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

          時間:2023-02-09 20:40:21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會以千克為單位讀出電子稱上小數形式顯示的重量,并能說出表示的實際含義。

            2、 能力目標:結合對電子稱上顯示重量的認識,能進行以千克為單位的名數與克為單位的名數之間的改寫。

            3、 情感目標:實踐、交流、探究與討論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以千克為單位讀出電子稱上小數形式顯示的重量,并能說出表示的.實際含義。

            教學難點:

            能進行以千克為單位的名數與克為單位的名數之間的改寫。

            教學過程:

            一、引入階段

            師:小丁丁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星期天,他陪媽媽去菜場買菜。(媒體出示主題圖)他們先買了什么?(魚)

            二、探究階段

            師:小丁丁在秤上會看到什么?(重量和價錢)

            師:小丁丁看到什么?(1.528)

            問:那么這里的1.528表示的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電子秤上的1.528是1.528㎏,也就是1528g。

            問:1.528㎏中的1和小數點后面的528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小組討論)

            生反饋:1.528表示魚的重量,小數點前面的1表示1千克,后面的528表示528克。1.528就是1.528千克。(多請幾個小朋友匯報)

            師:小丁丁又買了些什么?誰來讀讀這些水果和蔬菜的重量?它們各表示幾千克或幾克?

            練一練:

            問:從上面的練習中你體會到什么?

            小結: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是1000,小數點前面的表示多少千克,小數點后面的表示多少克。

            三、跟進階段

            1、 用千克表示

            蘋果1970克()

            葡萄1485克()

            花菜730克()

            盧筍545克()

            蘑菇258克()

            2、 填一填

            2.432kg=()g

            4.056kg=()g

            0.630kg=()g

            120g=()kg

            0.078g=()g

            1547g=()kg

            42.24kg=()g

            10000g=()kg

            365g=()kg

            3、 在〇填上<、>、=。

            ※5.3kg〇530g

            0.655kg〇0.566kg

            ※7800g〇7.8kg

            8.05kg〇8500g

            3.35kg〇3.350kg

            65.2kg〇6520g

            問:打※你是怎樣想的?

            四、拓展階段

            選擇

            一袋糖重250克,()袋這樣的糖重1千克。

            a、4

            b、8

            c、4000

            d、8000

            8000克水與8千克鐵比較,()重。

            a、水

            b、鐵

            c、一樣

            d、無法比較

            一只西瓜重2.540千克,一只香蕉重480克,一只西瓜比一只香蕉重()克。

            a、2.60

            b、20xx

            c、2.060

            d、2600

            問:你是怎么想的?

            五、總結

            問: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2

            三維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教育學生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時鐘

            學具準備:每人準備一個時鐘、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新年聯歡晚會的片段)

            師: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師: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 新授

            (一)認識鐘面上的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現。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 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 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 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取方法進一步類推。

            4、 體驗1秒鐘

            ① 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 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

            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 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④ 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 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據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 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 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二)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三)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

            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 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四:1

            補充:

            ①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 作業

            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如練習十四第3題)

            教學后記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不同題型,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連續進位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連續進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練習(練習三第1題)。

            6×7+4=2×8+6=7×9+5=

            5×5+3=3×9+7=8×6+4=

            2.提問: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乘法計算順序是什么?在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練習三第2題。

            43×8=7×44=39×5=75×6=

            3×284=9×263=6×724=355×8=

            學生分組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注意連續三次進位的題目,指名回答時要讓學生說清楚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幾,是如何得到的。

            2.練習三第3題。

            (1)出示題目中條件,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小云有5本相冊,每本96張照片;小蘭有4本相冊,每本126張照片。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小云有多少張照片?

            小蘭有多少張照片?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練習三第4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樣解答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4.練習三第5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樣解答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5.對比練習(練習三第6題)。

            13×3=2×14=24×2=

            16×3=4×14=24×3=

            先讓學生觀察每組中上下兩道題,說一說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發現的`?再動手計算。

            三、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課學生,你獲得哪些解決問題的經驗?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4

            在幾何中,長方形(又稱矩形)定義為四個內角相等的四邊形,即是說所有內角均為直角。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長方形的周長,我們來看看下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長方形面,使學生初步理解由面組成體的意義;使學生在認識長方形面、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操作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會求長方形的周長。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實踐能力。

            2.過程與方法: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發現規律,主動他就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能初步應用長方形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教學重點: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會求長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釘子板 活動記錄單

            學具準備:帶有長方形的盒子,釘子板學具,米尺

            教學過程:

            一、 聯系生活,引入新課上節課,老師給大家留了個作業。

            讓同學們觀察周圍的物體,看哪些物體上有長方形,并量出他的長與寬,你們搜集到了嗎?(搜集到了)都搜集到什么?學生匯報自己收集到的長方形并說出它的長和寬。還有很多,是嗎?(是 )好了,同學們,看得出來,你們都是細心觀察的好孩子。同學們搜集到了這么多的長方形,看來,長方形在生活中到處可見,數學啊就在我們身邊,對嗎?這么多的長方形,它們的大小一樣嗎?舉起你手中的物體,師選出兩個大小不一樣的帶有長方形的盒子,讓學生到前面來。這兩個長方形哪個大?哪個小?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指的是什么呢?誰能上前面來指給大家看看?那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呢?它們的周長一樣長嗎?誰能看出這兩個長方形,哪個周長長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可見長方形的周長是由它的長和寬決定的,長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長、寬有什么關系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的周長。師板書課題:長方形的周長

            二、 動手操作,探索新知大家手中都有一個釘子板學具,你能在上面圍出任意的一個長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長嗎?

