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2 16:09:1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范文(通用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范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范文(通用6篇)

            《古詩》教學設計1

            【課前透視】

            1、本課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兩首古詩組成。兩首詩都是描寫春天的絕句,詩句意境優美,語言清新明麗。

            2、《草》情景交融,重在詠物抒懷,是就榮枯生發,極力表現草的頑強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動靜結合,人與景輝映成趣,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3、教學中要圖文結合,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誦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詩獨特的音韻美和節奏美,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積淀。

            4、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對這兩首古詩也不太陌生,教師要挖掘學生潛在的學習優勢,引導自讀自悟,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相關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偶

            1、挖掘積累。

            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現。

            (板書課題)。

            先來學習《草》。

            二、對話平臺

            1、自學:

            ⑴ 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⑵ 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2、感悟:

            ⑴ 自由讀古詩,思考:

            自己哪里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⑵ 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

            (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⑶ 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① “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插圖,說說草長得怎么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② “歲”可問學生幾歲了,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在幾年是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③ 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

            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并讓學生說說草什么時候是“枯”?什么時候是“榮”?

            ④ “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說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自主品讀的基礎上交流學習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合作意識。

            三、朗讀

            1、自由讀:

            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

            (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

            2、多種形式朗讀:

            指名讀;

            配樂讀;

            競賽讀。

            在充分地誦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四、背誦

            1、情境背誦:

            教師創設把《草》背給家人聽的情境,引導學生背誦。

            (如“離離原上草”我怎么聽不懂呢?怎么不寫花,只寫草呢?……)

            2、師生共同扮演媽媽、哥哥、爺爺等角色進行表演背誦。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情境表演背誦,既訓練了形義較難的字,又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利于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五、練習

            1、填空:

            離離______________,

            一歲一____________。

            野火______________,

            春風______________。

            籬落疏疏一徑深,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飛入菜花無處尋。

            2、按要求分類。

            未 追 店 枯 徐 燒 榮 菜 宿

            獨體字:

            左右結構:

            上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

            半包圍結構:

            六、書寫

            1、學習書寫“枯 、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

            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課后反思】

            教學過程中,環節之間不夠緊扣,有些拖沓。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關注不夠,忽略了學生對古詩文的感悟。教學設計應作些更改。教案可如上。

            第二課時 一、對話平臺

            1、回顧:

            ⑴ 背誦古詩〈草〉。

            ⑵ 引題,揭題,解題。今天我們還要再學一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小詩:《宿新市徐公店》。

            宿:住宿。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人開的店。

            二、自學

            1、學生自由讀古詩《宿新市徐公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讀,相互幫助。

            三、交流

            1、檢查自學情況。

            2、正音:

            宿:sù

            疏:shū

            3、指名讀,男女生讀,競賽讀,齊讀。

            4、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⑴ 自由讀,邊讀邊想:

            課文描寫的暮春時節的哪些景物,如果我們要給這首小詩配上一幅精美的插圖,應該畫些什么?

            ⑵ 交流:

            (逐句逐句)根據學生發言,相機作畫:

            籬落疏疏一徑深:畫上籬笆,要稀疏些,還要畫上一條小路,要狹長。

            樹落花頭未成陰:畫上樹,枝葉不是很茂密,樹下也要畫上樹葉。

            兒童急走追黃蝶:畫上兒童,要在跑的,正在追趕黃色的蝴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還要畫上很多很多的菜花。

            師:從這里可以看出是什么季節的景色,為什么?

            (春季,油菜花。)

            5、指導讀:

            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么心情?找不到時又是什么心情?

            (高興、喜悅,失望。)

            引導學生結合插圖展開聯想,豐富語言積累,進一步體會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

            四、背誦

            同桌互背;

            指名背;

            挑戰背;

            齊背。

            五、拓展

            1、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2、和同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描寫的關于春天的古詩。

            3、搜集在《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中寫春季的詩,并試著背下來。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里的一棵奇葩,教師要激發學生背誦的興趣,培養課外積累的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六、寫字

            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宿——寶蓋不宜太寬。

            【伴教錦囊】

            一、詞語解釋

            離離:草木長的得很茂盛的樣子。

            枯:枯萎。

            盡:完、全。

            宿:投宿。

            籬落:稀稀落落的樣子。

            徑:小路。

            尋:尋找。

            二、相關鏈接

            相傳《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十六歲時作的一首應考習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

