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月光曲》的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16 16:26:3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課文《月光曲》的優秀教學設計

            【素質教育目標】

          課文《月光曲》的優秀教學設計

            1、知識教學點:

            ⑴ 生字8個。

            ⑵ 新詞:

            幽靜、純熟、陶醉、斷斷續續、水天相接、記錄、微波粼粼。

            ⑶ 重點段:

            第8、9自然段。

            2、能力訓練點:

            ⑴ 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⑵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學會分辨事物和聯想。

            ⑶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⑷ 從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貝多芬的思想感情。

            3、德育滲透點:

            教育學生不僅要學習貝多芬的卓越才華,更要學習他的善良和愛心。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引起的聯想?主要通過抓重點段落,有感情地反復朗讀來解決。

            2、貝多芬在即興創作《月光曲》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既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主要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包含的意思來解決。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活動設計】

            1、回答課后設計的思考題,勾畫重點詞句。

            2、自學重點段,討論、交流分辨事物和聯想。

            3、觀察幻燈片,發揮想象,說說貝多芬創作《月光曲》時窮兄妹倆陶醉的情形。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配樂朗讀)。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2、通讀全文,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二、整體感知

            《月光曲》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鋼琴曲。本文寫的是一個傳說,生動地記敘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

            三、目標完成過程

            1、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月光曲

            放錄音《月光曲》。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一首世界著名的鋼琴曲,誰知道這首鋼琴曲的名字叫什么?(對,《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樣譜寫成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傳說《月光曲》。什么叫傳說呢?傳說,民間流傳的說法,意思是可能是這樣,也可能不是這樣。

            2、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⑴ 指名朗讀課文(分節朗讀),正音。

            ⑵ 生字:

            要求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會組詞。

            ⑶ 新詞:

            幽靜:偏僻、清靜。

            純熟:指功夫深,技能熟練。

            陶醉:很滿意地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記錄:本指把聽到的話或發生的事寫下來。課文指貝多芬把剛才彈奏的《月光曲》寫成曲譜。

            斷斷續續:時斷時續,本文指琴聲不連貫。

            水天相接:水和天連接在一起。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樣子。微小的波浪閃閃發光。

            ⑷ 質疑問難,教師點撥。

            (簡介貝多芬。)

            3、配樂朗讀或范讀課文,學生自悟。

            ⑴ 說說課文寫的是什么事,主要內容是什么?

            (課文寫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在一個小鎮上為皮鞋匠兄妹彈琴的事,主要是寫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

            ⑵ 《月光曲》是在怎樣的情景中創作的?把文中講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內容找出來,做上記號,然后讀一讀。

            4、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⑴ 再讀課文,想想本文按總起、傳說可以分為幾部分:

            本文可分兩部分:

            第一段⑴ 總起。介紹貝多芬,點明題意。

            第二段(2~10)傳說。詳細介紹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

            ⑵ 找學生讀傳說部分,按傳說的起因、經過、結果把第二部分分層,并歸納層意:

            第二部分可分三層:

            第一層(2):講貝多芬散步時聽到一所茅屋里傳出鋼琴聲。

            第二層(3~9):講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一曲后又即興創作并彈奏《月光曲》。

            第三層(10):講貝多芬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曲子記錄了下來。

            四、課堂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了解《月光曲》創作的經過,體會創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2、理解課文內容,分辨事物和聯想。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重點、難點及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檢查:

            指名讀課文,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寫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創作譜寫《月光曲》的經過。)

            2、教師點撥,突破重、難點:

            ⑴ 學習第一段:

            齊讀課文,思考:

            從這一段中你學懂了什么?

            (學懂了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了解到作家生活的年代,引出《月光曲》的傳說。)

            ⑵ 學習第二段:

            ① 指名讀第一、二層,思考回答:

            A、貝多芬是在怎樣的環境里散步?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

            B、從兄妹倆的談話中,你能看出什么?貝多芬聽了兄妹倆的談話會是什么樣的心情?他會怎樣想?怎樣做?

            C、貝多芬彈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一曲彈完了,為什么又彈一曲?

            (a、貝多芬是在秋夜,萊茵河畔一個小鎮的幽靜的小路上。時斷時續的琴聲吸引了他的注意。b、從兄妹倆的談話中,可以看出兄妹倆親密友愛,互相關心、體諒,手足情深。貝多芬聽了兄妹倆的談話很感動,他想我一定要為姑娘彈琴,于是輕輕地推開門進屋。c、貝多芬彈的第一首曲子是盲姑娘彈不好的那首曲子。一曲彈完了,貝多芬聽到盲姑娘激動的贊美,想到盲姑娘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從琴聲就能分辨出彈奏的人是我,想不到在這兒遇到了知音,因此貝多芬也很激動,決定再為盲姑娘彈奏一曲。)

            ② 出示幻燈片:

            閱讀重點段第8、9自然段,聯系上下文回答下面問題:

            A、貝多芬看到了什么?

            B、貝多芬按起琴鍵來彈的是什么?他彈的和看到的有什么聯系?

