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小泥人》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20 15:56:4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生動小泥人》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動小泥人》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生動小泥人》教學設計范文

            《生動小泥人》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嘗試用身邊的材質(橡皮泥)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用橡皮泥通過揉捏敲等方式來制造自己喜歡的形象和不同的造型感受。

            3、通過活動來了解襲擊想要了解的有關泥塑方方面面的知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學生能用自己的表達方式來玩橡皮泥、塑造形體和面部表情,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

            難點:如何運用泥塑夸張、變形等方法制作生動有趣的小泥人。

            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

            1、師生問好

            2、提問學生是否玩過泥巴,(農村的孩子對于泥巴應該不會陌生,從提問的結果來看,大多數學生都玩過),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經驗來做一些簡單的造型(放棄專業做陶的技巧,目的是讓學生對泥巴有一種喜歡)

            3、結合課件展示,闡述泥塑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藝術,是民間美術的一朵奇葩,如天津的“泥人張”、無錫的“惠山泥人”等,早已享譽中外,在表現形式與藝術風格上體現了民間藝術純樸、稚拙的特點。

            4、欣賞泥塑作品(將審美教育落實于學生的實踐中,有機的協調發展,促學生的操作能力的提高。)

            5、請學生按分好的小組進行組合練習,各小組可以按照本組的討論

            結果進行創作,教師不固定主題。(發揮小組合作的功能,讓學生體會合作和個人完成的區別,創造集體智慧)

            6、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創作當中。

            7、作業要求:

            制作時,要大膽發揮,敢于實踐,貴在生動。可用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使用捏、卷、貼、刻接等技法,注意人物的動作、神態。同時照顧形象前后、左右的造型變化,注意立體效果。

            8、教學評價:

            對小組完成的作品發表自己的看法,增強自己的信心。師生共同參加點評。

            后記:同學們動手能力很強,他們能在集體合作中找到樂趣,但是有些同學顯得很孤立,他不愿意和別人合作,如何更好的調節這部分同學,幫這些孩子拉在一個群體里。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教學,體會到學生們非常喜歡親手接觸大自然中的泥土,在做小泥人中得到了極大的樂趣,這也許是人的天性;學生不是雕塑家,老師不要對他們要求過高;

            《生動小泥人》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與學習時間安排

            《生動小泥人》是人美版美術教材第13 冊第四課的內容,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根據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充分利用隨處可取的黏土材料,運用傳統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學生喜歡的人物形象,并通過小小的泥人來了解祖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文化,欣賞各地區泥塑的藝術特色和審美情趣,特別是了解文化的同時讓學生感受泥材,學習三維空間的塑造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創造能力。

            本課我計劃兩課時完成。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民間藝術是中國的文化遺產,民間泥塑表達了勞動人民純真、熱烈,樂觀向上的感情,無拘無束的自由想象,反映了濃厚的生活情趣,作品大多運用夸張、簡練的基本造型方法,給人以美的享受。

            能力目標:

            用黏土捏一個生動的小泥人,體驗原始材料的樂趣。

            情感目標:

            通過欣賞民間泥塑作品,特別是陜西鳳翔泥塑,通過制作陜北安塞腰鼓中的鼓手形象,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文化的情感和弘揚民間藝術的愿望。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欣賞各種風格的民間泥塑,掌握手捏泥人的基本方法。

            難點:

            如何運用泥塑造型的夸張、變形等方法制作生動有趣的小泥人。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電腦課件、“安塞腰鼓”視頻、鳳翔泥虎彩塑一件

            學具準備:

            泥巴、泥塑工具

            五、教學特點

            引導、啟發,將家鄉本土文化貫穿其中,使學生領會家鄉文化的內涵,培養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和保護家鄉文化的責任感。

            六、教學過程

            (一)準備階段:

            課前5 分鐘,課件展示一組民間泥塑作品。(背景音樂:悠揚悅耳的二胡音樂)

            設計意圖 :上課前先烘托出一種民間藝術氛圍,學生從中領略民間藝術的稚拙樸素的美感,并通過對屏幕上圖片的觀察,交流信息,為學習本課知識打下基礎。

            (二)新課學習

            一、激發興趣,欣賞導入(約15 分鐘)

            欣賞活動一:教師提問“你們見過屏幕上的這些作品嗎?它屬于——?”

            學生異口同聲:“泥塑作品”。

            教師簡介泥塑:“泥塑就是用泥巴來造型,是我國民間美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教師再次啟發學生:“這些泥塑你知道出自于我國的什么地區?”

