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發布時間:2016-5-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全詩。

          2、品析語言,感知女主人公的藝術形象。

          教學重點 

          把握《氓》的情節和主題,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劇原因。 

          教學難點 

          了解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及其藝術效果。

          教學過程:

          情境創設

          不知大家有否讀過這樣一首樂府民歌:《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是怎樣感天動地的癡情的絕唱啊!但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有時癡情之人未必能真正得到癡情的回報。

          今天,我們就共同走進《詩經》中的《氓》,看看詩歌中癡情的女主人公都遭遇了什么。

          板書課題,展示目標

          教學過程

          一、初讀--正其音

          找生試讀全文,其余學生邊聽邊勾畫讀錯的字或易讀錯需重點掌握的字詞。

          生交流糾錯。

          (齊讀)正音:

          愆qiān期    乘彼垝guǐ垣   

          將qiāng子  載zài笑載言 

          于嗟xūjiē鳩兮  士之耽兮,猶可說tuō也  自我徂cú爾   

          淇水湯shāng湯,

          漸jiān車帷裳cháng   

          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

          師作配音范讀。生齊讀。

          二、再讀--懂其文

          借助注釋,理解全詩的內容。

          找學生將這首詩歌以恰當流暢的語言韻譯。

          三、研讀--明其意。

          思考:這首詩歌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生概括:一個女子從戀愛到結婚到婚變到最后被遺棄的內容。

          師做引導:同學們這是從行文內容的角度的概括總結。從女主人公對男主人公稱呼的變化能不能感受到女主人公的遭遇和情感變化呢?

          氓--那個人--人生還只在初見。(初相逢)

          子--古代對男子的敬稱--處于濃情蜜意的熱戀中,相敬如賓。(愛戀,相思)

          爾--你--比子少了敬稱,多了隨意,更顯親密--今日我要成為你最美的嫁娘了。(幸福,甜蜜)

          士--青壯年男子--那個男人--感情疏遠,視如路人了--婚變(悔,恨,怨)

          爾--你--和你這樣的人白頭到老,這太令我心生怨恨了。淇水還有岸,隰水還有邊,和你這樣的人白頭到老,這種痛苦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啊!(決絕)(補充詩經中“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四、品讀--識其人。

          在這場重大的人生變故中,你能看出女主人公是個怎樣的人?有怎樣的性格特征?

          分組討論。

          示例:

          1、癡情--送子涉淇,至于頓丘--送哥送到大門外還不行,還要送過淇水來;送過淇水不罷休,還要送你到頓丘。這是又一場的“十八相送”啊!不過這次不是梁山伯送祝英臺,而是女子送男子。

          癡情--不見復關,泣涕連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2、溫柔體貼,遷就男子--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討論:秋以為期,婚期早還是晚。)

          反復誦讀本節詩,讀出情感。

          (補充提示:遷就男子,子無良媒,男子易怒,都為后來的婚姻悲劇埋下伏筆。)

          3、樸實,純真--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4、對待婚姻很慎重--非我愆期,子無良媒。爾卜爾蓍,體無咎言。

          5、善于反思--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感情是女子生活的全部,卻只是男子生活的調劑品,所以“寄言世間小兒女,莫將心事輕許人”。

          引導:作者在寫奉勸女子不要沉迷于感情之中前,還寫了什么內容?為什么?

          桑葉沃若--比喻女子容貌美麗。

          鳩食桑葚--喻女子沉醉于感情,引出對女子的慨嘆--比興。

          思考:讀本節詩時,應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反復誦讀本節詩,讀出情感。

          留5分鐘左右的時間,要求學生將這三節詩背誦下來。

          繼續探究女主人公的形象。

          6、勤勞堅忍--三歲為婦,靡事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7、吃苦耐勞--師引導,女子吃了哪些苦--男子變心,兄弟不理解,家境貧寒,男子施暴。

          在這種種痛苦折磨之下,女子卻一心一意苦心經營著這個家庭,“言既遂已”,日子越過越富裕,女子卻容顏衰老--“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引導:“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你認為造成女主人公“鏡里朱顏改”的原因有哪些?應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出來?

          (1)生活貧困(2)日夜操勞(3)男子變心(4)男子施暴。

          思考:面對這樣一個三心二意,品行無德之人,女子是該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呢,還是該怎樣做?

          齊讀最后一節。

          8、清醒的認識,斷然的決絕,剛烈的性格。所以要讀出那種清醒和決斷的語氣。找生試讀,師范讀。

          留5分鐘,學生試背這三節詩。

          美讀--誦其文

          學生齊背全詩。

          質疑探究:

          文中多次出現了“淇水”,你認為淇水有怎樣的作用?

          1、“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初涉愛河,愛情的見證。

          2、“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淚水如淇水浩蕩,女子被休回家。象征悲傷的淚水。

          3、“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對比,比喻。痛苦的生活漫無邊際。

          淇水,就是這場愛情悲劇的見證者。

          拓展提升:

          讀這篇文章,我一直有個困惑。印象中,在很多愛情故事里,都要給男主人公取一個名字,如《孔雀東南飛》中的焦仲卿,《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梁山伯,《孟姜女哭長城》中的萬喜良,《西廂記》中的張珙等,這首詩為什么不給男主人公取個名字呢?

          明確:真情永恒只是個例,故能被人牢牢銘記,而負心忘義之人卻比比皆是。所以,這個女子所遇到的命運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一群人,一批人,甚至是幾代人。這個女主人公的可敬之處,就在于她不愿屈服,而是敢于抗爭,勇于把握個人命運,勇敢追求獨立幸福的生活。她和我們將要學到的《祝福》中的祥林嫂無論是從行為上還是從思想上、精神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

          布置作業:

          你認為女主人公在斷然分手后,會獲得人生的幸福嗎?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推薦閱讀:

          1、《孔雀東南飛》

          2、《娜拉出走之后怎樣》

           

          惜緣

          [《氓》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5.詩經氓教學設計范文

          6.詩經氓的教學設計

          7.詩經《氓》的教學設計

          8.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9.高一語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10.高一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精品久久免费观看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在线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