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范文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吧!那么寫工作總結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區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區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1
按照國家、省啟動實施新一輪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工作要求,結合市愛衛委《關于印發XX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方案(20xx—2020年)的通知》確定的工作任務,現將20xx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進一步加強生活垃圾和生物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1、加強老舊設施的維護,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全年對全區道路兩側的環衛設施進行了二次集中清洗,共清洗主次干路果皮箱1200余個,垃圾桶1700余個。
2、有效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回收利用,加大宣傳檢查力度。
3、改進城市衛生環境保潔方式,擴大機械化清掃保潔范圍,推廣降塵、低塵清掃作業方式,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市環衛處為我區配備5臺濕掃車輛,對全區的解放路、人民路、東明路、北光路等10余主干路進行濕掃作業,夏季按照降塵要求對區內主次干路進行灑水。
4、加大對村鎮垃圾清運設備和中轉設施建設的投入,橋頭辦事處購買專門垃圾清運車二臺,在興隆村建成垃圾中轉站一處,大大緩解了橋頭地區垃圾中轉壓力。
5、全區范圍內加強農村保潔隊伍建設,每個村都成立專門保潔隊,購置保潔工具和運輸車輛,按時對村屯垃圾進行清掃清運,有效的改善的農村居住環境和居民健康指數。
6、參照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加大宣傳力度,倡導垃圾分類,集中收集轉運處理。
7、因地制宜開展農村污水處理,XX市區污水處理廠位于橋頭鎮嶺下村,總占地面積為1.1公頃。主要處理北臺居民生活污水,北臺地區人口數量約3.09萬人,占地面積約23.4km。設計日處理能力1萬噸,采用的是折流淹沒式生物膜法工藝, 20xx年1月份至10月份共計處理污水161.9789萬噸。平均每天處理生活污水5000噸以上,設備運轉率達到95%以上,處理指標按國家一級a標準執行,處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細河。
8、重點解決好農村畜牧養殖場污水處理問題,聯合相關部門成立檢查組對這一問題進行專門監督檢查,要求養殖場污水處理必須達標。
二、集中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治理
1、加強火車站、汽車站、景點景區、建筑工地等重點場所的衛生管理,聯合鐵路榮盛本溪分公司、永豐長客總站、城建局、建發局等單位,全年不定期對上述單位開展檢查和督導,重點部分反復查,鐵榮盛本溪分公司負責的火車站地區是重點地區,全年進行聯合檢查十余次,效果明顯,火車站周邊衛生狀況得到徹底改善,建發局對區內建筑工地進行反復篩查,對工地出口硬化、車輛帶泥上路等現象嚴格檢查,徹底杜絕。
2、提高城鄉社區物業管理水平、區物業辦對區內棄管小區進行了徹底篩查,積極與物業棄管單位聯系,區城建局定期幫助清理棄管小區垃圾,各辦事處定期組織黨員機關干部,社區志愿者對棄管小區環境衛生進行清理,區政府積極協調組織棄管小區回復正常物業管理,徹底改善社區居民生活衛生環境,重點實施“門前三包”制度,區愛衛會、區城建局、各辦事處對全區“門前三包”制度實施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對忽視“門前三包”的商戶、單位進行宣傳教育,要求“門前三包”制度必須落到實處。
3、重點清理城市環境衛生死角,全年組織大小活動460余次,出動18,000余人次,車輛970臺次,清理衛生死角720余處,清理生活垃圾2430余噸,清理建筑殘土及殘土2350余噸。
4、加大對農貿市場、城鄉結合部等重點部位進行整治,今年結合市人大檢查及省檢查組暗訪曝光點位,對農貿市場、城鄉結合部等重點部位進行了綜合整治,其中大河市場口部、鐵工市場門前、五中市場周邊、興安村等點位都進行反復檢查,派遣專人進行管理督導,有效改善了市場周邊衛生環境,改善了城鄉結合部居民的生活環境。
5、全年共清理占道經營1150余處,清理店外擺賣630余處,清理落地燈箱廣告牌320余處,暫扣80余塊,整治不規范牌匾230余處,摘除亂掛條幅360余幅,勸離亂停放車輛1800余臺/次,處罰亂停放車輛6000余臺/次,清理僵尸車46臺,拆除違章建筑、亂搭棚廈280余處,制止新發生違建70余起。
6、加強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強化路面保潔,完成房金線、房橋線、橋解線、部隊門前道路新建、大修工程10。3公里,其中房金線3.01公里、房橋線2.24公里、橋解線4.95公里、部隊門前0.286公里,投入資金1179萬元。路面保潔均有專門保潔隊負責,保證按時清掃,路面清潔。
