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學設計

          時間:2021-09-30 12:41:5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2021《泊船瓜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泊船瓜洲》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2021《泊船瓜洲》教學設計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樹立熱愛家鄉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通過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2)通過比較閱讀,揣摩不同作者對思鄉的不同表達方式。

            3、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一水間、數重山、照我還”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

            教學重難點:

            1.比較閱讀,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

            2.體會詩人的濃烈的思鄉之情。

            教學環境:

            老師自制的課件;上課環境為有電腦、投影儀和大屏幕的教室;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學過一些思念家鄉的古詩詞了,大家還能背誦李白的所寫的那首名篇——《靜夜思》嗎?(學生齊背后,出示幻燈片2)

            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嗎?(月亮)

            3)師小結:說得很好,自古以來,月亮就象征團圓之意,我國古代文人在寫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詩詞中往往會提到月亮,比如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泊船瓜洲》。

            2.新授《泊船瓜洲》

            1)初讀:大家先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詩文,看看有哪些字詞的讀音你還不確定?尤其是詩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結合書下的注釋和你的初步理解,為這些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嗎?

            你知道讀七言絕句時,應當如何停頓嗎?(出示幻燈片3進行正音,師畫出停頓節奏)老師范讀后學生再讀詩文。

            2)介紹作者(出示幻燈片4)

            你對王安石了解多少?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3)詩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①大家再看看文中的注釋,了解“泊、一水間、數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鐘山”這幾個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呢?(幻燈片5)

            ②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燈片6)

            (眼中之景——京口、瓜洲,想象之景——老家鐘山)

            ③既然離家“只隔”“一水間”、“數重山”,但離家真的近了嗎?(對于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即時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說“只隔”只是詩人的自我安慰而已)體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歸心似箭、高興)

            ④詩意:從京口到瓜州僅僅只隔著一條長江了,離老家鐘山也不遠了,只隔著幾重山而已。

            老師小結: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了詩人的立足點。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眼能見到,說明離家很近了;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是想象之景,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座山了。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⑤過渡:離家這么近,詩人回家了嗎?為什么不能回家?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千古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大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詩句,然后一邊欣賞老師所出示的圖片,一邊思考問題。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幻燈片7)

            ①這幾張照片描繪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的?(春季)你是根據圖片上的什么特點來認定是春天景色的?(綠色)是什么讓江南兩岸出現了一片綠色呢?{(春風)又綠江南岸,所以說,江南的綠色是春風的功勞}

            ②為什么說作者選用“綠”字比“過、滿、吹”字好?(幻燈8)

            (一個“綠”字,使動用法,使(江南兩岸)變綠,從春風的結果入手,將靜景化為動景,寫出了春天的色彩繽紛、春天的草長鶯飛、春天的綠意盎然,春天的滿目新綠、春天的生機勃勃以及春后江南景色變化。一個“綠”字,其實也是)

            ③一個“又”字,你能體會出什么?一個“綠”字,從表面上看是江南春草遍地生長,一片新綠,實則比喻的是什么在無情地生長?(而這一片生機卻隱喻著詩人思鄉的愁緒如同春風之下的小草一樣,無窮無際地蔓延與生長。)

            (一個“又”字,點明了詩人當初離家的時間,又暗含“草兒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春天去了,也有再回來的時候”的意思,而自己的離開了家鄉,什么時候又才能回來呢?)

            ④望著一輪明月,詩人會說些什么呢?(幻燈片9)

            (明月何時照我還)

            (3)了解背景,體會詩人的心路歷程(幻燈片10)

            此時的詩人,離家已經很近了,只隔著“一水間、數重山”了,詩人也很想回家,卻不能回家,這是為什么?

            (背景簡介:本詩寫于熙寧8年,此時正好是王安石變法失敗被迫離京剛好一年,宋神宗再次拜他為宰相,王安石深感變法的不易,因此兩次上書推辭都未被批準,只好勉強上任。在途經家鄉之時,看到可望可見的京口,想到不遠的老家鐘山,一股濃濃的思鄉情懷油然而生,然而皇命在身,卻不能回家,所以只能自我安慰;找看到眼前的一片綠油油的莊稼,不油讓人想起自己的變法給農民所帶來的好處,想到這些,還會不由自主生出一點欣慰和高興;然而,這變法卻得不到上層人物的支持,以后的政治前途和自身命運到底如何:是功成名就呢,還是又一次失敗而歸?這一切都是未知數。一種無奈之情已然可見)

