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3-09-26 16:02:50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樓上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樓上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

            原文:

            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

            宋代:周邦彥

            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譯文:

            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

            晴空萬里,我登上楊柳掩映的高樓,眺望一片芳草綠到天邊。勸你不要登上高樓的頂點,因為此時登高懷遠(yuǎn),最是傷懷。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堂下的新筍已長成竹子,落花已碾成塵土作了燕子筑巢的新泥。此時再怎忍心聽那林梢上傳來杜鵑的的啼叫呢?

            注釋:

            樓上晴天碧(bì)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tī)。

            碧四垂:四面青天與遠(yuǎn)處綠野相接,自高而下,同一碧色。芳草:意為芳草掩映的歸途。高梯:高樓。暗指登高易動鄉(xiāng)情。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cháo)泥。忍聽林表杜鵑(juān)啼。

            燕巢泥:落花化為泥土,被燕子銜去筑巢。林表:林外。杜鵑:鳥名,其聲衷苦,似“不如歸去”,勾人鄉(xiāng)思。

            賞析:

            上闋首句“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中看似都是景語,實則化用了韓倔《有憶》“愁腸泥酒人千里,淚眼倚樓天四垂”和魏夫人《阮郎歸》“夕陽樓處落花飛,晴空碧四垂”的物境和意境,詞人看到了渺遠(yuǎn)而開闊的`景物,思鄉(xiāng)之情就油然而生。“勸君莫上最高梯”說出了自己思鄉(xiāng)的心緒,因為登得愈高,思鄉(xiāng)的離愁別恨也就愈加強(qiáng)烈,這里表現(xiàn)了詞人怕觸動無法排遣的鄉(xiāng)情,才不敢憑高眺遠(yuǎn),但詞人卻不予點破,可以說是含而不露,深沉蘊藉。

            下闋首句“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中,詞人通過寫新筍成竹、落花燕巢這樣的意象來表達(dá)自己對時光流逝思念之情。結(jié)合上闋內(nèi)容,詞人把視角從天空原野拉到了眼前的新竹燕巢,一遠(yuǎn)一近,一大一小,豐富了詞的層次感,也在廣闊空間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時間的維度,使詞的抒情更加真切、感人。末句是景中情語,而其情過于深切,“忍聽林表杜鵑啼”采用反問的語氣,表達(dá)了詞人思念家鄉(xiāng),盼望回歸故里的迫切之情。

            這首寫思鄉(xiāng)之情的小令從一開始就將愁情包含在了詞句之中,全詞更顯愁思縈繞、不絕如縷,點明所愁的正是鄉(xiāng)情,而用典自然,如從己出,也是這首詞的重要藝術(shù)特色。

          樓上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2

            原文:

            樓上

            唐代: 杜甫

            天地空搔首,頻抽白玉簪。

            皇輿三極北,身事五湖南。

            戀闕勞肝肺,論材愧杞楠。

            亂離難自救,終是老湘潭。

            譯文:

            天地空搔首,頻抽白玉簪。

            站在樓頭望著殘破的天地,憂國憂民一籌莫展竟使人焦慮得不斷地在抽拔著頭上的白玉簪。

            皇輿三極北,身事五湖南。

            想到君王乃是在這三極以北,而我卻飄泊在五湖之南,難以報效國家。

            戀闕勞肝肺,論材愧杞楠。

            依戀君主,思念之心極其苦切,但論才能則又覺得有愧于那可作棟梁的杞楠。

            亂離難自救,終是老湘潭。

            在亂離之中如今已經(jīng)不能自救,我恐怕還是要老死在這邊遠(yuǎn)的湘潭。

            注釋:

            天地空搔(sāo)首,頻抽白玉簪(zān)。

            空搔首:一籌莫展,搔頭也無法解決問題。白玉簪:戴朝冠時用來插定發(fā)、冠的器物。

            皇輿(yú)三極北,身事五湖南。

            皇輿:國君所乘的高大車子,多借指王朝或國君。三極北:東西南三極之北。地有四極,長安在北面,故稱。五湖:指洞庭、青草、具區(qū)、兆滆、彭蠡五個湖泊。五湖南,寫自身所在,遠(yuǎn)離京都,難以報效國家。

            戀闕(quē)勞肝肺,論材愧杞楠。

            戀闕:心戀京都,即依戀君主。闕:皇宮門前兩邊供嘹望的'樓,此指皇帝居處,借指朝廷。勞肝肺:五內(nèi)俱勞,形容思念之心極其苦切。論:一作“掄”。愧杞楠:愧對棟梁之才。杞楠:都是高大喬木,材質(zhì)堅硬,此指棟梁之才。

            亂離難自救,終是老湘潭。

            亂離:因動亂而飄泊。終:終究。老:老死。湘潭:縣名,屬潭州,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今湖南省湘潭市。這里泛指湖南。

            賞析:

            這首詩于唐代宗大歷四、五年(公元769—760)漂泊長沙時所作。代宗永泰、大歷(765—766)之際,安史之亂雖已平息,唐帝國卻再也無法恢復(fù)昔日盛世。河北地區(qū)為安史余孽的蕃將集團(tuán)所控制,成了國中之國。吐蕃仍占有河湟,威脅京師。唐朝腹地的東西川、荊南等地,諸將擁兵自重,時有爭斗。杜甫雖是在野之身,無官守,無言責(zé),面對這樣的情勢,憂國情殷,不能自已,時發(fā)于詩。杜甫于大歷四年正月中旬自岳州南行,經(jīng)青草湖,潭州(今湖南長沙市)投奔老友衡州(今湖南衡陽市)刺史韋之晉,而到達(dá)衡州時韋之晉已改任潭州刺吏,于是又折回潭州。四月,韋之晉病沒,四月初八夜,長沙發(fā)生了歷史上有名的“臧玢之亂”,杜甫連夜逃難,這年夏秋他又在湘潭度過,時年老多病,處境困難,登樓遠(yuǎn)望,有感于家國之憂,于是賦成了這首悲愴的《樓上》。

          【樓上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早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8

          《樵夫》原文注釋翻譯賞析10-18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2-22

          絕句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4-17

          讀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3-15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01-05

          讀書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7-26

          閨怨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3-20

          柳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7-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青青青视频手机在线看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久爱 | 无打码H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AV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久久9国产影视大全99久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人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