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1-04-09 09:02:27 教案 我要投稿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shè)計

            導語:《送東陽馬生序》是宋濂寫于晚年的一篇勸學之作,是選于本單元的一篇贈序。作者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青少年時求學的艱辛來告誡年輕人要認真刻苦地學習,文中的諄諄教誨至今有很強的教育意義。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shè)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熟讀成誦。

            2.掌握常用的一些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及用法,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

            3.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直至全文成誦。

            過程與方法:

            1.在反復誦讀的基礎(chǔ)上理解文章內(nèi)容,培養(yǎng)自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以記敘為主,適當加以議論和間以形象描寫的方法。

            3.學習用對比來表現(xiàn)中心內(nèi)容的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現(xiàn)身說法的用意--勉勵學生刻苦學習。

            【教學重難點】

            1.倒裝句和省略句。

            2.用對比來表現(xiàn)中心內(nèi)容的手法。

            3.掌握文中的常見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的用法。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孟子也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蘇秦“頭懸梁,錐刺股”這些都說明了苦難并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于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

            (以此設(shè)置課堂教學情景,導入新課)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由學生根據(jù)課前準備介紹,教師適當補充)

            1.寫作背景。

            明洪武年間,宋濂官至翰林學士,洪武十年(1377)辭官。第二年,宋濂至應天(今江蘇南京)去朝見太祖朱元璋。其時,在國子監(jiān)讀書的東陽人馬君則,以同鄉(xiāng)晚輩的身份前來拜訪,宋濂就寫了這篇文章贈送給他。

            2.作者簡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義烏一帶)人。明朝文學家,幼年酷愛學習,家貧無書,常問藏書家借抄,天寒手僵,仍堅持不懈,由此得遍觀群書,學識淵博。元末,薦授翰林編修,以親老不受。后與劉基等同受朱元璋征召,做江南儒學提舉,為太子講經(jīng),修《元史》,官至學士承旨知制誥,朝廷的重要文書,大都由他參與撰寫。年老辭官回鄉(xiāng)。不久,因長孫宋慎列入胡惟庸黨,全家謫往茂州,中途病死于今四川奉節(jié)。宋濂與劉基,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著有《宋學士文集》。

            3.體裁特點。

            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于前言后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zhì)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于議論性散文的一種寫法。

            三、初讀,讀準音

            (能否流暢地朗讀課文和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有極大的關(guān)系。因此,要求學生至少將課文讀上兩遍,而且必須是以讀得流暢無斷續(xù)現(xiàn)象為標準。要求學生在自由朗讀時,注意結(jié)合課文注釋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詞語和句子。)

            1.順暢讀出全文,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2.疏通文意,了解大意,參照書下注釋,或利用工具書重點查釋文中無注釋的字。

            四、譯讀,明其意

            1.自由閱讀:參照書下注釋,初步疏通文意,用筆標出自己不會翻譯的地方。

            2.小組交流:我讀你譯,你讀我譯,以直譯為主結(jié)合意譯,力求準確、通順,翻譯時,尤其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把握。

            3.課內(nèi)交流:教師指導學生掌握重點字詞,翻譯重點語句。

            4.交流質(zhì)疑:讓學生把譯釋的疏漏點、謬誤點、疑惑點、分歧點提出來,師生共同解疑。

            (1)通假字:

            支:通“肢”,四肢。 被:通“披”,穿。

            (2)古今異義:

            A.走送之         走:古義指跑。今義指行走。

            B.持湯沃灌       湯:古義指熱水。今義指食物煮后的汁水。

            (3)詞類活用:

            A.手自筆錄      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B.主人日再食    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C.腰白玉之環(huán)    腰:腰佩。

            五、作業(yè)

            1.對譯課文,要注意關(guān)鍵詞語譯準確了。

            2.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

            一、導讀,解其旨

            1.檢查學生熟讀、背誦的情況。(小組比賽,看誰背的快,推薦到全班背誦)

            2.速讀第一段,找出描寫作者求學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話或原文的關(guān)鍵詞語或者句子提煉概括。

            明確:主要體現(xiàn)在借書抄錄,衣食粗劣,生活簡樸,跋涉艱難等方面。主要語句有:

            (1)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2)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

            (3)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4)余則袍敝衣處其間

            3.思考:作者寫出了學習時極為艱苦的條件,目的是什么?

