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原文鑒賞

          時間:2021-06-13 13:43:23 古籍 我要投稿

          述懷原文鑒賞

            生平簡介

            魏征(580—643 ),唐著名政治家、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字玄成,魏州曲城(故址在今山東掖縣東北)

            人,一作館陶(今河北館陶縣)人。少孤貧,出家為道士。隋末參加李密領(lǐng)導(dǎo)的瓦崗軍。密敗,投唐主李淵,自請安輯山東,擢秘書丞,后又為竇建德俘獲,任起居舍人。建德敗亡,入唐任太子洗馬!靶溟T之變”后,太宗重其才,擢為諫議大夫,歷官尚書右丞、秘書監(jiān)、侍中、左光祿大夫、太子太師等職,封鄭國公。任職期間,敢于犯顏直諫,勸誡太宗居安思危,兼聽廣納,輕徭薄賦,躬行儉約,對實(shí)現(xiàn)貞觀之治頗有貢獻(xiàn),為一代名臣。

            曾主持校定秘府圖籍,主編《群書治要》,撰《隋書》序論及《梁書》、《陳書》、《北齊書》總論。

            述懷

            魏征

            中原初逐鹿,

            投筆事戎軒。

            縱橫計不就,

            慷慨志猶存。

            杖策謁天子,

            驅(qū)馬出關(guān)門。

            請纓系南越,

            憑軾下東藩。

            郁紆陟高岫,

            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

            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里目,

            還驚九逝魂。

            豈不憚艱險?

            深懷國士恩。

            季布無二諾,

            侯贏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

            功名誰復(fù)論。

            魏征詩鑒賞

            《述懷》又作《出關(guān)》,是魏征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抒情詩的名篇。作于唐高祖李淵稱帝初期。當(dāng)時,魏征初投唐不久,高祖以禮相待,極重其才。為報答高祖的知遇之恩,魏征便主動請纓赴華山以東地區(qū)去勸降李密所領(lǐng)導(dǎo)的瓦崗軍舊部。臨行之際,作此詩以抒懷,表達(dá)了他重意氣不畏艱險,誓報知遇之恩的思想。

            前四句“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主要表現(xiàn)的是詩人投唐前的胸襟懷抱。

            “中原”等二句,表明了詩人棄文就武是在隋末群雄爭奪天下的動蕩年代。逐鹿,比喻爭奪政權(quán)!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扒厥渎梗煜鹿仓鹬!蓖豆P,擲筆。《后漢書》四七《班超傳》:“(超)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久勞苦,嘗輟業(yè)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dāng)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后以投筆喻棄文就武。事戎軒,即從軍?v橫,合縱連橫,引申為謀劃策略。戰(zhàn)國時蘇秦、張儀在列國間游說。蘇秦主張齊楚等六國聯(lián)合抗秦,即“合縱”之計;張儀則主張諸國聽命于秦,即“連橫”之計。蘇秦張儀因此而被稱為“縱橫家”。魏征借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獻(xiàn)策。一介書生,在時局動亂之際,能夠為“濟(jì)世艱”而毅然“投筆”從軍,參與中原“逐鹿”,可見其以興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縱橫計不就”,委婉地透露了詩人有蘇秦張儀之雄才而不逢明主的苦惱;而“慷慨志猶存”一句,則表示了他百折不撓、壯志未泯的情懷。

            “杖策謁天子,驅(qū)馬出關(guān)門。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四句,主要勾勒詩人自告奮勇出潼關(guān)去安撫山東的雄姿,并表現(xiàn)所負(fù)使命之重大!罢炔摺本渫嘎冻鏊侗祭顪Y時的果斷和義無反顧 :“驅(qū)馬”句又傳達(dá)出其奉使安撫山東時的豪邁、敏捷和急迫之態(tài)。

            “請纓”等二句,則用漢終軍和酈食其的故事比擬自己的山東之行,表明所負(fù)使命的性質(zhì)之非同凡比。“請纓”句:以漢終軍自喻。西漢時終軍自請安撫南越,他向漢武帝表示:“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币馑际侵灰桓K索就可把南越王捆來,后來終于說服南越王降漢。“憑軾”句:以酈食其自喻。

