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無效和低效的教學行為的反思

          時間:2021-07-09 18:43:27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對無效和低效的教學行為的反思

            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教師實施具體的教學行為、獲取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高,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我們也在不斷地探索、實踐、反思和提高,但是,“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行為依然普遍存在。

          對無效和低效的教學行為的'反思

            現在,我僅就自己個人的“低效”和“無效”行為的原因作一次反思,以期望自己能在反思中成長。

            原因之一:教師和學生缺乏充分的課前準備

            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有效教學的前提,要“有效”必“有備”。也就是說,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但是,我有時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導致缺乏周到的物件材料準備和精心的教案設計。學生也常有學習用具、相關資料、課前預習準備不足的現象。這些都直接影響到了教學效果。

            特別值得一體的是我和學生有時在課前未做好良好的精神準備。有時,我未能放下世俗煩惱,學生也未能定心凝神。這樣的課堂缺乏心神兼至的效果,因此,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原因之二:教學過程缺乏清晰的層次

            教學本應該在“有序”的狀態下進行。“有效”必“有序”。“有序”教學并不是要教師完全按預定程序進行教學,它強調的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和方法。但我時有教學環節層次不分明、教學行為不恰當的“無序”行為。教學時,因為欠缺目標明確、合情合理的預設,所以學生無法生成連貫、系統的知識。

            原因之三:課堂容量偏小

            課堂的容量大小是提升單位時間內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的重要指標。要“有效”必“有量”。但是,我有時因過度拖沓或安排松散,造成完成任務小,落實目標少的“低效”局面。

            原因之四:對“課程難易度”把握不準

            教學是有難易之別的。要“有效”必“有度”。太難了,學生接受困難,反而會得不償失,再說也沒有必要過分拔高要求,加重學生負擔。但是,如果連基本的難度都未達到的話,教學就會形成過度緩慢發展的狀態。然而,道理歸道理,我在實際教學時難免也要出現偏頗。因此,“課堂難易度”的把握也降低了教學效果。

            原因之五:教法和學法的不得當

            要獲得“有效”的教學結果,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要得法,即要“有效”必“有法”。

            我的“小組討論”有時就因分工不明、時間不夠、問題缺乏價值處于“低效”狀態。學生學課文、閱讀理解的不得法也導致了教學的“低效”。

            ……

            反思是為了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相信,我會將“無效”“低效”提升“高效”的。

          【對無效和低效的教學行為的反思】相關文章:

          導致教學低效無效的原因論文05-28

          探究教學低效無效的致命原因論文08-12

          《動物和行為》教學反思10-22

          導致教學低效無效的一個致命原因論文05-07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教學反思03-29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教學反思01-24

          社會行為的教學反思10-09

          社會行為教學反思01-28

          在教學中學會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11-1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另类综合在线视频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久久综合亚洲国产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 亚洲性爱视频久久艹 | 婷婷丁香五月天欧美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