7、規范農藥包裝、地膜等廢棄物處置,加大白色垃圾治理力度,強化秸稈焚燒監管,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收集處理,聯合環保局、農發局、各涉農辦事處進行聯合檢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8、強化鐵路、公路、河流溝渠沿線環境衛生設施建設和美化綠化工作,全年進行二次專門檢查,集中整治二次,鐵路、公路、河流溝渠沿線進行常態化管理和清掃,派遣專人進行督促檢查,加強周邊美化綠化工作,修剪灌木墩5700墩,綠籬5496延長米,草坪28900平方米。完成喬木2387株,草坪28900平方米、灌木5700墩的打藥、施肥工作任務。
9、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場所,統一開展季節性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全年開展春秋兩季滅鼠工作,集中統一投放毒餌7噸,全年發放蟑螂藥600余箱,蟑螂屋20余箱,氯氰菊酯40箱,殺蛆粉390公斤,開展殺滅過冬蚊蠅工作,投放大小煙劑共計31箱,發放各類防制工具200余套,全區范圍內新建、修復毒餌站1500余處,投入資金20余萬元,全年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專門檢查15次,有效的降低了轄區內病媒生物密度,提高社區居民生活水平。
10、全面推廣“污染治理、循環利用、生態保護”流域治污體系,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改善農村河道水環境。
三、制作修訂村規民約
積極推動街道、社區、單位定期組織大清掃、義務勞動等活動,轄區內每個社區和村都制作了相關的村規民約,利用黑板報,宣傳單、電子屏幕、座談會等方式倡導轄區居民關注環境衛生、參加義務勞動、自己動手、清潔家園,全年開展各種形式的大清掃、義務勞動等活動390余次,有效提升居民居住環境衛生水平。
區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2
20xx年自治縣愛國衛生工作,在市愛衛會指導XX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省、市愛國衛生工作部署,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為主線,組織開展了愛國衛生清潔月活動、農村改廁、病媒生物防制等愛國衛生工作。下面將全年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穩步推動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
自2014年全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啟動以來,縣愛衛辦認真按照《自治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實施方案》要求,對照《自治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任務分解表》和《國家衛生鄉鎮(縣城)》標準,組織各涉創單位針對各自所承擔的工作任務,穩步推進創衛工作。
一是及時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組織召開2014年度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總結會議。會上,縣政府副縣長何宇翥對2014年度創衛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對20xx年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為20xx年繼續推進創衛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針對重點環節,開展督查。今年1月至2月,縣愛衛辦利用10天時間,采取實地查看方式,對23家涉創單位的檔案情況進行了細致檢查指導,全面覆蓋了縣愛衛會委員單位。檢查結束后,形成了《全縣創衛資料收集建檔工作專項檢查情況報告》,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具體的整改措施,為全面加強創建國家衛生縣城資料收集建檔工作,進一步推動創衛工作開展提供了具體依據。
三是明確工作任務,重點推進。4月初,組織召開了宜居鄉村暨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推進會議,各鄉鎮政府、縣直各單位及相關系統單位110人參加了會議。會上,縣政府副縣長何宇翥對20xx年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涉創單位進一步找出問題和不足,制定工作計劃。
四是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氛圍。7月份,縣愛衛辦針對署季來臨的實際,結合全面加強創衛工作宣傳引導,設計制作了5000把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我們一路同行”為主題的小扇子,并發放到機關干部、社區群眾和工商業戶手中。扇面上詳細介紹了創衛工作的意義、目的和環境衛生“十不”行為規范,進一步加強了對創衛工作的宣傳引導,在有效提升創衛工作知曉率的同時,營造人人關心創衛、人人參與創衛的濃厚氛圍。
五是開展自檢自查,解決問題。為進一步檢驗20xx年創衛工作取得的實際成效及存在的問題,11月25日,縣愛衛辦依據《國家衛生縣城標準》和《自治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實施方案》(本縣委發〔2014〕13號)文件相關規定,重點圍繞環境衛生對縣城及城鄉結合部進行了走訪,形成了《自治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走訪情況》材料,交縣政府相關領導,為明確下步工作重點提供依據。
