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詩》教學設計

          時間:2022-02-17 13:20:3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4篇),歡迎大家分享。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4篇)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4篇)1

            【教學要點】

            一、整體把握詩情,理解詩意。

            二、學習理解詩中的景物描寫(實寫)與聯(lián)想想像(虛寫)的關系。

            三、重點討論最后兩句詩的含義。

            四、做聯(lián)想和改寫練習。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導語:《天上的街市》寫的是美麗的夜景引發(fā)了作者無盡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麗、幸福、自由的生活圖景,抒發(fā)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今天我們來學習郭沫若寫的另外一首詩《靜夜》,也是寫于1921年,在日本留學時的一個夜晚,面對朦朧的月色,引發(fā)了詩人的聯(lián)想和想像,抒發(fā)了詩人無盡的情懷。

            二、范讀、學生齊讀。

            三、引導學生具體分析理解詩意。

            1.第一節(jié)寫的是哪些景物?(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2.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象?

            (月光朦朧,籠罩著松林大地,團團的白云遮掩著月亮和星星。給人的感覺是──朦朧、恬靜的美)

            3.第二節(jié)寫了哪些景物?(天河──海霧──鮫人──流珠)

            4.第二節(jié)的“天河何處”起什么作用?與第一節(jié)有關聯(lián)嗎?

            (承上啟下,引發(fā)聯(lián)想。因月、星自然聯(lián)想到天河,又因“白云團團”而不見天河,故而引出了“天河何處”的發(fā)問。上下過渡非常自然,聯(lián)系也非常緊密。)

            5.下面回答了“天河何處”的問題嗎?

            (回答了,“遠遠的海霧模糊”就是回答,即“天河就在那遠遠的、海霧模糊的地方”。這說明了“天河何處”是個設問句。)

            6.作者為什么著一“海”字?用得好嗎?

            (用得好。因白云茫茫如海,即為云海;在月光下的云海朦朧不清,如霧一般,故為海霧。詩人再由“海”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引出海中的神話故事。)

            7.看注釋,理解最后兩句。先由學生講,然后老師進一步補充。

            (補充:鮫人,亦作“蛟人”。神話傳說中的美人魚。張華的《博物志》中還說:“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綃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叫“鮫綃”。《述異志》:“南海出鮫綃紗,泉室(指鮫人)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余金,以為服,入水不濡。”)

            8.“鮫人在岸”,岸在何處?

            (在南海岸邊,此在“海霧模糊”之海岸,即在天上。天上有海,岸邊有鮫人。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在天河岸邊。)

            9.為什么寫“對月流珠”呢?是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呢?

            (這個神話傳說中,最美的、最神奇的就是眼能泣珠,故作者既想像出鮫人,自然就會聯(lián)想到她的神奇本領。可這到底表達一種什么感情呢?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歸納。)

            (這首小詩,寫于詩人留學日本期間,聯(lián)系當時的背景,和詩人的處境,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作者既有對現(xiàn)實的失望,也有對祖國、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在這月華滿天的時刻,詩人雖然寫的是鮫人在對月流珠,其實是詩人自己在對月流淚。詩人此時的哀傷、無奈、惆悵,化作了粒粒淚珠,以此來抒發(fā)自己的悲傷、思念之情。作者寫鮫人,目的是寫自己的情感,但通過這樣的聯(lián)想和想像,既含蓄,又優(yōu)美。

            可概括為:一個凄美的故事,抒發(fā)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失望,對祖國、家鄉(xiāng)、親人的思戀之情。)

            四、讓學生再齊讀此詩,體會作者抒發(fā)的情感。

            五、郭沫若這兩首詩,都發(fā)揮了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寫眼前景的,一般是實寫。寫不在眼前的想像的一般叫虛寫。請大家分別找出兩首詩中的實寫和虛寫。

            (《天上的街市》中第一節(jié)是實寫,第二、三、四節(jié)是虛寫;《靜夜》中第一節(jié)是實寫,第二節(jié)是虛寫。)

            六、任何兩個詞語都可以經(jīng)過四五個遞進的聯(lián)想,建立起聯(lián)系。如“木質(zhì)”和“皮球”是兩個意義相距很遠的詞語,但我們可以通過四步中間的聯(lián)想,就可以從“木質(zhì)”聯(lián)想到“皮球”:

