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級下冊思想品德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0-11-21 18:54:48 思想總結 我要投稿

          8年級下冊思想品德知識點總結

            第5單元 熱愛集體融入社會

          8年級下冊思想品德知識點總結

            1.集體的基本特征:

            同一個集體中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在行動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榮辱與共,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1)集體是個人的生存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

           。2)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

            3.集體團結的重要性(作用):

           。1)集體的團結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從而達到預期的目標。

            (2)集體的團結能給成員以鼓舞和信心,使個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3)集體的團結能把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

            (4)國家的統一、各民族的大團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

            4.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1)在我國,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況下也會產生矛盾和沖突。

           。2)以集體利益為重,并不排斥個人正當利益。

           。3)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和保障,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5.怎樣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1)我們要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既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又要尊重和維護個人利益。

           。2)集體應當尊重每個成員的個性,盡量滿足個人的合理要求。

            (3)當客人的愿望和要求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應不惜犧牲個人利益。

            6.我們應該怎樣為集體添光彩?

           。1)為集體添光彩主要表現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2)更應該體現在自己的實際行動當中。

            (3)還體現在當集體榮譽和利益受到損害時,敢于積極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4)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是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的最高表現。

            7.社會變化發展的原因:

            (1)黨和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

           。2)全國人民的辛勤勞動。

            8.中學生為什么要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意義)

           。1)只有在社會這個大課堂里親身實踐,才能學到現代生活所必須的本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2)只有通過參與各類有益的`社會活動,才能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9.中學生應該怎樣參與社會生活?

           。1)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

           。2)采取多種形式參與社會生活:參加公益宣傳、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

            (3)正確認識社會,辯證地分析問題。

            (4)正確認識從眾心理。

            (5)正確認識困難和逆境。

            10.如何做一個理智的社會成員?

            一方面要緊追主旋律,與時俱進;另一方面要抗拒誘惑,堅持自己的正確立場。

            11.怎樣正確認識社會?

            社會生活是復雜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以平凡而樸實的思想和行動,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揚社會正氣,構成了社會生活的主流。與此同時,社會生活中也存在消極丑惡的現象,追求享樂、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為有所抬頭。

            11.怎樣正確認識從眾心理?

            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1)一方面,從眾可以使人自覺接受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有利于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2)另一方面,盲目從眾卻是危險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

            13.怎樣克服盲目從眾?

            只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

            14.怎樣正確認識困難和逆境?

            人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人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逆境。我們要客觀分析,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要敢于向困境發出挑戰,善于把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獲得成功。

            15.要學會謙讓的原因及要求(表現):

            (1)原因: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形成良好社會秩序、文明社會風氣不可缺少的道德規范。

            (2)要求:首先要做到為人謙遜,禮貌待人;突出表現為在榮譽利益面前,不爭名奪利,把好處和方便留給別人;還表現在能妥善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和沖突。

            16.怎樣正確看待謙讓?(謙讓的實質)

            謙讓是一個人有涵養的表現,是對其他社會成員的尊重,并非意味著軟弱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

            17.學會分享的意義:

           。1)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

            (2)樂于與人分享的人,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有利于個人的發展和進步。

            18.怎樣學會幫助他人?

            (1)首先要真誠。

            (2)還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可以借助別人和社會的力量;要注意自身安全;要注意維護他人的自尊。

            19.中學生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

           。1)學會謙讓、分享、助人。

           。2)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3)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

            (4)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20.中學生如何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

           。1)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上網等途徑了解國內外大事

           。2)關心祖國建設事業,關心中華民族復興大業。

            (3)關心身邊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積極獻計獻策等。

            第6單元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1.大自然之美的表現:

           。1)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無窮。

           。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紛呈。

           。3)大自然風景秀麗,美景如畫。

            2.美麗的大自然對我們的益處:

            帶給我們無窮的精神享受,帶給我們歡樂,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

            3.自然美的分類:

            一種是經過人們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對象;另一種是未經直接改造的自然。

            4.怎樣鑒賞自然美?

            (1)要注意觀賞的距離、角度、時間。

           。2)還要發揮人們的想象力。

            5.人與大自然的不和諧之音的主要表現:

           。1)自然物種在減少。

           。2)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破壞。

            (3)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6.自然物種減少(滅絕)的現狀、原因及危害:

            (1)現狀:物種滅絕的速度在不斷加快。

           。2)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和自然災害因素外,還有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

            (3)危害: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必然會危及人類自身。

            7.自然景觀遭到破壞的現狀、原因及危害:

           。1)現狀: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破壞的情況日益嚴重。

           。2)原因:以犧牲生態和破壞環境為代價發展旅游經濟,無異于飲鳩止渴。

           。3)危害:消耗的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遺產,破壞了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青山秀水。

            8.環境問題的現狀、原因及危害:

           。1)現狀:不容樂觀,環境污染與破壞嚴重。

           。2)原因: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3)危害: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9.怎樣關愛大自然?

           。1)尊重生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2)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3)美化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

            10.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

            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11.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原因:

           。1)人類也正是由于成千上萬種生物的“恩賜”,才得以在這個地球上生存、繁衍。

           。2)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就等于保護了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石,就等于保護了人類文化的基礎,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

            12.如何善待自然?

           。1)要保護自然,不破壞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2)采取積極措施預防和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

           。3)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13.如何美化自然?

           。1)美化自然,就要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植樹造林;

            (2)還要保護好自然景觀,讓大自然美麗永存。

            14.我國的環保法律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環保的基本法,目前我國已形成以憲法為基礎,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環保法律體系。切實保障了保護環境這一基本國策的實施。

            15.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1)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3)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

           。4)依靠群眾保護原則。

            16.依法保護環境是誰的責任?為何也是青少年的義務?

            依法保護環境,不僅是國家、政府部門和專業環保人員的責任,也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青少年是未來社會的主人,是環境保護的最大受益者,更應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主動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17.青少年應怎樣履行環保義務?(怎樣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1)積極學習環境科學知識,增強環保意識,樹立環保觀念。

            (2)積極學習和宣傳環保的知識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壞環境的事。

           。3)運用法律手段,反對和制止破壞環境的行為,依法保護環境。

           。4)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保護環境。

            18.青少年保護環境如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1)要自覺保護環境,不做污染環境的事,如不亂扔廢棄物、不亂刻亂畫、愛護花草樹木等。

           。2)要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如可主動幫助家庭清理垃圾,做好班級的衛生值日,積極參加學校的衛生掃除和公共場所的清除污物等活動。

            19.怎樣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

           。1)遵循人與自然的道德規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

            (2)加強法律保障,依法保護大自然。

            20.從國家、企業和個人角度分別談談怎樣保護環境?

           。1)國家要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懲各類污染環境的行為。

            (2)企業要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杜絕各類污染環境的行為。

           。3)個人要落實環保行動,自覺保護環境。

          【8年級下冊思想品德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九年級下冊的思想品德教學總結11-29

          學生思想品德總結07-13

          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教學工作總結12-11

          思想品德教師工作總結08-19

          思想品德課教學總結07-05

          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個人總結02-01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總結范文01-29

          【薦】思想品德實踐個人總結01-04

          初二思想品德教學總結12-17

          思想品德的年終總結12-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 日韩欧美动漫国产另类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 | 日韩丝袜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 在线上观看免费a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