            更為苦惱的是,詩人知道自己什么時候回家嗎?(不知道。所以才發出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吶喊,此處已經可以看出詩人的真實內心了,不愿上任,卻不得不上任,只能盼望早日離開官場,盡早回到沒有利益紛爭的老家。)

            板書:強烈思鄉、欣慰高興、無奈苦惱

            4)生齊讀詩文,要讀出詩人的這種心路歷程。

            3、背誦古詩(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讀詩文,達到背誦的目的)

            王安石的這首七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著眼于春天景色的描繪,寫出了詩人對家鄉的無比思念和近家不能回的無奈之情,也寫出對前途命運的擔憂之情。

            暖人的春風和勾人的明月可以勾起大家的思鄉之情;而可以使萬葉飄落、百花凋零的秋風,則給自然界和人間帶來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態,從而讓人想起客居他鄉的游子之孤獨、凄涼與寂寞,再燃思鄉之火。張籍的七言樂府詩《秋思》便是如此。這是下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了。

            4、擴展了解

            同一主題“思鄉”的不同表達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文體形式表現):

            回顧舊知:你還記得以下這些描寫思念家鄉的文章嗎?

            詩詞:《游子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白話文學:《故都的秋》

            欣賞:歌曲:播放mp3《明月幾時有》

            5、作業:

            1)你還知道哪些思鄉的古詩詞?抄寫兩首,背誦一首。

            2)學會唱一首思鄉的歌曲。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2

            文本解讀

            這是王安石的一首名作,詩中的作者身處瓜洲,遙望故鄉,雖然是隔山隔水,但作者卻認為是近在咫尺,“一水間”“只隔”等詞把作者的心早已帶回了“故鄉”鐘山,此為全詩的起勢,營造氛圍。此時作者的情感也似那平靜的江水,緩緩而來。待到“春風又綠江南岸”作者的情感也似這盎然生機、綠意萌動的江南,積蓄著豐富的情感力量。萋萋的青草和作者的思鄉之情一樣滋生、蔓延,茫茫而不可摸狀,幽幽而又纏綿。到一個“又”字,作者的情感慢慢激涌;春風再來,而我卻……,再到“綠”字,那濃濃的傷別情就如勃勃的春草一樣奔涌而出,一發不可收拾,只有遙望問明月:何時能伴著我回家。借著淡淡的月光,作者的心也回到了故鄉,月光如水,情感如水,靜靜地傾瀉在家鄉的.大地上。

            教材解讀

            1、理解“綠”“春風”“明月”等特殊含義,體會作者思鄉之情。

            2、學習作者對故鄉的一種人文情感。

            學習目標

            a類

            1、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了解鐘山、瓜洲、京口這些地名。

            b類

            1、說出“數重山”“綠”“春風”“明月”等詞的特殊含義,理解作者思鄉之情。

            2、接受作者思鄉情感的熏陶。

            c類

            1、學習其它有關明月思鄉的詩句,在古典詩句中感“家”的情感。

            預習作業

            1、熟讀這首詩,達到能誦的程度,注意間、數、重、還等字的讀音,按節奏朗讀。

            2、對照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3、作者曾在南京為官多年,南京在作者眼中就是故鄉。故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始終讓作者牽掛,作者來到長江邊看著那江水、那青山,一切都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熟悉。查閱資料,了解鐘山、瓜洲、京口這些地名,理解“一水間”“數重山”的意思,想想真得是“一水間”“數重山”嗎?作者為什么會這樣的感覺。

            4、讀“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理解“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的特殊含義。

            5、對照“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理解“明月何時照我還”中“明月”的特殊含義。完成以下句子:

            a作者的情感就像這明光一樣………

            b作者的希望自己的情感能透過月光……

            c作者想到故鄉的明月是不是也………

            d作者想到故鄉的親人也許也在明月下…

            6、讀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杜甫的《月夜憶舍弟》等詩,想想“明月”在表達作者情感中的作用。

            教學板塊

            第一板塊【目標a5分鐘】

            1、指名讀這首詩

            a提醒間、數、重、還等字的讀音

            b劃分節奏

            c標出韻腳。

            2、試背古詩

            3、對照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第二板塊——【目標b10分鐘】

            1、京口、瓜洲、鐘山之間真的是“數重山”“一水間”嗎?

            a說說這三者之間的實際距離。

            b說說當時的交通條件。

            2、作者為什么會覺得是“數重山”“一水間”。

            第三板塊——【目標b10分鐘】

            理解“綠”的特殊含義。

            1、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想想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出示“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等句子,理解“綠”的特殊含義。