            木質(zhì)──樹林,樹林──田野,田野──足球場,足球場──皮球。

            你也來試一試,完成“天空”和“茶”,“鋼筆”和“月亮”的聯(lián)想。也可任意選兩個詞作聯(lián)想的練習。

            七、請看課文后邊的練習第三題,先讓學生讀《夕暮》,對詩意略作討論后,再把原詩改寫為一段散文。如果有時間,可以課內(nèi)完成,并作課內(nèi)交流,如果時間不夠,就留到課外去完成。

            補充:

            《夕暮》是一首寫景短詩,詩人廢名在20世紀40年代說過:“像郭沫若的《夕暮》,是新詩的杰作,如果中國的新詩中準我選一首,我只好選它。”這個評價有些夸張,但也可見這首小詩的魅力。

            詩中用比喻的手法,編織了個童話故事般的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豐富的想像和善良美好的童心。

            八、根據(jù)學生前一節(jié)課的要求和學生寫作的情況,繼續(xù)鼓勵學生寫詩,為下一節(jié)的練習課做好準備。

            【板書】

            《靜夜》

            郭沫若

            月光──松林──白云──疏星朦朧、恬靜的美

            天河──海霧──鮫人──流珠一個凄美的故事,抒發(fā)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失望,對祖國、家鄉(xiāng)、親人的思戀之情。

            “木質(zhì)”和“皮球”:

            木質(zhì)──樹林,樹林──田野,田野──足球場,足球場──皮球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一、學習掌握兩詩的韻律。

            二、掌握兩詩的節(jié)奏。

            三、作業(yè)評講。

            四、學生提問、釋疑。

            【教學安排】

            一、學習把握兩詩的韻腳。

            前段時間,有同學在作業(yè)中問我,寫詩一定要押韻嗎?應怎樣押韻呢?

            1.現(xiàn)在就請大家來讀一讀第一這首新詩,看看他是否押韻,是怎么押韻的?(由學生發(fā)言歸納出)

            韻腳:第一節(jié)“星”──“燈”第二節(jié)“市”──“奇”

            第三節(jié)“廣”──“往”第四節(jié)“游”──“走”

            本詩的韻腳都在每節(jié)的二、四句的末尾,各小節(jié)所押的韻不一樣。第一節(jié)是inɡ與enɡ韻母相近,第二節(jié)是i韻母相同,第三節(jié)是uanɡ韻母相同,第四節(jié)是ou韻母相同。

            2.再看第二首詩的韻腳。

            第一節(jié):林──星一個in一個inɡ ,韻母接近。

            第二節(jié):處──糊──珠韻母都是u .

            其實,新詩押韻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只要讀來有韻律感,流暢、順口就行。新詩也有很多不押韻的,不過押韻的讀來,比不押韻的總要優(yōu)美上口些。

            二、新詩一般還具有一定的節(jié)奏,就像唱歌有節(jié)奏一樣。節(jié)奏感可以增加詩的美感,讀出詩的節(jié)奏,可以增強對詩的理解和領悟。(可先請一個學生來讀,要求分辯出節(jié)奏來,然后進行糾正。老師可就一些兩可的情況略作說明。)

            三、作業(yè)講評。

            主要做法:將學生的詩歌作品和改寫收起來,選擇其中較好的進行講評,針對比較集中的`問題作一些講解。

            四、學生提問,大家討論解答,老師指導并解答學生難以解答的問題。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4篇)2

            教材分析:

            《郭沫若詩兩首》選的是《天上的街市》和《靜夜》,它們都短小、精粹,清新、優(yōu)美,適合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激發(fā)學生的追求理想、追求美的愿望。它們的結構、手法和情調(diào)都頗為類似,可以進行比較。《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國古代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它借豐富新奇的聯(lián)想和想像,描繪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靜夜》先描繪靜謐的夜景,然后放飛想像,給讀者留下無窮的回味。所以教學時要通過朗讀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豐富的情感,同時,能讓學生了解詩歌中聯(lián)想和想像運用的重要性。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朗讀詩歌并背誦,要分清節(jié)奏,念準重音,讀出感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激活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積累創(chuàng)造思維的體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兩首詩的寫法和風格。

            學習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

            2、在熟讀美讀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復述、擴寫、改寫等再加工創(chuàng)造。

            課前準備:

            老師準備鋼琴曲〈星空〉、二胡曲〈月夜〉,學生查閱郭沫若及詩集〈星空〉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天上的街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你喜歡星光燦爛的夜晚嗎?能說說原因嗎?(學生自由發(fā)言)燦爛星空總是能激發(fā)人們無窮的想象,浪漫的詩人往往會借助種種想象來寄托自己的理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首極富想象力的詩:《天上的街市》。(投影課題及作者。)

            二、初讀詩歌,指導朗讀。

            1、學生小聲地自讀詩歌,了解作者。讀準字音,用學過的方法劃分詩歌的節(jié)奏和重音。

            2、聽讀(視頻朗讀)同學們通過自讀,對詩歌有了初步的感受,我們再來聽聽專家的朗讀。通過比較,進一步把握這首詩的朗讀要求。

            3、歸納朗讀要求

            1)節(jié)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輕松、柔和、舒緩。

            2)把握這首詩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憂郁的感情。

            三、再讀詩歌,整體感知。

            同學們根據(jù)剛才歸納的朗讀要求再一次朗讀,要求讀出感情、讀出美、讀出悟。

            1、再次自讀。

            2、指導朗讀并評點,齊讀。

            3、師評點。

            4、師讀。

            四、深入感悟,鑒賞創(chuàng)新。

            同學們在美讀的過程中,是否感覺到這首詩寫得很美?那么你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些地方?為什么?小組交流后、自由發(fā)言。

            第一節(jié):描寫了美麗的夜景

            (1)作者最先看到的是什么景物?

            明確:作者最先看到的是街燈,由街燈聯(lián)想到了明星。

            (2)為什么會有這種聯(lián)想?

            明確:因為它們有相似點。

            (3)街燈“點”,明星“閃”,“點”和“閃”能否互換?

            明確:不能,“點”暗示天上有人在點燈。

            第二節(jié):由街燈聯(lián)想到了街市,進一步想到街市上的物品。

            (1)你能想象出天上的街市會有哪些物品嗎?或者你想到天上的街市去買些什么物品呢?

            (2)兩個“定然”能否改成“是否”?為什么?

            第三節(jié):描繪了一幅什么圖畫?(騎牛圖)

            第四節(jié):描繪了一幅什么圖畫?(閑游圖)

            這兩節(jié)描寫了牛郎、織女在天上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指名復述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

            教師起頭:從前,有一位勤勞能干的青年名叫牛郎,他和一位名叫織女的仙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好景不長、、、

            (1)詩中所寫的和傳說中的一樣嗎?

            (2)作者為什么要改寫傳說呢?

            明確:不一樣.表達作者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分析這一點時,穿插介紹作者及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

            (3)詩人所寫的天上的人及他們的生活,這些都存在嗎?(不存在)這是一種什么方法呢?

            明確:不存在,想象。

            教師講述:同樣是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的故事,結局卻截然不同。

            小結:這首詩詩人通過兩個神話般的意象,給我們展示了富有浪漫色彩的詩的意境。那么作者是怎樣一步步由地上想到天上的呢?

            五、質(zhì)疑問難,合作探究。

            思考下列問題:

            1)詩中哪些是寫實的詩句?哪些是想象的詩句?

            2)詩人由遠遠的街燈聯(lián)想到什么?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聯(lián)想?

            3)詩人怎樣由聯(lián)想而進入想象?想象又是怎樣逐步展開的?

            4)天上的人們生活是怎樣的呢?最后一節(jié)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教師予以引導、明確,掌握全詩結構和主旨。

            歸納想象思路

            街燈→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

            六、課堂小結。

            詩人運用聯(lián)想與想像的手法,用優(yōu)美而又親切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美麗的天街,創(chuàng)造了牛郎織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圖景。字里行間,充溢著詩人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向往與追求,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誦一遍這首詩,感受詩人的美好情懷吧。

            七、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歌。

            2、用自己的話把詩歌的想象世界寫出來。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唐代詩人王維有一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在這樣月光如水的晚上,你會有哪些遐思呢?(讓學生暢所欲言)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隨同詩人觀賞奇景,馳騁想像。

            二、朗讀品味

            1、聽〈靜夜〉詩歌朗誦,配上二胡曲〈月夜〉。

            思考:這首詩哪部分是寫實,哪部分是想象?寫實與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點?

