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13 04:58:20 啟宏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通用6篇)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槐花幾時開》《太陽出來喜洋洋》

            教授人: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四川民歌,能夠在兩首音樂的對比中感受句式、情緒和樂器音色的分類。

            2、過程與方法:利用欣賞和試唱體驗等方式聆聽樂曲,知道管弦樂的風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圣管弦樂的初步認識并對其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兩首樂曲的對比體驗、分析

            教學難點:

            對此類音樂的'學習產生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到陜西聆聽了一首激情高昂的山丹丹,本節課教師帶著你們到四川去玩一玩,你們可知道,四川方言中,他們的口頭語說的最多的都是什么嗎?”

            “對了,就是噻”,不信,現在教師就用一首歌來告訴你們。

            二、新課教授

            1、出示《槐花幾時開》的歌詞。

            高高山上喲,一樹喔槐喲喂。

            手把欄桿噻,望郎來喲喂。

            娘問女兒呀,你望啥子喲喂,

            哎!我望槐花噻,幾時開喲喂。

            2、聆聽《槐》,讓學生劃分樂句。

            3、教師嘗試教授學生演唱歌曲,對歌曲留下印象。

            4、引出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對兩首歌曲進行對比。

            《槐》《太》

            情緒儲蓄、優美熱情、強悍

            樂句四個兩個

            音域寬窄

            5、出示管弦樂演奏《槐》。告之樂器分組,并進行聆聽,聽到樂器組變化時舉手示意。

            (1)雙簧管

            (2)圓號

            (3)長滴

            (4)小中大低音提琴

            (5)英國管

            6、聆聽《太》

            (1)弦樂、圓號

            (2)長、短笛,單雙簧管

            (3)大管、長號、大、低音提琴

            (4)長笛

            (5)長、短笛,單雙簧管與樂隊

            三、教師小結,總結歌曲與管弦樂的區別與特色。

            民歌:突出地方文化與特色

            管弦樂:彰顯大氣,音色更為豐富。

            教學反思: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由淺入深,接觸四川民歌,基本都能完成欣賞任務。

            在聆聽管弦樂曲中,大多數同學對個別樂器的音色無法分辨,這說明平時對西洋管弦樂器了解和知道的較少。

            缺乏多媒體展示,應由學生在一定音樂知識的積累下才能將欣賞課上的更好。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聽辨歌曲,在體驗、實踐、創作中體會這首山歌的特點。

            2、明白五聲調式和上波音的特點,感受四川地方語言,能夠有表情、有意境的演唱歌曲。

            3、透過有感情的.演唱《太陽出來喜洋洋》,讓學生了解民歌、喜歡民歌。

            教學重點:

            有表情地演唱、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

            怎樣有表情地演唱、表現歌曲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大幅場景圖片、打擊樂(大鼓、镲、雙響筒)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生觀看視頻)

            呼吸練習(三慢三快)

            二、體驗活動

            1、有表情的喊太陽:太陽出來了(三次)

            2、體驗鼓、镲演奏。

            3、師范唱,生體驗歌曲風格,引出課題。

            1)喊太陽→師表演唱第一段→師原速歡快演唱歌曲一二段。

            2)歌曲風格

            3)出示課題

            三、復習、處理歌曲

            1、分析這首民歌特點

            1)跟鋼琴唱旋律,感受五聲調式。

            2)生跟鋼琴手劃旋律線,唱旋律,感受山歌的特點。

            2、歌曲語言特點?

