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時間:2022-01-18 10:23:4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水教案合集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水教案合集5篇

          水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及動手能力,知道植物干枯了要澆水。

            2、激發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品德。

            活動準備:

            瓶子、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通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哪些東西是離不開水的?(人、動物、花草樹木、小魚等等)

            (二)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來為我們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澆澆水了。

            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哪些植物需要澆水了(枯黃、焉掉的、泥土裂開的需要澆水)

            (三)教師示范:找一棵需要澆水的植物。澆的時候要注意適量,不要一次讓它喝的太飽,要不然要撐壞的。澆太多,會淹死的。

            (四)幼兒進行澆水活動。

            教學反思:

            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要讓幼兒善于觀察,善于抓住時機進行教育.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著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同時要考慮到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這樣孩子就能得到創新精神,得到實踐能力.我班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以前他們對水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通過老師教育他們知道了水是寶貴的,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資源.通過澆水護花行動,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愛護花草樹木了。

          水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水蒸氣變水”的現象

            2、觀察實驗,講解自己的發現并提問。

            3、激發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

            2、幼兒收集關于雨、雪、露、冰的圖片、文字等資料,了解有關常識。

            3、課件《小水滴旅行記》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昨天,我們在活動室內放置了一杯水,并且記錄了水的高度,現在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觀察一下,水有什么變化。

            二、實際操作部分

            (一)、水由液態變為氣態

            1、幼兒討論:水到哪去了?

            (“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孩子要敢于想象,在想象的基礎上去操作,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演示實驗:用酒精燈,加熱燒杯里的水達到沸騰,請幼兒觀察正氣上升的現象

            3、提問:發現水有了什么變化?水汽是從哪里來的?到哪去?

            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水變成水蒸氣的現象?(燒開水、煮飯等)

            (“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小結: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

            (二)、水由氣態變為液態

            (為了讓孩子“愿意與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適應的.方式表達各自的發現,并相互交流” 材料的提供是以小組為單位的。)

            1、出示玻璃片,請幼兒摸一摸玻璃片,再摸一摸熱水杯,說出哪一個涼。

            2、把玻璃片蓋到熱水杯上。

            3、引導幼兒觀察玻璃片上發生的現象。

            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水蒸氣變成小水滴的現象?(對著冷玻璃哈氣)

            小結:水蒸氣遇冷會變成小水珠。

            三、欣賞故事課件《小水滴旅行記》,理解“水”的奇妙變化

            (增加科學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通過欣賞故事課件《小水滴旅行記》,使幼兒進一步利了解水遇冷時的循環變化過程(水——水蒸氣-——水——冰——水)

            四、活動延伸

            (一)、請幼兒繼續探究水遇冷又會變成什么?

            (相互交流展示收集的資料。)

            (二)、了解雨水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說說與水的好處和危害

            (通過擴展部分,可以豐富幼兒的經驗,也使孩子平時注意收集各類資料,增加學習的主動性。)

            五、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知道了水的本領很大,它能夠不斷變化,又有那么多的作用,因此我們要節約用水,保護我們的水資源。

          水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四季變化使得冰和水發生的變化。

            2、通過認知自然變化,初步建立熱愛自然的意識。

            3、在活動中鍛煉幼兒四肢的協調能力。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冰和水的變化。

            難點:冰和水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若干冰塊,熱水幾盆。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導。

            課前讓幼兒做做熱身操:小朋友們冬天到了,是不是感覺很冷啊,老師和你們一起來做做操,讓我們的小手小腳熱起來好不好。

            二、活動過程。

            1、出示冰塊并讓孩子觸摸冰塊,向幼兒說明兩點;

            第一點:冰塊之所以又冷又硬,是因為放在冰箱里。

            第二點:冰塊加熱后會變成水。

            2、在幼兒觸摸冰塊后,讓幼兒說說摸了冰塊后的感覺是怎樣的。(冷)

            3、將熱水端到幼兒的面前讓幼兒摸一摸熱水,摸后說說又是什么樣的感覺。

            4、為了證明第一條的兩個觀點,將冰塊置于太陽下,定期觀看,并告訴孩子冰塊是如何融化的;

            5、冰塊全部融化后,將冰水倒入玻璃杯,讓孩子用手觸摸感覺水的冰涼。

            6、小朋友我們的大自然到了冬天就會很冷所以水就會變成冰塊,可是夏天很熱所以冰塊就變回水了,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給了我們很多東西,沒有大自然我們就不能生存,所以小朋友要保護我們的大自然哦。

            延伸活動:水是怎樣變成冰的,在冰塊盤上灌滿水,放入冰箱,可多次重復此游戲。

            教學反思:

            經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幼兒很感興趣,但唯一的不足是整個游戲過程較短暫,使得能力弱的幼兒并沒有實現目標的認知,在經后的教學過程中,將會把游戲過程再部署的更細致些,讓幼兒能夠在游戲中完成目標的認知。

          水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創造下雨情景,感受想像創造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提供一些供幼兒制造降雨的材料如:瓶蓋有孔的可樂瓶、灑水瓶、樹葉、奶粉勺、海綿、塑料袋、針筒等放在材料筐內。

            2、“種子生長過程”的活動教具一套。

            3、音樂《小手歌》、《小雨沙沙》、《大雨和小雨》。

            4、室外有花園的場地,準備桌子、幾盆清水,每人一塊毛巾。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音樂《小手歌》導入

            2、出示活動教具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在幼兒園的花園里藏著很多小的種子,瞧這里就有一顆小樹的種子,種子們好像嘗一嘗春雨的味道,你們有沒有辦法把雨變出來呢?

            3、幼兒討論——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二、幼兒操作

            1、初次探索

            為幼兒提供灑水壺、瓶蓋有孔的可樂瓶,讓幼兒用這兩種材料進行人工降雨。第一次操作,老師觀察,不加使用上的指導,讓幼兒獨立自主完成裝水、擰瓶蓋、灑水的過程。提醒幼兒注意別把水灑在自己身上和小朋友的身上。

            2、教師小結

            誰能告訴我,這兩個寶貝為什么能把水變成雨?——瓶蓋和上壺口有洞出示活動教具2,我們來看種子有什么變化?——發芽。

            3、第二次探索

            這一回在老師準備了很多不同的寶貝,你們還能把水變成雨嗎嗎?(材料針筒管、樹葉、海綿、塑料袋、奶粉勺)請你們自己選擇幾種不同的寶貝用不同的方法來變雨。教師巡回觀察,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恰當的指導,仍然提醒幼兒別把水弄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上。

          水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通過有趣的觀察活動,幼兒將了解植物根的向水性及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根與水的關系;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對比,培養幼兒分析、比較的綜合能力。

            二、材料準備

            透明的玻璃盒或塑料盒若干,海綿、石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活動提要]

            1、引導幼兒思考植物是靠根“站”在地面上的。

            2、觀察植物的根。

            3、觀察洋蔥根的向水性。

            4、小結,洋蔥的根(各種植物的根)是向有水的地上生長的。

            四、活動形式與方法

            1、找一找

            組織幼兒到室外或郊外觀察大自然,引導幼兒思考問題。

            (1)人和動物能站在地面上靠的是腳。

            (2)植物站在地面上也全靠它的“腳”——根。根能緊緊抓住土壤,讓植物牢牢地站著。

            2、看一看

            教師拔幾株帶根的草本植物,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根,了解其外形特征,知道根在土壤里伸向四面八方,把土壤中的水分和營養吸上來送到植物的各個部分。

            3、試一試

            將幼兒親自采集的帶根的植物帶回教室,同時,教師給幼兒提供帶根的洋蔥以及實驗用具,組織幼兒動手操作并觀察。

            (1)幼兒按老師提示將帶根的植物放置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盒中,盒內有兩塊海綿,其中一塊始終保持水飽和狀態,另一塊為干燥海綿,兩塊海綿置于植物兩側。以洋蔥為例,在洋蔥下放幾塊小石頭或透明的玻璃小球,以便于植物根的伸展。

            (2)教師組織幼兒每天觀察1~2次;

            a、洋蔥的根有什么變化?(是變長了還是變短了)

            b、根對吸水的海綿和干燥的海綿有什么不同的反應?(根向有水的海綿一側生長)。

            4、說一說

            教師根據觀察情況組織幼兒討論,把觀察結果告訴大家,引導幼兒了解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根會自動向有水的地方生長。

            五、活動建議

            1、為了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建議教師將潔凈的水換成污染的水,繼續做如上實驗,讓幼兒觀察比較植物的根有什么變化。(植物的根會向有水的方向伸展,但根會變黑、爛掉。)

            2、本活動建議在自然角進行,觀察過程中,引導幼兒用畫畫的形式,記錄觀察的結果。

          【【精選】水教案合集5篇】相關文章:

          精選水教案合集八篇01-09

          【精選】水教案四篇12-30

          水教案范文合集5篇01-06

          關于水教案合集五篇01-09

          精選水教案范文8篇01-09

          【精選】水教案匯編五篇01-09

          精選水教案模板8篇01-06

          【精選】水教案匯編八篇01-02

          【精選】水教案匯總6篇01-12

          精選水教案匯編八篇01-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久久香蕉一本一道 | 婷婷色五月中文在线字幕 | 亚洲AV综合A国产AV中文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野狼 | 午夜免费视频国产在线 | 亚洲高清网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