二、開展全縣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
20xx年,縣以第27個愛國衛生清潔月活動和秋冬季愛國衛生運動為主線,認真落實貫徹落實《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方案》(本愛衛發〔20xx〕18號)文件要求,全面深入開展了城鄉整潔行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1。開展“清洗灰塵、擦亮縣”活動。4月18日,組織綜合執法局、公安交警、移動、電信、市政環衛等部門,對各種市政設施、公交站牌、廣場、果皮箱等進行了認真的清洗擦拭,共清理小招貼、小廣告3000多張。
2。開展公路、鐵路沿線環境衛生整治。重點開展了本桓公路、沈丹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治理。通過整治,公路沿線環境衛生得到了明顯改善。在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整治中,草河口鎮克服任務重,轄區內鐵路、公路沿線長的困難,對轄區內的沈丹鐵路、304國道沿線積存的垃圾認真組織清理,出色完成整治工作任務。
3。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縣建立522人的.農村保潔隊伍,每年投入保潔員隊伍相關資金500多萬元,有效保證了農村環境的保潔需求。同時,結合宜居鄉村建設,針對“六邊、三堆”(即路邊、宅邊、水邊、田邊、村(鎮)邊、集貿市場邊以及柴草堆、糞便堆、雜物堆)進行了全面清理,不留死角。全縣累計投入資金155.83萬元,清理水邊垃圾130公里、1983噸,清理路邊垃圾251公里、5272噸,清理宅邊垃圾1725噸,清理田邊垃圾996噸,清理鄉(鎮)及村屯周邊垃圾1882噸。
4。 開展商業區及農貿市場環境整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開辦誰組織的原則,集中整治商業區、農貿市場及其周邊環境衛生。全縣共組織集中清理3次,參加人員23人,車輛5臺。重點清理集貿市場、農村大集、商場、超市衛生,清理廳室市場7處,農村大集15處,商場、超市30余戶,共清理積存垃圾2000余斤,整治衛生死角12處,處理蚊蠅孳生地5處,對亂堆亂倒,占道經營、亂擺亂賣等違法行為進行規范。
5。開展“整潔家園、你我共享”群眾意見征集活動。在縣電視臺、縣報開設“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創衛在行動”等專題專欄,并設立投訴舉報電話(縣愛衛辦投訴電話:46834273),面向社會廣泛征求群眾對城鄉市容環境衛生中最不滿意的問題,以此作為愛國衛生清潔月的重點治理對象。活動開展以來,共征集群眾意見建議14件,并在縣報上點將臺欄目中進行了公示,群眾反映問題全部得到解決。
6、全面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充分借鑒“整潔家園、你我共享”群眾意見征集活動的經驗,切實加強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力度,為全面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年累計糾正違章占道經營、流動經營行為約2余萬次;糾正店外經營、店外擺賣半年約6000余次;糾正運輸車輛遺撒物料行為10余次;糾正不規范圍擋20余處;查處不規范牌匾30余處;油煙、噪音污染60余次;春秋兩季共計清洗路邊違章廣告招貼7000余處,對拒不配合清理工作的給予停機處罰100余次;管理城市中心區飼養家禽10余次;集中整頓早市批發、夜間燒烤15次,查扣相關物品工具200余件。居民區內流動燒烤攤點300余次;沿街使用電子高音喇叭叫賣200余次。對各類違法違規的行為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300余份。對違章占用市政設施停車等行為下達處罰66份,接受處罰64份,與此同時,在工商行政審批前期審核工作中,市容中隊嚴把審批權,做到戶戶實地考核,拍照存檔,截止10月累計審核合格商戶220戶,均簽署“門前三包”,日常管理工作中注意檢查商戶“門前三包”落實情況,對落實不到位者進行糾正整改。
三、組織開展農村改廁工作
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實施2014年和20xx年農村改廁項目的通知》要求,我縣農村改廁工作任務為1650座,其中,2014年改廁任務800座,20xx年改廁任務850座。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將改廁任務下分到6個項目鄉鎮,15個項目村。目前,已全部完成國家農村改廁工作項目1650座工作任務。
四、組織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20xx年全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為重點,在全縣范圍內廣泛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縣城鞏固滅鼠、滅蟑達標成果,將“四害”密度控制在國家規定標準內。4月21日,集中組織開展了熏殺越冬蚊蠅活動。重點對暖氣溝、地下通訊管道、排水溝、下水井等越冬蚊蠅場所進行熏殺。街道、市政、供熱、自來水、小區物業等組織人員50人次,投放煙霧彈160枚。4月15日—27日,組織開展了春季滅鼠活動,全縣春季共投放滅鼠藥51.5噸。6月—8月,為進一步夯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基礎,投入資金1。5萬元,在縣城區域內修建毒餌站2500個,為開展病媒防制,降低四害密度,有效防控病媒生物傳播疾病的發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五、開展愛國衛生模范單位創建活動
