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理想》課文教案

          時間:2021-04-06 14:00:30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一語文《理想》課文教案

            教案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的教學設計方案,對順利開展教學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理想這篇初中語文課文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初一語文《理想》課文教案,供各位老師參考。

          初一語文《理想》課文教案

            初一語文《理想》課文教案一:

            第一課時

            預習,聽寫。

            范讀(聽錄音),齊讀,一人一句開火車讀,結尾齊讀。

            分析第一、二小節詩的含義、修辭。

            第一小節: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運用了比喻、排比、頂針的修辭。頂針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應該揭示其特點,并且舉例:“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木蘭詩》)

            第1、2個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

            第二小節:理想有時代性。

            第12和34句之間為何是句號而不是分號?

            [作業]:模仿第一、二小節寫8句詩,要運用三種修辭,內容自定。

            聽寫改錯。

            第二課時

            齊讀。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節。

            三: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歷史的發展。

            “歷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實現要經歷多次的挫折和失敗。

            與《在山的那邊》相同的詩句是哪些?

            五:理想給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寫理想給人何種力量?

            與34句含義相同的古詩:“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曹操)聯系書后背誦篇目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品”?

            八:理想對人生的意義。

            “不幸”指哪些?

            “大寫的人”指什么樣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對理想要執著。

            “玷污”和“被扒竊”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對人生的重要性。

            [作業]:做課程探究。

            第三課時

            交流仿寫的詩。

            十二: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

            比喻的內涵。

            結尾抒發了什么樣的感情?

            與本詩結尾含義相同的《在山的那邊》的詩句是哪些?

            記憶附錄中關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講課程探究。

            初一語文《理想》課文教案二: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①反復朗讀這首詩歌。

           、诎盐赵姼璧慕Y構。

           、劾斫庠姼璧闹髦。

            ○教學設計

            導入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里,我們研討過現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在詩歌中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蓖瑢W們,這里的“!敝傅氖鞘裁茨?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為什么要有理想?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板書課題。

            整體感知

           、俜蹲x

            最好由教師范讀或放錄音磁帶,學生聽讀、欣賞。教師不必提任何要求,讓學生自行調動情緒,糾正音準,品味語氣、語調,把握韻律、節奏。

           、谡簟⒄帧⑨屧~

            ③默讀

            感知課文內容:

            a.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么?b.詩歌是從哪些方面表現主旨的?c.試著分析詩歌的結構

            ④集體朗讀,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上述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菡n堂發言

            小組代表發言,解決上述問題,逐漸明確詩歌主旨及結構。

            板書:

            歷史意義(2、3)

            理想的意義(1){人格意義(4、5、6、?) }鼓勵人們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12)

            人生意義(8、9、10、11)

            研討與賞析(上)

           、倬x

            逐段(1—7節)理解研討,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詩歌深刻的含義和精妙的比喻。

            ②課堂討論

            研討詩歌的`思想內容及形象化語言:

            第l節,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它對于表現思想內容有什么作用?這一節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有關提示:采用比喻、頂針和修辭方法。作用是使語言形象、生動,在形式上環環相扣,在內容上步步推進。這一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領的作用。

            第2節,表達了什么意思?能試著舉例說明嗎?

            教師應啟發學生舉例證明。

            第3節,這一節是從什么角度談理想的?談談“珍珠鏈”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關提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理想,連綴在一起,正像“珍珠鏈”一樣,推動著歷史的前進。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精神支柱和動力。

            第4節,在內容上是怎樣安排層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義?

            第5節,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樹立遠大理想的重大意義。

            提示:a.理想使人積極樂觀。b.理想使人斗志頑強。c.理想使人永遠年青。d.理想使人充滿活力。

            第6節,怎樣理解“獲得”與“犧牲”?你對詩歌所說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第7節,“副產品”的本體是什么?有理想的人為什么也會“酸辛”?

            有關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會進步、人類幸福等,決不是個人榮譽。理想的實現可能給會個人帶來榮譽,但這正像“副產品”不是主要的。在這里作者告訴我們,應當正確對待榮譽。

            解決了以上問題,對所學的內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師可根據需求,對以上問題作出增刪取舍,但不可將結論和盤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簡單的問答形式,要特別注重討論分析過程。應當由教師點撥、引導,讓同學自主發現,提出問題,合作探究,分析、解決問題。對獨到的發現和見解應予重視。8—12節教學研討,也應如此。

            作業

           、俪瓕懖⒆R記字詞。

            ②背誦這首詩歌。

            ③完成“研討與練習”二(準備課堂交流)。

           、茴A習剩余部分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贆z查作業。

            ②繼續研討與賞析。

           、壅Z言運用。

            ○教學設計

            檢查作業

            ①識記字詞。②朗讀、背誦。

            研討與賞析(二)

            課堂討論(8——12節)詩歌的思想內容及語形象化語言。

            第8節,你能從現實生活或個人體驗中找出實例,說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的含義嗎?什么是“大寫的人”?

            教師引導學生舉出實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認識理想的人生意義。

            第9節,這一節與上一節有什么關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點?作用是什么?作者列舉“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義?

            提示:并列關系,都是寫理想對人生的意義。上一節是從正面寫,這一節是從反面寫。第三、四句是兩個倒裝句,分別強調“給罪人新生”和“喚浪子回頭”。典型意義是連“罪人”和“浪子”都因為有理想而改變了自己,何況是一般人呢。

            第10、11節,這兩節詩歌在結構上是什么關系?在內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將“蛻”字改換成“變”字?為什么?

            提示:層進關系。第10節從被動方面寫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應該怎么辦。第1l節寫有些人因主動放棄理想而產生的后果。不能換,“蛻”是由好向壞轉化,而“變”可變好也可變壞。

            第12節,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體驗

            組織學生對照課文,聯系自己,談談應怎樣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

            教師應讓學生自由論談,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語言運用

           、僬Z言運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詩節,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這個練習難度比較大,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這段文字的結構特點,鼓勵學生大但嘗試,并多給予賞識性評價。

            ②修辭訓練

            這首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貼切而又生動,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體會,學習掌握,提高想像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方法,可由教師或同學指明一些事物,讓大家打比方,進行修辭訓練,看誰表達得形象生動。

            教師小結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構,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并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愿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并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一。②將“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隨筆。

          【初一語文《理想》課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課文:河中石獸教案08-23

          語文課文游子吟教案11-13

          《理想》課文設計分析12-25

          語文課文《采薇》教案設計11-04

          初一語文《看云識天氣》課文原文07-23

          初一語文:郭沫若詩兩首課文11-11

          課文《理想》的重難點講解12-12

          課文鄉愁教案11-29

          小學語文課文《少年王勃》教案10-21

          我的理想初一語文作文5篇03-0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二区不卡 |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视频偷拍亚洲一区 | 午夜男女爽爽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综合缴缴情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