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2023-03-28 09:22:47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2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2篇)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1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八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件例如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一、二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后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并不像語文、數學那么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習,而是打游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的:信息技術(初中第三冊),內容是全新的。內容包括:用計算機處理數據、網頁制作、多媒體信息的獲取與加工。知識點:計算機的基本硬件組成與特性,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安裝與卸載軟件。

            三、指導思想:

            根據考試規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硬件的基本組成,學會安裝和卸載軟件。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處理數據,對表格數據的輸入、修改、美化、公式、函數的使用、數據排序、數據篩選、統計表的制作等。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做一個日常生活的統計表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共二十一周,除去十一休假后本學期計算機課每班總共約十九、二十周左右。具體安排如下:

            周次

            內容

            地點

            課時

            第一周

            §1.1網絡基本知識: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分類,因特網的誕生與發展

            機房

            2

            第二周

            至第四周

            §1.2因特網:上網方式、因特網中的網址、常見功能,上網道德修養與安全法規

            機房教室

            6

            §1.3網上收集信息:瀏覽器、搜索引擎、保存信息

            第五周至第六周

            §1.4網上交流信息:電子郵件、文件傳輸

            機房

            4

            第七周到第九

            數據軟件的進入和退出

            機房

            8

            建立情況表

            數據的輸入

            第十周至十一

            周

            公式的使用

            機房

            4

            第十二周

            與數據的排序

            機房

            2

            第十三周

            數據的篩選及分類匯總

            機房

            2

            第十四周

            統計圖表的制作

            機房

            2

            第十五周

            數據復習

            機房

            2

            第十六周

            設計網頁前的準備

            機房

            4

            創建站點并制作網頁

            美化網頁

            第十七周

            插入動畫

            機房

            2

            第十八周

            給網頁加上動態效果

            機房

            2

            第十九周

            復習網頁知識

            機房

            2

            第二十周

            期末考試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2

            一、學生基本情況:

            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水平,基本掌握了計算機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軟件,上學期還初步的學習了數據處理、網絡技術基礎、多媒體采集等。但由于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1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后缺少鞏固時間,學生掌握起來將更加困難些,還需要老師更加用心設計好每一節課。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教材是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信息技術(上冊),在了解掌握了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操作系統、文字處理和電子表格四個模塊和初步的學習編程的基礎上,本學期將著重站設計與制作和FLASH動畫制作,把握未來際遇,體驗動畫生活,成就美好明天。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自學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時代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三、方法措施:

            在設定了教學內容的同時,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學生能夠系統的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1、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目的進行引導,端正其學習態度。

            2、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讓他們能充分利用好課堂40分鐘時間。

            3、對每個班都培養一名信息技術代表學生,由此學生帶頭對其他學生進行引導和榜樣。

            4、加強復習與鞏固,培養學生興趣。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1課時:1。1創建站點

            第2課時:1。2設計網站首頁

            第3課時:1。3網頁中的表格

            第4課時:1。4網頁的美化

            第5課時:1。5建立超鏈接

            第6課時:1。6網站的發布與維護

            第7課時:1。7制作表單網頁

            第8課時:1。8單元小結

            第9課時2。1認識FLASH MX

            第10課時:2。2圖層與元件

            第11課時:2。3運動漸變動畫

            第12課時:2。4形狀漸變動畫

            第13課時:2。5引導層動畫

            第14課時:2。6遮罩動畫

            第15課時:2。7聲音處理與作品發布

            第16課時:2。8單元小結

            第17課時:期末復習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3

            一、情況分析:

            本期任我校七年級153、154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考慮到學生對指法、文本編輯等基本知識很不了解,學生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對電腦比較熟悉,有部分學生連基本的操作都不會,甚至有些學生還沒有上過計算機課,針對此情況,我計劃從最基本的知識入手,對學生進行授課。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形進行處理,并能熟練掌握其技巧。

            4、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三、教材分析:本學期內容包括:信息技術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統認識和操作方法、文本編輯。文本編輯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WINDOWS操作系統、文本編輯、指法練習

            重難點:文本編輯

            四、教學措施:(要有教改提升“優課率”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新舉措,有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和轉變觀念的的措施,有加強新課程實驗教學的具體安排,有培優補潛的措施。

            本學期主要采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優生,可以適當教給學科外知識,對于潛能生,當注意自己耐性的培養,認真仔細地教給他能用得上的知識。

            五、教學安排:

            1、信息技術的認識:1課時(理論) 信息技術的認識、計算機的組成

            2、指法練習、基本鍵位及其準則:1課時(上機)

            3、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方法:6課時(理論與上機各3課時)

            WINDOWS窗口認識、附件、資源管理器、開機與關機

            4、 初識WORD:2課時(理論與上機各1課時)