            1)欣賞《太陽出來喜洋洋、》一二段

            2)分析語言特點,體驗。

            3)有感情的完整朗讀一二段歌詞

            3、處理歌曲

            1)生跟琴完整演唱第一、二段(生雙響筒一齊伴奏)

            2)聆聽、感受、演唱上波音,感受其特點及作用

            4、跟鋼琴完整演唱一、二段。

            5、深入處理歌曲

            1)人聲模仿腳步聲

            2)人生模仿砍柴聲:

            3)生同時演唱三聲部(雙響筒伴奏)

            4)三聲部及雙響筒鑼鼓隊一齊奏唱

            5)完整表演唱

            四、拓展

            1、播放視頻

            2、討論交流

            3、總結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 篇3

            活動名稱:

            太陽出來喜洋洋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認識大鼓、鈸,學習敲擊方法。學會用大鼓、鈸演奏歌曲第二聲部(襯詞部分)。

            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拍,探索鈸的止音方法。

            3.要求幼兒演奏鈸的時,注意控制手臂的動作幅度,不與同伴碰撞。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按節奏分聲部表演這首歌曲。

            2.大鼓、鈸各三個。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復習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

            (1)幼兒集體用熱情、有力的聲音唱這首歌。

            (2)幼兒分兩個聲部唱這首歌。

            (3)幼兒分聲部表演這首歌:一聲部表演勞動動作;二聲部唱襯詞。

            2.指導幼兒學習聽音樂演奏打擊樂器。

            (1)認識大鼓、學習大鼓的演奏方法。聽辨用鼓錘敲擊鼓面和鼓邊時聲音的不同。

            (2)幾名幼兒分別認識敲鼓的方法,其余幼兒跟做模仿動作。

            (3)認識鈸、學習鈸的抓握方法。

            (4)傾聽擊鈸的'聲音、探索止音方法。(即敲擊后,自然劃圈后放在胸前衣服上)

            (5)六名幼兒,分別拿大鼓、鈸練習合奏。注意按音樂整齊的敲擊。

            (6)知道鼓、鈸合奏,聲音響亮,可以為襯詞部分歌曲伴奏。

            (7)六名幼兒分別拿大鼓、鈸敲擊歌曲襯詞部分,其余幼兒唱歌詞,在老師的指揮下完整練習。

            (8)幼兒輪流使用大鼓、鈸,在老師的指揮下完整練習。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樂句連接的練習,讓學生體驗音樂的流動與終止。

            2、能準確演唱《太陽出來喜洋洋》的樂譜和歌詞。

            3、用清晰明亮的聲音,富有表情的演唱這首歌曲。

            4、欣賞“火車向著韶山跑”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發聲練習

            1=C 2/4

            5 3 4 2 1 2 3 4 5 3 4 2 1 —

            ni no ni no ni no ni

            二、樂句連接

            1、認唱旋律短句

            1)請學生打好拍子,注意附點音符的節奏。

            2)自己練唱,想一想如何連接比較好聽。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演唱。

            3)把排列好的樂句來唱一唱。

            三、欣賞“火車向著韶山跑”

            1、導入: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大家搭乘火車,跟著音樂,感受這輛火車把我們開往那里?

            2、聽賞音樂“火車向著韶山跑”,邊聽邊模仿開火車的動作。

            3、這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四、新授課

            1、導入新課

            師:火車把我們帶進了韶山,已聽到了各種民歌,也學唱過一些民歌,大家都知道民歌分為山歌、小調、勞動號子。我們聽過的《落水天》、《對鳥》都屬于山歌。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首山歌,請你們聽一聽,想一想,這首山歌是人們在什么時候演唱的?

            2、聽音樂: 指導學生邊聽邊輕聲哼唱

            3、討論分析歌曲

            生:是人們上山打柴時唱的。

            師:是啊,你聽出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么樣的?

            生:很神氣,很高興的(樂觀的)

            再次聽音樂,注意旋律

            師:你發現什么?

            生:有“ ”記號。

            老師解釋“波音”:從本音出發向上波動一個音再回到本音。

            舉例:2 ——2 學生唱一唱 ;老師指出跨小節切分音,請學生來想一想這個音唱幾拍?并劃拍唱一唱

            4、學唱樂譜

            1)根據音高來模唱旋律。

            2)齊聲劃拍輕聲唱旋律。

            3)師生接口唱樂譜 ;注意:波音的演唱,跨小節切分音的節奏

            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準確演唱樂譜。

            4)分小組來演唱歌譜,比一比賽一賽,看哪一組唱得最好!

