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公益活動倡議書范文(通用5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都跟倡議書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倡議書具有響應者不確定性的特征。那么你有了解過倡議書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心公益活動倡議書范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心公益活動倡議書1
各位領導、老師:
您好!在xx年6月在校團委的組織下,我院團委與蜀山區三里庵街道梅山路社區服務站進行對接,共建了團員學生社區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在梅山路社區,我們進行志愿服務活動過程中逐漸了解到有著這么一戶人家,他們一家四口人,祖孫四人相依為命,有一個癱瘓的爺爺,只能坐在輪椅上,一個聾啞的奶奶,一個11歲小姑娘——歡歡,和她6歲的弟弟小亮,兩兄妹的父親多年前因車禍去世,母親扔下兩兒女遠離了這里。關鍵的是這一對小姐弟倆因家庭情況和戶口問題而至今未能上學。
據說,這些都是歡歡奶奶拾來的,靠賣這些東西勉強補貼些家用。
這就是小亮。聽說我們是來看他們,小亮特別高興,急著去找找姐姐歡歡回來,因為這個家里,只有11歲的歡歡才能正常的跟外人交流。小亮當時看著我們的那種渴望的眼神,我們至今都沒有忘記。
也許您與她們素不相識,但愛心與真誠是沒有界限的!希望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一家吧!
募捐倡議:獻出一份愛心,給她們一點希望,匯聚一種力量,共擎歡歡亮亮的上學夢!
募捐物品:小學生學習生活用品類、衣物、現金
募捐承諾:公開捐贈物品的數量數額,負責人,轉交給受助人的細節,落實募捐物品及捐款。
募捐地點:二教二樓理學院會議室
她需要您、需要我、需要我們大家伸起雙臂,用我們的愛、我們的心,點亮一盞希望,幫她撐起一片蔚藍的天
5月份開始“每人每月一元錢,一份愛心,一份堅持,一份溫暖,點亮一盞希望之燈”的長期愛心接力活動。
愛心公益活動倡議書2
廣大市民朋友:
xx市是著名的種茶產茶大市,“xx玉露”制作工藝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遠近聞名,茶產業對xx市農業貢獻率高達28%,是典型的品牌產業和支柱產業,也是富民產業和小康產業。
20xx年,全市投產茶園面積高達25萬畝,因今春氣候溫和、雨水調勻,茶葉長勢喜人。目前低山、二高山茶區均已進入春茶采摘高峰期,采摘量大,采摘用工十分緊張。為讓全市茶葉得到適時采摘和加工利用,市婦女聯合會、共青團xx市委、市農業局聯合倡議如下:
一、鼓勵大中專在校學生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到農村開展實踐實習活動,親身體驗茶葉采摘樂趣。
二、倡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國家公職人員結合群眾路線教育、精準扶貧等活動,合理安排公休,充分利用節假日,到茶區開展春耕幫扶活動。
三、倡議城鄉居民到茶區開展互助服務,支援茶產業建設。
廣大市民朋友,“親近自然,服務三農”,是一項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產業發展、有利于小康社會建設的'公益活動,希望大家積極參與,迅速行動!
愛心公益活動倡議書3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開始,縣文明辦、教體局、交警隊、運管站發起第二屆心連心“綠絲帶”愛心送考公益活動,活動由心連心志愿者協會承辦,由馨悅龍驤商會館、鑫悅達酒店、佳鑫房地產公司贊助。現向全縣出租車及私家車發出倡議:請開出您的愛車,獻出您的愛心,踴躍加入到送考隊伍行列!我們將為所有的愛心車輛系上“綠絲帶”,貼上“愛心送考”標志(自愿)。在6月7日、8日兩天內,“愛心送考車”如果遇到高考考生,憑借準考證將考生免費送達考試地點,保證他們按時進入考場。
活動要點:
(1)報名時間:5月23日—6月2日。
(2)愛心送考啟動儀式將于6月3日9時在人民廣場舉行。
(3)參與人員按照活動安排統一調度,愛心車輛與考生進行一對一對接。
(4)未能參加啟動儀式的愛心車輛,可于6月6日在新思維英語學校(三道街御景園自來水廣場前)領取綠絲帶。
駕駛員要求:
(1)必須遵紀守法,駕駛經驗豐富,熟悉xx縣內道路,禁止飲酒送考,無重大交通事故記錄。
(2)能自覺完成接送考生的任務,如遇緊急情況,必須及時與活動組委會聯系。
(3)富有愛心并熱衷公益事業,不計回報,不計得失。
(4)活動期間,凡參與送考車輛在道路行駛中,遇到招手的考生及家長時,應及時停車,給予幫助。
如果您有愛心,想參與本次活動,如果你是考生,需要我們提供幫助,請盡快與我們聯系,額滿300輛為止,心連心志愿者協會呼吁廣大車主,在高考期間為系綠絲帶的愛心送考車輛讓行。
(本次活動屬純公益活動,如發生任何意外與組織方無關)
報名聯系電話:
金老師——xx(微信同步)
王老師——xx
xx縣文明辦
xx縣心連心志愿者協會
20xx年5月23日
愛心公益活動倡議書4
朋友們:
你們可知道?當我們因精彩的鴻運國際鴻運國際息而歡笑時,在你我身邊,在我們的鴻運國際鴻運國際息當中,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渴求鴻運國際官方,熱愛學習,品學兼優,卻因家庭貧困或遭遇不幸等原因,承受著難以承受的壓力。
他們失去了往日的歡笑,有的甚至離開了校園。
書,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金鑰匙。
書,是讓孩子們看到外面世界的窗口。
