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道德研究綜述的論文

          時間:2023-01-31 02:16:05 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網絡道德研究綜述的論文

            關鍵詞:網絡道德;網絡道德建設;網絡道德教育

          網絡道德研究綜述的論文

            摘要:網絡道德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上網者人數的不斷擴大而逐漸產生和突顯出來的一個新問題,近年來,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本文在總結學術界對此問題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網絡道德內涵、網絡道德建設、網絡道德教育等問題做了簡要的論述。

            一、關于網絡道德的內涵

            確定網絡道德的內涵是網絡道德研究的一個重要起點。2002年10月出版的《倫理學大辭典》收錄了“網絡道德”這一新辭條,網絡道德,又稱“網絡倫理”,是指計算機信息網絡的開發、設計與應用中應當具備的道德意識和應當遵守的道德行為準則。網絡道德在計算機網絡這一“虛擬的真實空間”中,起著規范人們的行為,調節人們之間利益關系,保證社會整體利益的重要作用。尹翔從道德的構成要素方面著重探討了網絡道德的內涵,認為網絡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絡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蔣靈達以網絡參與者的角度界定了網絡道德的內涵,認為網絡道德這個概念主要是指制約上網者在網上的作為與言論的一套準則和規范。

            還有論者探討了網絡道德的實質。劉麗萍認為,網絡道德就其實質而言屬社會公德,網絡屬人類共同財富,每一個上網的人都有從網上獲得收益的機會和權利,從信息活動的廣泛性來說,所有網民均需共同遵守規則,建立良好的網絡秩序。”黃寰則認為,“網絡倫理就是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人類社會所表現出的新型道德關系,以及對人和各種組織提出的新型倫理要求、倫理準則、倫理規約。”

            二、關于網絡道德的主要問題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網絡產生的網絡道德是推動網絡文明發展的基礎,但是也可能產生網絡道德問題。

            概括起來說,主要有:

            其一,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泛濫。這樣就使“與健康的社會文化相比,淫穢、色情、暴力等不良現象在互聯網上的傳播速度更快,面也更廣”。

            其二,合理的個人隱私權頻繁的遭到侵犯。網絡具有開放性、虛擬性、交互性、隱蔽性等特點為竊取他人的隱私提供了技術的平臺,致使“偷竊”而不會被發現,合理的個人隱私權遭侵犯是網絡道德問題的主要表現之一。

            其三,網民的道德意識淡薄。不少網民將違反道德規范的網上活動視為自己技藝高超的表現。

            真實世界的道德規范難以規范他們的行為,多元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充斥使得主體價值選擇趨向盲點,這些都使得網絡中的人際關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價值共識所具有的在情感、責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機制上的內在張力,容易導致不良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其四,人性的異化。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性格正常,生活正常。但是,如果長時間僵坐在一個固定地方進行非口頭的符號交往,就會使人的性格、愛好發生變化。對網絡癡迷的網民常常會產生撒謊、孤獨、沖動、暴決、淫逸、空虛等心理障礙。。此外,張道理還認為,網絡難以做到人人平等共享信息、容易產生人際衍生冷漠現象、個人隱私和社會安全之間存在沖突、其負面影響威脅社會道德等四個方面的問題。陳萬求、唐忠旺進一步認為網絡犯罪、網絡色情、網絡非法用戶、網絡沉迷是網絡道德問題的典型形式。

            三、關于網絡道德教育

            進行網絡道德教育,是為了營造良好的網絡道德環境,預防并規避網絡的負面影響和上網者的網絡失范行為的產生,并引導上網者文明上網,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目前,以網絡的全體參與者為研究對象來研究網絡道德的學術成果比較少,而己大學生或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來研究網絡道德教育的就比較多。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青少年、大學生是最經常、最密集的上網群體之一。另一方面是因為青少年(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其社會化的形成、發展和逐步定型時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不良行為的影響,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容易迷入歧途而沉淪墮落。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主要困境

            主要表現在義務責任感缺位,出現信任危機、“網戀”陷阱、網絡色情泛濫、人的異化等。。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失范問題是進行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主要困境之一,主要體現在網絡道德價值觀念模糊、網絡行為隨意放縱、網絡道德人格突出。。在對青年學生網絡道德素養調查結果分析可知,大多數青年學生在自身網絡道德素養方面存在知行分離的現象,也存在一些如不講實話、部分青年學生崇尚非法用戶的有違網絡道德的行為。。在大學生中開設的“兩課”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材中也對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問題進行了系統的概括,網絡色情信息泛濫,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軟件、游戲、影視作品、音樂、書籍和論文等知識產權受到盜版行為的嚴重侵犯:電子商務活動中的欺詐和失信現象時有發生;傳播計算機病毒和非法用戶對網絡的破壞日益嚴重,等等。

