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9-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小石潭記 1

          教學執行時間2005年9月9日

          一、課程目標:1.學習按照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

                        2.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為”在文中的用法。

          二、教學策略:朗誦法、問答法、點撥法。

          三、重點難點:1.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2.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3.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教    學    活    動

          一、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流”導人。

          2.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  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賞讀課文

          1.范讀課文,然后要學生朗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

          學生初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提請教師解答。

            2.指導學生理解文意。(見板書設計)

             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理解文意,爭取當堂背誦。

          3.設置問題,加以點撥,引導學生賞讀課文。

            (1)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

          (2)文中哪些句子寫了“水”?請說明理由。

            (3)文中的“動”與“靜”。

            (4)文中的“對比”和“烘托”。

            (5)文中的“景”與“情”。

            (6)文中的“鏡頭”與“畫面”。

            (7)文中的寫景短句。

            (點撥內容見參考資料)

          3.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在教師點撥下逐個解決問題,對文章進行具體分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文章大意

          第一段:寫發現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寫潭水清澈,游魚活潑。

          第三段:寫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寫作者對小石潭總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記下與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課后體會 要求學生反復朗誦課文,在讀中正音,理解文意,爭取當堂成誦?稍O置問題引導學生賞讀課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和思想感情。

          小石潭記 2

          教學執行時間2005年9月10日

          一、課程目標:1、能力目標: 體會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2、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造成作者憂傷苦悶的原因,對封建官場有一定認識。

          二、教學策略:朗誦法、問答法、點撥法

          三、重點難點:1.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2.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3.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教    學    活    動

          賞讀課文

              (1)點拔: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著“石”的氣息!叭詾榈住保熬硎滓猿觥闭f明“潭”的確是個“石潭”!叭瑛Q佩環’: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扒鄻浯渎山j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美形態。“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魚影表現水的清澈透明!捌嗌窈恰辈槐M是石的冰涼,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2)點拔:“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淑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這句話正面寫出游魚的生動活潑,從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疤段髂隙,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庇眯蜗蟮谋扔,寫出了小溪的形狀。

          (3)點撥:①游魚的“怡然不動”及“椒爾遠逝”表現了魚兒的生動活潑。②小溪。就溪身來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用了這兩個比喻,一靜一動

          來描寫小溪。

              (4)點拔:①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椒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  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②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

              (5)點撥: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境結合起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對景物描繪中結合著作者自身的遭遇,滲透著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聞水聲,如鳴佩環”,但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周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觸景傷情。作者離開國都長安來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習慣。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為了擺脫抑郁心情。此刻過于清冷的環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莢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

                (6)點撥: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換形”的寫法,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風光影片,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寫潭水、游魚,采用了“定點特寫”的寫法,作者一共用了四十個字,就栩栩如生的描寫出了潭中游魚的美景。

          【課后體會】 要求學生反復朗誦課文,在讀中正音,理解文意,爭取當堂成誦。可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賞讀課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和思想感情。

          [《小石潭記》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小石潭記教案

          2.小石潭記復習教案

          3.小石潭記的教案

          4.小石潭記教學教案

          5.《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6.《小石潭記》的教案范文

          7.小石潭記優質課教案

          8.有關小石潭記優秀教案

          9.小石潭記創新教案

          10.小石潭記獲獎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第74久久 |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 午夜性爱大全在线视频播放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久女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