全縣范圍內廣泛深入開展創建衛生模范單位、鄉鎮、村活動。以創建工作為載體,提高我縣的愛國衛生工作水平,不斷改善環境衛生和居民的衛生意識,推動我縣愛國衛生工作健康發展。今年我縣申報省級衛生模范單位1家,申報省級衛生鎮1家,申報省級衛生模范小區1家,申報省級衛生社區1家,申報省級衛生村1個家,申報市級衛生模范單位3家,申報市級衛生鎮1家,申報市級衛生小區2家,申報市級衛生社區2家,申報市級衛生村2家。
20xx年工作安排:
1。進一步加大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力度,為迎接國家檢查奠定基礎。
2。 繼續落實《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方案》,持續深入開展城鄉整潔行動工作。
3。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鞏固縣城滅鼠、滅蟑達標成果。組織開展夏季滅蟑及蚊、蠅消殺工作,開展縣城春、秋季滅鼠。
4。開展農村改廁工作。結合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全面落實農村改廁工作任務。
5、繼續開展衛生模范單位創建工作,切實提高愛國衛生工作水平,改善環境衛生和居民的衛生意識。
區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3
20xx年是忙碌的一年,一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愛衛會的正確指導下,在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區愛衛會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中心,和全國第二十七個清潔月為抓手,大力開展“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及健康教育等工作,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下面將具體工作匯報如下:
一、第27個愛國衛生清潔月暨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
根據省、市愛衛委的統一部署,為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經區政府同意,區愛衛會決定,從4月1日至4月30日,在全區城鄉廣泛開展以“全民參與愛國衛生,共建共享健康中國”為主題的第27個愛國衛生清潔月活動。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全區各辦事處、區直部門的努力和駐區各單位的鼎力相助,及全區人民的積極參與,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這項活動,首次在政府常務會上研究,由王區長親自布置工作。并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位。
此次清潔月,著重開展了以下幾項活動:
(一)是開展了衛生死角專項治理活動。由區各街道辦事處組織實施,區城建局、區綜合執法局配合,出動了人員3800余人次,車輛1256臺次對轄區內居民區、主次干路、背街小巷、居民樓道、樓院及積存的越冬垃圾、殘冰積雪、亂堆亂放、亂拉亂掛、亂搭棚廈、亂貼亂畫、偏坡偏墻等處的白色漂浮物進行了清理整治,清理生活垃圾4334噸、清理建筑殘土1784噸、清理河道暗渠6780米、清理河道淤泥398噸。在區城建局和綜合執法局的協助下清理占道經營85次、拆除亂搭亂建462處。全區清理亂堆亂放327處。處理臟亂差重點點位27處。全區共清理小招貼52354張。處理群眾投訴47件, 投訴人都表示處理的非常滿意。共舉辦了19場宣傳第27個衛生清潔月的活動。
(二)是開展了“清洗灰塵、擦亮”活動。在各街道辦事處的統一組織下,區所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學校和托幼園所及賓館飯店、商場超市等各單位都組織人員,徹底清理了室內外衛生,達到窗明幾凈。院區、廠區及周邊無衛生死角。全區主次干路兩側沿街單位落實了“門前三包”責任制,普遍清洗擦拭了臨街廣告牌匾,使環境衛生得到顯著改善。
(三)是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
以牛心臺、臥龍、高臺子街道辦事處為主,出動人員2000余人次,出動鏟車、運輸車、垃圾清理車等車輛100余臺次,清除村頭、橋頭、河邊、溝邊等處積存的生活垃圾和白色漂浮物2000余噸。清理河道暗渠6780米、清理河道淤泥398噸。同時開展了平整道路,疏通溝渠,清理亂排亂倒、土堆土包、柴堆柴垛、農村秸稈、牲畜糞便等居民家庭和庭院衛生整治活動。
(四)是開展了公路、鐵路沿線整治活動
對本桓公路、沈本產業大道及區內鐵路沿線兩側積存生活垃圾、亂排亂倒等已進行了清理整治。在鐵路沿線新建了18處垃圾點。針對市愛衛會黑榜排查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使公路、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五)城鄉環境整治環境1、衛生常抓不懈,精細管理常態達標。環衛系統不斷加大監察力度,對道路運輸車輛遺撒和帶泥現象進行有效控制,確保了全區大環境衛生精細管理常態達標,城區道路清掃保潔率100%,達標率99%以上;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全年共清理冬季積存的垃圾、殘冰積雪、亂排亂倒建筑殘土590噸。繼續鞏固了我區環境衛生在全市的“排頭兵”地位;組織城管所工作人員、社區衛生專干、保潔員共765余人次,調集車輛43臺次,出動鏟車13臺次,對轄區內的建筑殘土、垃圾進行全面清理,共清理477噸。