            (二)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

            陳春萍認為主要包括引導大學生培養網絡道德意識、教育大學生講究網絡禮儀、要求大學生遵守網絡道德規范等三個方面二發揮傳統“慎獨”精神的當代普適教育價值,加強大學生網上“慎獨”教育,是確保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保證。今誠信教育是網絡道德教育的有力支撐。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目前還無法有效監控互聯網的信息提供者絕對真實地傳遞正確、可靠的信息,所以網絡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現象。面對信息不可完全相信的網絡,我們應教育學生樹立高度的誠信意識與責任意識,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保持真誠,共同維護和提高網絡信息的可信度,使網絡生活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高等學校要將網絡行為規范教育要加強網上正面引導,加強校園網絡文化教育,引導大學生在網絡中級取營養、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增強自覺抵制各種不健康思想的能力。同時。要大力加強網絡陣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隨著信息社會的迅猛發展,教育的當務之急就是把素質教育拓展到信息素養的教育中來。

            (三)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

            要堅持必要的理論灌輸和教育培養,使道德教育從被動的盲目的狀態轉向主動、自覺的方向發展:

            一是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惡。知道道德行為和不道德行為總有本質區別,不容混淆。

            二是堅定網絡道德意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大學生有個明確的道德實踐方向。

            三是以網絡行為規則來指導網絡生活行為。

            開展校園文化建設,以網上正面引導為主,強化網絡道德教育。學校必須將網絡文化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中,不斷將黨的方針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輸入網絡,引導大學生在網絡中吸取營養,陶冶情操,增強自覺抵制各種不健康思想的能力。

            四、關于網絡道德建設

            (一)關于網絡道德建設的原則

            網絡道德的原則是網絡道德要求的具體體現,它是建立于一定的社會存在基礎之上,是網絡社會關系的人際體現。在網絡道德的原則的概括上,嚴耕、陸俊、孫偉平把網絡道德的基本原則歸結為:全民原則、平等原則、公正原則、兼容原則、互惠原則、自由原則等。。黃寰提出了無害原則、尊熏原則、參與原則、允許原則、創新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自組織和他組織相統一原則等網絡道德原則。楊宗建提出了善意無害原則、公平正義原則、尊重原則。并進一步提出了規范網絡道德的四個范疇,即自律慎行,平等公正、互利互惠,誠實守信、反對欺詐,關心社會、愛護他人。有論者積極吸收中國傳統道德的精華,并把它引入到網絡道德研究領域,合理地實行了“嫁接”,提出了網絡道德同樣適合的道德原則,比如慎獨原則,自省原則,節欲原則,以德交友原則,見得思義原則,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原則,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此外,美國成立計算機倫理學會,制定了計算機倫理原則,即“計算機倫理10戒”來規范網民的行為。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己經制定和實施網絡倫理的原則和規范,對網絡行為加以約束。

            (二)網絡道德建設的內容

            網絡道德建設應立足于道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要擯棄那些泛道德主義的觀點,實現網絡道德與現實道德相統一,并從技術手段、法律建設上給道德網絡建設以支持,把網絡建設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場所,建設成先進文化的傳播陣地。網絡道德建設要重視網絡道德主體的建設。這是因為,“加強網絡主體自身的道德修養,培育一支高素質的網絡主體隊伍,對于規范整個網絡社會的道德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網絡道德建設的途徑

            劉曉娟提出了把既有道德的運行機制引入網絡領域;借鑒外國的網絡道德規范,加強國際互聯網絡的合作:加快網絡信息控制技術研究,建立網絡行為監督機制;加強網絡法制建設,提供網絡道德建設的法律保證等四條途徑。網絡道德建設要與網絡法制建設相結合。現代傳播學認為,電子媒介本身具有一種麻醉功能,容易使人忘記自己的社會角色而做出一些平時不可能做出的違反道德的行為。為此,就必須有針對性地加強自覺守法意識的培養,把網絡道德教育與網絡法制教育結合起來,既發揮道德的約束力,又強化法律的約束力。網絡道德建設也是一個過程,應當遵循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指導方針,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出適合我國傳統文化的網絡道德規范,從而建立有序的網絡秩序,為我國的信息網絡的發展掃清秩序障礙。要進一步加強網絡思想政治隊伍建設,形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網絡建設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參與,單從主要的上網群體青少年來看,由于青少年時期自制力差,辨別能力不強,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特別是家庭成員和老師要做到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的網絡道德修養。

          【網絡道德研究綜述的論文】相關文章:

          拓展訓練在高校開展的研究綜述論文09-24

          研究綜述:李清照04-30

          小學生問題行為研究綜述論文09-24

          化學綜述論文12-22

          道德冷漠現象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09-24

          網絡水軍的形成原因及影響研究論文08-19

          網絡治理與共同治理研究的論文08-30

          醫院網絡安全問題研究論文11-12

          試析道德規范可普遍化研究論文07-27

          ASP技術下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研究論文08-3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中文幕乱码在线 | 日本综合精品中文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激情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