            題目前一定要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

            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閱讀在線

            《春日》 《清明》

            朱 熹 杜 牧

            勝日尋芳泗水濱, 清明時節雨紛紛,

            無邊光景一時新。 路上行人欲斷魂。

            等閑識得東風面, 借問酒家何處有,

            萬紫千紅總是春。 牧童遙指杏花村。

            《詠柳》 《游園不值》

            賀知章 葉紹翁

            碧玉妝成一樹高, 應憐屐齒印蒼苔,

            萬條垂下綠絲絳。 小扣柴扉久不開。

            不知細葉誰裁出? 春色滿園關不住,

            二月春風似剪刀。 一枝紅杏出墻來。

            【課后反思】

            在教學《宿新市徐公店》時,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詩意時,改掉了第一教時有講無悟的方法,而是利用為小詩作圖的機會,創設了一種情景,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然而然的理解詩意。這種方法一點也不生硬,效果還不錯。

            《古詩》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的:

            1.了解兩首古詩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2.通過學習這兩首詩,對詩這種體裁的特點,如感情豐富,語言精煉,講究節奏和韻律等,有較具體的體會。

            3.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默寫《示兒》。

            4.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了解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

            1.弄懂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那樣歡快的原因和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通過重點詞語的品析及反復吟誦來體會。

            2.體會這兩首詩明白如話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3.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4.自學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師舉起空白的第四課)同學們,老師今天這節課沒有準備,想請你們來當我的老師!

            大家想一想,如果讓你來當我的老師,你教教我怎么學這兩首古詩呢?

            (二)師生共同設計自學步驟:

            1.我們先用第一首詩做實驗。(生討論如何教老師,全班交流)

            2.師引導小結(即學生自學方法)并板書:

            ①解詩題(了解作者及時代背景)。

            ②解難解詞。

            ③理解詩句(用使用參考書、看插圖、想象、反復誦讀、串講詩意、解課后題等方法)。

            ④歸納中心(體會作者情感)

            ⑤談讀詩感受。

            ⑥有感情朗讀。

            (三)實施師生共同學習:

            1.請同學上講臺當小老師,為全班和老師解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詩,也就是在他最高興的時候寫下的。此詩寫于763年,安史之亂的頭目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他的部下紛紛投降;河南河北相繼收復,“安史之亂”從此結束。杜甫在四川聽到這一消息后寫下了這首充滿歡樂之情的七言律詩。

            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聞:聽說。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

            意思是聽說唐王朝的軍隊收復了河南河北。

            2.理解難解詞:

            劍外:通常作為四川的簡稱。

            忽傳:忽然間到處傳揚。

            收薊北:收復薊北。

            初聞:剛剛聽到。

            涕淚:因喜極而淚下。

            卻看:再看。

            妻子:夫人和孩子。

            漫卷:胡亂卷起。

            欲:將要,簡直要。

            狂:放懷,無拘無束,熱情不加節制。

            放歌:放聲歌唱。

            須:須要。

            縱:放任,這里盡情的意思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即:就。

            3.理解詩意:

            用使用參考書、看插圖、想象、反復誦讀、串講詩意、解課后題等方法理解詩句意思:

            ①“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a串講:意思是收復薊北的消息,忽然在劍外到處傳揚。我剛剛聽到這個喜訊,涕淚就灑滿了衣裳。

            b積累詞語:聽到喜訊為何還“涕淚滿衣裳”?可以用哪個四字詞形容他?(喜極而泣、唏噓不已……)

            c有感情地朗讀。

            ②“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a看插圖,通過人物的表情、動作想象人物的心情。

            b詞語積累:“喜欲狂”和“涕淚滿衣裳”矛盾嗎?可以用哪個詞解釋?(悲喜交加)

            c想象:詩人離開家鄉這幾年,過的是怎樣的生活?

            d由此你可以想象得出杜甫興奮的原因是什么?

