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2003-03-18 記者 鮑雨
東北師大附中高一(2)班有一個共同的秘密:每個學生手里都有一本周記,里面寫的是什么只有自己和班主任續忠斌知道。學生沙月說:“很多不敢當面講的話都可以寫在里面,續老師會給我們滿意的答復。”
東北師大附中是吉林省重點中學,高一(2)班是理科實驗班,它的學生從全省各地選拔,每個人都是學習“高手”,在初中時就拿過各種理科競賽的名次,在師大附中他們將參加更多的競賽。因此這個班還有一個別名---競賽班。
續忠斌對自己學生的看法是:學習非常好,個性非常強,不愿與人交流。“其實現在的獨生子女都有孤獨的一面,心里話既不愿跟老師說,又不愿同父母講,身邊的朋友也很少,這在理科實驗班可能更突出一些。即便如此,老師還是必須了解他們的想法。”
學生施楊說:“我們不是不想和老師說心里話,可是一旦與老師面對面就特別緊張,能少說就少說,能不說就不說。”
因為交流不暢,一些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續忠斌以前教過的一個女生父母感情不合,她一直沉默寡言。這個女生生性好強,一心要考到北京,但因心理壓力特別大,反而學習成績提高不上去。一次她考試成績不理想,便給續忠斌寫了一封長信,傾訴了很多苦惱。
續忠斌只是覺得不對頭,沒想到第二天才知道這個女生當天差點兒自殺。后來還了解到,這個女生不只一次想自殺,家長和老師竟然全不知道。續老師多次與她談話,才打消了她自殺的念頭。續忠斌的感受是:“泛泛地進行思想教育作用不大,只有充分了解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才能達到教育目的。”
為了了解學生,續忠斌每接一個班,就要給學生布置一項“作業”---寫周記。這個“作業”沒有強制性,可以寫可以不寫;內容形式不拘一格,自己的苦惱、與同學的關系、對班級的建議、對社會現象的看法,有什么寫什么。“老師也是在和學生博弈,學生會先試探老師這么做是為什么。只有取得學生的信任,他們才會把真心話告訴你。”續忠斌說,起初學生們寫的只是寥寥數語,大多是空泛地問幾個問題。沙月第一次就只寫了一句話:“我覺得班級挺好的。”
但是兩天后,續忠斌捧著一大摞周記走進教室一本一本發給學生,學生都驚訝了:“續老師給每個人的周記都做了評論,有的評論比我們自己寫得還多。”
此后,學生們的周記變長了,架起了師生心靈對話的橋。“我會給每本周記寫評論,他們真的把我當成了朋友,很多心里話雖然不會當面跟我說,但會寫在周記里,有些事情連他們的家長都不知道。”續忠斌的任務從此增加了,但心里很快樂。
續忠斌教過的一個學生家境貧寒,他在周記里很少提到自己的家,更多的寫的是社會現象,但字里行間還是流露出自卑。續老師就在周記里不斷開導他,讓他樹立信心。后來,這個學生對一個女生萌生了感情,他把這一苦悶也寫進了周記,續老師通過周記與他交流了多次,解開了他心中的這個結。“有些難以啟齒的話通過紙上交流會談得很深入”,續忠斌有這樣的感受。
現在,除了周記以外,續忠斌的學生們還會通過 OICQ在網上與他交流,學生們知道他是“感動2000”,可是那些昵稱究竟代表哪個學生他只好猜一猜。續忠斌說:“其實這樣也挺好,在網上學生們談得更開放,更自由。”
[交流新招:班主任與學生紙上談心]相關文章:
1.班主任交流會總結
4.紙上談兵造句
8.紙上談兵讀后感受
9.折紙上衣步驟圖解
10.魚游到了紙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