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

          時間:2024-01-31 13:25:40 志升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

            小學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 1

            科普類說明文被選入語文教材,有其語文課的共有特征——提升語文素養,又有其個性特征——語言風格準確、凝練、理智、嚴密。基于這種文本特點,既揚“科普”特色,又要凸顯“語文味”。洪霞老師的這節《飛向藍天的恐龍》,在把握說明文的特點上為我們做了很好的詮釋。

            1、致力于從整體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說明文的內在邏輯結構

            說明文具有條理清楚、結構嚴謹的特點,對于科學知識的說明,是按序層層推開的.。洪老師的教學很好地印證了這樣的特點,讓學生明白文章所傳達的信息,弄清文章的內容,在潛移默化中體味文章的說明順序。

            2、致力于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的準確性

            課文中向我們介紹的科學知識,學生讀讀說說就能明白,不難理解,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品味課文是怎樣準確介紹科學知識,這兩者互相依存,相互促進。也就是我們不僅要關注“說什么”,更要關注“怎么說”的問題。洪老師在這節課中對語言的捕捉和敲打的例子很多。如:“漫長”使用與否中;相似和相同的比較中;研究大量化石之后,還只能說“很可能”的思辨中,感受科普說明文的用詞的準確,語言的魅力。這樣,加深了對科學知識的把握,又提升了語文素養。

            其中一處,老師出示了“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經過演化,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這兩句話,讓學生對比朗讀,從中不僅體會到“一支、漫長、最終”三個詞語不能省略,更體會到了科普文章語言的準確性。

            小學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 2

            聽了樊老師的一節《飛向藍天的恐龍》課,我受益匪淺,我被樊老師那動聽的語言所感染,被她那流暢的教學思路所折服。我主要有以下幾點感想:

            1、樊老師能夠將讀、寫、思有機結合,貫穿教學的全過程,教學思路非常清晰。

            如:在教學恐龍的演變過程時,樊老師用四個練習帶出問題,讓學生查找第一種恐龍是什么樣的',數千年后又怎樣變化,其中一些獵食性恐龍又怎樣……,思路清晰,學生容易接受。

            2、注重詞語的積累與運用。

            如文中寫恐龍演變時有一個排比句:有些恐龍……有些恐龍……有些恐龍……,樊老師巧妙地運用仿寫形式,讓學生將知識進行遷移,學生用排比形式表達:春天來了,盛開在校園里的花最多呀:有些花......有些花......有些花......

            3、讀的形式比較多樣,有老師讀,分角色讀等。

            這些都是樊老師優秀的課堂教學帶來的效果,但本人有幾點建議:我覺得這節課學生合作探究機會較少,如果激勵學生多交流,對演變過程會更感興趣些。這節課讀中感悟落實不是很到位,老師只著重將句子讀一讀,而沒真正將讀的機會交給學生,讓學生去理解恐龍的演變過程。

            以上僅是本人一些反思,如有不當敬請指正。

            小學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 3

            聽了毛老師執教的《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使我受益匪淺,課堂中許多亮點都值得我借鑒。

            首先,這是一篇科普性說明文。這種融知識性與科學性于一體的文章,語言生動,用詞十分準確。像象這樣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載的科學知識,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是教學重點之一,也是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如果教師沒有很好的把握,就會很容易偏離語文教學的宗旨,游離于語文教育目標之外,上成科學課或者其他課。難能可貴的是毛老師以他多年的經驗,輕松自如地完成這堂課。現在,談談我的幾點感想:

            一、流暢的教學思路。

            首先,利用恐龍與小鳥的圖片作為導入,讓學生用詞語形容二者的特點,接著,毛老師提出了“這種看似外觀差別極大的兩者動物,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這一問題進入正文。

            二、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毛老師在《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的教學中有這樣的一個環節:教師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觀察比較:

            1、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2、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師:比較句子,哪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生1:我發現第一句話比第二句具體,多了一個“一支”,說明了是一部分。

            生2:用了“漫長”這樣的詞,說明了恐龍演變成鳥的`時間久。

            可見,老師在教學中,特別是在感悟“一支”、“漫長”等詞時做得很到位,運用了刪減比較、對比朗讀這一形式讓學生感悟語言的表達特點,在語言實踐中說明文中用詞的正準確,學習錘煉語言。

            以上這些亮點給我今后的教學樹立了榜樣。俗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此,每堂課下來,難免會有缺憾。

            1、時間問題。本堂課有拖堂現象。

            2、板書設計問題。雖然要展示的板書設計一目了然,但遺憾的是毛老師把平時的習慣帶到公開課來,如,在黑板上多了許多“隨筆”,給我的感受是顯得有點隨意。

          【小學語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相關文章:

          《飛向藍天恐龍》評課稿09-14

          飛向藍天的恐龍評課稿03-02

          《飛向藍天恐龍》評課稿(3篇)11-13

          《飛向藍天恐龍》評課稿3篇09-14

          四年級語文《飛向藍天恐龍》評課稿02-23

          語文《恐龍滅絕》評課稿01-15

          《恐龍的滅絕》評課稿07-28

          小學語文評課稿05-26

          小學語文評課稿精選03-16

          小學語文評課稿[經典]12-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自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 亚洲精品欧美在线综合国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日本亚洲国产999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