            3、談“綠”字的用法。

            a出示教材上“資料袋”上的材料。

            b說說對描寫景色的作用

            c說說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第四板塊——【目標b10分鐘】

            理解“明月”的特殊含義

            1、作者此時的強烈思鄉情感奔涌而出,面對一輪明月,他禁不住大聲呼喚:

            2、出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理解“明月”的特殊含義。

            a作者的情感就像這明光一樣………

            b作者的希望自己的情感能透過月光……

            c作者想到故鄉的明月是不是也………

            d作者想到故鄉的親人也許也在明月下…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這首詩的教學設計,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抓重點詞句,反復咀嚼,反復品味,反復朗讀,引領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涵。運用詩意語文的建構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體驗,感同身受地與文本對話,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大體理解詩意;背誦并默寫古詩。

            2、領悟詩人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3、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配樂播放月亮圖)同學們,這是什么?(一輪明月高掛夜空)

            2、談話:碧空如洗,圓月如盤。在這皎潔的月光下,客居他鄉的游子,常常會以明月來吟詩作詞,寄托思念之情。此時此刻,看到這圓盤一般的明月,我們也忍不住想吟誦古人思鄉的詩句。

            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生:……

            過渡:同學們真會讀詩!俗話說,胸有詩書氣自華,讀詩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們將一起再來學習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思鄉的古詩——泊船瓜洲。

            板書:泊船瓜洲——王安石

            二、品味詩意

            1、解題目,知詩人。

            (1)齊讀題目,問: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邊)

            (2)你了解這首詩的作者嗎?指名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撫州臨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時代是在父親身邊度過,因此他視南京為地第二故鄉。)

            2、熟讀古詩。(課件出示標有停頓、重音的古詩)

            (1)小聲朗讀,想想該怎樣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2)自己大聲試讀幾遍,再同桌互讀評價。

            (3)指名朗讀,師生就重音、停頓、升降調進行評議。全班配樂齊讀。

            3、品味詩意。

            (1)小組合作學習,分組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2)指名說說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3)教師演示課件,學生根據演示背誦古詩。

            三、體驗情感

            1、品詞析句。

            (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理解了詩意只是讀懂古詩的第一步,剛才同學們已經感覺到王安石的思鄉之情。那你是從詩中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詩人這種思鄉的情緒呢?

            預設:

            A。“一水間”,說明相隔很近;“只隔”說明僅僅隔了幾座山。詩人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層山了,也不遠了。詩句中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板書:一水間只隔離家不遠——歸心似箭

            B。“又”是什么意思?“綠”又是什么意思?點出了春天又一次到來了,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時”、“還”你又怎樣理解?說明詩人多么想回到家鄉,思鄉之切。

            板書:又何時離家很久——思鄉之切

            2、據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在作詩過程中曾九過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象,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呢?你覺得用哪個字最好?為什么?

            預設:

            A。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春風一吹,把江南的景色變得春意盎然。

            B。“綠”最能表現春天江南的美麗景色,表現他愛家。

            C。“綠”字寫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綠色,寫出了顏色的美,表達詩人對家鄉的熱愛,襯托出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

            D。(播放江南美景圖片)江南的景色美嗎?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傳開了,他對字詞的推敲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3、小結: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板書:思念家鄉之情

            4、入境悟情:讀詩要把自己當成詩人。假如你在傍晚來到了異鄉江邊,望到了對岸,而你的家鄉就在離對岸不遠的地方,此時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

            5、融情誦讀:看課文插圖,想像一下,把自己當成詩人,融入詩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誦讀。

            四、誦讀升情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皓月當空,思緒萬千,古代詩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發感情,寫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句。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一起來充滿感情地吟誦下面的詩句。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搜集、欣賞更多王安石的詩歌。

          【2021《泊船瓜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泊船瓜洲》說課設計11-25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30

          《泊船瓜洲》《游子吟》教學設計12-21

          《泊船瓜洲》說課稿12-22

          王安石泊船瓜洲11-16

          《泊船瓜洲》語文教學教案01-11

          泊船瓜洲王安石詩詞12-28

          王安石《泊船瓜洲》解析11-12

          王安石泊船瓜洲詩句06-07

          王安石泊船瓜洲圖片11-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私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青青青视频手机在线看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一 | 尤物92午夜福利视频 | 婷婷色五月亚洲国产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