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7-25 11:43:3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五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五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管理信息

            課程名稱:應用文寫作批 準 人:范守才 課程代碼: 所屬系部:旅游系 制 定 人:李靜 制定時間:20xx.9.3

            二、基本信息

            課程類型:公共基礎課學 分:2 必 修 課:是 學 時:36 選 修 課:否 授 課 對 象:12烹飪一、二、三班

            三、課程設計

            1、 課程目標設計

            2、課程內容設計

            3、能力訓練項目設計

            4、教學進度表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通過兒童的細致的觀察,發現了春天是怎樣悄悄來到我們身邊的。

            教學要求: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掌握本課要求認識和會寫的生字、詞語。

            3.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的能力。

            教學準備:

            冬春交替的季節風景圖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我們來聽一首歌,看誰能聽出歌中唱的是什么季節.

            放錄音《春天在哪里》這首個好聽嗎?你喜歡春天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歌唱春天的兒歌《夢已被染綠》

            二、聽錄音,讀課文:

            1、先讓學生說出自己以前已經認識的字。

            2、放錄音。

            3、誰愿意再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一人一段。)

            要求:其他人認真聽,想一想,從哪里發現了春天?

            4、小組內互相學習讀課文。

            5、比賽:看哪個組學得最快最好。

            6、創設情境,指導朗讀.提問:讀了這篇文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7、你還從哪里發現春天已經來了?

            三、鞏固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學生來說一說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找出其中我們已經學過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筆畫。

            夢

            殘

            融

            囑

            咐

            茸

            咱

            散

            學生觀察后說說應注意什么?

            四、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學生來說一說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找出其中我們已經學過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筆畫。

            2、你認為這個字怎樣寫好?

            學生觀察后說說應注意什么?在自己的本子上寫。

            五、師生溝通: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我們應該走到大自然中觀察春天的變化。學完課文你還了解到哪些?說個大家聽好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今晚,到新華書店購買了一本《小學閱讀教學設計方略》,作者是山東省濟南市小學語文教研員江洪春先生,他是山東省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

            江老師這本書是他30年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成果,由山東教育出版社XX年8月最新出版,對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很有指導作用。江老師說,當廣大教師已經理解并接受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之后,就會感到一種新的困惑,即用什么的教學手法、手段去落實,體現這些新的理念,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缺少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所以說,沒有技術上的支持,會直接影響教學新理念的落實與體現,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江老師認為,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之所以效率不高,主要因為存在如下五個方面的問題。我對此是非常認同的。

            一是教師對教材鉆研不夠重視。

            “認真鉆研教材,方法就在其中”這已經是一句老話了。但是現在很多教師沒有通讀全套教材,教研員也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校長抓得也沒有到位,進修學校的培訓也是這樣。當然,關鍵還在于教師自身,如果自己不想鉆研,內需不足,外因再強硬效果也是不好的。蘇霍姆林斯基講的“用一生時間備課”指得就是鉆研教材。我自己對全套教材的研讀也不夠,現在正在彌補,我對自己提出要求,至少三到六年級的教材要做到基本熟悉,努力把握教材的體系。

            二是語文味不足。

            語文味就是“既得言又得意”,就是“文道結合”,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現在的課堂教學,大都數公開課得意太多,弄得學生淚水漣漣的,學生上課像在聽一個動人的報告似的,真所謂“聽聽激動,想想感動,下課之后一無所獲”。

            三是閱讀基本功訓練有所削弱。

            前幾年“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的訓練課”,這是工具性太強,新課程之后矯枉過正變成“情感課、人文課”,《語文課程標準》中基本找不到“訓練”這個詞語,這就是人文性太強了。要做到恰到好處也許真的不容易,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這是肯定的。按照我的觀點,語文課還是工具性占60%要好,畢竟語文課的任務不但要掌握“內容”,還要掌握“形式”。這個“形式”還是需要訓練的。

            四是教師的引領作用不到位。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樣的提法大家都能接受,新課程實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很多教師就誤以為“一些以學生為主體”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削弱了,課堂上只講學生自己能發現的,學生不能發現的東西,即使是教學重點,教師也有意回避了。這是非常有害的。我詳細分析過國內很多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的課堂實錄,