            師補充:杜甫興奮的原因決不僅僅是因為詩人從此可以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為從此祖國可以重歸統一,人民可以免受戰亂之苦。 d串講: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還有一絲的憂愁?我胡亂地把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e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心情。

            ③“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a串講:在大晴天里我要放聲歌唱,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鄉。

            b“白日”每天都有,為何此詩要強調呢?象征著什么?(詩人的生活重見天日,心情愉悅)

            c讀出詩人的好心情。

            ④“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a“即”和“便”都是表示什么的詞語?詩人用在此的目的是什么?可見詩人語言精練。

            b串講:放舟從巴峽東下,穿過那巫峽的疊蟑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一直奔向洛陽。

            ⑤讀全詩,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4.總結全詩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因多年戰亂被平息,祖國重新統一而無比歡快的心情,洋溢著詩人的愛國情感。)

            5.師引讀,生齊讀.

            6.請一位同學帶大家讀背古詩。

            (四)師引導生認識這首古詩結構、韻律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看到詩的題目《示兒》你是怎么理解的?

            “示”是什么意思?“示兒”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可以說是告訴兒子,在這里指對兒孫們有所交代,相當于遺囑。)

            2.簡介作者:

            這首詩是宋代大詩人陸游寫的。陸游一生創作了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示兒》這首詩是他在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囑咐。

            (二)自由讀這首詩

            想一想,陸游逝世以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事?

            (三)學習這首古詩

            1.結合課后的注釋,試試自己能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的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教師適時點撥。

            2.師生交流

            ①“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元知”“元”同“原”,是本來的意思。“元知”是本來就知道的意思。

            “萬事空”什么事都沒有了。

            “但”“只”的意思。

            “九州同”“九州”指中國。“同”統一。“九州同”是指全國統一。

            ②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只是為看不見全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③“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王師”這里指南宋軍隊。

            “北定”“定”是平定,這里是收復的意思。“北定”指收復北方。

            “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

            “家祭”祭祀祖先。

            “無”同“勿”,意思是不要。

            “乃翁”“乃”,你的,你們的。翁,指父親。

            ④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家祭的時候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⑤陸游既然知道人死后萬事皆空,為什么還叮囑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這句話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思想感情。)

            3.現在你了解陸游逝世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了嗎?

            (祖國何時能夠統一這一件大事)

            其實這也是陸游畢生的心事和希望。

            4.指名把這首詩的意思說一說。

            (四)總結全詩

            1.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齊讀這兩首詩

            思考:《示兒》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兩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聯系詩的內容談談自己的體會。

            這兩首詩都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之情,這一點是相同的。

            但《示兒》是通過“悲”來表達盼望祖國統一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通過“喜”(聽到祖國重歸統一,“喜欲狂”)表達的。

            (六)背誦默寫這兩首詩

            《古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理解事歌意思。

            4.積累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詞,從中感悟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贊美自然之情

            領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通過工具書、反復朗讀、質疑理解詩歌意思,體會作者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贊美自然之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詩詞大意,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具:

            錄音機、幻燈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教學流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這節課,我們學習《古詩兩首》的第一首,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通

            1.學生試讀,誦讀。

            2.聽錄音,學生邊聽邊想象:古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從哪知道的?

            三、學法“引路”,自學古詩

            1.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我們應該怎樣來學習古詩?

            2.歸納如下學習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入詩境―悟詩情

            四、“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

            1.指名簡介蘇軾。說說詩題怎樣讀?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2.指名朗讀詩句,注意咬音準確。

            五、“明詩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利用工具書理解詩意。同桌交流、討論。

            六、“入詩境,悟詩情”

            1.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從詩句中體會到的?匯報、交流。

            2.誦讀詩句,體會情感,感受意境。

            七、領悟作者巧用修辭,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1.詩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描寫西湖景美的?

            2.品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八、拓展延伸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板書課題

            二、復習上節課的學法。

            三、交流資料,了解詩人

            四、自查釋疑,讀懂詩意

            1.學生試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2.學生試講,逐句理解。

            3.觀察圖片,感受畫面之美。

            五、討論探索,感受詩境

            1.結合詩題,引導質疑:詩人遙望洞庭湖,望見了什么?