順利迎接“創衛”和“省綠葉杯競賽”檢查組的考核并得到好評。以“清潔城市、擦亮本溪”活動主題。對主、次干路兩側及公共設施進行集中清洗,共出動人員1000余人次、灑水車5臺,清理主次干路垃圾殘土10余噸,清除小招貼5000余張;對中心路、唐家路等轄區內部分主次干路的密閉式垃圾桶、地上果皮箱及公交站牌進行了集中清洗,有效地凈化了道路周邊的市容環境。率先在全市環衛系統中對環衛運輸作業方式進行調整。不僅解決裝載人員在裝卸垃圾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同時也有效提高環衛作業標準,對改變現行落后的垃圾裝運方式,做出突出貢獻。在新立屯小區、育龍路等主、次干路新配備密閉式垃圾桶500個,并對破損的垃圾桶進行及時更換與調配,有效遏制垃圾二次污染及沿途飄落等現象的發生。繼續加大環衛基礎設施設備維修改造工作及機械化車輛的投入。爭取到市級資金900余萬元,用于更新改造唐家路等4座垃圾中轉站,新增移動式垃圾周轉箱14個,增加機械化車輛4臺。新建的日處理能力200噸的臥龍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已投入運行,極大的提高了區域內垃圾轉運效率。在夏季汛期期間出動人員700余人次,對降雨過后路面殘留的淤泥、垃圾雜物等進行及時清理,累計清理淤泥、生活垃圾等200余噸。
2、加強城管整治力度,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全年出動2700余人次,共清潔對聯2800余付,清除燈籠2000余對、牌匾22處;對沿街“三堆五亂”下達整改通知書500余份,清理小招貼21萬余張;簽約“門前三包”責任書2926份,簽約率主干路達100%,次干路達99%,有效提高市容市貌整體水平。積極配合市建委對我區峪明路、勝利路、文化路、人民路、解放路及長江周邊的廣告牌匾進行摸底調查,升級改造的牌匾數量共計533個,總面積達5330平方米;對12條破損嚴重的街巷路段進行重點整治和鋪裝。
3、加強領導責任落實,建立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區農村環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城鄉建設管理局、區農村經濟發展局等部門及各涉農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明確了責任主體,將任務層層落實到各責任單位,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建立了區、街道、村三級管理網絡,確保工作到崗、責任到人。同時,建立有制度、有隊伍、有設施、有經費的農村環境衛生工作體系,實現了常態化管理,同時,強力推行“組保潔、村收集、鎮運轉、區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置模式。區財政每年列支250萬元,用于支付128名保潔員工資和23臺垃圾運輸車輛等相關費用,切實滿足了全區的垃圾清理、清運需求,全區農村環境衛生做到了“全面覆蓋,不留死角,長效管理,永久保潔”。對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40%。
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1、蚊蠅熏殺工作:以辦事處為單位,從4月8日至10日,利用三天的時間,全區完成了越冬蚊蠅的熏殺工作。共計投放大的煙霧彈140個,小煙霧彈30箱,全區共出動消殺衛生員450人次。
2、春秋兩季滅鼠工作:首先對轄區內的231處毒餌站修復,并且在4月20日—26日和9月23日—29日進行了統一飽和投藥,連續投藥7天。投藥期間全區共出動滅鼠人員320人次,共計投放鼠藥450箱。
三、健康教育工作
制定了《20xx年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要點》并開展多次健康教育培訓工作。繼續開展“健康街道”“健康社區”“無煙單位”“居民健康素養”、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級衛生應急示范區、省級慢病示范區、無煙單位、示范基地建設、食品安全”等主要活動。上半年宣傳品發放種類4種,分別為“控煙知識手冊6000冊、衛生應急知識手冊3000冊、洪澇災害折頁3000份、艾滋病折頁2000份、地溝油折頁2000份”。
四、愛國衛生監督工作
對全區9個辦事處病媒生物防制情況及環境衛生整治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日常針對市愛衛生委對區環境排查情況,及時將結果反饋給各街道辦事處,并督促其整改。已督促整改40多個點位。
五、創衛宣傳工作
對創衛工作積極進行宣傳,發放創衛宣傳手冊,并開展10余次創衛專題廣場宣傳活動。本溪報也多次報道了我區的創衛工作,使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深入人心。
【區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工作總結范文】相關文章:
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簡報05-01
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簡報05-10
我縣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工作匯報08-25
04-26
環保行動建議書范文12-17
10-13
城鄉統籌會議講話08-25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簡報06-16
鄉村環境衛生簡報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