            明確:從本段最后幾句話可以看出,作者認為,勤奮和艱苦是相互聯(lián)系的兩個方面,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這正是學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4.課堂討論:本段用什么手法寫自己求學艱苦的?好在哪里?

            明確:主要用了記敘的手法,有的地方加以描寫和渲染及議論,使文章生動形象、中心突出。

            5.第二段從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明代太學生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 作者寫這些太學生學習條件優(yōu)越的用意何在?

            明確:這一自然段主要是說明今之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優(yōu)越。并從四個方面與前面作者求學的情況形成對比:

            衣食:廩稍之供、裘葛之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緼袍敝衣

            住宿: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行深山巨谷

            從師:未有問而不告--未嘗稍降辭色、叱咄

            書籍: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

            經(jīng)過四層對比,顯而易見昔日艱難和今日條件的優(yōu)裕。在昔日困苦中能夠業(yè)有所精,德有所成;而處于優(yōu)越條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說明其用心不專。

            6.討論:課文第3段是怎樣體現(xiàn)贈序特點的?

            明確:點明這篇贈序的寫作背景和意圖。

            (學生概括歸納后,可以引導學生對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作進一步闡述)

            7.文章的結(jié)構(gòu)安排有什么特點?

            明確:縱觀全文,前一部分是作者的現(xiàn)身說法,也就是全文立意的基礎(chǔ);后兩部分則是層層深入,突出作者的主旨。前一部分寫得愈充分,愈能打動人心,那么后兩部分發(fā)揮起來,就會越發(fā)自然流暢,結(jié)束時就更為明確飽滿。盡管全文沒什么波瀾起伏,大開大闔,但字里行間真誠動人,其胸襟、氣魄,在描述和說理中畢露無遺,正是因為這些,才使文章傳世不朽,膾炙人口,成為名篇佳作。

            8.學生交流討論: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讀書要“勤奮”、“專心”,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請結(jié)合你的經(jīng)歷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練讀,背其文

            1.完成“探究、練習”。

            2.課文比較長,分段背誦,化長為短,組織學生力爭當堂背會。

            【資料寶藏】

            1.宋濂其人

            宋濂不僅學識豐贍,文才彪炳,而且政治經(jīng)驗富足。馬生原是個用心于學的人,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那作者又為何還要如此教誨?作者不說太學使人養(yǎng)尊處優(yōu),不求上進,而講條件優(yōu)越,要充分運用。這是因為他深知朱元璋登上寶座后一直妒賢嫉能、殺戮功臣,以鞏固其統(tǒng)治。他的親信謀士、開國功臣劉基就死于朱元璋的陰謀,開國元勛徐達、太師韓國公李善長、中丞涂節(jié)、吏部尚書詹徽、開國公常升等都被朱元璋以各種借口而殺害。宋濂可謂知時識世,在朱元璋大清洗之前就告老還鄉(xiāng),退居林泉。他這次“朝京師”,馬生“撰長書以為贄”,對他加以贊頌,他為了避免朱元璋的疑忌,在贈序中不講為國為民之類的涉嫌的話,而講萬年百處可說的讀書問題。談讀書,還不忘贊揚一下太學,對皇帝主辦的學校條件說了一番好話。從這里可見宋濂不僅飽有學識,而且老于世故。宋濂雖然如此小心謹慎,可是后來他的孫子與一案有牽,也株及了他。

          【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 送東陽馬生序賞析題及答案10-18

          《送東陽馬生序》逐句翻譯07-29

          送東陽馬生序課文原文11-16

          《送東陽馬生序》的原文03-21

          送東陽馬生序課文講解12-12

          送東陽馬生序翻譯注釋10-12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筆記04-24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練習及答案09-10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5篇)10-18

          送東陽馬生序的文言文09-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