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6-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 解讀詩中深刻的哲理性和思辨性。

          二、 教學重難點:目標2

          三、 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一、 導入:以現實中的底片導入,或者提問學生一些有關底片的問題。

          二、 解題:

          1、 作者:希姆博爾斯卡,生于1925年,波蘭女詩人。199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我們為什么活著》《一百種樂趣》《各種情況》《大數字》和《結束和開始》等。

          2、 寫作風格:以1956年為界分前后兩個時期:

          前期:揭露了法西斯戰爭的殘暴和罪行,熱情歌頌了祖國波蘭的復興和建設。

          后期:詩歌主題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環境和人與歷史的關系,人在歷史上和自然環境中的位置等重要問題。《底片》屬于后期作品。

          三、 朗讀感知:

          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詩中是如何描寫“底片”的?

          四、 分析詩歌:

          1、 作者對底片的影像做了準確的描述,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有哪些景物?

          明確:她寫到了天空、烏云、太陽、櫻桃樹、花和底片上的人。其中天空、烏云、太陽是底片的背景顏色(黑色)

          2、 那么,描寫這些景物時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明確:對比,把底片與底片所反映的真實的事物進行了哪幾方面的對比?

          (1)第一:黑白色的對比。真實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反映到底片中卻只有黑白兩種顏色,這就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感覺,既顯得真實又不真實,模糊了真實與虛假的界線。(真實與虛假)

          (2)第二:左右位置的互換。底片從正面和反面看,它所反映的影像是一樣的,但是左右剛好相反,而看底片的人很難分清哪一面是正確的,這樣就把內心的感覺與真實的世界融為一體了。(感覺與世界)

          (3)活人與鬼魂的對比。真實的世界中,生動的人到了底片中,感覺就像鬼魂一樣,作者此時進入了心靈的自我沉思。(問候與沉思)

          3、既然“不能期望他的回答”,為什么還有問候與提問?

          明確:對著底片,“我”感悟到底片上的像鬼魂一樣的影像實際上就是活人的另一種存在形式,正是這種與自我相關的感悟引發了“我”對“鬼魂”的問候和提問,其實這都可看作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自言自語是不需要回答的。

          五、 小結:

          本詩采用白描和獨白的方式,通過對比,模糊了真實與虛假的界線,將內心感覺與真實世界融為一體,因而有了提問和問候,這也可以看作是作者自己向自己的問候與提問。心靈的自我沉思借底片這一獨特的客體找到了一種表達方式。

          六、 藝術特色:

          這首詩借助“底片”表達出內心對世界的疑問和感受。

          1、以小見大。這首詩從生活中常見的底片寫起,引發人們深深的思考,富有哲理性和思辨性,令人回味無窮。

          2、在表現方法上,本詩采用了白描、獨白的方式。

          七、作業:本詩的語言明白如話卻含義深奧,令人回味無窮。《山民》也有這個特點,請予比較,加深對此類詩歌的理解。

           

          [《底片》(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底片人物畫教案

          3.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5.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6.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7.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8.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9.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10.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 日本一区动图视频 | 欧美人体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 伊香蕉大片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