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詠華山》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29 16:15:0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古詩《詠華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詠華山》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詠華山》教學設計

            古詩《詠華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2、學會3個生字,理解本課生詞;

            3、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鼓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教學設想:本課主要讓學生在老師巧妙的點撥、指導下,借助生活經驗、直觀演示,自覺產生情感體驗,讀中自悟,以讀悟情,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5課《 詠華山》(齊讀課題)。

            2、復習生字詞:上節課,我們熟讀了課文,認識了課文中的生字。這些生字詞,你還能響亮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嗎?(開火車讀,齊讀)

            3、上節課,我們通過讀課文,知道是誰詠華山的?

            4、寇準和先生一起去登華山(師畫華山圖),他們艱難地爬上了山頂(貼人物圖于山頂上),你們看看圖,覺得華山怎么樣?(出示:啊!華山真高哇!)

            二、學習第二段

            1、聽老師讀第二自然段,小朋友們一邊聽一遍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華山很高?

            2、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華山的高?

            A:出示:啊!華山真高哇!指導讀好這句話。(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華山的高來。)

            出示華山圖:看,這就是華山,有1997米高,500多個咱們這個教室那么高。看了這么高的華山,相信這句話現在你一定能讀好!誰來讀?(你讀得真好,把華山讀得那么高!)

            你能換一個說法來表示華山的高嗎?”啊!!”

            華山那么高,可以用什么成語來形容呢?老師這有幾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B: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這么長的路,這么高的山,爬上去一定非常(吃力、困難、累、不容易……)書中用了一個詞,寫出了這種感受,就是(艱難)指導讀好這個詞。讀得真好,獎勵你把這句話完整地讀一讀。

            (指導讀好這句話)(你把登山的辛苦都讀出來了,真棒!)

            (你們真會讀書,從登山的艱難感受到了華山的高。)

            過渡:華山很難爬,但爬上去以后會看到一番美景,是什么呢?

            C: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齊讀

            師畫遠遠近近的山,同學們,你們看,這些山,有的遠,有的近,有的高,有的低,錯落有致,此起彼伏,誰來讀好這個詞?指讀,齊讀

            學到這兒呀,宋老師有個疑惑了:這些遠遠近近的山原來也是很高的,為什么在這兒就變得矮小了呢?交流

            讓我們來讀好這句話,再次體會一下華山的高大!指讀整句,齊讀

            D: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這太陽應該在哪呢?(貼好太陽圖)為什么貼在這兒呀?讀讀句子,太陽離得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一樣。

            白云貼哪兒呢?小朋友,你們的腰在哪兒呀?山腰間就是在山的中間部位。

            貼一朵白云,夠了嗎?為什么?(朵朵白云)繼續貼

            指讀,齊讀

            3、誰能連起來把這段話讀好?

            男生齊讀。 師評:謝謝小男子漢們!你們讓我們都看到了高大挺拔、氣勢磅礴的華山!

            女生齊讀。 師評:女小朋友也了不得!把華山雄偉壯麗的樣子也讀出來了!

            讓我們一起來。(齊讀)

            4、讀得真好!獎勵你們看幾幅華山的風景圖。(展示圖片)

            看到這些美麗的華山圖,我看到許多小朋友都不由自主地發出了贊嘆聲,這就是——情不自禁啊!

            看完后,你想怎樣來贊美華山?

            站在華山頂上,你除了想贊美華山,你還想干什么?

            5、小寇準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誦了一首詩(出示)

            教師范讀,學生閉起眼睛仔細聽,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們想來吟誦一下嗎?齊讀古詩

            那你讀懂這首詩的意思了嗎?聰明的孩子已經發現:來課文前面都告訴我們了。

            “更無山與齊 。” 讓你想到前面課文中的哪句話?(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想到了哪一句?(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下面讓我們男女生合作一下,女生讀詩句,男生讀詩意

            可老師有幾個不明白之處要請教一下在座的小朋友, “舉頭”是什么意思呀 ?“回首”呢?誰來表演一下?謝謝你的幫忙,現在宋老師可明白啦。

            這首詩和前面的課文,都讓我們感覺到,華山真(高)啊!誰愿意來吟誦一下這首詩? (配樂讀詩,指導讀出韻味。)

            過渡:小寇準寫這首詩時才7歲,怪不得先生要連連稱贊了,那寇準的先生是怎么說的?