            WORD窗口的認識、創建、打開、文檔的保存

            5、文檔編輯:6課時(理論2課時,上機4課時) 文章輸入與修改、字體段落格式設置、插入圖片、藝術字、自選圖形及表格。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在課堂中充分體現高效思維、和諧對話的模式,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計劃針對初中二年級全體學生,通過初一的學習,學生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word軟件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但一周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率還是比較高的。教師要在之后的學習中不斷幫學生進行復習和補充。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寧夏教育廳教有室編著《義務教育教科書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上,本冊內容共分為二章,分別為網絡基礎及其應用和網頁制作。本教材注重突出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和對技術價值認識的提升,學生學習本教材,不僅能夠獲得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在信息和文化素養、思維和學習能力、動手與實踐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

            四、教學目標:

            第一章

            1、了解網絡的基本概念。

            2、學會使用和設置局域網中的共享資源。

            3、了解因特網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4、掌握在因特網上瀏覽、檢索和下載信息的方法。

            5、學會用電子郵件軟件收、發和管理電子郵件。

            第二章

            1、了解網頁的`概念。

            2、初步掌握Frontpage的使用方法。

            3、學會制作圖文并茂的網頁。

            4、掌握修飾網頁的方法。

            5、掌握各種超鏈的建立方法。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共二十一周,除去十一等各種休假后本學期計算機課每班總共約十七周左右。具體安排如下:

            周次內容地點課時

            第一周

            1、1網絡基本知識:什么是計算機網絡、網絡分類,拓撲結構

            機房1第二周

            1、2Windows中的網絡功能

            機房教室1第三周

            1、3了解因特網

            機房1第四——五周

            1、4上網瀏覽信息

            機房2第六——七周

            1、5網上信息的下載與管理

            機房2第八——九周

            1、6電子郵件軟件的使用

            機房2第十——十一周

            2、1創建網站

            機房2第十二——十三周

            2、2豐富網站的內容

            機房2第十四——十五周

            2、3美化網頁

            機房2第十六——十七周

            2、4設置網頁超鏈和發布

            機房4第十八周

            期末考試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5

            一、 學生基本情況

            八年級的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現象,學困生在學習上懶惰、怕動手動腦,再加有相當的一部分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上熱衷于小游戲,只要教師看不到就會分神。學困生差因分析:學困生的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記筆記,課后不復習。對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術概念及操作要領不加強鞏固,對信息技術開始有些興趣,以后興趣越來越淡。

            二、 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采用福建省義務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

            本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操作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本課內容以“任務”為引導,以“活動主題”為主線,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借助信息技術工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體驗信息技術的功能及應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意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識,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多媒本作品的開發、photoshop軟件的應用,具體知識點如下:

            photoshop軟件:了解photoshop軟件的'功能與主要特點;掌握photoshop軟件的啟動與退出;掌握基本圖像的處理和綜合運用。

            多媒體:能合理地賞析常見的多媒體作品、能運用多媒體制作軟件編輯聲音、視頻、圖片等素材。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2、質量目標: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要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面向全體學生,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抓好中上生,促進學困生提高,使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逐步提高,為高中階段信息技術取得打好基礎。

            四、 改進教學的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標和計劃。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6

            本學期:第一制作有聲有色的幻燈片——集成多媒體報告,內容以MicrosoftOffice套件中的PowerPoint的使用為主,具體內容有:

            1、走進PowerPoint

            2、設置幻燈片的外觀

            3、編輯幻燈片文字

            4、插入圖片、藝術字

            5、插入聲音和影片

            6、讓幻燈片“動”起來

            7、使用應用設計模板;第二是聯接世界的電腦網絡——網絡基礎及其應用,

            具體內容有:

            1、計算機網絡

            2、在網上瀏覽、搜索下載信息

            3、使用電子郵件

            4、使用成長博客。

            二、學情評價

            1、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濃厚,熱情較高

            2、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搜集各種信息的能力較差。

            3、學生運用電腦的能力較差

            4、部分學生上機行為不夠規范

            5、有些學生鍵盤操作不熟練,仍存在用一只手操作鍵盤現象

            三、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良好習慣

            2、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理論知識的興趣

            3、規范學生上機行為

            4、對學生適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精心備課

            2、仔細講授

            3、耐心輔導

            4、嚴格要求學生。

            五、教學進度

            序次課題:(內容)周次課時

            1、計算機網絡11

            2、在網上瀏覽、搜索下載信息2—62

            3、使用電子郵件7—92

            4、使用成長博客10—112

            5、期中測試121

            6、走進PowerPoint131

            7、設置幻燈片的外觀141

            8、編輯幻燈片文字151

            9、插入圖片、藝術字16—172

            10、插入聲音和影片18—192

            11、讓幻燈片“動”起來201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7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191、194、196三個班的信息技術教學。通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二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后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并不像語文、數學那么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習,而是打游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云南省實驗教材,信息技術八年級第2冊,本教材的設計考慮到零起點學生的特征,注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也根據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學內容以活動為主線,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的`活動設計力求從學生的經驗出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建構知識,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能力。