            C、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了什么?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D、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為什么說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討論、交流、點撥提高:

            a、貝多芬看到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還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這些都是他看到的實在事物。

            b、貝多芬按起琴鍵來彈的是《月光曲》。他彈的是由他看到的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因為茅屋里的一切和窮兄妹倆使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樂應當給予窮苦的然而愛好音樂的人們,就像清幽的月光灑進茅屋一樣,這樣的聯想,使他按起琴鍵來。他用樂曲把這種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了。

            c、皮鞋匠聽著琴聲,好像看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這些都是皮鞋匠聽到美妙的琴聲產生的聯想。

            d、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這是皮鞋匠從妹妹的表情中產生的聯想。因為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見的,但是她懂音樂,能理解、感受貝多芬彈奏的內容,她聽得入神了,所以說她仿佛也看到了。

            ③ 指導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第二層。

            (注意體現出窮兄妹倆不同的語氣,盲姑娘與貝多芬的不同語氣。例如,盲姑娘想聽貝多芬演奏的不同語氣,皮鞋匠因買不起入場券的隱隱痛楚,盲姑娘懂事地安慰哥哥以及貝多芬說明來意時誠懇、熱情,盲姑娘聽完一曲后的贊美、驚喜,貝多芬見盲姑娘認出自己的深深激動等,都要讀得恰如其分、真實感人。)

            三、課堂練習

            1、找出八、九自然段中哪些是看到、聽到的實在事物,哪是由實際事物產生的聯想。分別用波浪線和橫線標在書上。

            2、說說貝多芬創作《月光曲》時感情的變化過程。

            (貝多芬同情窮兄妹倆,貝多芬被盲姑娘所感動,即興彈奏《月光曲》,抒發自己遇到知音而激動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第二部分第三層。

            2、回歸全文,歸納中心。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三個自然段。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復習檢:

            ⑴ 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

            (齊讀指名讀。)

            ⑵ 說說文中哪些是看到、聽到的實際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

            2、學習第二部分第三層:

            ⑴ 齊讀第10自然段。

            ⑵ 默讀、思考:

            ① 窮兄妹倆完全被音樂陶醉了,想想他們會是什么樣子?

            (打出幻燈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啟發學生想象,用一段流利的話把窮兄妹倆陶醉的情形表達出來。)

            (一陣風把茅屋里的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處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大海,在月光照耀下波濤洶涌、向岸邊涌過來、涌過來兄妹倆如癡如醉,深深地被美妙的琴聲所吸引、感染,貝多芬曲終人去,他們居然沒有及時發現。貝多芬悄然而來,悄然而去,給兄妹倆帶來一片溫馨的人間之愛和一次美妙的藝術享受。)

            ② 此時的貝多芬又怎樣?情感有了什么變化?

            (貝多芬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月光曲》記錄了下來。從飛奔一詞可以看出貝多芬的心情異常激動,他要把《月光曲》記錄下來的心情也非常急切。)

            ③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10自然段。

            (要把兄妹倆被琴聲陶醉、貝多芬異常激動的語氣讀出來。)

            ⑶ 回歸全文,歸納中心:

            (讓學生依據板書快速瀏覽全文,然后討論、交流。)

            本文記敘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創作、譜寫《月光曲》的傳說,表現了貝多芬卓越的才華,表達了貝多芬對勞動人民和大自然的熱愛。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放演奏帶,讓學生邊聽邊進入情境,展開豐富的聯想。)

            ⑴ 整篇課文應該用徐緩、抒情的基調讀。

            ⑵ 貝多芬彈奏的《月光曲》的內容:

            最初月亮升起,平靜的海面上灑遍了銀光,這時用舒緩的語氣讀;繼而月亮升高,穿過微云,這時用逐漸增強、有曲折的語氣讀;接著風起浪涌,寧靜完全被破壞了,這時用高昂激越的語氣讀。

            可以齊讀、指名讀,反復練習,把握好語氣、感情。必要時教師示范讀,以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的。

            4、指導背誦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師引讀:

            一陣風。月光,茅屋里的一切,顯得。貝多芬望了望,借著,按起。教師打出幻燈片,學生根據老師的指點,邊觀察邊練習背誦。

            教師引讀:

            皮鞋匠。他好像,月亮。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穿過。忽然,海面上,。被月光照得雪亮的,皮鞋匠看昏,月光正照在。照著她。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學生閉目想象畫面,想象皮鞋匠聽到美妙的琴聲展開的聯想,看到月光下的妹妹產生的聯想,達到背誦。

            教師引讀: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等他們清醒過來,貝多芬。他,花了,把剛才彈的曲子──。這段主要寫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怎樣了,等他們清醒過來,貝多芬早已去干什么了?這樣,學生很輕松地達到背誦。

            三、總結、擴展

            1、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⑴ 本文在寫作上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什么?談談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根據看到的、聽到的實實在在的事物產生的聯想。這樣寫的好處是使文章內容更具體、更豐富,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 讀出文中哪些是由實實在在的事物產生的聯想,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涌過來。她仿佛也看到了,波濤洶涌的大海。這樣寫就把貝多芬對勞動人民和對大自然的愛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

            2、綜合訓練,發展技能:

            用一段話寫一個實實在在的事物并展開聯想。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默寫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3、閱讀短文,說說哪些是寫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分別用波浪線和橫線標出來:

            濃重的大霧彌漫在天地之間。我坐在汽車上,霧鉆進車廂。路邊的樹木只能看出個黑影子,分辨不出是什么樹。我的腦海里忽然展現一個奇特的想法:瞧,這云霧彌漫的情景不正像王母娘娘的蟠桃園嗎?我們在這山霧中穿行,不正是在騰云駕霧嗎?要是去尋訪九天仙女,不知能否找到?再瞧瞧我們乘坐的汽車,多像一艘舫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輪船,正劈風斬浪,奮勇向前。

          【課文《月光曲》的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月光曲》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12

          課文月光曲教學設計范文02-03

          課文《月光曲》的優秀教學反思06-19

          《月光曲》的優秀教學設計12-17

          小學語文課文《月光曲》教學設計03-15

          小學課文《月光曲》教學設計(精選20篇)07-12

          月光曲課文優秀說課稿04-12

          《月光曲》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8-24

          《月光曲》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8-0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亚洲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天堂在线看片 | 亚欧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国产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