            6、誰能學學先生,夸夸寇準(注意手勢和點頭動作)

            7、同桌合作,一個當寇準吟誦古詩,另一個當先生夸夸寇準。自己練,上臺表演。

            8、這樣朗誦、贊美的語氣就叫“詠”(板書),所以我們課文的題目就叫……《詠華山》。讀兩遍課題

            9、配樂齊背古詩

            三、課外延伸

            1、你還知道我國的哪些名山?(課件)

            2、許多大詩人在游覽完我國的名山后留下來許多古詩,今天宋老師送給大家《題西林壁》,這是我國唐朝的大詩人杜甫游覽完廬山后寫下的。

            師配樂朗讀,自讀,齊讀

            、學習生字

            1、出示:齊 與

            2、想想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3、指導書寫。師范寫、生描紅、臨寫

            4、反饋評價。

            古詩《詠華山》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17個生字,會寫“真、間、與、首”四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詠華山》。

            3.讀寫繪結合的方式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詠華山》。

            教學難點:

            讀寫繪結合的方式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

            教學準備:

            課件、圖畫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字詞

            自己 真高 山間 云朵

            2.復習古詩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二、詩文對對碰

            1.課文有些句子和古詩的意思一樣,你能找出來嗎?小組合作完成

            2.匯報

            3.這些的說明了華山的——高。

            4.讀好這句話:華山真高啊!

            學習生字“真”

            用真啊!說句子。體會感嘆號的用法。

            三、我也來描繪

            1.華山怎么高呢?說一說。

            2.能把自己感受到的用圖畫畫出來嗎?再配上幾個句子。

            3.自由完成繪畫。

            4.展示并介紹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隨機教學“間”

            5.我們只是讀文看插圖就都感受到了華山的高,小寇準身臨其境更有自己深刻地體驗了。我們一起來跟著小寇準來吟誦這華山的高吧。

            四、學寫生字“與”“首”。

            古詩《詠華山》教學設計3

            課時目標

            1、學生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書寫本課生字“歲、齊、華”。

            2、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觀賞華山風光,通過閱讀、理解課文描寫華山高的句子,并能詩文對照理解古詩的意思。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并能詩文對照理解古詩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簡筆畫(華山)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背課文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詠華山(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借助拼音讀通了課文,知道了——(出示課件) 古時候,有個小孩兒跟著先生去。這個小孩兒就是,那年。

            3、比我們還小呢! 小小年紀就會寫詩啦! 瞧,這就是他寫的詩,誰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4、指名讀。

            5、你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地方嗎?(出示課件:加“華山”2個字)

            二、創設情境,細讀課文

            過渡:看,這就是華山。(課件出示華山圖) 它是我國的'一座名山,你們想看看嗎?

            1、捧起書,自由地讀讀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華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自由讀。指名回答。

            是啊! 小寇準的感覺就和你們一樣,誰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 啊! 華山真高哇!

            2、是呀,華山真高呀,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華山的高? 請小朋友在第二自然段中找一找,讀一讀。

            (1)自由讀。(師行間巡視)

            (2)生找句子。討論:

            (出示課件) 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

            輕聲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討論)

            你們想不想看看華山的美景?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播放錄像,加解說語。)

            看完了錄像,再讀讀這兩句話,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 自由讀一讀。

            (3)指導朗讀。指名讀,評價(師畫簡筆畫,結合簡筆畫指導朗讀。)

            (4)齊讀。

            (5)指導背誦。

            華山巍峨峻秀,高入云霄,你們想不想把這兩句話背下來? 生自由準備。

            指名背。

            齊背。(出示無字插圖)

            3、在第二自然段中還有一句話也寫了華山的高呢,看看誰最細心,能把這句話找出來。

            (出示課件) 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1)指名讀。

            (2)(指黑板) 是呀,難怪小寇準會從心底發出驚嘆:

            生齊讀:啊! 華山真高哇!

