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精選9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精選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 1
這次數學活動,我精心設計了三個實踐環節,每一環節都是環環相套,層層遞進。活動開始,我神秘地說要與數字朋友做游戲,孩子們注意力一下子給吸引住了,通過讓幼兒認認、想想 、說說數字,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擴展性思維.接著讓幼兒進入一個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媽媽帶著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進行著有趣的游戲,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然后又開了一個展覽會,孩子們更是樂開了天更重要的是這個情境激發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發現,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數學《認識日歷》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日歷 掛歷 臺歷等來讓幼兒認識日期,查閱日期.活動中充分體現了《綱要》精神:幼兒的教育內容必須生活化、游戲化、社會化。“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創設出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應該讓學生懂得:生活就是數學學習的課堂,數學學習就在廣闊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長中。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 2
選擇《認識日歷》這個內容,主要意圖是讓孩子認識月歷,通過解讀月歷感受到時間的變化,教學目標是幼兒掌握使用臺歷的方法,能夠在月歷上找到任何一個日期。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考慮到了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以及他們的興趣和愛探索的特點。以簡單的.讓幼兒自由觀察、發現的形式引入活動,以查找日期作為教學的一條線索展開,以互動游戲的形式結束。
在活動中精心設計問題,幼兒多次練習操作,讓他們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探討問題,師幼一起解決問題。采用靈活的學習方式,培養幼兒既能獨立思考又能相互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
整個活動氣氛活躍,體現了孩子們對生活中事物的濃厚興趣,鍛煉了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技能,可是活動還存在著多方面的不足。
1、首先,教具準備得不夠充分,孩子如果人手有一份月歷的話,更加便于觀察、操作、練習。
2、選擇題材較好,但是沒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已有關于月歷方面的知識經驗來擬定目標,掌握使用臺歷的方法,尋找日期雖然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可了解月歷在實際生活中所表達的含義和運用也是重點中的重要部分,在組織過程中,這一點沒有明確體現出來。
3、教師本身對教材的鉆研不夠透徹,語言不夠精練,一會說臺歷,一會說月歷。
4、活動教學內容太單一,完全可以涉及到更多更廣的有關月歷方面的知識,在幼兒觀察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每個月的天數情況,從而引發“大月與小月”,還有陰歷、陽歷等有關知識。
5、活動中在引入課題這一環節中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節日或者一些有意義的日子會引起幼兒更大的興趣。
這次活動給幼兒的知識內容范圍太小,錯過了一些教育契機,沒有讓幼兒把自己知道的其他月歷知識在活動中展示出來。不足之處還有很多,請老師們多多指導。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 3
《認識日歷》不僅僅是一節認知活動,更是具有科學性的活動。不僅要讓孩子們認識到日歷,并讓孩子們了解日歷、知道日歷的用途。因此,在活動的開始,我沒有繞任何的彎子,直接開門見山的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這時我發現大部分孩子并不認識,只有少部分孩子能說上來。雖然孩子們并不認識,但從他們的眼中我看到他們求知的欲望。我靈機一動,忽然想到了“年的故事”,孩子們一聽到故事,興趣更濃厚了。
孩子們最喜歡聽故事了,我就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讓他們更主動、喜歡、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樂趣和積極性,幼兒很容易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分別有大月和小月,并能和我一起數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而大約為31天,小月為30天,其中最小的月是二月,或是28天或是29天。
雖然整節活動順利進行,但我還是覺得少些什么,于是我決定分成兩節活動來進行,這樣更利于幼兒理解。課后我仔細做了一個分析,想想應該再補充一些什么,讓孩子們了解更多關于日歷的知識。
這中間我做了一些鋪墊,讓孩子們知道一年之中都有那些節日。我大量的搜集了更多的日歷圖片和臺歷,讓孩子們知道每個日期的下面一行小字為陰歷,過很多節日就是按照下面的小字來知道的。分別用找節日、找生日來進行,活動比較順利,但還是由于材料的短缺遇到里一些小小的阻力,沒能讓全部的孩子們更好的操作。
從兩節活動結合看來,看似枯燥的《認識日歷》,通過故事的形式變為生動、簡單的方法確實不錯,有效果。值得在今后的活動中借鑒;還有材料的`準備是一個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在準備活動材料方面我惡魔能遇到了兩難的境地,這值得我再一次的深思與探討,讓我們的教學活動更加的完善,讓幼兒能更快樂的學習!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 4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歷》,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我發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于是我用講一個關于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興趣馬上就來了。
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 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 5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日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日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對日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展推理能力。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日歷是那一年的?2010年、2009年、2011年、虎年、兔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歷最上面有數字2010的.就是2010年。我的日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從兩節活動結合看來,看似枯燥的《認識日歷》,通過故事的形式變為生動、簡單的方法確實不錯,有效果。值得在今后的活動中借鑒;還有材料的準備是一個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在準備活動材料方面我惡魔能遇到了兩難的境地,這值得我再一次的深思與探討,讓我們的教學活動更加的完善,讓幼兒能更快樂的學習!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 6
課堂上我給幼兒出示的是一本臺歷,所以我結合臺歷的特點,首先引導幼兒認識一年有12個月及月份之間的排列順序。我告訴幼兒,翻過封皮后是一張一張的日歷,每一張表示一個月,一年有多少個月,日歷就有多少張,我通過翻閱日歷和幼兒一起點數的方法,讓幼兒知道一年有12個月,同時讓幼兒觀察出一年開始的那一個月是1月,一年最后的一個月是12月。接著,引導幼兒觀察認識日歷上表示月份的數字,通過老師任意翻閱,讓幼兒練習辨認出是幾月。
讓幼兒認識一個月有31天或30天。我啟發幼兒:“日歷上的數字是表示日期的,如2就表示今天是2號,最后一個數字是表示這個月一共有多少天”,我任意翻出幾張日歷,請幼兒練習和判斷,說這個月有多少天。老師引導幼兒發現有的.是30天或31天,最后我按順序翻閱日歷,請幼兒說出這個月的天數并記錄在統計圖上,重點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老師的記錄,找出哪幾個月是30天,哪幾個月是31天,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2月份的天數最少,有28天,我告訴幼兒2月份是閏月。
本節課我是通過臺歷引導幼兒學習認識一年有12個月及月份之間的排列順序,讓幼兒認識一個月有31天或30天,今后我還會繼續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掛歷復習一個星期有幾天和它們的排列順序,引導幼兒學習日歷上哪幾個字是表示星期的,告訴幼兒星期日用紅色表示,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是用黑色的字表示等,豐富幼兒對日歷的了解。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 7
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現這個問題后, 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分大月小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日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現了日歷上的數字顏色。”“為什么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有的孩子說:“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日,你看!”還用自己發現的事實給你證明
在接下來的“找節日”環節中,當我說出節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日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 8
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 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 9
本節活動,用講故事的'形式,在故事中,向幼兒提出問題,并與幼兒一起解決問題,幼兒積極性非常高。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日歷,學會了看日歷,并且知道了一年有十二個月,一個月有多少天,從而對時間有了認識。又在游戲中學會了使用日歷,豐富了幼兒的生活。
【認識日歷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日歷教學反思08-28
認識日歷教學反思參考10-05
《認識日歷》教學反思(精選5篇)09-07
認識日歷教案反思07-17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歷教學反思09-29
《日歷》教學反思09-13
天氣日歷教學反思10-25
天氣日歷的教學反思09-07
看日歷教學反思10-05
《看日歷》教學反思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