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導學提綱(魯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3-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蘊含的哲理。 

          【重點、難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課時】1課時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查找相關資料

          1.司馬光

          2.《資治通鑒》

          3.孫權、呂蒙、魯肅

          課堂學習

          一、情景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后來有了一個“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關羽認為東吳大將呂蒙是一個武夫,有勇無謀,掉以輕心,而失去荊州!陛p取荊州的呂蒙,難道真的是一介武夫?讓我們一起來看《孫權勸學》一文,再來評價呂蒙其人。

          二、自主合作學習

          1.出示學習目標;

          2.學生讀課文自主完成: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及斷句(熟讀)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③及魯肅過尋陽。

          (2)對照注釋,疏通課文大意

          A、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刮目相待、當涂、治經、見事。

          B、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線詞所表示的語氣。

          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語氣)

          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限制語氣)

          ③大兄何見事之晚乎。ǜ袊@語氣)

          C、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D、翻譯全文。

          (3)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①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②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③課文是怎樣表現呂蒙學習的效果的?

          3.交流點撥,精讀課文,深入思考。

          (1)學生提出自學中的疑問,全班交流解答,落實自主學習目標。

          (2)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點撥: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則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③ 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3)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A、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師點撥: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氣、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躍然紙上。 

          B、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準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4)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一下該文對你有何啟示?(提示:學與不學,使呂蒙發生了巨大變化)

          三、點撥講解 

          1.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

          點撥: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2.板書設計

          四、練習測評

          ①《資治通鑒》是       主持編纂的一部      體通史,記載了從    到    共1362年間的史事。

          ②解釋“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③模仿表演:

          請三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后進行對話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學生作點評。

          五、布置作業

          1.學與不學,使呂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今天學習《孫權勸學》是為了什么呢?難道說只是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嗎?知道了這個故事,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呢?寫篇300字讀后感。

          2.大家有興趣了解更多與孫權、呂蒙有關的事情嗎?老師建議大家課后讀讀《三國演義》,從中了解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

           

          參考答案:

          (3)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①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②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就學

          ③課文是怎樣表現呂蒙學習的效果的?

          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的。

          A、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B、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準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4)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一下該文對你有何啟示?(提示:學與不學,使呂蒙發生了巨大變化)

          如“讀書有益”、“開卷有益”、“有志者事竟成”等。

           

          [《孫權勸學》導學提綱(魯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2.孫權勸學教案

          3.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教案設計

          4.七年級語文《孫權勸學》教案設計

          5.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6.人教版必修三《勸學》說課稿

          7.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

          8.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9.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10.《孫權勸學》課件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不卡 | 免费视频综合在线 | 欧美韩国日本国产v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日韩在线一区精品视频漫画 | 日本人韩国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