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簡子,名鞅,為趙氏孤兒趙武之孫。晉定公時,趙簡子為執政大夫。
王孫圉,楚國大夫,為人機敏,善言辯,每出使諸侯,不辱使命。
楚晉常有行李之往來。十九年,王孫圉聘于晉,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見,問于王孫圉曰:“楚之白珩①猶在乎?”對曰:“然。”簡子曰:“其為寶也,幾何矣?”
王孫圉對曰:“未嘗為寶。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②。能作訓辭③,以行事于諸侯,使無以寡君為口實。又有左史④倚相,能道訓典而敘百物,以朝夕獻善敗于寡君,使寡君無忘先王之業。又能上下⑤說于鬼神,順道其欲惡,使神無有怨痛于楚國。又有藪⑥曰云連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龜、珠、角、齒、皮、革、羽、毛,所以備賦,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幣帛,以賓享于諸侯者也。若諸侯之好幣具,而導之以訓辭,有不虞之備,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諸侯,而國民保焉。此楚國之寶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寶之焉?”
“圉聞國之寶,六而已。圣能制議百物,以輔相國家,則寶之;玉足以庇蔭嘉谷,使無水旱之災,則寶之;龜足以憲⑦臧否,則寶之;珠足以御火災,則寶之;金足以御兵亂,則寶之;山林藪澤足以備財用,則寶之。六寶則足矣,若夫嘩囂之美,楚雖蠻夷,不能寶也。”
(節選自《國語》,有刪改)
【注】①白珩(héng):楚國著名的佩玉。②觀射(yì)父:楚國大夫。③訓辭:教導之言,這里指外交辭令。④左史:周代史官分左史、右史。左史記言,右史記事。⑤上下:指天地。⑥藪:大澤。⑦憲:表明。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孫圉聘于晉 聘:訪問,出使
B.以戒不虞者也 虞:欺騙
C.所以共幣帛 幣:財物
D.龜足以憲臧否 臧:善,好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①楚晉常有行李之往來 ②茍以天下之大
B.①楚之所寶者 ②重為鄉黨所笑
C.①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諸侯 ②其皆出于此乎
D.①珠足以御火災 ②申之以孝悌之義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簡子將佩玉弄得發出響聲接見王孫圉,并且詢問楚國白珩的情況,意在炫耀自己和晉國的富有,這是將財物視作寶物的庸俗觀念。
B.觀射父擅長外交辭令,出使諸侯不辱使命,不會使對方的君主難堪。這樣的外交人才在王孫圉看來才是“楚之所寶也”。
C.王孫圉說楚國物產豐富,但只用作戰略防御物資,以及與諸侯國交往的禮物;這些物產有利于維護、增加楚國利益,而非炫耀國力。
D.王孫圉提出了六寶之說,詳細地闡釋了六寶的作用,生動有力地論述了自己的觀點,同時委婉地批評了趙簡子。
1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能道訓典而敘百物,以朝夕獻善敗于寡君,使寡君無忘先王之業。(4分)
(2)六寶則足矣,若夫嘩囂之美,楚雖蠻夷,不能寶也。(4分)
18.用“∕”給下面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3分)
公問于眾仲曰:“衛州吁其成乎?”對曰:“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夫州吁弒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務令德,而欲以亂成,必不免矣。”
(《左傳隱公四年》)
答案:
14.參考答案:B【虞:意料,料想,猜度】
15.參考答案:C【A項①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②賓語前置的標志。B①助詞,與動詞搭配構成所字結構;②被動句中與“為”搭配表被動。C①②均為語氣副詞,大概;D①表目的,來,用來;②介詞,把,拿。】
16.參考答案:B【“不會使對方的君主難堪”錯,原文中的“口實”應為“話柄、借口”之意,正確意思是“不會使人家拿自己的國君當作話柄”】
17.參考答案:(1)能夠講述先王的典籍并理順各項事務,在早晚(或隨時)向國君提供古人善惡成敗的經驗教訓,使國君不忘先王的基業。參考答案:(2)國家有六寶就足夠了,至于那鳴響的佩玉,楚國雖然是偏遠的蠻夷之地,卻不會把它當做寶貝的。
18.參考答案: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
譯文:魯隱公向眾仲詢問說:“衛國的州吁能成功嗎?”眾仲回答說:“我只聽說用德行安定百姓,沒有聽說用禍亂的。用禍亂,如同要理出亂絲的頭緒,反而弄得更加紛亂。州吁這個人,仗恃武力而安于殘忍。仗恃武力就沒有群眾,安于殘忍就沒有親附的人。大家背叛,親近離開,難以成功。軍事,就像火一樣,不去制止,將會焚燒自己。州吁殺了他的國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過禍亂來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禍患了。”
【參考譯文】
趙簡子,名字叫鞅,是趙氏孤兒趙武的孫子。晉定公時,趙簡子做了晉國的執政大夫。
王孫圉,是楚國大夫,為人機警敏銳,善長言辭,長于辯論。每次出使諸侯,都能不辱使命。
楚國跟晉國常有使者往來。十九年,王孫圉到晉國訪問,晉國國君定公設宴招待他,晉國執政趙簡子作陪,故意弄響身上的佩玉,向王孫圉問道:“楚國的白珩還在嗎?”王孫圉回答說:“是的。”趙簡子說:“它被你們當作寶貝,有多久了?”
王孫圉說:“沒將它當作寶貝。楚國所當成寶貝的,叫作觀射父。他能發表上乘的外交辭令,以使者的身份在諸侯間周旋,能使人家無法拿我們國君當作話柄。還有左史名叫倚相,能夠講述先王的典籍并理順各項事務,在早晚(或隨時)向國君提供古人善惡成敗的經驗教訓,使國君不忘先王的基業。又能取悅于天上地下的鬼神,順應它們的所好所惡,使神靈對楚國沒有怨恨。還有大澤叫做云連徒洲,金屬、木材、竹材、箭桿都在那里生產,還有龜甲、珍珠、獸角、象牙、虎豹皮、犀牛皮、鳥羽、牦牛尾等物產,用來提供軍用物資,以防備意外事件的發生。也用來作為禮物,供招待和饋贈諸侯之用。如果諸侯喜愛我們的禮品,并且用好的辭令對他們加以勸說,我們有對付意外事件的準備,而皇天神靈又加以保佑,我們國君恐怕能夠憑這些不得罪諸侯(直譯:不在諸侯那里獲罪),國家和百姓也得到保全了。這才是楚國的寶貝。至于白珩,這只是先王的玩物,哪稱得上是寶貝呢?”
“我聽說,國家的寶貝只有六件:明白事理能討論處理各種事務,能輔助治理國家,就將他當作寶貝;祭祀用的玉器足夠保佑五谷生長,使國家沒有水旱災害,就將它當作寶貝;占卜用的龜殼如能判定吉兇(或善惡),就將它當作寶貝;珍珠如能抵御火災,就將它當作寶貝;金屬如能防御兵亂,就將它當作寶貝;山林湖泊可以供給財物、用度,就將它當作寶貝。國家有六寶就足夠了,至于那鳴響的佩玉,楚國雖然是偏遠的蠻夷之地,卻不會把它當做寶貝的。”
[趙簡子,名鞅,為趙氏 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8.趙普文言文閱讀題
10.文言文《趙普》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