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題 《春》 課堂類型 新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現代詩歌“生命的律動”的內涵。 結合課文,領悟中國詩歌的奇特的思維方式。體會詩歌的韻律和節奏。  體會詩歌中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 領悟詩歌奇特的思維方式,理解詩人所選意像的內涵。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豐富的內蘊于情感。

          教學方法 自讀品味法、討論交流法

          學法設計 研究討論--分析歸納

          教學過程

          (一)導言:在一年四季中,有兩個季節是最富有詩意的,那便是春與秋,因此它們也成為了詩人的寵兒。關于秋的詩句我們學過不少,有毛澤東的:萬類霜天競自由(《沁園春.長沙》)更有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不同的詩人帶給我們的秋天是不同的。那么今天讓我們一同來學習一首關于春的詩,一起走進穆旦的《春》。 

          (二)關于作者: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錚,另有筆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寧,生于天津。1935年發表的雜感《夢》,是他以穆旦為筆名發表的第一篇作品。1935年穆旦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半年后改讀外文系。1940年,留校(西南聯大)任教,他的第一部詩集《探險隊》于1945年由昆明文聚社出版。1947年,他在沈陽自印了《穆旦詩集》,次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詩集《旗》1948年,穆旦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英美文學,1951年獲碩士學位。1953年初,穆旦與夫人周與良一起回國,在天津南開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從那時起,他開始大量翻譯詩歌,至1958年,他共翻譯出版了雪萊,普希金,濟慈,拜倫等人的詩集十余種。1958年,他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被錯判為“歷史反革命”,直到逝世前夕,穆但仍不懈的翻譯創作,翻譯了《唐璜》《丘特切夫詩選》《歐根.奧涅金》等。 

          (三)關于《春》: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二行,但包含的詩意和詩情卻是十分飽滿的。穆旦友人,翻譯家王佐良曾評價這首詩:“出現了新的思辯,新的形象,總的效果則是感性化,肉體化……從而使《春》截然不同于千百首一般的傷春詠懷之作。它強烈得多,真實得多,同時形式上又是那樣完整”(《談穆旦的詩》)與傳統的吟詠春天的詩作多好寫景不同,此詩最大的特點是在春天的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尤其是人的感覺。經過感覺的過濾紙后呈現的景致,便顯得結實有力。袁可嘉如此概括此詩的特點:敏銳的知覺和玄學的思維,色彩和光影的交錯,語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別是這一切的融合無間。(注:讀詩時應注意此時的詞語運用方面的特點)

          (四)整體感知,問題探究 

          1.這首詩的兩個詩節之間有什么關系?:總的來說,第二節與第一切形成明顯的并列于相互對應的關系,但是第二節在主體上更深化了一步,由大自然春天的絢爛轉向了生命的春天的迷惑和痛苦,這種痛苦還是一種現代的自我意識的體現。 估時

          2.詞語的厚度和力度:這主要體現在對春天的顏色和形體的描繪上,例如,寫“綠色”,詩人用火焰狀綠色之盛,之逼人眼目,用搖曳寫出了綠色具有動感的形態,倘若換成其他的詞語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讓學生嘗試)更不消說后面有渴求,擁抱兩個動詞的加強;又如寫花朵的生機蓬勃,用了反抗和伸,也是兩個表示形體的動詞,它們足以顯示出無窮的生命力。至于“泥土做成的鳥的歌”,更巧妙的表現了“歌”所負載的雙重力量(輕盈和沉重)這就是王佐良所說的肉體化。

          3.“看這滿園的欲望多么美麗”寫法探究:這里運用比喻,將窗外自已綻放的春色比作“滿園的欲望”,也作為全詩的過渡,由具體到抽象,由大自然的春天過渡到生命的春天。 

          比較賞析:《浣溪沙》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賞析:將春色比作“滿園的欲望”與“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體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說用容易捉摸的事物去譬難以捉摸的事物,但是詞人在這里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是夢似飛花,愁似絲雨,而說飛花似夢,絲雨如愁,特別具有一種詩意美和畫境美。 

          (五)主題探究 

          思考:如何理解這首詩所表現的青春主題?

          明確:這首詩表現的青春主題是復雜的,其一,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富于朝氣;其二,充滿了無盡的渴望和追求;其三,對“禁錮感”顯示出強烈的反叛意識或叛逆意識;其四,在“被點燃”后“無所歸依”,陷入迷惘。這首詩的巧妙之處在于,能夠把上述復雜的特點糅合在一起,生動地展現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與傳統的吟詠春天的詩作多好寫景不同,此詩最大的特點是在春天的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尤其是人的感覺。經過感覺的過濾紙后呈現的景致,便顯得結實有力。 

          袁可嘉如此概括此詩的特點:敏銳的知覺和玄學的思維,色彩和光影的交錯,語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別是這一切的融合無間。 

          (注:讀詩時應注意此時的詞語運用方面的特點)

          分類作業 A類: 理解這首詩所表現的青春主題。

          B類: 研討《春》的詩意。

          預習布置 第二單元《摯情的呼喚》

          板書設計 色彩和光影的交錯

          語言的清新

          意象的奇特

          課后反思

             

          [春(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朱自清《春》教案

          2.《春》的優質教案

          3.《春》優秀教案

          4.《春》朱自清電子教案

          5.初中語文 《春》教案

          6.《春》教案怎么寫

          7.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春》教案

          8.春朱自清電子教案

          9.《春》朱自清教案

          10.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夜夜爽太视频精品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 | 日韩另类在线第一页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 | 丝袜制服欧洲亚洲中文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视频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