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2-05-11 09:50:20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大班科學教案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大班科學教案3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每組一份報紙條,每人一個裝水的大油瓶。

            一張大記錄表,一支記號筆,三張已粘貼好的報紙。

            活動目標

            激發幼兒積極思考,探索出不一樣的變化方法。

            引導幼兒發現同樣的一張紙條,通過改變形狀,可以變得堅韌牢固。

            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學習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科學探索活動。

            活動過程

            1.觀察材料,導入課題。

            看,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發散思維)今天,老師想用這張報紙條提起這個油桶,你們覺得可以嗎?(出示表格、記錄)(不可以)為什么?

            覺得不可以的舉手,可以的舉手。(統計人數記錄)那就一起來試試吧。

            注意:

            (1)每個小朋友一次只能用一張紙條,用壞的紙條放到中間的籃子里。

            (2)只能用紙條提,手或身體都不能碰到油桶上。

            2.幼兒第一次自由探索。

            (1)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巡回觀察。

            如斷了:想想辦法,怎樣讓它更牢固些?

            如成功了:再想想有沒有其它辦法,也可以提起來?

            老師倒數5個數,你們拿好操作的紙條坐到前面的座位上。

            (2)集中討論:

            剛才誰成功了?你是怎么做的?(記錄)還有誰也是這么做的?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那再來試一試,看能不能用其它辦法,也將桶提起來。

            注意:這次只能用一只手提。

            3.幼兒第二次探索。

            (1)一種成功了,再試試還有沒有其它辦法?

            (2)倒數5個數,拿好紙條坐到前面。

            (3)討論:你用了什么辦法也成功了?還有什么不同的辦法?(記錄)小結:剛才小朋友說不可能,現在通過嘗試,我們想出了許多辦法,卷、折、擰,把不可能成為了可能,真厲害!那到底哪種方法變出的紙繩最堅韌牢固呢,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拉一拉。

            4.幼兒游戲。

            每個小朋友一張這樣的紙條,想辦法讓它變得又長又牢固,然后找一個小朋友拉一拉,比一比,看誰的紙條最長最牢固,堅持到最后。

            還有誰想挑戰老師的?下次活動繼續探索。

            5.觀看表演:紙繩秋千。

            兩位老師擰紙繩。

            讓一個小朋友坐在上面蕩秋千。厲害嗎?

            6.聯系生活,拓展經驗。

            你們知道嗎,這種擰繩子的辦法,有時還能救人呢。比如在發生緊急狀況的時候,門口出不去,有人就用家中的床單或窗簾撕剪成一條條,然后擰成布繩連接起來,從窗口放下,順著布繩爬下去逃走了。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沙子和石頭的特征,知道沙子和石頭是多種多樣的。

            2、通過觀察、討論,發現沙、石的用途以及它們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課件:有用的石頭。

            2、課-照片:巖石。

            3、幼兒用水彩筆。

            4、幼兒搜集的小石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圖片欣賞:漂亮的巖石

            教師提出疑問:漂亮的巖石是怎樣形成的呢?

            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展開

            1、教師講解巖石的形成

            巖石是經過風吹日曬,又經過雨水、空氣等外力的作用,沉積成巖固結而形成的巖石。

            教師:你們出去旅游的時候看見過巖石嗎?想一想在哪里見過巖石?

            (提示:海邊,山林等)

            2、實驗。

            出示:一團捏在一起的濕沙

            你們看這是什么?現在,我們用吹風機吹一吹,看看有什么變化?

            小結:小球上的沙,由于濕度的'變化和擠壓,可變成巖石。

            老師再告訴小朋友呀,巖石經過風吹、日曬或水浪的沖擊可變成大石頭呢。

            3、了解巖石的沙化特征

            課件演示:巖石和沙子

            教師:看看照片上是什么?,你們知道沙子是怎樣形成的嗎?

            小結:巖石被風化成為小塊后,還必須經水流的不斷沖涮,才能形成沙子,粗沙進一步又可變成細沙。所以,可以說沙是石頭變的,石頭也是由沙變的。

            4、引導幼兒在探索中認識石頭。

            (1)讓幼兒自己玩自己的石頭(每人一塊,顏色、大小、形狀不一),

            (2)啟發提問:

            石頭是什么樣的?(硬硬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覺?(粗糙、光滑)

            你手里的石頭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引導幼兒說出:石頭是多種多樣的,顏色有……,形狀有……)

            5、討論:石頭有什么用?

            課件演示:《有用的石頭》

            鋪路、鋪地、筑防洪堤、做假山、石橋和石凳、石欄桿

            結論: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石頭。

            三、結束

            鼓勵幼兒在小石頭上作畫。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后繼續收集不同的石頭,了解不同石頭的作用,然后講給大家聽。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們通過許多的方式處理或者再利用,懂得垃圾分類擺放的益處。

            2.能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活動準備:

            1.請父母幫助幼兒一起收集回收垃圾、處理垃圾的圖片,讓幼兒初步的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識。

            2.垃圾分類回收箱及各種垃圾的圖片。

            3.《幼兒畫冊》(第二冊p22)。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相互的交流平時見過的垃圾,說說這些垃圾分別是從哪里來的。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扔到垃圾箱后怎么辦?到哪里去了幼兒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關于垃圾的知識。教師補充。

            3.請幼兒觀看垃圾分類的圖片,認一認垃圾箱上的標記,說說這種垃圾箱的使用方法以及這種垃圾箱的好處。

            如:

            電池回收箱、玻璃回收箱…。

            出示各種垃圾的圖片,請幼兒判斷出示的垃圾分別應放入哪里?還有哪種垃圾也可以放入哪種桶內。

            4.鼓勵幼兒日常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分類處理垃圾。

          【【精華】大班科學教案3篇】相關文章:

          【精華】大班科學教案四篇05-09

          【精華】大班科學教案三篇05-08

          愛惜糧食大班科學教案04-27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8篇04-23

          大班科學教案茫茫的沙漠04-24

          大班科學教案茫茫沙漠204-24

          大班科學教案動物知天氣04-24

          大班科學教案干果和水果04-24

          大班科學教案地球的故事04-24

          大班科學教案蟲子的食物04-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综合国产高清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高清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午夜 | 欧美精品AⅤ免费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