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消息 延續多年的現行普通高中課程,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表示:新課程的設置,將不遜色于任何一個國家。今年秋天,新一屆入學的煙臺高中生將迎來新的高中課程。
范圍:煙臺高中都將課改
市教育局基教科的王璇老師告訴記者,高中課改涉及高中課程結構、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培養模式等方方面面,改革席卷了整個高中的教育領域。選課制、學分管理這些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改革不但讓學生獲得了很大的自主性,而且必然將帶來與課改配套的高考制度。他說,新的高中課程將于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時,在整個山東省施行。
據介紹,國家教育部將山東、寧夏、海南、廣東等4個有代表性的省區作為第一批普通高中新課程試驗省,開始新課程的學習,到2007年,高中學生將全部進入新課程的學習。去年8月,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關于成立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的通知》。對于普高課改可能遇到的難題集中確定,山東省確定了山師大、曲師大等6個基礎教育課改中心進行攻關,為課改提供重要參考。如學分管理的問題、教學管理的問題、選課的問題等,國家將給予高中生科目選擇上一定的自主性。
適時而行的高中課改已將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培養目標改變,延續多年的傳統高考模式將被打破,高中教育將不再是為升大學的學生服務的一種教育,而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內容:選課制與學分管理
據透露,新的高中課程將設置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實踐活動共8個學習領域,共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化學、生物、藝術、體育與健康、技術等10多個科目。每個科目都由若干模塊構成,每一模塊都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學生對每一科目都有相當的選擇余地。模塊設置便于解決科目的穩定性與現代科學高速發展的矛盾,便于調整充實多樣化的內容。
與現行課程多是由學科構成不同,新課程由學習領域、科目、模塊3個層次構成,既具備了基礎性,又有選擇性。
所實行的學分管理方式,分為必修學分和選修學分。3年中須獲得116個必修學分和28個選修學分,即獲得144個學分方可畢業。
新課程增設了技術、藝術科目,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社區實踐納入到必修科目,而且達到23個學分;另外,兩類選修課程,所占基本分值也達到了28個學分。
從時間安排上來看,新課程將在高一主要設置必修課程,然后再逐步增設選修課程,學生可以跨班級選修。
優點: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彰顯學生的個性、考慮學生專長,讓有能力的學生多選課程,讓每一個老師接受學生的選擇。如果說,現行的課程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話,新的高中課程則更注重學生的參與能力、動手能力、合作精神,培養學生自己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現行高中課程和標準要求相對于社會發展、人才多樣化的需求比較單一,這不利于學生個性和興趣的培養,課程及教材的難、繁、偏、舊,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各有所長。正如俗語所說:駿馬能馳遠,犁地不如牛;火車能負重,涉水不如舟。每個個體都同時擁有多種智力,但在個體上的表現方式、表現程度不同,這就需要課程的多元化,提供選擇的余地,使人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空間。
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高中教育對于個人、對于國家的發展都干系重大。它下與義務教育銜接,上承擔著為高等教育輸送人才的重任,意義重大。新的高中課程設置,則增加了學生實踐的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生主動權,體現了教育中的“人性化”。
另外,據教育部最新透露,今年中考試卷將著重考察學生視野。實行新課改后,綜合能力強但應試能力差的學生將不在“吃虧”,與新的高中課程配套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將出臺,更注重能力的考察。 (晨報記者趙志杰)
[煙臺高中今秋課改:選課制與學分管理]相關文章:
2.漏選課檢討書
3.木蘭詩精選課件
5.競選課代表演講稿
9.
10.教師與學生安全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