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故事(三)(備課資料)

          發布時間:2016-9-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題字助貧

          蘇軾在杭州作通判時,身無公務時,常到街頭走走。有一天,他路過清河坊,看到一個小伙子在賣畫兒。蘇軾走近一看,感到一幅月梅畫得不錯。問道:“小伙子,這畫是你畫的?”小伙子點點頭。 

          “這畫是賣的?”小伙子又點點頭。 

          蘇軾雖然自己畫畫,畫得很好,可是對于好畫,仍是十分喜愛。他問明價格,摸出銀錢,將畫帶回家中。 

          過了些時日,蘇軾又經過清河坊,又見那小伙子面帶愁容,在賣畫。禁不住又走了過去問:“小伙子,你又來賣畫了?” 

          小伙子又見到這位好心人,就將賣畫的原因說了出來。原來,這小伙子叫宋文新,自幼迷戀畫畫,又肯刻苦用功,畫得一手好畫。但不幸的是,父亡母病,只好靠賣畫束打點生活。每天在此掛出畫后,看畫的人不少,但看看下面的落款,就走開了。

          蘇軾聽完他的話后,稱贊他的畫技不錯,并十分同情他的遭遇,說:“你來此賣畫已有多少日子?” 

          “一個多月。” 

          “賣了幾幅了?”

          “一幅。” 

          這一說,使蘇軾更加同情。心想,他的畫已有相當功力,可惜沒有名氣,所以,無人問津。就說:“我來幫你一把如何?”宋文新正走投無路,連聲表示感謝。 

          蘇軾見小伙子如此認真,愈加敬愛。心想,這正應給他幫助,說:“你如以為虛偽之事不干,那么,我寫真心實意之言,就不得推卻。” 

          “好。” 

          “但不得反悔。” 

          “好。” 

          蘇軾提起筆來,在一張畫上寫了“此畫蘇不及”五個字。 

          小伙子見了蘇軾的題詞,感到十分惶惑,連聲說:“太守乃當今學士,小人不敢當,不敢當。” 

          蘇軾說:“我題此字,自有道理,你不必擔心。目前通是葬父養母要緊。”小伙子想想沒法,只好簽應了。 

          這件事發生后,一傳十,十傳百,不幾天全杭州人都知道了,紛紛來看小伙子的畫、買他的畫,他的畫很快都賣出去了。 

          宋文新葬父之后,去蘇府拜訪,又提起題詞之事。蘇軾笑笑說:“我題此五字,并非完全虛妄。”說畢,拿出他少年時畫的一幅月梅和宋文新的月梅同時掛在壁上。

          寫不盡的蘇軾

          大唐的風煙已逝,連同大唐的繁華和大唐的那些曾經耀眼的星辰,大宋的帷幕拉開,時光流轉,西蜀的山水間走來了一位風骨絕代的大家,頓時劃亮了大宋王朝文化的天空。他目光深邃,一臉冷峻,風神俊朗,一襲青衫,幾縷美髯。他就是蘇軾。天才的蘇軾、靈動的蘇軾、超逸的蘇軾、多情的蘇軾、別致的蘇軾! 

            千古大家絕千古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為了他的到來,巴山蜀水望穿了雙眸,大宋文壇翹首了千年,是日月精華的一種成全嗎?二十一歲剛過弱冠,便踏入京都,金榜提名,與其第同榜高中進士及第,讓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驚嘆,宋仁宗驚喜!大宋何幸,得此奇才! 

            難得的是蘇軾是一座寶藏,時光是刀,世事如劍,在刀光劍影之中,騰挪飛躍的他練就了一身的才藝!歷滄桑,逐逝水,那絕代的才華越是熠熠生輝,灼灼其華!橫絕了千古難越的高度。 

            他絕在父子三人合稱“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父子、兄弟、叔侄并稱的著名例子不少,如漢末三國時期的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合稱“三曹”,三國后期的阮籍與其侄阮咸并稱“大小阮”,西晉的陸機與其弟陸云并稱“二陸”,潘岳與其侄潘尼并稱“兩潘”,明代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合稱“三袁”,等等。但就整體的文學水平和社會影響來說,“三蘇”才是獨步天下的! 