            2.討論探究,感受詩境。

            “湖光秋月兩相和”(和諧之美)

            “潭面無風鏡未磨”(朦朧之美)

            “白銀盤里一青螺”(藝術之美)

            六、反復誦讀,體會詩境

            1.輕聲自讀,想象詩所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七、領悟作者巧妙的表達方法

            八、拓展延伸

            《古詩》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幻燈片、圖片、錄音朗誦、古箏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傳說白居易十六歲時自江南赴長安應試舉人,拿著自己的詩作去拜訪當時的大名士顧況。顧況看了他的姓名,笑說:“長安米價正貴,在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等到展開白居易的詩作,讀到《古原草》不由得贊嘆道:“能做出這樣的詩語,居亦易矣?”白居易自此名聲大振。這節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的《草》。

            (板題)

            這是從原詩中截取的一部分。

            二、范讀課文,學生領會

            師范讀古詩,生認真聽生字讀音。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古詩,要把字音讀準。

            2、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指讀古詩,要求把字音讀準。

            2、幻燈出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⑴生誦讀詩句。

            ⑵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把“枯”和“榮”分別貼在相應圖片的下面,并說出理由。

            ⑶用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離離”。

            ⑷誰知道“歲”是什么意思?

            ⑸指導朗讀。讀出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

            ⑹生練讀、指讀、評價讀。

            3、幻燈出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⑴你怎么理解“燒不盡”、“吹又生”?

            ⑵指導朗讀,讀出野火的無情、野草的頑強。

            4、配樂誦讀全詩:

            (個人讀、評價讀、小組比賽讀)

            5、背誦詩句。

            (男女生比賽讀)

            五、指導書寫

            1、認讀“枯、榮、燒”。

            2、練習組詞,并用“光榮”造句。

            3、觀察每個字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4、講解、示范、指導。

            5、學生描紅、臨摹。

            六、你還知道白居易的哪些詩作

            七、課堂總結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插圖)

            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連貫的話說一說。

            (指名說)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當的看到這一情景又是怎么說的吧!

            (聽錄音誦讀全詩)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板題,生齊讀課題)。

            (學生生字:宿,正音,平舌音)

            2、組詞:

            請姓徐的同學(或認識姓徐的人的同學教大家識記這個字)

            你知道課題是什么意思嗎?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古詩,要把字音讀準。

            2、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指讀古詩,要求把字音讀準。

            2、幻燈出示“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蔭”:

            ⑴生誦讀詩句。

            ⑵新市徐公店周圍景色如何?你是從哪個詞體會到的?

            (小組討論交流)

            ⑶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請同學們畫一畫再現新市徐公店吧!

            (生畫畫)

            ⑷指導朗讀,生認真體會。

            ⑸生練讀、指讀、評價讀。

            3、幻燈出示“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⑴生誦讀詩句。

            ⑵此時此刻,你眼前又呈現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生先說一說,再畫一畫,最后讀一讀詩句)

            4、配樂誦讀全詩,體會感情。

            5、你能把古詩編成一個連貫而完整的小故事嗎?小組合作試一試。

            6、背誦詩句。

            四、指導書寫

            1、認讀“宿、徐、店、未、追、菜”。

            2、正音:“宿、菜”是平舌音。“追”是翹舌音。

            3、同桌互相練習組詞。

            4、用“追逐”造句。

            5、觀察每個字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6、師講解、示范、指導。

            7、生描紅、臨摹。

            《古詩》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第一首詩。

            3.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別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4.強化語感訓練,提高鑒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并搜集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意。

            1.播放名曲《送別》,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

            2.初讀本課兩首古詩,大致了解異同。

            3.引導先學第一首詩。板書詩題,了解有關“送”的內容。

            4.師生互動,了解黃鶴樓:課件展現黃鶴樓雄姿;板畫長江圖,明確黃鶴樓、廣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資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摯友誼的故事。

            (評:在師生交流中,通過畫面──黃鶴樓雄姿、簡筆畫──黃鶴樓及廣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動內容,使學生如見其形、如臨其境,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達到了解題入境的效果。)

            5.要求學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二、初知詩意,質疑梳疑。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或注釋了解詩的大意,并激勵學生質疑。

            4.集體交流。

            (1)結合板畫弄懂“西辭”的含義,理解“下揚州”“孤帆”“盡”“唯”的意思。

            (2)提出疑問,并梳理出需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三、賞析佳句,入境悟情。

            1.師講述李、孟真摯友誼的故事,為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依依惜別的深情作好鋪墊。

