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4-01-23 07:15:36 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必備]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必備]

            本課是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中的第四課。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安排了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重在發現。這一板塊安排了“用大小不同的螺絲刀擰螺絲釘”和“找一找周圍有哪些像螺絲刀一樣的機械”兩個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操作中觀察、體驗,從而發現像螺絲刀這一類工具的工作特點,并學會用語言來描述其工作特征,初步建立起“輪軸”概念。

            第二板塊——重在探究。探究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通過實驗探究使用輪軸是否省力,二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輪軸更省力。這兩個層次中一是基礎,二是提升。這個板塊的教學是本課的重點部分和難點所在,須緊密聯系第一板塊的教學,幫助學生實現對輪軸的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第三板塊——重在應用。輪軸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且有很多變形。這一板塊通過討論,以讓學生了解輪軸應用的廣泛性,病能辨別一些變形的輪軸,拓展學生對輪軸的認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利用提供的器材組裝輪軸實驗模型,并自主設計實驗,發現運用輪軸能省力的作用。

            難點:能理解螺絲刀的結構與輪軸實驗模型結構以及力之間的對應關系,能通過前后兩個實驗的比較中,發現“軸不變的情況下輪越大越省力。” 教學準備:

            1.輪軸實驗設備每組一套。

            2.每組兩把大小不同的螺絲刀和一塊木板。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認識輪軸1.教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在木板上擰螺絲釘,(出示一塊木板)提出:現在誰能徒手把這枚螺絲釘擰進木板?(指名一學生徒手擰一下,發現擰不動。)

            2.組織學生使用螺絲刀擰螺絲釘的活動。(為每組提供兩把大小不同的螺絲刀、一塊木板)

            3.教師提出實驗要求:(1)使用螺絲刀將螺絲釘擰進木塊中,注意觀察自己是怎樣使用螺絲刀擰螺絲釘的;

            (2)使用大小不同的螺絲刀擰螺絲釘,細細體會,有什么不同?(3)提示:只需將螺絲釘稍微釘住即可)。

            4.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參與并根據情況作指導。

            5.交流操作情況及體會。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相應的指導、點撥:

            (1)根據學生描述擰螺絲釘的時候是用螺絲刀的“刀把帶動刀桿一起轉動”,可以指出:像刀把這樣比較粗的我們可以叫它“輪”,像刀桿這樣比較細的叫做“軸”,通常,用輪帶動軸一起轉動來工作。

            然后請學生進一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也是和螺絲刀一樣這樣工作的。(提示:以書上提供的實例補充)

            再引導學生進一步歸納:像螺絲刀、方向盤這一類,有一個輪固定在可以轉動的軸上的機械叫做輪軸。(板書:輪軸簡單機械)

            (2)根據學生談到的操作體會中,:大螺絲刀似乎比小螺絲刀能更輕松地擰進螺絲釘,引導學生提出探究問題,并進而指出:看來擰螺絲釘這個活動好像也藏著一些秘密啊!值得我們去探究探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擰螺絲釘的學問(板書課題:擰螺絲釘的學問)

            五、指導探究輪軸省力1.引導學生根據剛才操作的經驗,明確提出“使用螺絲刀擰螺絲釘真的能省力嗎?”并將問題轉化為“輪軸是否省力”。

            2.可以用一個實驗模型來模擬螺絲刀,引導觀察弄清輪軸各部分與螺絲刀“刀把”和“刀桿”之間的對應關系:

            輪——刀把軸——刀桿3.引導學生根據輪軸實驗裝置,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4.交流方案,對實驗方案的交流中,要引導學生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用一定數量的鉤碼掛在軸上,這時軸上承受的重力相當于擰螺絲釘遇到的阻力;

            用手拉動輪,以輪帶動軸轉動,相當于手握螺絲刀刀把帶動刀桿擰動。

            教師進一步引導討論:怎么知道輪和軸上各用了多少力?得出:可以用拉力計測出鉤碼重量,及軸上的力;

            用拉力計鉤住拴在輪上的線繩,拉動輪轉動,測出輪上的力。

            (2)可以改變掛在軸上的鉤碼數量以改變軸上承受的重力,看看輪上用了多少力,重復做3次以上。

            (3)將每次的數據記錄好,以便分析、比較。

            指導學生填寫記錄表:(填寫表格前2項)

            軸上掛的物重(牛頓)

            轉動小輪時的拉力(牛頓)

            轉動大輪時的拉力(牛頓)

            5.教師提示特別注意測力計在拉動輪轉動的時候需往上拉,這樣所獲得的數據比較正確,另外讀數時注意在拉力計穩定不動時讀出)

            6.學生分組實驗,注意分工與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7.交流實驗情況,教師指導學生注意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在比較軸與輪三組數據的大小后,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得出:輪軸能省力--板書)

            8.進一步思考:如果換上一個更大的輪,會怎樣?(填寫表格第3項)9.學生討論,教師適時指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

            10.根據討論,學生進一步自主實驗探究。

            六、:我們所說的輪軸它是杠桿的變形,支點就是我們所說的軸,輪到軸的距離就是杠桿中的動力臂,根據杠桿的省力秘密,當動力臂越大,省力效果越好,所以,輪軸在軸不變的情況下:輪越大越省力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03-03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03-08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5篇03-03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5篇)03-22

          關于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案08-26

          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總結06-18

          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05-08

          科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7-04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07-0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中文字 | 亚洲аv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在线精品专区 | 色五月五月丁香综合久久 | 午夜两性色韩国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