族節日的快樂。

            重點:用彩泥表現不同形狀的粽子。

            難點:用彩帶捆綁粽子。

            三、說教法

            《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讓師幼形成一種平行的、雙向、相互支持的合作關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直觀法:幼兒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食物,充分調動多種感觀參與,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2、談話法:提供充足時間,讓每一位幼兒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3、操作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在與實物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

            4、游戲法:根據《綱要》精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注重活動過程,也不是結果,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四、說學法:

            多渠道參與法:貫徹《綱要》精神,實施家園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并讓家長向幼兒介紹一些有關端午節的初步知識,家長成為孩子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支持者。利用游戲組織幼兒玩塞龍舟的游戲,從而進一步讓幼兒了解有關端午節的知識。

            五、說教學程序

            1、以猜謎的形式,引出話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機,活動一開始就以猜謎的形式引出話題:

            ——什么節日要吃粽子?

            你們吃過什么粽子?

            粽子是哪里來的?”

            2、幼兒學“包”粽子:

            ——今天,我們用彩泥來做粽子好嗎?怎么做呢?

            ●幼兒觀察討論做粽子的步驟。

            ●幼兒用彩泥自由的搓、捏、壓、團,做出不同形狀的粽子。

            ●嘗試用彩帶捆綁粽子。

            ——“你們可以請老師幫忙。”

            3、分享,欣賞作品

            你做的粽子是什么餡?

            什么味道的?

            六、教學反思

            活動在幼兒的談話中拉開序幕,幼兒興致勃勃地討論自己見過的粽子,到請幼兒動手做粽子時,幼兒都欲欲而試,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歡的粽子(雖然有的寶寶做出的粽子不像什么粽子),活動室里洋溢著一片歡笑!幼兒不在乎最后的結果,而注重的是活動的過程,這就是與成人評價標準的區別!

            但是由于怎么做粽子的步驟沒有講清楚,以至于有的幼兒不會做粽子,還有就是給粽子綁彩帶對幼兒來講比較難。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1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全蹲走動作練習,鍛煉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平衡能力和協調性。

            2、激發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體驗游戲的樂趣。

            3、培養耐力及協同合作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單元筒8個、體能棒8根(含連接器8個)、體能條4根、協力布道1套;礦泉水若干、秒表1個、音樂。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一路縱隊沿著塑膠跑道進行走、跑交替練習。

            2、幼兒站成四路縱隊,教師和幼兒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有節奏地做熱身運動:頭部運動、上肢運動、下蹲運動、踢腿運動、跳躍運動等,重點活動膝關節和踝關節部位。

            四、集體游戲:賽龍舟

            1、布置場地,創設游戲情境

            設置4條“賽道”,在每條賽道的途中各設置一個用單元筒、體能棒、體能條和連接器搭建而成的“橋洞”,在終點處放置1片長方形協力布道和若干瓶礦泉水作 “大粽子”。

            2、介紹游戲玩法,開展游戲

            四人一組扮演“小龍舟”,4只“小龍舟”全蹲姿勢站在起點線后等待,其他幼兒則在場外扮演“觀眾”。游戲開始,4只“小龍舟”沿著“賽道”鉆過 “橋洞”到達終點,然后4人一起用協力布道運兩個“大粽子”回起點。任務完成后,交換角色,游戲繼續,直至所有的小組完成任務。教師計時,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

            3、游戲拓展: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水平,在路徑中設置一些障礙,幼兒需繞障礙進行全蹲走,以增加游戲的難度。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13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有掛香包的習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嘗試用針縫的方法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樂。

            3、知道與小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注意用針的安全。

            活動準備: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針、線等)。

            2、幼兒已有刺繡經驗。

            3、民間音樂。

            活動過程:

            1、觀察香包,了解掛香包的'用途,激發自制香包的興趣。

            ★指導語:

            什么叫香包?

            端午節人們為什么要掛香包?

            2、討論、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研究制作香包的方法步驟。

            ★指導語:

            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

            怎樣使用這些材料來做香包?

            (2)討論做香包的注意事項。

            ★指導語:

            做香包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3、在音樂聲中,嘗試自制香包。

            4、把做好的香包掛在胸前,互相觀賞,體驗自制香包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1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文化

            2、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習俗,以及在端午節時的活動

            3、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體驗端午節的習俗,并且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宣傳

            4、通過活動讓全園的老師以及幼兒重視中國傳統節日以及文化

            二、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

            與端午節的節日氛圍相適應,可以準備一些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圖片、故事以及傳說等。

            2、材料準備

            彩紙、彩筆、膠水、剪刀、絲帶、橡皮泥等。

            3、音樂準備

            憶端午 兒童歌曲——端午節

            三、活動形式

            由全園老師、幼兒共同參加,家長配合

            四、活動過程

            1、x月x日、x日全園老師搜集端午節活動資料,做端午節的相關環境創設。

            2、x月x日

            老師給幼兒講關于端午節的故事、傳說等,讓幼兒了解端午節 以及端午的文化。布置周末的家庭小任務:

