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不用靠媽媽
【內容推薦】
《最勵志校園小說》閱讀目的明確,讀一本書培養一種能力:《寫作業不用靠媽媽——創造力:喜歡思考有創意》讓孩子學會獨立完成作業,《愛是不自私——分享:給予愛收獲愛》讓孩子不自私、會感恩、懂得愛,《再見了,拖拉——計劃性:合理安排時間》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地生活,《學習也可以很快樂——成就感:自我激勵獲得快樂》讓孩子自我激勵。
《最勵志校園小說》是最實用的校園小說,將勵志教育不露痕跡地滲透在孩子們最喜歡的校園小說中,通過小主人公的現身說法,為那些在學業上、生活中頭頂霧水的孩子指點迷津。孩子通過閱讀可以很快地學到一些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方法,這些方法很實用,操作性很強。
《最勵志校園小說?第二輯》之《寫作業不用靠媽媽》寫給那些討厭自己動腦筋做作業的孩子。《寫作業不用靠媽媽》的主人公宙思是一名小學生,低年級的時候,他總是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完成作業,到了高年級,功課越來越難,他越來越討厭做作業,討厭思考問題。他想,一定有人把他的想法偷走了。他吃了發明家叔叔送他的思考巧克力,學會了獨立思考的方法,有信心不靠別人也一樣能把作業寫好。
【編輯推薦】
《最勵志校園小說第一輯》四本《媽媽不是我的傭人》《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原來我這么棒》《選我選我!花路米》暢銷兩年,銷量達百萬冊,老師和家長競相推薦,入選2011年向青少年推薦的百本好書,該系列書也是韓國童書暢銷榜冠軍,臺港小學必讀書目。《最勵志校園小說第二輯》四本現在隆重上市!
【媒體評論】
《人人都有創造力》
“強健的體魄是國家的力量”的時代結束了,如今“創造力”才是國家的力量。
未來CQ (Creative Quotient:創造商數)將會成為影響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因為能夠孕育知識、促進發展并且能創造價值的力量就是由創造力產生的。
創造力的意思是“展現創新想法且有實踐創新想法的能力”。通常人們認為創造力是擁有高智商的人才有的能力,其實它是所有人都擁有的一種能力。
19世紀初,美國的農夫們沒有錢購買農耕的器具。有一天,一位專門發明農耕器具的名叫塞勒斯·麥克米克的人為農夫們提供了“分期付款”的方法。他讓農夫分期償還購買機器的錢,于是,農夫們紛紛答應以將來的收入為擔保,向他購買機器。
塞勒斯想出點子的能力就是“創造力”。有了創造力,我們會對于周遭大家都認為不方便的事抱持著與眾不同的看法,并且想出解決的方法。各位小朋友,你們之中一定有人覺得自己是缺乏創造力的人吧?但是,有著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對的喲!創造力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的一種潛能,它是可以靠著學習和環境的影響被激發出來的。
為了好好地開發自己的創造力,我們必須首先了解自己最擅長的是什么,然后持之以恒地投入熱忱。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時,創造力就會產生強大的爆發力。若是能再培養專業性、思考力以及溝通的能力等,每個人都能成為非常有創造力的人。
這本書就像一塊入口即化的巧克力一樣,小朋友在閱讀時自然而然能理解什么是創造力,同時也能了解到為什么創造力對我們而言那么重要。但愿故事中的主角宙思、小綺、英才,以及閱讀這本書的所有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夠持之以恒地培養自己的創造力,朝著夢想不斷地努力。
《牧羊少年的創意》
在美國的一個小村莊里有一個鐵匠的兒子。他小學畢業后就到牧場工作,負責放羊。放羊的工作非常辛苦,只要一不留神,羊群就會跳出圍欄。時常有村民向牧場主人抗議:“你們的羊群跑來把我們的田踩得亂七八糟!你要怎么賠償我們啊?”
“真的很抱歉,我保證這種事情絕對不會有第二次了。”
等村民都離開之后,少年去修被羊破壞的圍欄。但奇怪的是,有玫瑰藤蔓的地方都沒有被羊群破壞。
啊哈!原來這些羊怕玫瑰刺啊!
于是少年剪下玫瑰藤蔓架在圍欄上面。可是,羊群居然用羊角移開玫瑰藤蔓跑了出去。少年心想,應該把圍欄做得更加堅固,于是跟自己的父親商量。他對父親說:要是有像藤蔓一樣,上面長滿了刺的鐵絲該有多好!
于是少年和父親把鐵絲剪成很多的小段,又把兩條鐵絲扭絞在一起,接著將小段鐵絲綁在上面,一條有刺的鐵絲就完成了。隔天,少年把做好的有刺鐵絲架在圍欄上面。從此,再也沒有發生過羊群跑到圍欄外面的事。之后,這位少年變成了牧場的管理人,還經由牧場主人的幫助給有刺鐵絲申請了專利。
這位叫做約瑟的少年在十三歲發明的有刺鐵絲如今銷售到世界各地。這位少年所擁有的財富,據說就算請十一個會計師來計算,也得花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約瑟的故事告訴我們:了不起的創意不在遙遠的地方,而是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不輕易放棄,任何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創意。就像走樓梯要一級一級地慢慢爬,只要抱持熱忱,持之以恒,有一天,各位也可以像牧羊少年約瑟一樣成為會創新發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