            他絕在掙脫了唐五代以來詞的儂麗香艷,開創了豪放一派,屈子之浩然,陶翁之淡遠,太白之超邁,杜叟之沉郁,納之筆端,輕蘸淡墨,巨筆一點,就點出北宋的半壁繁華,與南宋的辛棄疾并稱“蘇辛”。 

            他絕在和歐陽修在散文上并稱“歐蘇”,在聆聽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失意后,我們能夠隨著蘇軾思接千古,情系一身,“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然人生短暫,世事無常,又有何防?“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輕裘雕鞍,縱馬輕狂的過往他已經忘了,只有這明月清風的此刻才是心之向往! 

            他絕在詩歌創作方面,他又與江西詩派的黃庭堅并稱“蘇黃”,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無窮理趣,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清麗,是詩壇的一道絕妙的風景。 

            天地古今齊集筆下,日月風流情滿江河,胸中溝壑,筆底波瀾,前人謂之“蘇海”,能夠象蘇軾這樣能夠在詩、詞、文方面都堪稱大家,真可謂千古一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然而蘇軾已經遨游了仙境,其人間遺文,只是其腳下浮云嗎?無言訴說著千古的風流! 

            而東坡的風流遠不止于此,也許是文化方面的深厚積淀,文學和藝術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文學的個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成就藝術的個性,然而這種個性的形成又離不開個人的穎悟和靈慧。 

            他絕在斜執筆,用側鋒,筆挾偉力豪氣。置“書貴瘦硬方通神”的訓則于不顧,用既肥又扁的字形,吐露蕭散風神。在蘇軾那里,書藝與他的文學成就一樣,隨著生命的流走,閱歷的加深,愈益閃放光輝,通向美妙的境界。他的書法豐潤、雄健、樸拙、凝重、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因此被尊為書法“宋四家”之首。有“宋代第一書法家”之稱,這無疑是他深厚的書法功力、高超的書法見解、強烈的個性、完美的人格,和精深博大的學養的一種外化,一種詮釋,一種噴發。 

            他絕在以詩寫畫,以畫蘊詩,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蘇軾之畫,卻是“畫中有詩”!蘇軾的畫“取諸造物之爐捶,盡用文章之斧斤”,他沒經過任何系統的繪畫訓練,所以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依靠厚實的書法功底,旺盛的詩意靈感,對宇宙萬物的一點禪悟,寥寥數筆,一派生機,把平生心志托付與古木竹石,在北宋的畫壇上,心有靈犀,孤鴻振翼,把一腔赤子的天真寄托于率性的畫之逸趣中。平遠中自有一份超然的深遠和高遠。和畫竹名家文同同為“湖州畫派”的代表人物。 

            他絕在不僅僅是這些,他還通音律,知稼穡,精品茗,諳歧黃之術,于天文、河治乃至烹調、釀造無不通曉。 

            一個人如果能夠在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達到蘇軾的高度就足以讓人仰視了,然而蘇軾卻“詩、詞、文、書、畫”五絕天下,也許這些才是他人生的最重要的支點,使得他能夠擺脫俗世之中那個“小我”,靠近那個超越了一己興衰榮敗的達觀超脫的“大我”,做飄渺的孤鴻橫渡人世的悲歡,做飄然的智者笑對蝸角虛名,做世外的高人斜睨人生沉浮,做紅塵的過客留下千古風流。 

           

          陳千里

          [蘇軾的故事(三)(備課資料)]相關文章:

          1.高三物理備課組總結

          2.高三化學備課工作計劃

          3.高三音樂備課組教學計劃

          4.初三語文備課組總結

          5.初三英語備課教學計劃

          6.高三生物集體備課總結

          7.高三語文備課組總結

          8.關于漢字的故事資料

          9.

          10.英語科組備課總結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无遮挡精品视频 | 一级电影在线亚洲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AV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五月开心亚洲综合在线 | 日本理论午夜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