            明確:第一節(jié)描繪了靜謐的夜景,屬寫實,第二節(jié)屬想象,無論是寫實還是想象,都突出了夜晚的“靜”

            2、學生自己朗讀第一節(jié),描述一下作者所描繪的夜景景象。

            這是一個“平和潔凈”的世界:淡淡的月光,籠罩著翠綠的松林,還有旁近的村莊。月色白而淡,是一種朦朧的美;松林綠而濃,有一種蒼勁之美。夜空明凈,月朗星稀,抬頭還可依稀瞧見團團白云,更有幾點星星點綴天幕,似從白云縫隙漏出……環(huán)境非常“雅”,而這種“雅”的氛圍,是一種俗心難成的無言的教化。

            3、在這樣的月夜,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第二節(jié)開頭劈頭一問“天河何處”,結束了第一小節(jié)的寫景思路,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引向了廣袤宇宙,又以“遠遠的海霧模糊”收攏讀者放飛的心神。“鮫人在岸,對月流珠”寫出詩人的想象已經(jīng)像脫韁的野馬,穿過茫茫的海霧,想像著一位“鮫人”立在岸邊,對著月亮無聲地流下串串珍珠淚……

            詩人面對縹緲的星空,浮想連翩。晴夜高穹,銀河該在何處?站在村邊松林遠遠望去,只見一片白色迷蒙,如煙、似霧,虛幻空靈。而銀河岸邊,只怕有一位鮫人對月傷心,泣淚而成珠。寫作本詩時,已是“五四”運動退潮后的低沉時期,思想上的苦悶與矛盾,內(nèi)心中的痛苦和煎熬,讓詩人怎能不鮫人泣珠、杜鵑啼血!

            4、多么奇瑰的想像,你能結合詩的意境,發(fā)揮你的想像,探究出詩人所“泣”的內(nèi)容嗎?是喜極而泣,還是傷心落淚?或者是無窮的思念?

            先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和注釋來理解。接著讓學生發(fā)揮想像,暢所欲言,然后教師談談自己的理解。最后明確:結尾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回味,讓人產(chǎn)生無盡的回味和神往!這正是詩歌的留白藝術。我們可以聯(lián)系詩人當時的心境、處境,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來填補這未說出的內(nèi)容??是懷戀親人,期待著即將來到的甜美的團聚;是思戀家園,期待著它們走出愁霧早見清朗;是孤獨、無望,期盼美好自由溫柔的人間??總之,這空白可填的有很多,它包含著詩人對祖國、對家園、對人民的一片深情。不同的人讀著會聯(lián)想出不同的美好答案。

            三、再次朗讀,探究解疑。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好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

            讓學生談談,然后明確: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節(jié)奏舒緩,有著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把握好詩歌美好、恬靜、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郁的感情基調(diào);朗讀時節(jié)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輕松、柔和、舒緩。

            2、請同學朗讀,思考:這首詩的兩個小節(jié)之間有著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第一節(jié)的景物描寫,是想像的基礎,而沒有了第二節(jié)的想像,第一節(jié)的的景便沒有活力,沒有生氣。有了第二節(jié)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無奇的景變得空靈、美麗。

            四、比較閱讀,鑒賞提升。

            1、兩首詩歌更喜歡哪一首?為什么?

            可從內(nèi)容、意境、語言、寫法等方面談,言之成理即可。

            2、兩首詩歌有何異同?

            相同點:創(chuàng)作背景:都選自于《星空》,寫于五四以后詩人最苦悶的時期。

            內(nèi)容:題材:由現(xiàn)實的情景聯(lián)想到天上傳說中的人和事。

            主題:表現(xiàn)了詩人對當時黑暗現(xiàn)實的失望和痛苦,對光明未來的向往。

            感情:都充滿了恬靜美好,而又淡淡的憂傷。

            不同點:《天上的街市》更積極、樂觀一些。

            五、體驗反思,拓展延伸。

            1、區(qū)別聯(lián)想和想象

            聯(lián)想:是由眼前的事物想到與此相關或相似的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2、聯(lián)想和想象練習

            仿句示例:天上的明星現(xiàn)了,好象點著無數(shù)的街燈

            1、牽牛花開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籠中的小鸚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光照在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課堂小結。

            多么奇妙的想像,多么美好的詩歌,請大家課外閱讀《星空》,詩歌能讓你更加領略生活的美好!