            好,聽好活動要求:每人先任意圍出一個長方形,然后由組長領著,選出你們最喜歡的幾個長方形填到報告單中,并求出每個長方形的周長,重點要想想: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長的?活動中要注意分工合作。聽明白了嗎?那我們開始吧!老師巡視指導學生活動匯報操作情況老師看到了,同學們在活動中合作的非常好,哪個小組愿意第一個來匯報?想來幾人來幾人。其他小組也來匯報。老師在每個小組的匯報單中畫出他們用的不同方法:哪中方法是最簡單的?(長與寬的和乘2是最簡單的)你們同意嗎?所以我們常用長與寬的和乘2來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師板書: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怎么求長方形的周長?在小組里說一說,再匯報說。那么,如果知道了長和寬,我們能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嗎?

            三、鞏固新知,應用實踐

            1、基礎練習題:看圖算出長方形的周長

            2、實踐題: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長方形,比如:我惡魔內數學書的封面,還有什么?學生舉例你最想知道哪個長方形的周長,一會你就去找一找,然后量一量算一算吧。學生匯報自己的實際測量情況。在實際測量中,我們難免會出現誤差,因此在測量中我們要力求準確,減少誤差。

            3發散拓展題:請同學們看老師在釘子板上圍圖形,你也能圍出支援的圖形嗎?試一試,并切除這個圖形的周長。

            四、全課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9頁~6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關系,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

            2、通過觀察與操作,體驗時間在生活中的價值。

            3、借助生活實例和實踐活動,培養遵守、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頁主題圖,請同學們說一說圖中的人們在做什么?

            (在春節聯歡晚會上,主持人和觀眾們都在期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他們正在倒計時: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師提問:人們倒計時時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個數字之間經歷多長時間?(1秒)

            師小結: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就來認識秒。

            二、學習新知:

            1、出示獨立學習任務單:

            請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鐘的哪一根指針叫做秒針嗎?你知道它是怎樣計時的呢?

            (1)通過觀察,我知道秒針是鐘上的那一根。

            (2)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秒,從12走到1就是走了秒,從2走到4走了秒。

            (3)秒針走一圈就是走了秒,也就是分鐘。

            (4)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格。也就是1分=______秒。

            學生匯報

            出示課件,演示秒針走一圈,同時板書:1分=60秒

            2、感受一下1秒鐘有多長。

            (1)拍手練習:跟著鐘表的“嘀嗒”聲,每秒拍一下手。

            (2)你能在1秒鐘里做什么事呢?先試一試,再告訴同桌。

            3、出示有秒針的實物鐘表,共同感受1分鐘有多長。

            請同學們談感受。(1分鐘比1秒鐘長,但1分鐘也過得很快)

            4、出示課本61頁做一做第2題,了解1分鐘可以做哪些事情。

            你能在1分鐘里做幾道口算題呢?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大約每天睡9()

            穿衣服大約需要20()

            燒一殼開水大約需要25()

            2、了解一下自己小組同學的50米跑的成績,并記錄下來。

            3、填一填。

            人1分鐘脈搏跳()下,1分鐘做()道題

            1分鐘寫()個字。

            4、填空:

            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內能深呼吸()次。

            從1數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

            5、繞操場跑1圈,__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誰快些?

            四、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秒的認識,知道了1分=60秒,還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長,常言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同學們從現在開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時間的主人吧。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操作、想象等活動,會將三角形按邊分類,并知道三角形的名稱及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量、猜、想象等活動進一步辨析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3.在操作、辨析等活動中初步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關系。

            教學重點:三角形邊的特征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關系。

            教學準備:搭三角形的小棒、ppt

            教學過程:

            引入

            師:看ppt,這3個圖形是什么圖形?

            生1:三角形

            生2: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師:對啊,這些都是三角形,我們已經知道三角形按角來分,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三角形的.分類,不過今天我們是按邊來分類。

            出示課題:三角形的分類

            新知探究

            動手操作: 搭三角形

            要求:(1)想一想用哪三根小棒

            (2)搭一搭形狀不同的三角形

            討論交流,歸納分類

            把搭的不同的三角形展示到黑板上

            師:想一想,這么多三角形,你準備分為幾類,怎么分?