            4、小朋友們都被華山險峻的風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發出了贊嘆,這就是——(指課件齊說:情不自禁) 。

            三、借文悟詩讀演內化

            過渡:小寇準也和大家一樣,情不自禁地贊美起華山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他寫的詩。

            1、出示詩句:

            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1)指名讀。

            (2)你讀懂這首詩了嗎? 其實,它的意思早就藏在課文中,趕快找一找吧。

            (3)課文中哪句話寫出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意思?(出示古詩和句意。)

            (4)哪句話寫了“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思呢?(出示古詩和句意)

            (5)理解“舉頭”、“回首”的意思。

            (6)請女生讀詩句,男生讀課文中的句子。

            2、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不用老師教都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讓我們一起好好地讀讀這首詩。

            3、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練習。

            (2)指名讀。下面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誰再來讀一讀?(樂曲)

            (3)指名學生配樂朗讀。

            (4)指名上臺表演朗誦。

            (5)站立齊讀。

            4、點題,像我們這樣贊美華山就是——(指課題) 詠華山。

            5、是呀,小寇準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這樣的好詩,難怪先生連連點頭稱贊:(——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說)

            6、讓我們捧起書再一次詠華山! 齊讀課文。

            四、課外延伸

            1、其實,描寫山的詩還有很多很多,你們想讀一讀嗎?

            2、趕快拿出來讀一讀吧! 好好練一練,待會選擇一首你讀得最棒的詩讀給大家聽聽。

            3、指名朗誦。

            4、關于山的古詩還有許多哪,課后你們也可以自己去搜集。我們生活會的時候,在班上交流。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小寇準7歲就能寫出這么好的詩,這和他平時認真學習語文是分不開的。你們想不想和他比一比?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幾個新朋友。 (出示) 歲華齊

            1、指名讀。

            2、學習“山字頭”,領讀。

            3、看一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4、你們看,這三個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5、小結,范寫。

            6、生描紅,師巡視。

            作業設計

            必做題:

            一、完成《習字冊》“歲、華、齊”的臨寫。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用課文中的詞填空。

            (1)天上飄著。

            (2)起霧了,的山都看不見了。

            選做題:

            一、熟讀老師提供的三首古詩,并記住其中一首。

            二、結合《閱讀欣賞》中的課文《山》,試著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反思

            《詠華山》是蘇教版小語第二冊教材的一篇“文包詩”式的課文。由于一年級下半學期的孩子已經初步具備了閱讀能力、識字能力,所以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努力體現以下三點思想:

            一、讀中感悟,體會意境,培養語感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從興趣入手,以華山的畫面入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朗讀方法,品位語言,如在指導“啊! 華山真高啊!”一句時讓學生反復朗讀,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到華山的高; 在初步感知了華山頂上的風景后,通過換位朗讀來體會華山的風景美; 以讀促悟,運用學生已有的的生活實踐,來理解“情不自禁”,達到培養語感,形成積累的目的。

            二、關注個體差異,倡導自主,培養能力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于此,在學習古詩時,我讓學生自己讀讀議議,在課文中找找有沒有能幫你理解的句子。有了前階段教學的鋪墊,學生詩意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只要對個別字詞進行的點撥,如:“舉頭”、“回首”。這樣,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反復吟讀,切實的讓學生感受到了古詩句結構的奇妙,體會到古詩的意境。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有人常說“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語文是一種載體,它與其他學科是息息相關的,有著密切的聯系。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是現代課程改革的趨勢。在本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感知華山雄奇險峻,我采用讓學生看“華山風光片”的辦法,讓學生在讀語言文字時產生的想象畫面與真實畫面進行疊加、驗證、篩選,從而感受到《詠華山》這一課的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再如,學生在朗讀古詩時,我為他們配上古箏樂曲,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古詩的意境,使之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在語文自主實踐活動中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

            教學中幾點不足:

            1、這篇課文詩好,意境美,不僅贊頌了華山的高峻雄奇,也贊揚了寇準的才華出眾,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如果讓學生演一演小寇準和先生,加強了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讀、自悟、自主探究,教學效果會更佳。這樣不僅能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能促進了學生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培養,使得雙向互動交流更為充分。

            2、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對學生的組織還不夠收放自如,在關注學生方面還需大大加強。我們只有真正走進學生,才能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古詩《詠華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詠華山評課稿2篇02-15

          朝天子詠喇叭教學設計09-28

          描寫華山的古詩句10-24

          古詩詠菊白居易賞析08-01

          詠風 王勃古詩08-29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古詩—詠鵝》09-22

          朝天子詠喇叭古詩賞析10-08

          朝天子詠喇叭古詩原文10-14

          詠月古詩詞集錦09-01

          《詠舞》古詩詞鑒賞07-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综合伊人丁香五月婷婷综合缴情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福利 |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不卡顿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尤物iAⅤ视频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