            我的結論是這些特級教師都是很“強勢”的,整個課堂教學基本上沿著教師的“預案”走,即使出現一些“火花”,教師也會靈活“處理”的。教師的“主導”作用不能放棄,課堂教學是教師指導下的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不是學生自學。“教學”的特點一定要把握清楚,教師的主導不能缺位。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句。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成長滲透了多少師長的心血,不少同學熱情謳歌過辛勤培育自己的園丁。著名作家劉紹棠在《》這篇文章里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這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文章。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師情。

            二、初讀課文

            1·播放課文錄音。

            2·帶著是一件什么事便作者難以忘記老師的恩情的這一問題自讀課文。讀文時字字入目,讀準字音。

            3.通過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

            身臨其境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卡片正音。

            念叨

            炊煙

            茂盛

            鄰近

            娓娓動聽

            歇腳

            往事

            心田

            滋潤

            身臨其境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一9自然段):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

            1.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姥 lao( ) 炊 chui ( ) 歇xie ( )nao( ) cui ( ) xi ( )

            2·填字成詞。

            身( )其境 ( )人入勝 ( )生難忘 ( )( )動聽 教( )之恩 戛然而( )

            3.認真誦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段簡潔明了,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回憶往事的?(那年)

            (3)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4)用陳述語氣讀這一段。

            2·細讀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閱讀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①第2自然段的描寫雖然簡單,但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流露了作者對田老師的敬佩之情:17歲就開始教書,足見出道早,經驗足;口才、文筆都很好,說明他能說會寫,才學出眾)

            ②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他再紿一年級上課)

            ③他為學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

            (他把《一去二三里》這苜詩編成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學生聽。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娓娓動聽是什玄意思?(形容田老師說得生動,使人愛聽)

            ④故事與小詩有什么關系?對于剛人學的孩子來說,這故事有意思嗎(故事巧妙地把小詩的詩句意思串連講解出來。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這個故事有教育意義,教育他們要愛護花草)

            ⑤從哪兒看出我聽得人了迷?聯系上下文理解身臨其境、戛然而止。(我聽得人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聯系上下文身臨其境的意思是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⑥作者用有如春雨點點的比喻是要說明什么?(田老師教技藝高超,作者在四年中聽了上千個故事,受到老師的教育熏,從內心發出對老師的贊美)

            (3)指導朗讀。

            從這幾個自然段的閱讀中,你們覺得田老師教課有什么特點?(田老師善于用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在學生的心田播撒知識的種子。)

            我們應該怎樣讀?(深情地回憶,對老師的贊美、懷念之情要自然流露)

            指名試讀,自由練讀,女生齊讀。

            3·細讀第三段(第8、9自然段)。

            (1)齊讀第三段

            (2)哪些詞句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尊敬、感激之情?(仍然、像那樣恭恭敬敬、行禮、深深感謝、教誨之恩、終生難忘)

            (3)兒時的一位鄉村小學老師為什么這樣令作者難忘?(啟發學生再次回顧人物形象,田老師才學出眾,教學技藝高超。40年后,老師雖已年邁,作者恭敬地行禮,表達了一片尊師之情)

            (4)指導朗讀

            這一段記敘有如濃墨潑灑的重筆描繪。老師的教誨使作者如浴春雨,終生難忘。讓我們帶著深情對老師唱一苜贊美之歌。

            教師范讀、指名試讀、自由練讀、集體齊讀。

            (5)小結并板書。

            難忘:

            像40年前

            行禮

            深深感謝

            三、朗讀全文

            四、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辨別組詞。

            娓( ) 炊 ( ) 歇 ( )誨( )尾( ) 吹( )息 ( )海 ( )

            2·訂正下面一句話中的錯別字。他先把這苜詩念一篇,又連起來講一篇,然后,遍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的講起來。

            二、總結全文,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

            2·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自己在小學時的一位愛講故事的田老師,抒發了對這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這篇課文有什么特色?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片深情。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本文生宇是什么結構?(左右結構)

            2·看看左右兩半所占比例各有什么不同?