            生1:分三類沒有邊相等的分一類,有兩條邊相等的分一類,有三條邊相等的分一類。

            生2:分兩類沒有邊相等的分一類,有邊相等的分一類。

            (如果沒有學生說出第二種想法)師:指著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我能不能說這個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生:可以

            那你們覺得三角形,按邊可以分為幾類?

            兩類:有兩條邊相等的分為一類,沒有邊相等的分為一類。

            學習三角形的名稱和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我們同學們想知道,這些三角形我們叫它們什么三角形嗎?

            (1)自學課本p58

            師:沒有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邊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

            (2)通過練習,鞏固概念

            歸納小結:有2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這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一條做底,底所對的角叫做頂角,腰和底所夾的角叫做底角。有3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三角形按邊的分類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三角形的名稱,那這回誰能把三角形按邊的分類來說一說:

            三、動手操作,再次探究

            1.等腰三角形可能是( )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

            (1)學生動手操作 (2)上來展示 (3)交流

            發現:等腰三角形三種都有可能,媒體演示。

            2.等邊三角形可能是( )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

            (1)學生動手操作 (2)上來展示 (3)交流

            發現:等邊三角形只可能是銳角三角形,媒體演示。

            動手折一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發現: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等腰三角形有1條對稱軸

            等邊三角形有3條對稱軸

            師: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那能不能說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生:不行,因為還有不等邊三角形。

            總結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要問嗎?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提出問題—估算—口算—筆算”的計算過程,在多樣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優化。

            2.使學生在嘗試寫豎式、小組討論交流算法的過程中掌握筆算乘法的書寫格式和算理。

            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多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聯系生活學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在嘗試寫豎式、小組討論交流算法的過程中掌握筆算乘法的書寫格式和算理。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多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聯系生活學數學的思想。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口算:10×6 8×60 12×2

            700×8 12×4 6×500

            2、筆算:12×4 180×3 105×7 832×9

            3、談話:同學們,你們有過和爸爸、媽媽一塊兒購物的經歷吧。在購物的時候,你幫助爸爸、媽媽算過一共需要付多少錢嗎?請同學們看這里的購書情境。(課件出示例1購書的情境圖)。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口算和一位數乘多位數的筆算乘法,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引出新知;通過情景導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白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例1的畫面,讓學生觀看圖畫內容。讓學生說一說。

            你發現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根據乘法的意義列出算式為:24×12。

            2、各組討論:怎樣計算24×12。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提出要求:

            ①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時,要把計算過程說清楚。

            ②要認真傾聽別人的介紹,想一想他這樣算有沒有道理。

            ③把正確的方法確定下來。

            3、組織溝通。

            (1)口算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明白的,就寫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240

            24×2=48

            240+48=288

            多讓學生說一說口算的過程和方法。

            (2)同學們會口算了,會用豎式計算嗎?試著算一算。師巡視輔導。

            (3)學生展示匯報,據生答完成板書。再現豎式,理清筆算過程及算理:先用個位上的2乘24,得48;再用十位上的1乘24,得24。設問:這個24表示……接著,邊敘述邊書寫:它表示24個十,是240,是24乘10的積。個位的0不寫,4要對著十位。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相加,算出兩個因數相乘的積。

            邊敘述、對話,邊書寫成:

            方法二:

            2 4

            × 1 2

            ————

            4 8 ……24×2的積

            2 4 ……24×10的積(個位的0不寫)

            ————

            2 8 8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老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

            (3)重點評議筆算,寫算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研討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法,再現筆算過程。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要做到數位對齊,數位應該如何對齊。

            4、小結,筆算乘法的方法。先請多個學生說一說然后總結: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與因數的個位對齊;再用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與因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口算,使學生明白算理,在掌握算理的基礎上,再進行筆算,使學生掌握算法,重點說數位如何對齊的`問題,加深了學生對筆算乘法方法的理解。)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63頁“做一做”的8道題。請幾名學生上黑板板演,講評。

            2、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重點輔導后進生。

            3、判斷并改正:

            21 13 34 23

            ×12 ×22 ×11 ×12

            42 26 34 46

            21 26 34 23

            252 52 374 69

            ( ) ( ) ( )( )

            4、我會解決:植樹節到了,同學們去植樹,一共種植了12行,每行有21棵,請問同學們一共植了多少棵樹?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我檢測,綜合測試自己,找到成功與失敗的地方,有利于及時改正錯誤,有層次的練習,滿足了部分學生的學習要求。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既鞏固算法,又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溝通。

            2、老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當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精確處置進位問題。

            板書

            筆算乘法

            方法一:

            24×10 = 240

            24×2 = 48

            240+48 = 288

            方法二:

            2 4

            × 1 2

            ————

            4 8 ……24×2的積

            2 4……24×10的積(個位的0不寫)

            ————

            2 8 8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三年級上冊08-26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三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1-26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9-08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16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范文10-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 中字幕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精品 | 亚洲人成电影网久久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