            (點評:講解李、孟之間交往的生動故事,為學生理解后兩句詩埋下伏筆,可謂講在“關鍵處”,有畫龍點睛之妙。)

            2.賞析“煙花三月”的含義。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想象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意蘊,肯定學生富有創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籠罩在淡藍色的薄霧中,霧氣時聚時散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3)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感受“煙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點評:抓住“煙花三月”的“煙”,引發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先讓學生感受、理解,再表達美的感受,融理解運用為一體。)

            (4)拓展理解:“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沿途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鶯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5)指導朗讀前兩句。

            3.品析“碧空盡”“唯”的含義。

            (1)品第三句,各抒己見,談談對“碧空盡”的理解,體會詩人仁立凝望遠帆的情景。

            (2)體會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朋友感情之深。

            (3)從最后一句中,體會詩人寄情于浩蕩的一江春水,對摯友的一片深情。

            (4)指導朗讀后兩句。學生自讀,自評,評后再讀。師引讀,板書:情深意長。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

            (評:自由組合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教師引讀,可點撥學生如何讀出抑揚頓挫,觸發學生深入體會;展示個性讀,可引發學生展示自身獨特體會,因此多樣化的反復誦讀,是培養語感的必由之路。)

            五、回顧全詩,歸納升華。

            1.歸納總結全詩情景交融的表達方法。

            2.略讀第二首詩。

            3.激發學生體會第二首詩及其他送別詩的興趣。

            《古詩》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課文插圖,錄音),學生自帶水彩筆,做風箏的材料(棍子、彩薄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指名說)

            2、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下面我們學習第一首古詩,誰能讀準?

            (板書:春曉,指導讀準“春”的讀音)

            二、初讀感知

            1、老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分小組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4、誰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家長聽聽?

            (可多請幾位學生讀)

            三、再讀感悟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

            ⑴ 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說)

            ⑵ 詩中哪里講了鳥?讀給大家聽聽。

            (處處聞啼鳥)

            ⑶ 同學們,瞧(師指畫面:動畫演示鳥飛,鳥叫),你想說什么?

            (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

            ⑷ 哪里講了花?

            (學生讀出:花落知多少?)課件演示花落地的過程。

            ⑸ 學到這里,一個疑問難住了老師:花怎么頑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請小朋友讀讀整首詩,用一句詩來告訴我。

            (夜來風雨聲)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風吹雨打的原因。

            2、這么美的畫面,大家一定很喜歡吧!那該怎樣讀這首詩呢?

            3、指導朗讀。

            四、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1、把眼睛閉上,聽老師讀古詩,你的眼前浮現出什么?

            2、指導背誦。

            五、擴展活動

            這么美麗的畫面,拿出你們手中七彩的筆,畫出七彩的春天吧!

            第二課時

            一、猜謎激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面:

            一只蝴蝶輕輕飄,

            順著風兒上九霄。

            一心向著云外飄,

            可惜繩子栓住腰。

            2、這是什么?

            (指名說)

            3、大家經常放風箏嗎?覺得有趣嗎?

            (指名說)

            二、揭題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

            瞧,圖上的幾個小伙伴正玩得帶勁呢!

            2、詩人把他們寫進一首詩中,大家想讀讀嗎?

            三、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指名讀,齊讀。

            四、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1、看圖,幾個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

            (指名回答: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2、全班齊讀。

            3、看看圖中的景物怎樣?

            (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4、詩中是怎樣寫的?

            (引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5、小伙伴在這么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趣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五、讀詩想畫畫,指導背誦

            1、師配樂朗誦,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再說說剛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六、擴展活動

            有條件的班級可小組合作制作風箏,開展放風箏活動。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范文(通用6篇)】相關文章:

          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7-08

          小學語文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教學設計12-26

          李商隱詩兩首教學設計范文08-04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范文08-01

          《鄉愁詩兩首》教學設計范文08-03

          古詩兩首《泊船瓜洲》《游子吟》教學設計07-26

          古詩兩首《回鄉偶書》《贈汪倫》教學設計07-26

          《回鄉偶書》《贈汪倫》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29

          李清照兩首教學設計11-26

          《回鄉偶書》與《贈汪倫》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在线 |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中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日韩综合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