            3·指導書寫。

            左右結構的字要寫得緊湊,注意左右比例。

            注意歇左半邊的寫法。

            4.學生練習描紅。

            四、課堂作業

             1·讀一讀,再抄寫。

            念叨 炊煙 茂盛 鄰近 娓娓動聽 歇腳 往事 心田 滋潤 身臨其境

            2·照樣子,寫詞語。

            例:歇歇腳恭恭敬敬

            3.讀句子,然后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田老師先把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娓娓動聽王林的口才真好,她,我們都聽得入迷了。

            (2)我聽得入迷了,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嘎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身臨其境讀了《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我仿佛,直到時鐘的丁當聲把我喚醒。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第43頁例2及練習十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根據簡單的統計表求平均數。

            2、讓學生體會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作用。

            3、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重點、難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兩個籃球隊的身高統計表,讓學生根據統計表說一說誰最高,誰最矮。

            2、如果兩個籃球隊進行身高比較,你認為哪個隊隊員身高高些?

            王強是歡樂隊中最高的隊員,我們能不能根據這個信息就下結論歡樂隊總體身高比開心隊高嗎?為什么?

            3、討論:怎樣比較兩支球隊的整體身高情況。

            二、引導學生探究新知(引導學生探索用平均數的方法比較)

          1、合作學習

            讓學生自己進行平均數計算。

            2、提問: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歡樂隊某個隊員的身高嗎?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開心隊某個隊員的身高嗎?

            4、你能告訴我們兩個隊的總體身高比較情況嗎?

            雖然歡樂隊中的王強是兩個隊中最高的,但歡樂隊的總體身高情況不如開心隊,體會平均數是反映一組數據總體情況的一個很好的統計量。

            說一說我們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運用“平均數”知識來解決問題?

            師:看到你們這么勤奮好學,又學得那么有水平。老師今天也特別高興,我相信你們以后會發現和自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其實“平均數“的知識還有很多,在生活實際中應用也很廣,你們回憶得起來嗎?

            對我們上課的評分,也可以來比較,哪一周課堂得分高、哪一周課堂得分低?我們也可以進行比較

            出示上兩周課堂評分。

            [板書: 100分 98]

            [板書: 99分 99]

            [板書: 98分 99]

            [板書: 100分 100]

            [板書: 96分 98]

            [板書: 98分 100]

            你們認為第一周課課堂評分肯定比幾分多,比幾分少?

            師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課本練習十一。

            四、全課小結。

          第五課時 練習十一練習題

            一、練習內容:第44頁至第45頁的練習。

            二、練習要求:運用本單元所學過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練習中,不明白的可以互相討論。

            三、練習題:

            第一題,是一道實踐活動題,要讓學生在進行實際調查的基礎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每個小組計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組間對比一下,并和第39頁中國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進行比較,看看能發現什么信息。

            第二題,先讓學生根據圖中的溫度記錄理解什么是最高溫度,什么是最低溫度,再把統計表補充完整,最后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和一周最低溫度。

            學生了解最高溫度、最低溫度、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平均最低溫度等概念后,再讓學生實際記錄本地一周的氣溫情況,再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和平均最低溫度。學生記錄氣溫的方式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獲得信息。

            第3題,也是一道實踐活動題,通過收集、整理數據、計算平均等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

            第4題,讓學生根據甲乙兩種餅干第一季度的銷量統計圖,先比較他們第一季度月平均銷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種餅干銷量越來越大的原因,讓學生初步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數據背后隱藏的現實原因。第三小題是開放題,讓學生根據統計圖進一步發現信息,如學生會發現兩種餅干二月份的銷量是相同的,但甲種餅干的銷量逐月下降,乙種餅干的銷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預測一下兩種下個季度的銷售情況。

            第5題,讓學生明確,王叔叔走的路程分為4段,一共騎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騎的路程,所以除數應是3而不是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6篇01-1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7篇01-12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6篇02-07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5篇01-08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九篇01-1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八篇01-18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01-07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01-07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六篇01-3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九篇01-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偷拍福利视频午夜偷拍福利 | 日本v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美女黄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 | 精品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 婷婷97狠狠做 | 五月香婷婷缴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