            七、朗誦比賽。

            背誦兩首詩歌。小組間互背,推薦背的好的全班交流。

            八、布置作業(yè)。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4篇)3

            一、目標與要求

            1.正確誦讀這兩首詩。

            2.區(qū)分詩中寫實的詩句和想象的詩句。

            3.體會聯(lián)想在詩中的作用。

            4.理解作者思路,把握詩的大意。

            二、教與導設計

            ①學法指導

            學習這兩首詩,要了解作者郭沫若的相關情況,理清作者的思路,想一想:詩中哪些是寫實的詩句,哪些是想象的詩句。詩人是怎樣由聯(lián)想而進人想象的,想象又是怎樣展開的。在讀懂大意的基礎上,讀讀背背。

            ①重點與難點

            1.《天上的街市》的結構層次。

            這首詩共四節(jié)。

            第一節(jié),從地上的街燈寫到天上的明星。

            這一節(jié)通過街燈像明星、明星像街燈的回環(huán)往復的互喻,相映成趣,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滿幻想。充滿詩情畫境的美妙意境。

            第二節(jié),寫天上的街市。這一節(jié)通過想象天上街市的繁華富庶,天上生活的幸福美好,塑造了一個理想的世界。

            第三、四節(jié),由天上的街市進而想象天上的生活。牛郎織女,一對恩愛夫妻,在耕織之余,悠閑地在美麗的街市上游逛,自由而美滿。

            2.《靜夜》的結構層次。

            這首詩只有兩節(jié)。

            第一節(jié),描繪靜夜的景色。著重突出一個“靜”字,淡淡的月光,靜溢的松林,掛著的白云,稀疏的星辰,塑造了月夜靜思的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由靜夜聯(lián)想到跤人流珠的傳說。

            較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流露出感傷的情緒。

            3.聯(lián)想在詩中的作用。

            聯(lián)想是藝術想象的形式之一,它是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一點為“觸媒”,由此及彼,由現(xiàn)實想到歷史,由自然想到傳說,想到社會,由生活想到哲理、人生,從而表現(xiàn)詩人獨特的內(nèi)心感受和思想情懷。這兩首詩都成功地運用了聯(lián)想,由星空聯(lián)想到天河,聯(lián)想到跤人流珠的傳說,由地上的街市聯(lián)想到天上的明星,聯(lián)想到牛郎織女的傳說,從而抒發(fā)了作者對反動統(tǒng)治下的黑暗社會的厭惡,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0.問題與方法

            1.詩中哪些是寫實的句子,哪些是想象的句子?

            兩首詩中第一節(jié)都是寫實句子,其余的都是想象的句子。

            2.這兩首詩的寫作背景如何?

            這兩首詩都選自《女神》之后的詩文集《星空》,寫于1921年至1922年,這時國內(nèi)的“五四’海潮已過,政局混亂。作者思想感情極端矛盾,他既對現(xiàn)實不滿,有強列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反抗精神,又希望在大自然里或在超現(xiàn)實的空幻境界里找尋暫時的逃避和慰安。因此,詩中想象大膽,表情含蓄。

            三、學與練設計

            0識記與理解

            1.解釋下列詞語,并給加點的字注音。

            縹緲():閑游:籠罩():鮫()人:

            2.填空。

            這兩首詩的作者是郭沫若,他原名,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他的代表詩集有____。一等

            3。理出作者聯(lián)想的思路。

            《天上的街市》:《靜夜》:—————

            0鞏固與掌握閱讀下面兩節(jié)詩,然后答題。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

            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箱在走。

            1.詩中的兩處括號,依次填上合適的詞的一項是()。

            A寬闊閑游B.寬廣旅游C.寬廣閑游D.寬闊旅游

            2.詩中的牛郎織女的命運和傳說中牛郎織女的命運有什么不用?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3.結合全詩,對本詩中心意思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作者由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達了熱愛生活的感情。

            B.作者通過描繪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訴讀者那不過是縹緲的幻想,表達了自己郁悶的感情。

            C.通過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繪,表現(xiàn)了對黑暗現(xiàn)實的痛恨,對理想牛活的向往,激發(fā)人們?yōu)閷崿F(xiàn)這一理想而奮斗。

            D.通過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實黑暗生活的逃避。

            4.給上面兩節(jié)詩標上朗讀的節(jié)奏和重音。

            拓展與遷移閱讀課后練習三郭沫若的《夕暮》,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在這首詩里,是看到了什么而聯(lián)想到什么,最后才聯(lián)想到“牧羊的人”的?