好的書籍,往往能夠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可是當貧困地區的孩子辛苦獲得讀書機會的時候,卻往往除了課本上的,無其他的書可讀……記不記得鴻運國際入口鴻運國際客戶端你讀過多少書?那些書為你帶來多少快樂和鴻運國際官方?現在很多農村的孩子,除了教科書以外,沒見過別的書。
不少孩子因沒興趣或沒能力讀書而綴學,失去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書籍是伴隨我們走過這樣那樣歲月的益友。
也許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千萬滴聚集到一起足以匯成清泉,就足以滋潤干渴的心田。
同樣一個人的力量不夠大,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將創造巨大的財富。
我們的愛心在呼喚,我們的行動在期待。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把關愛行動落到實處。
向貧困學子伸出援助之手,奉獻愛心,收獲幸福。
一樣的心,一樣的夢,請大家攜起手一起行動起來,加入到建立愛心書屋行動中來吧,用您我的愛心,點燃他們渴望鴻運國際官方的希望!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愛心公益活動倡議書5
親愛的家人們、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是社會未來的希望!對他們的教育和成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擁有經濟發展帶給我們的富足與享受。國家要發展,民族要興旺,希望便寄托于現在這些在校的莘莘學子之身。
然而就身處青春叛逆期的這群孩子來說,生理心理的雙重階段性發育,對外界事物的爆炸性認知,很多時候帶給他們的未然全是正向成長,也有一大部分煩惱--少年維特式的煩惱。加之一部分因為家庭背景,經濟條件等不如大多數常人的孩子在此階段因為不自信而產生的厭學、迷茫、對抗、叛逆,與長輩之間缺乏溝通、相互不理解等心理,更成為很多出走悲劇和青少年犯罪的發生的直接誘因。而這些,雖可一言以蔽之曰:這一代孩子不懂得珍惜生活,不知道感恩世界。卻也不能僅僅歸因為感恩一種。但是就胸懷大愛的我們而言,至少能夠做到的,就是通過一系列我們能夠想到的付出,讓他們體會到人生的美好,父母師長的苦心,進而懂得去感恩每一個生命!
而地處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中樞鎮的群山腳下,恰有著這樣的一群正處于青春關鍵時期的孩子急需我們的付出。
云南省紅河洲瀘西縣中樞鎮逸圃中學創辦于上世紀60年代,至今已有50年辦學歷史,是全縣的山區民族唯一的中學。現有包括苗族在內的8個民族學生在校就讀,在校生1216余人,其中80%的學生來自高寒貧困山區,有1/4的留守學生。有的學生四五年沒見過父母,有的幾個月沒與父母通過話,單親、貧困家庭最低年收入不足1000元,學習壓力大,學生之間貧富差異大,非常需要全社會的關愛。
該鎮山區民族觀念相對守舊,知識落后,大多村寨居民普遍還生活在相對封閉落后的狀態里。我們走過的苗族山寨,不愿和外族接觸、通婚,近親結婚現象普遍,家庭年收入最低不足千元。山寨的山路是崎嶇的,很多孩子上學甚至要走3到4小時才能到達。有些父母就連孩子出生于哪年都不知道,只能說出孩子是種包谷或種洋芋的時候生的……而現在的他們正式需要我們放下一切來關心呵護。然而我們也深深地懂得,就這樣一個活動而言,個人乃至小范圍的團隊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全團本著從我出發,由我先來的態度倡議全社會有愛心的仁人志士們都能夠參與進來,用我們共同的大愛去滋養這里的每一個生命,盡我們全力為他們締造一個不一樣的明天!
也正是為此,我們團隊決定將于20xx年4月27日星期日和眾位愛心人士一起,到云南紅河洲中樞鎮逸圃中學舉辦一場主題為“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的大型手拉手公益活動,目的即在于通過我們的付出給予這群孩子愛和希望,讓他們給夢想插上獨屬于自己的翅膀!同時通過師生互動、親子互動等環節讓他們體悟到感恩、付出以及團結友愛的精神,找回屬于自己的那份自信!或許我們所引發的微不足道,但我們堅信愛的種子將會從此燦爛發芽,茁壯成長!我們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愛的眼神,一個溫暖的擁抱,就能感動他們,激發他們對生活的激情和向往!
在此全體團員也真誠地邀請每位讀到此倡議書的您和我們一起,于20xx年4月27日抽出您一天的寶貴時間,在瀘西縣中樞鎮逸圃中學同該校的師生家長一起,共同締造一場主題為“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大型公益活動。
來吧,親愛的家人們,朋友們,伸出你的手,讓我們一起創造一個愛的奇跡!
公益活動地點:云南紅河洲瀘西縣中樞鎮逸圃中學
活動時間:20XX年4月27上午9點一一下午18點
發起人:體成員
20XX年4月19日
【愛心公益活動倡議書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愛心救助倡議書范文12-10
學生愛心捐款倡議書范文(通用5篇)12-10
車禍愛心募捐倡議書范文12-10
愛心捐款倡議書精選范文-倡議書01-04
愛心倡議書范文600字-倡議書01-04
愛心救助募捐倡議書(通用7篇)12-28
關于愛心行動的愛心倡議書范文(精選7篇)12-15
企業愛心倡議書范文3篇01-06
學生疾病愛心捐款倡議書范文01-05
學校愛心捐贈活動倡議書范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