            西漢初酈食其曾向漢高祖請命,說降了齊王田廣,“憑軾下齊七十余城”(見《漢書·酈食其傳》),為漢之東藩!跋怠薄ⅰ跋隆倍⻊釉~輕捷活脫,生動地表現(xiàn)出其安邦定國的宏圖大志,蘊(yùn)含著大唐江山的辟建就在此行之意,顯示了詩人卓越的政治遠(yuǎn)見。

            “郁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四句,表現(xiàn)的是想象中出關(guān)后征途的艱險景況!坝艏u”等二句,是寫因為山路縈回,崎嶇不平,所以平原時隱時現(xiàn)、時出時沒,反襯出抒情主人公心情因任務(wù)艱巨而起伏不平!肮拍尽钡榷,從聽覺的角度來渲染旅途的荒涼凄楚;古代森林里寒鳥悲啼,深山夜間猿猴哀鳴,構(gòu)成了一幅深山老林的凄寒圖景,同時也暗寓了詩人告別唐主后心情的孤寂。這里,詩人把復(fù)雜的心情,都融匯到生動的旅途景物描寫中,做到意境兩渾,情景交融,形象地暗示了完成使命的.艱難和詩人心情的沉重。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四句,既有對出關(guān)前景的展望,也有其肺腑的坦露。“既傷”二句既表現(xiàn)對故國的懷念又蘊(yùn)含任務(wù)特殊而艱巨,個人吉兇未卜之意。傷千里目:是說遠(yuǎn)望心里傷感的意思。《楚辭·招魂》:“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詩句。九逝,極言精神之不集中!笆拧币蛔鳌罢邸!柏M不”二句的自問自答,更顯示出詩人胸襟的坦蕩!柏M不憚”意為有所憚,如同不掩飾自己的感傷一樣,不但無損于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反增加了人物性格的立體感和豐滿感,更突現(xiàn)了他重意氣、報主恩的心靈之純真。

            最后四句“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fù)論”,是直抒胸臆,抒發(fā)了詩人重視信義不圖功名的思想。季布:楚漢時人,以重然諾而著名當(dāng)世。時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諾:答應(yīng),諾言。侯羸:戰(zhàn)國時魏國人。家貧。

            年老時始為大梁(今河南開封市)監(jiān)門小吏。信陵君救趙,侯羸出奇計助之,但因年老不能隨行,表示要?dú)⑸硪詧,后來果然?shí)踐了這一諾言。意氣:情誼,《玉臺新詠·皚如山上雪》:“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這里,詩人以季布、侯贏自比,表達(dá)了自己既然請纓就決不負(fù)使命的決心!叭松幸鈿,功名誰復(fù)論”,明確地反映出魏征的人生觀。

            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的顯著特色是氣勢雄偉,意境開闊,詩人善于抓住在歷史進(jìn)程中的巍峨奇觀,以粗獷的筆觸,一掃漢魏六朝綺靡浮艷的詩風(fēng),成功地展示了詩人急欲建功立業(yè)的感情世界。魏征本人后來在《隋書·文學(xué)傳序》中提倡一種將南朝的清綺與北國的氣質(zhì)合一的“文質(zhì)彬彬”的雅體,《述懷》就基本上實(shí)踐著這一主張。它一方面措語樸素,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與聲色大開的南朝詩風(fēng)相異。另一方面又融匯典語,自鑄新辭,對仗妥貼,與理勝其辭的河朔詩風(fēng)不同。因而《唐詩別裁》評論說其“氣骨高古,變從前纖靡之習(xí),盛唐風(fēng)格發(fā)源于此!

          【述懷原文鑒賞】相關(guān)文章:

          魏征的唐詩《述懷》鑒賞11-25

          《還陜述懷》唐詩鑒賞11-07

          《述懷》魏征唐詩鑒賞07-25

          還陜述懷李世民詩歌鑒賞06-12

          古詩詞鑒賞述懷11-26

          《還陜述懷》李世民唐詩鑒賞10-31

          李世民唐詩《還陜述懷》鑒賞09-12

          述懷 / 出關(guān)原文及賞析10-28

          元日述懷原文及賞析10-1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二站 |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97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永久免费 | 中文字幕丰满的少妇 |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