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的復習教案

          時間:2021-06-10 16:43:31 教案 我要投稿

          文言文句式的復習教案

            一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文言文句式的復習教案

            二考點細化: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三復習要求:復習掌握文言文各種常見句式知識;在了解句式用法、特點的基礎上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文言文句式復習教案。

            四教學內容:

            (一)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例題1:注意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

            ①陳勝者,陽城人也。②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③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④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⑤七略四庫,天子之書。⑥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⑧此三者,吾遺恨也。

            ⑨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例題2:注意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②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④梁父即楚將項燕。

            ⑤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⑥非死,則徙爾。

            ⑦此皆良實,志慮忠純。⑧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⑩我乃楚狂人,風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詞"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斷。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例題3:注意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堅利也。

            ③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二)被動句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其常見類型有:

            1、"見""…見…于""于"表被動。如:"吾常見笑于大方之家。"

            例題4:注意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被動句。

            ①臣誠恐見欺于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③故內惑于鄭秀,外欺于張儀。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時,學于余。

            2、"為"、"為…所"表被動。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①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③為予群從所得。④恐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三)倒裝句:

            文言中的倒裝句,是相對于現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裝等。

            1、賓語前置:

            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于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賓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語后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強"都是后置定語。文言中的定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之"使定語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后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3、狀語后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于句后作補語。如:"貧者語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補語的介詞短語。

            4、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國。"

            例題6:判斷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③德何如,則可以王矣?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⑥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于其中

            ⑦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教案《文言文句式復習教案》。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語。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于"。如:"今以鐘磬置(于)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焉。"

            例題7:補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②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

            ③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④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

            ⑤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⑦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⑧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五)固定結構

            在了解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特殊句式時,應注意其中的固定結構。這些固定結構大致可分為表示疑問、表示反問、表示感嘆、表示揣度和表示選擇五種。

            1.表示疑問

            ①何以…?(根據什么…?憑什么…?)

            《論浯六則》: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曰:"何以知之?"

            ②何所…?(所…是什么?)

            《木蘭詩》: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賣炭翁》:賣炭得錢何所營?

            ③奈何…?(…怎么辦?為什么…?)

            《鴻門宴》:未辭也,為之奈何?

            《阿房宮賦》: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④如…何,奈…何?(拿…怎樣呢?)

            《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⑤孰與…?(與…比哪個…?)

            《鄒忌諷齊王納諫》:吾孰與徐公美?

            《廉頗藺相如列傳》: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⑥安…乎?(怎么…呢?)

            《赤壁之戰》:然劉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

            ⑦獨…耶?(難道…嗎?)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之姊耶?

            2.表示反問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游褒禪山記》:何可勝道也哉?(兼有感嘆)

            ②何…為?(…干什么呢?)

            《鴻門宴》:何辭為?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左傳·僖公三十年》:夫晉何厭之有?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荷蓨丈人》: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⑤豈(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捕蛇者說》:豈若我鄉鄰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嘆)

            《采草藥》:豈可一切拘以定時哉?

            《鴻門宴》:沛公不先入關,公豈敢入乎?

            《殽之戰》:未報秦施而伐秦師,其為死君乎?

            《廉頗藺相如列傳》: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⑥安…哉(乎)?(哪里…呢?)

            《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兼有感嘆)

            ⑦不亦…乎?(不是…嗎?)

            《論語六則》: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察今》: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⑧…非…歟?(…不是…嗎?)

            《屈原列傳》:子非三閭大夫歟?

            ⑨寧…耶?(哪里…呢?)

            《祭妹文》:寧知此為歸骨所耶?(兼有感嘆)

            ⑩顧…哉?(難道…嗎?)

            《為學》: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嘆)

            ⑩獨…哉?(難道…嗎?)

            《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

            3.表示感嘆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伶官傳序》: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②直…耳!(只不過…罷了!)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不可,直不過百步耳!"

            ③惟…耳!(只…罷了!)

            《譚嗣同》:吾已無事可辦,惟待死耳!

            ④一何…(多么…啊!)

            《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⑤亦…哉!(也真是…啊!)

            《五人墓碑記》:…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

            ⑥…何如哉!(…該是怎樣的呢!)

            《〈指南錄〉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表揣度

            ①無乃…乎(歟)(恐怕…吧?)(兼表反問)

            《季氏將伐顓臾》:求,無乃爾是過與?

            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

            ②得無(微)…乎?(該不是…吧?)(兼表反問)

            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日飲食得無衰乎?

            ③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

            《師說》:其可怪也歟?

            ④…庶幾…歟?(…或許…吧?)

            《孟子二章》:吾王庶幾無疾病歟?

            5.表示選擇

            ①與其…孰若…?(與其…,哪如…?)

            《馮婉貞》: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②…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呢?)

            《伶官傳序》: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③其…耶?其…也?(還是…呢?還是…呢?)

            《馬說》: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文言文句式的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文言文句式復習06-14

          文言文句式復習專題06-13

          文言文特殊句式復習大全06-14

          文言文特殊固定句式復習06-13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復習大全06-13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復習解析06-13

          復習教案的選擇專題及句式07-18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復習資料03-28

          文言文特殊句式復習資料大全03-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夜鲁夜鲁夜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套 |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影院 | 五月综合色婷婷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