            學生回答:“陜西鳳翔地區”。老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 :鳳翔泥塑是我們陜西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鳳翔泥塑欣賞起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請學生概括鳳翔泥塑的特點:學生歸納出 “造型生動”“夸張”“色彩對比強烈”“有花紋”等。

            教師總結:我們陜西的鳳翔泥塑是從周朝就開始出現雛形,有流傳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民間泥塑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員,鳳翔泥塑吸取了我們陜西民間年畫、剪紙、刺繡中的紋飾,造型夸張、色彩鮮艷,深受人們的喜愛。每逢過年或趕廟會的時候當地人就要以泥塑為禮品,在孩子過滿月時,長輩們要送泥虎。

            教師出示鳳翔泥虎實物,提問學生送泥虎的原因,學生回答出:生龍活虎,虎頭虎腦。

            教師對同學們的回答予以肯定并補充:鳳翔泥虎概括了兇猛動物的性格特征,如圓睜的怒目、尖利的牙齒,也有驅邪避難、吉祥如意的含義,它的色彩運用了鳳翔泥塑常用的一套顏色如大紅、桃紅、晶綠、米黃為主色并以黑色勾線進行填彩敷色。請同學們觀察它的造型后討論總結:夸張,大大的耳朵象兩把扇子,耳朵上和尾巴上都插有娃娃生蓮的形象象征“蓮生貴子”,身上的牡丹花和錢幣圖案象征“富貴榮華”,教師總結,民間藝人在泥塑作品中敷于美好的愿望。

            幻燈片欣賞二:天津泥人張彩塑

            通過欣賞比較,教師啟發同學們說出天津泥人張彩塑的特點,教師總結,泥人張彩塑是清道光緒年間發展起來自張明山先生首創,隨后傳給張玉亭、張景祜、張錫等,流傳到今有100 多年歷史,泥人張彩塑一般高不過尺,多取材于民間傳說,神話人物,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人物逼真生動,用色典雅秀麗。

            幻燈片三:江蘇無錫惠山泥人

            教師啟發學生說出這一組泥塑為江蘇無錫惠山泥人并總結特點,教師補充并總結,惠山泥人相傳有400 多年歷史,造型胖墩墩、笑盈盈,有的物捧壽桃、元寶,有的身掛金鎖片,色彩鮮明亮麗,體現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幻燈片四:河南淮陽“泥泥狗”

            學生討論總結河南淮陽“泥泥狗”的特點,教師補充講解,“泥泥狗”是河南淮陽泥玩具的總稱,造型古樸,當地人說它是為伏羲、女媧看守陵廟的神狗,若買回去送親友,可以去邪水災。它的色彩是以黑色為底,配以紅、綠、黃、白、桃紅等色。制作過程是先用泥捏塑形象,然后放于鍋中煮染黑色,最后用高梁桿削或斜尖蘸顏色,以點、線結構的圖案加以彩繪。

            教師帶領學生欣賞上海、山東高密、北京、浙江海鹽、河北溝鎮等地區的泥塑作品,請同學們總結出民間泥塑的特點。

            教師最后總結:泥塑是民間美術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夸張生動的造型、鮮艷強烈的色彩表達了勞動人民純真、熱烈、樂觀向上的感情,無拘無束的自由想象,反映了濃厚的生活情趣。欣賞了這么多精彩的泥塑作品,我們今天也學著民間藝人的`樣子學習制作一個生動的小泥人。

            設計意圖 :通過欣賞各地泥塑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中體會民間泥塑的特點,從而激發創作熱情,產生想要動手的愿望。

            二、講授新課:小泥人的技法學習

            問題一:小泥人的制作方法。圖例《彈吉它的小男孩》

            教師分別講解演示泥條法、泥團結、泥板法、塑形法,請同學們根據圖例依次說明什么地方用到了此方法。

            設計意圖: 通過教師演示,同學們能直觀學習制作方法,通過圖例對比,啟發學生知道小泥人身體的各個部分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完成。

            問題二:小泥人的制作步驟。

            出示步驟圖解,分別制作頭、身體、四肢道具等,又將各部分粘接,強調要將接口處抹平。

            問題三:如何能使小泥人“生動”?

            欣賞:東漢《擊鼓說唱俑》

            課堂活動:請同學們做擊鼓說唱俑的動作,體會說唱藝人夸張的動作和表情。

            說唱藝人席地而坐,頭部碩大,裹著頭巾,前額由大笑而布滿皺紋,左臂環抱一個圓鼓,右手高舉鼓錘,動作手舞足蹈,表情眉開眼笑,仿佛表演已經進入高潮,雖然我們不了解他說唱的內容,但一看到這位熱情、樂觀、充滿生命活動和幽默的藝人,都會受他的情緒感染。