            內容包括:平面素材加工與集成,音視頻素材的加工,認識網絡及網頁制作。

            其中“認識網絡及網頁制作”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知識點:圖像的獲取、圖像的加工處理、簡單平面設計、聲音的采集和編輯、影像的簡單編輯、計算機網絡、局域網、信息安全及網頁制作。重難點:網頁制作。

            三、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如何采集、加工平面素材,并進行簡單的平面設計。

            2、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認識,拓寬了學生認識世界的視野。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初步學會辨別網頁的布局元素,綜合運用網站和網頁的制作技巧,建立一個簡單的網站。

            6、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課時內容

            第一課時講解學好信息技術的方法、本學期課程計劃第二課時查看計算機的硬件配置,安裝新硬件

            第三課時了解計算機操作系統,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第四課時獲取、安裝和卸載軟件

            第五課時了解病毒,防范惡意代碼

            第六課時掌握采集與拍攝圖像的技巧

            第七課時學會處理加工圖像

            第八課時采集、錄制聲音

            第九課時掌握剪輯與合成聲音的方法

            第十課時獲取與剪輯視頻

            第十一課時初步認識powerpoint

            第十二課時籌劃一份演示文稿

            第十三課時添加文字、圖片、圖表

            第十四課時幻燈片中添加表格、聲音、視頻

            第十五課時設置對象的放映效果

            第十六課時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第十七課時發布演示文稿

            第十八課時綜合活動:制作演示作品

            第十九課時復習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8

            一、學情分析:

            1、本人擔任八年級信息技術課,之前除上學年學過word,別的相關知識沒有接觸,又因為本校電校上無裝flash。所以據學生真實情況,酌情從簡單實用入手,教學生電子表格知識。

            2、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記筆記,課后不復習。對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術概念及操作要領不加強鞏固,對信息技術開始有些興趣,以后興趣越來越淡,不知任何知識要想學好都要付出辛勤與汗水。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質量目標。

            1、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意目標。

            (1)知識與技能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識,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excel、powerpoint,具體知識點如下:excel:了解excel的功能與主要特點;掌握excel的啟動與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輸入文字和數據;掌握工作中數據的簡單計算;掌握工作中的數據操作、文字編輯;掌握工作表的打印。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2、質量目標: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認真學習洋思、萬石、郵堂經驗,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面向全體學生,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抓好中上生,促進學困生提高,使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逐步提高,為九年級信息技術會考打好基礎。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9

            一、學生基本情況:

            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水平,基本掌握了計算機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軟件,上學期還初步的學習了數據處理、網絡技術基礎、多媒體采集等。但由于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1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后缺少鞏固時間,學生掌握起來將更加困難些,還需要老師更加用心設計好每一節課。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教材是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信息技術(上冊),在了解掌握了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操作系統、文字處理和電子表格四個模塊和初步的學習編程的基礎上,本學期將著重站設計與制作和FLASH動畫制作,把握未來際遇,體驗動畫生活,成就美好明天。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自學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時代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三、方法措施:

            在設定了教學內容的同時,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學生能夠系統的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1、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目的進行引導,端正其學習態度。

            2、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讓他們能充分利用好課堂40分鐘時間。

            3、對每個班都培養一名信息技術代表學生,由此學生帶頭對其他學生進行引導和榜樣。

            4、加強復習與鞏固,培養學生興趣。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1課時:1.1創建站點

            第2課時:1.2設計網站首頁

            第3課時:1.3網頁中的表格

            第4課時:1.4網頁的美化

            第5課時:1.5建立超鏈接

            第6課時:1.6網站的發布與維護

            第7課時:1.7制作表單網頁

            第8課時:1.8單元小結

            第9課時2.1認識FLASH MX

            第10課時:2.2圖層與元件

            第11課時:2.3運動漸變動畫

            第12課時:2.4形狀漸變動畫

            第13課時:2.5引導層動畫

            第14課時:2.6遮罩動畫

            第15課時:2.7聲音處理與作品發布

            第16課時:2.8單元小結

            第17課時:期末復習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在課堂中充分體現高效思維、和諧對話的模式,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計劃針對初中二年級全體學生,通過初一的'學習,學生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word軟件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但一周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率還是比較高的。教師要在之后的學習中不斷幫學生進行復習和補充。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寧夏教育廳教有室編著《義務教育教科書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上,本冊內容共分為二章,分別為網絡基礎及其應用和網頁制作。本教材注重突出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和對技術價值認識的提升,學生學習本教材,不僅能夠獲得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在信息和文化素養、思維和學習能力、動手與實踐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