            1)、讓孩子了解屈原

            2)、讓家長配合,給小朋友們帶五彩線,以及準備荷包

            3、x月x日

            老師給幼兒講關于端午節的習俗——賽龍舟,讓幼兒理解龍的中華民族的圖騰,老師向幼兒介紹龍的組成,以及富有的意義。

            組織小朋友們畫龍:

            (1)小班——給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老師事先準備好畫好龍框架的圖畫,不帶有顏色,發給小朋友,讓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想法涂上顏色

            (2)中班——畫出自己想象的龍(一定要讓小朋友先畫在講解,讓小朋友充分想象)

            在老師講解之后讓小朋友在圖畫紙上畫出自己想象中龍的造型。

            (3)大班——制作龍的環創

            老師帶領孩子利用準備好的'材料(例如:生日蛋糕盤、紙殼等)制作一條龍的環創。

            4、x月x日

            老師給幼兒講關于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讓幼兒了解在端午節食用的特殊的食品粽子以及粽子的組成。

            組織小朋友自己做粽子:

            1)、小班——用橡皮泥或是果泥做粽子

            2)、中班——用彩紙疊種子,并做以裝飾

            3)、大班——用彩紙疊粽子,并在老師的幫助下,把做好的粽子做成風鈴,懸掛在班級

            五、活動延伸

            1、讓小朋友了解更多的中華傳統,以及習俗,將在幼兒園學習到的關于端午節的文化講給爸爸媽媽聽。

            2、可以把自己畫的畫和做好的粽子送給自己的親人,并祝福他端午節快樂。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15

            【活動目的】

            1、知道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知道爸爸的艱辛。

            2、通過親子游戲給父子提供交流的機會,增進父子、父女間的感情。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帶、彩色紙、彩筆、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獎牌。

            【活動過程】

            一、幼兒配樂朗誦:

            父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父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凈。父愛同母愛一樣的無私,他不求回報;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于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

            師:在孩子們的心中,您是那么的偉大、威武,是他們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二、幼兒表演: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三、親親爸爸說說悄悄話。

            四、親子手工制作:

            手印畫“大手牽小手”。

            五、進行《擊鼓傳花》游戲:

            家長和幼兒聽鼓聲同時傳花,鼓聲停花在誰的手中幼兒說一句祝福的話或表演節目,家長簡單介紹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

            六、親子游戲:

            1、《小腳踩大腳》游戲規則:寶寶的小腳踩在爸爸的腳上,一起向前走,寶寶的腳不能落地,分組進行比賽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

            2、《騎大馬》游戲規則:寶寶騎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組進行比賽。

            3、《蒙眼找寶寶》:用毛巾把家長的眼睛蒙住,幼兒站在家長的對面不能發出聲音,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寶寶。

            七、家長游戲(同級部的爸爸們進行比賽):

            《跳繩比賽》、《針線活》、《蜈蚣競走》。

            八、結束部分:音樂響起,幼兒親自為爸爸頒獎。

            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點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獎勵機制:班級老師利用即時貼制作形狀,貼在第一名的身上,看看誰最后得到的大紅花多。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 16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等慶祝活動。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內容:

            活動一:話說端午節

            重點領域:(語言領域、社會性領域)

            活動要求: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培養幼兒 的言語表達力。

            活動準備:粽子、艾草、柳枝、荷包、花線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咸肉粽子、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歡吃哪種粽子?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門前掛艾草和柳枝、賽龍船、胸前掛荷包、胳膊上帶花線)。

            教師出示艾草、柳枝,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柳枝?(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柳枝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出示荷包,討論荷包的用處及來歷,并欣賞荷包的造型、結構美。

            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荷包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荷包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二:繪畫“端午節”

            活動要求:

            根據幼兒自己已有的經驗,想象并表現端午節的快樂。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

            活動準備:

            豐富有關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活動過程:

            回憶端午節。

            提問:端午節你過得快樂嗎?你覺得端午節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幼兒討論并講述)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精心構思。

            提出要求:把你在端午節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畫出來,注意選擇合適的底色表現節日的歡樂氛圍。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鼓勵幼兒將端午節時印象最深或最快樂的事畫下來。作品評析及展覽。

            引導幼兒相互評價作品,交流過節的感受。

            四、活動延伸: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粽子、香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家庭的包粽子活動。

            注:各班根據幼兒園的安排,結合本班實際制定計劃開展活動。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08-19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的活動方案05-25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05-06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08-17

          端午節大班活動方案02-10

          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06-05

          端午節大班活動方案05-12

          大班親子端午節活動方案11-22

          端午節活動方案大班模板04-20

          端午節大班活動方案通用03-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婷婷丁香五月天综合资源网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久久 | 婷婷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 永久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自 | 亚洲午夜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