            5、學唱歌詞

            1)先聽音樂

            2)再跟琴輕聲演唱歌詞。 注意:襯詞的演唱。

            3)學生來排練這首樂曲,可以用什么樣的演唱形式來演唱。

            提示:可采用齊唱、領唱、分組唱、輪唱等形式。

            4)請學生自己選擇演唱形式來試一試,看看表演效果如何。

            5)再在歌曲前加上引子:“2 3 2 1 2 —” 太陽 出來 羅

            學生自己進行排練,并進行表演。

            五、小結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四川民歌《太陽出喜洋洋》,感受其歡快喜慶的音樂特點;

            2.嘗試根據音樂的節奏自編游戲動作,能對輸贏結果做出敏銳的反應;

            3.有兩兩合作、協商決定游戲規則和游戲玩法的意識。

            活動準備:

            音樂、圖片(農夫、斧頭、狼)、籮筐實物一對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欣賞歌曲的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今天的心情好嗎?你們覺得心情和天氣有關系嗎?

            1.欣賞歌曲,介紹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2.欣賞歌曲,用拍手的方式感受歌曲喜氣歡快的'節奏和情緒。

            3.欣賞歌曲,帶著問題:歌里唱了什么?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自由地表達自己對歌詞的理解(重點引導孩子用肩部和手腕動作來感受挑籮筐晃悠悠的感覺)。

            二、熟悉歌曲內容,模仿游戲中的三個角色

            1.你聽到歌里唱了誰上山崗?他是怎么去的?(出示“挑扁擔的農夫和籮筐”)誰愿意來做一做?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扮演農夫,練習挑籮筐動作。

            2.農夫手上拿把什么?(出示“斧頭”)斧頭的動作怎么做?

            3.山崗上有什么?(出示“狼”)狼兇狠惡毒的樣子是怎么樣的?

            三、學習音樂游戲

            1.了解角色之間的關系,明確挑籮筐、拿斧頭等標志性動作。師:我們來看看農夫、斧頭、狼,他們誰控制誰?

            2.老師示范講解游戲。

            游戲玩法:

            第一段:農夫出場

            第二段:斧頭出場

            第三段:豺狼出場(間奏時段猜拳并進行獎懲)

            四、樂意與老師或同伴合作,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1.單人游戲(領隊追、輸家跑、贏家不動、輸家可跑到贏家背后躲)。

            2.多人游戲(領隊追、輸家跑、贏家不動、輸家可跑到贏家背后躲)。

            3.雙人對抗游戲(兩人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

            4.分組對抗游戲(組內協商出拳內容,兩組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

            五、放松活動,同伴間互相捶背、捏肩、撓癢、打滾等六、結束:挑著砍獲的豺狼回家咯(音樂伴隨)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啰嗨”的襯詞表示歌曲的歡快有力。

            2、樂意與老師、同伴合作演唱歌曲,體驗對唱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圖譜、音樂伴奏

            三、活動過程:

            1、練聲部分

            “小朋友們好,劉老師你好”

            歌曲:兩只小鳥

            2、聽音樂感受音樂的節奏

            師:今天呀,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新的歌曲,請你們的小耳朵聽聽看這首歌曲和“春天”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呢?

            3、學習歌曲襯詞——啰嗨

            傾聽音樂一遍(啰嗨的聲音響)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啰嗨符號圖片

            教師清唱,幼兒傾聽

            教師唱歌曲的前一部分,幼兒唱“啰嗨”

            邊唱邊出示圖片

            4、學唱歌詞部分

            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5、教師指揮,幼兒交換演唱

            6、結束部分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反思03-03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反思10-14

          太陽出來喜洋洋教案11-04

          太陽出來喜洋洋說課稿(精選6篇)09-08

          太陽出來喜洋洋說課稿(通用5篇)08-22

          太陽出來喜洋洋音樂教案(精選6篇)11-27

          太陽出來喜洋洋幼兒園教案優秀01-31

          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反思范文03-12

          《喂——出來》教學設計08-1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女同精品久久国产字幕 | 中日韩AV综合在线 | 午夜福利视频入口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视频 | 亚洲国产看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