            四、教學目標:

            第一章

            1、了解網絡的基本概念。

            2、學會使用和設置局域網中的共享資源。

            3、了解因特網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4、掌握在因特網上瀏覽、檢索和下載信息的方法。

            5、學會用電子郵件軟件收、發和管理電子郵件。

            第二章

            1、了解網頁的概念。

            2、初步掌握frontpage的使用方法。

            3、學會制作圖文并茂的網頁。

            4、掌握修飾網頁的方法。

            5、掌握各種超鏈的建立方法。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共二十一周,除去十一等各種休假后本學期計算機課每班總共約十七周左右。具體安排如下:

            周次內容地點課時

            第一周1。1網絡基本知識:什么是計算機網絡,網絡分類,拓撲結構機房1

            第二周1。2windows中的網絡功能機房教室1

            第三周1。3了解因特網機房1

            第四-五周1。4上網瀏覽信息機房2

            第六-七周1。5網上信息的下載與管理機房2

            第八-九周1。6電子郵件軟件的使用機房2

            第十――十一周2。1創建網站機房2

            第十二-十三周2。2豐富網站的內容機房2

            第十四-十五周2。 3美化網頁機房2

            第十六-十七周2。4設置網頁超鏈和發布機房4

            第十八周期末考試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11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已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以廣泛運用。并逐步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信息技術的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標志,世界各國都在發展信息技術教育,我國政府已充分認識到了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為更好地上好這門課程,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基本情況分析

            我校學生經過一年來的學習,已經初步具備了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簡單的WINDOWS視窗操作。基本了解了計算機的一些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有關INTERNET的一些初步知識,但由于部分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太少,有些知識還是空白點,再加上上學期個別學生沒有認真學習,故在本學期中,轉差工作是本學期的重中之重。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主要學習內容為學習flash及dreamweaver的相關知識。學習flash及dreamweaver的具體使用,及相應的創建站點、定義CSS樣式表、超鏈接、發布站點等有關知識。學習flash的簡單制作,包括制作逐幀動畫、形狀補間動畫、動作補間動畫、引導線動畫、使用動作腳本語言制作動畫等內容。

            三、教學任務及目標

            第一在信息技術課上貫徹品德教育。

            第二會用dreamweaver制作較為簡單的表格,能使用flash做出簡單的動畫。

            四、教學方法及措施

            第一開展“雙自主”教學模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第二運用先進教學方法,講究效率,以練促學。

            第三因材施教,講課精練,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

            第四開展分層次教學,優化教學方法和上課模式。

            第五集體教學和個別教學相結合。

            第六本著實用性原則,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新知。

            第七開展優幫差活動。

            第八開展課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五、教學安排

            教學時間教學內容

            第1——2周第一課學習flash逐幀動畫制作

            第3——4周第二課制作形狀補間動畫

            第5——6周第三課制作動作補間動畫

            第7——8周第四、五課制作引導線動畫

            第9——10周第六課學習使用動作腳本語言

            第11——12周第七課設計網站、創建站點

            第13——14周第八課定義CSS和插入插件

            第15——16周第九課超鏈接

            第17——18周第十課框架和導航條

            第19——20周第十一課裝飾網站

            第十二課發布站點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12

            一、學生基本情況

            針對八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件例如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周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等等不一。家中有電腦的學生,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練習,課后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并不像語文、數學那么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學習,而是打游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是全新的,內容包括:算法思想初步,VB程序設計。其中“VB程序設計”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算法思想初步,VB程序設計。

            三、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算法思想初步,VB程序設計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了解算法思想初步,VB程序設計基本知識。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處理VB程序設計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設計出合理的VB程序,并且能運用。

            五、教學措施

            主要采取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操作是最主要的。

            教學進度表

          周 次課 時課 題
          11算法基礎知識
          21利用E語言程序解決高斯問題
          31E語言程序設計基礎
          41分支結構
          51循環結構
          61枚舉法
          71算法的優化示例
          81單元小結
          91機動
          101機動
          111大熊貓的兩個愿望
          121謎語大擂臺(一)
          131節約用水算水費
          141謎語大擂臺(二)
          151會計小助手
          161欲與珠峰試比高
          171我的媒體播放器
          181單元小結
          191機動
          201期末考核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學期信息技術教學的工作計劃11-23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06-09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03-07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03-10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12-19

          八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計劃12-19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06-09

          八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計劃03-16

          八年級上學期信息技術教學的工作計劃12-06

          八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03-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视频二区一区国产精品天天 | 无日本日本免费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资源网在线 | 自拍亚洲一区欧美另类 |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 五月天在线无套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