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堂教學的思考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20 14:59:2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歷史課堂教學的思考教學反思

            勤奮出成績是學習上的一條不變真理。

          歷史課堂教學的思考教學反思

            真正的高效率教育只能是“因材施教”。

            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應該反對“以知識為中心”和沒有交流、沒有互動的“滿堂灌”,但不是反對所有形式的“講”。講與不講,不是一成不變的,問題是教師怎么“講”,什么時候“講”。

            來自教學一線的真正的專家認為:課堂教學需要“講”,也需要“不講”,教師課堂的主導地位不能盲目削弱。一堂課的好和壞,不能單用“講”與“不講”來評價,而應看“五度”,即情境誘人度、活動刺激度、自主參與度、訓練扎實度、建構生成度;老師是否“五有”,即有心、有情、有法、有度、有力;學生是否“三動”,即手動、口動、腦動。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單單是讓學生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講”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的時空,讓學生擁有智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差異、內容的難易和課堂的.變化,適時調整講與不講的比例,把講與不講巧妙和諧地統一起來。

            老師絕對不能放棄自己適時的“講”: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學生質疑問難時,在提問而學生不能答、指點而學生不開竅時,學生經過討論卻不得要領時,為了讓學生對某一問題有深入的認識時,為了幫助學生突破某一思維障礙時,突破能開啟學生心智、體現教學要求的知識重難點時……這些地方老師若不講,絕對是誤人子弟。

            新課改并不是不要教師的“講”,而是對教師的“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講在重點的關鍵處,講在知識的概括處,講在思維的提升處。所以,課堂上教師不是要講得“少”,而是要講得“精”,講得“好”,講得“有序”,不是就題講題,而是要由題生發地講,由個別到一般地講,進而指導學生如何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一堂沒有教師精要講授和適時點撥的課一定缺少深度,既要尊重學生,也要發揮教師的指導、點撥、調控作用,對學生理解不到、領會不深和理解錯的地方,要訂正甚至作必要的講解,不能視而不見,放任自流。

            總之,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講”,讓學生在有溫度、廣度和深度的課堂的浸染中日漸茁壯,讓學生在一塊石頭里看到風景,在一粒沙子里發現靈魂,但也要通過自己的“不講”,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自主思考、實踐和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廣闊的精神空間中自由馳騁,在思想的恣肆狂濤中體驗生命頓悟的喜悅。

          【歷史課堂教學的思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反思:歷史課堂教學07-01

          歷史課堂教學反思范文01-17

          歷史教學反思_歷史教學反思03-09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反思07-22

          中學歷史教學現狀思考教學反思范文01-17

          教學反思的思考07-10

          對當前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教學反思02-15

          《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課堂教學反思01-20

          數學課堂教學追新現象冷思考教學反思03-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五月婷 | 亚洲一区二区偷拍精品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色 | 青青国产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