            2.任何兩個詞語,經(jīng)過四、五個遞進的聯(lián)想,可以建立聯(lián)系。如:鋼筆一月亮可以作如下聯(lián)想:鋼筆一作文一題目一中秋一月亮。再如大海一小狗:大海一漁家一寵物一小狗。

            請你也試一試就下面詞語進行聯(lián)想:田野一汽車;人一木星;電腦一垃圾。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4篇)4

            【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像能力。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3、領略這兩首詩所表現(xiàn)的意境美、韻律美和情感美。

            【學習重點】講清聯(lián)想和想象的知識,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

            【學習難點】對聯(lián)想和想象的區(qū)分。

            【知識鏈接】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詩人、學者,代表詩集有《女神》《星空》等。

            2、寫作背景:

            《天上的街市》這首詩寫于19世紀20年代初期,此時,“五四”已經(jīng)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各派軍閥勢力窒息著。面對這種現(xiàn)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xiàn)實,向往光明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fā)下,寫下了這首充滿浪漫色彩的著名詩篇《天上的街市》。《靜夜》最初發(fā)表于1922年8月18日上海《時世新報學燈》,原題《靜夜吟》。

            3、關于聯(lián)想和想象:

            聯(lián)想是根據(jù)事物互相聯(lián)系這一客觀規(guī)律,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而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在文學作品中,聯(lián)想可以豐富想象的內(nèi)容,促進想象的發(fā)展,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jié)更生動感人,環(huán)境場面描寫更充分發(fā)揮襯托人物、烘托氣氛的作用。想象則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合理的想象是為塑造形象、表現(xiàn)主題服務的。想象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辨別真假、善惡、美丑,提高鑒賞能力,豐富知識,接受美的陶冶,受到教育和啟迪。

            【自主學習】

            1、指導、訓練朗讀,體會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并試著劃分兩首詩的節(jié)奏和重音。

            (這兩首詩在朗讀時節(jié)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柔和、舒緩。)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縹緲()()燈籠()籠罩()漏出()鮫人()

            3、填空。

            這兩首詩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籍貫________,是著名________、________,代表詩集有________、________等。

            4、選詞填空。

            (點閃明現(xiàn))

            (1)遠遠的街燈___了,好像___著無數(shù)的明星。天上的明星___了,好像____著無數(shù)的街燈。

            (2)這四個詞的位置能否互換?為什么?

            【合作探究】

            《天上的街市》

            5、全詩共四節(jié),每節(jié)寫的是什么?

            6、作者怎樣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的?詩中哪些是聯(lián)想,哪些是想像?

            7、詩中牛郎織女和傳說中牛郎織女的命運有什么不同,作者為什么這么寫?

            8、細讀《靜夜》詩文,看詩人具體寫了什么。其中哪些是寫實,哪些是想像?

            9、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靜夜》全詩的意境。

            11、比較一下:這兩首詩的結構有哪些異同?同是夜晚,同在天上,同條天河,可在兩首詩中表達了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意境,你能說說原因嗎?

            【精讀精練】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12、“我想那縹緲的空中”,“縹緲”一詞換成“晴朗”不是更好嗎?能不能換,請說說理由。

            13、既是想像,作者為什么又用“定然”一詞來作充分肯定呢?

            14、這一小節(jié)表達了作者的一種什么感情?試結合背景分析作者這一美好想像的根源在何處?

            15、“美麗的街市”在作者心中是對什么的追求?而“世上沒有的珍奇”是作者對什么的追求?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4篇)】相關文章: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12-17

          《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07-28

          《郭沫若詩兩首:靜夜》教學設計12-16

          《郭沫若詩兩首》優(yōu)秀教學設計08-05

          《郭沫若詩兩首》精品教學設計08-04

          郭沫若詩兩首優(yōu)秀教學設計08-01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范文08-01

          《郭沫若詩兩首》的教學設計08-01

          《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模板08-01

          郭沫若詩兩首《靜夜》教學設計11-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精品视频 | 五月天久久国产你懂的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 最新先锋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人一成在线网播放 | 在线人成地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