            設計意圖 :由學生嘗試模仿《擊鼓說唱俑》的動作到引導學生對《擊鼓說唱俑》的分析,教會學生如何使小泥人生動起來,突破本課難點。

            (三)、課堂練習

            教師總結:“我們學習了小泥人的制作方法與步驟,感受了《擊鼓說唱俑》中說唱藝人生動的動作表情,讓我們也嘗試創作一個具有陜西特色的生動的小泥人。我們陜西最有特色,最能表現出西北人民粗獷、豪放氣質的要屬陜北的安塞腰鼓了。”(課件出示小資料:安塞腰鼓是陜北特有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 年以上的歷史。每逢歡度節日、慶祝豐收的時候,當地人就要演出腰鼓助興。安塞腰鼓的演出陣容龐大,一般都有60 多名鼓手,動作豪邁粗獷、舞姿剛勁奔放,體現了陜北人民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下面讓我們欣賞一段安塞腰鼓視頻,請同學們體會。”

            視頻播放:陜北安塞腰鼓

            請同學們用一些詞來描繪陜北安塞腰鼓的氣勢。學生:“剛毅”、“兇悍”、“豪放”、“震撼力”等。

            教師:“請同學們欣賞由雕刻家劉士銘制做的銅塑《安塞腰鼓》。”使學生了解:不用做細節的刻畫,重點表現了鼓手的動作、氣質即可。

            學生嘗試制作一個鼓手形象。(背景音樂:陜北安塞腰鼓)

            設計意圖: 這個課堂練習的設計目的一是為了弘揚陜西的本土文化,二是想使同學們通過練習感受一下如何做出“生動”,也為了使作業具有可比性,為下節課的自由創作打下基礎。

            (四)展示、評價

            將同學們的泥塑作品統一布置放至班內桌子上,舉辦一個小型泥塑展,請同學們欣賞評出最生動小泥人。

            (五)下課

            總結本課重難點,自我檢測。布置下節課的學習任務:自由創作一個生動的小泥人。

            七、教學反思

            《生動小泥人》這一課首先從欣賞民間泥塑入手,讓學生了解這一傳統的民間藝術,同時在欣賞中產生創作的熱情;在制作方法上我避免了直接傳授技法,而是由學生欣賞總結和教師演示想結合,更好的幫助學生去理解;在解決難點“如何使小泥人生動”的問題上我出示了《擊鼓說唱俑》,引導學生通過做動作、學表情,分析其生動的原因,啟發學生學習制作;在練習上我設計了讓學生來制作陜北安塞腰鼓的鼓手形象,這樣一是為了宏揚陜西本土文化,另外安塞腰鼓本身非常生動,能夠帶給人一種沖擊力量比較容易表現,同時將美術與音樂很好的結合,使學生感興趣。

            總之,這一課學生在看看、捏捏、玩玩中體驗泥塑創作中的樂趣,懂得美術創作來源于生活,指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在課堂中創造美的能力。學生在實踐中體現美、感悟美、用雙手捕捉美、創造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熱愛民間美術的情感。不足之處在于課堂時間比較緊,不利于學生制作細節,只能表現大體感覺。

            《生動小泥人》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養動手能力與合作精神。

            3、體驗學習活動的快樂,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

            重點

            在活動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難點

            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據情境做出各種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學準備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各種黏土。

            教學方法

            體驗與討論相結合,探究式方法。

            板書設計生動的小泥人

            騎雞娃陜西安寨

            踏青北京

            擊鼓說唱傭漢(夸張、詼諧)

            制作要求:大膽、生動、夸張)

            教學過程

            一、走進教室 看一看

            1、課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圖片,提醒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回答(引導學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師小結并揭示課題。

            二、做個泥人 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教師在視頻展示臺示范講解。(強調“隨意捏”,要大膽,可夸張一點)

            2、指名展示,師主共同調整。

            三、捏捏泥人 動一動

            1、課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主同做“小泥人的體操”。

            3、教師提問:你是怎樣讓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動作呢?

            教師小結捏泥人動態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樂一樂

            1、課件展示5張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圖片。

            提問:你覺得他們美嗎?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師生共同總結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課件展示。

            2、師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師主共同點評、調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課件展示一組小泥人的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從泥人的動態、細節的美化以及組合幾方面來欣賞。

            2、分組討論:我們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個位置做游戲,做什么游戲。

            3、小組合作表現。

            六、展示泥人 評一評

          【《生動小泥人》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捏泥人》教學設計04-18

          《泥人張》教學設計02-25

          小蝸牛教學設計范文01-04

          《小露珠》教學設計02-16

          《小珊迪》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03-25

          語文小蝸牛教學設計02-15

          小學課文《小石潭記》教學設計范文04-20

          《漂亮的小彩燈》教學設計03-21

          新課標《大還是小》教學設計03-07

          語文小蝸牛教學設計案例02-1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大秀视频 | 五月天综合网在线欧美 |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 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