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則新聞再顯教育缺失

          發布時間:2016-6-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光明日報     2003-07-11     王國斌 

           

            高考剛剛結束,給我印象最深的新聞莫過于兩個:一則是合肥市一學生家長打電話到市招辦說:“飛機影響到我孩子考試了,能不能讓它們別飛了。”還有家長要求火車停開、反映公交車報站名的聲音太大。另一則是浙江溫嶺市某校女學生趙慧慧,只因語文沒有考好,當晚從樓頂跳下,結束了年僅21歲的生命。 

            讀罷這兩則新聞,第一感覺就是荒唐和痛心。表面上看來,這兩則新聞之間沒有什么必然聯系。然而細細一分析便知,它們之間蘊藏著一種必然的因果關系。前者,表現出家長由于對學生過高的期望,過分的溺愛,只顧自己的孩子考試,不要他人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后者,說明學生由于升學壓力過大,性格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低,而最終導致產生了輕生念頭。 

            有識之士早就大聲疾呼,要求重視研究現行的升學教育模式,要求切實加強挫折教育、心理教育等等。但教育部門也好,學生家長也好,社會各界也好,客觀上把高考的地位看得越來越重。比如宣傳重金獎勵高考狀元和任課老師。高考期間,大肆渲染高考氣氛,除了政府領導視察考點,出臺建筑工地停工、禁放鞭炮等規定外,還采取公安值勤、封閉道路等措施,人為地把高考放到了不恰當的重視位置,客觀上加重了考生的心理負擔。至于學生家長,更是殫精竭慮地將孩子往“獨木橋”上推。新聞媒介隔三差五就有學生因不堪學習負擔而跳樓自殺的消息,這難道不值得我們盡快反思嗎?我想,這應該是反思教育缺失的時候了。 

            作為學校,不但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作為家長,不但要望子成龍,更要望子成人。舍不得讓孩子受半點委屈,不讓學生經受任何風雨,將來何以成才,何以成人,何以成就大業?作為社會,不能只看文憑,不重才干。唯第一學歷的用人標準,既不科學也不求實,更與創建終身學習型社會的要求不相符合。

           

          [兩則新聞再顯教育缺失]相關文章:

          1.《新聞兩則》課件

          2.《寓言兩則》課件

          3.寓言兩則課件

          4.軍訓日記再苦再累也要撐下去

          5.再塑生命教案

          6.淺顯的反義詞

          7.低調顯境界閱讀答案

          8.文言文兩則課件

          9.日記兩則教學實錄

          10.花生觀察日記兩則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免费 | 日本香港三级三级久久妇 | 色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第八页在线 | 婷婷丁香五月欧美在线播放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