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自序(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7-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吶喊》自序

          魯  迅

                                     教案提供者:張含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和把握“序言”這種文體。

          2.理解和掌握“寂寞、川資、格致、不名一錢、慰藉、僥幸、懸揣”等詞語。

          能力目標

          1.了解和概括魯迅先生的生活經歷和思想發展過程。

          2.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

          德育目標

          學習魯迅先生嚴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教學重點】

          在反復閱讀中了解魯迅先生自身經歷與思想發展的歷程。

          【教學難點】

          捕捉《〈吶喊〉自序》的“道”,即貫穿魯迅先生思想脈絡中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1.研讀教學法。“研讀”指研究性閱讀。具體地說就是指導學生借助相關資料反復閱讀和理解課文,變學生被動地聽講為學生主動地參與、研究。

          2.提問、討論和點撥相結合。為了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鼓勵學生質疑、討論、發表看法,教師在疑難處給予點撥。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研究性閱讀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1、請同學們欣賞下面一首詩: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賞析:這首詩寫于1903年。魯迅先生在礦路學堂畢業后,考取官費留學,于1902年東渡日本,日本留學期間,他積極參加反清愛國運動,并毅然剪掉象征清朝統治的辮子,并在斷發照片上留下了這首明志詩,“風雨如磐暗故園,我以我血薦軒轅”,從詩中可看到二十一歲的他便有以身許國的志向。憂國憂民、救國救民的思想精神貫穿魯迅先生的一生,無論是苦悶彷徨時,還是戰斗吶喊時。今天,我們就學習魯迅先生的《〈吶喊〉自序》一文。

          2、中國現代文壇巨匠魯迅先生的作品,在初中階段我們已學過不少篇目,同學們回憶一下,小說作品有哪些?(學生回答:《故鄉》《社戲》《孔乙己》)這些小說選自哪一部小說集?(學生回答:《吶喊》)回答得非常正確。《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說集,共收集短篇小說14篇。1922年12月,魯迅先生為自己的這個集寫了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吶喊〉自序》一文。

          板書:《吶喊》自序

          二、了解“序”這種文體

          請同學們看“單元提示”。單元提示中講得很清楚,序言,簡稱序,是寫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序”這種文體,分為兩種形式,一種叫自序,一種叫代序。自序是作者在自己著作正文前寫的文章,一般說明自己書寫的宗旨和經過;代序是代為別人的著作寫序言。多介紹作者或評論書的內容,也可把與本書相關的文章放在書前來代替序言。序言內容廣泛,形式自由,感情色彩較濃厚。

          三、作者簡介:

          魯迅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魯迅著作二十卷,博大精深。1918年發表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隨后連續發表《孔乙己》、《藥》《故鄉》等小說,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奠定了新文學的基礎;1912年發表代表作《阿Q正傳》,為新文學史樹立了一座豐碑,對中國作家和世界作家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世界不朽的名著。1923年編成了小說集《吶喊》,為現實主義小說奠定了基礎。他卓越的文學成就,不僅豐富了民族的新文化寶庫,而且也是對世界文學的巨大貢獻。他是現代文學史上最成就的作家之一。

          四、.背景介紹

          寫作《吶喊》的這一時期,正值“五四”新文化運動高峰,經歷了對中國長期深刻觀察和思考的魯迅,懷著強烈的反對舊文化、反對舊道德的激情,積極地投入了這一劃時代的偉大運動,創作了雜文、詩歌、小說等許多輝煌的新文學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白話小說,“多取材于病態社會中不幸的人們,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引自魯迅《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以其震撼人心的光輝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藝術技巧,充分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并使作者贏得了不朽的世界聲譽。1922年12月3日,《吶喊》結集成書前,作者寫了這篇《自序》。它成為人們了解和研究魯迅的最重要的資料之一。

          五、梳理課文思路

             1、學生標出段落序號。

             2、迅速根據每段的關鍵句,篩選信息,概括大意。

             3、師生共同探討,劃分文章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 (1)總括吶喊由不能忘卻的“夢”引起的。

          第二部分:(2─22)具體分述魯迅生活經歷和思想變化過程。

          第三部分:(23─24)寫作吶喊的緣由,表明為革命而作文的態度。

          六、設疑探討魯迅的思想發展過程

          1、魯迅在哪些地方生活過?

          學生思考后,明確:紹興、南京、仙臺、東京、北京、北京。

            2、魯迅經歷過怎樣的生活?

          明確:侍親疾、求新知、攻醫學、搞文藝、抄古碑、應索稿。

           3、魯迅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明確:看透世態,想走異路;選擇學醫,救民報國;領悟要著,棄醫從文;悲哀寂寞,深刻反省;苦悶沉默,思索追尋;看到希望,作文吶喊。

          七、課堂小結

          最后,我們再回顧一下本節課學習的內容:這節課我們重點分析了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原因和作者寫作這些小說的緣由,在分析中我們又清楚地看到了魯迅先生的思想發展歷程。這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點,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學著從關鍵的詞句入手來分析解決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

          八、作業

               1、完成《與名師對話》“夯實基礎”部分練習。

               2、熟讀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復述課文要點。

          2、設疑探究魯迅的思想變化。

          3、課文藝術表現方法鑒賞示例指導。

          【教學過程】

          一、復述課文

          二、設疑探究魯迅的思想變化

          1、魯迅學醫救國的夢為何會破滅呢?他從中認識到什么?找出文中相關語句? 

              明確:看幻燈片的經歷打碎了他的夢。他認識到“凡是愚弱的國民……當然要推文藝”。 

              2、那么他從文救國的夢想實現了嗎? 

              明確:沒有。《新生》的流產讓他感受到很“寂寞”。 

              3、如何驅除“寂寞”?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明確:施展“麻醉法”:一是“沉入國民中”,不再談用文藝“改變他們的精神”;二是“鈔古碑”,和古人共處。這下子“卻也似乎已經奏了功,再沒有青年時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但這“也似乎”三個字卻泄露了天機:“麻醉法”不僅沒有驅除魯迅的寂寞,反而使他的“生命暗暗的消去了”。 

              4、“寂寞”的實質是什么? 

               明確:并非真的無聊,也不是無事可做,而是一種“不特沒有人來贊同,并且也還沒有人來反對”的孤獨,是愛國者報國無門的憂愁,是前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他的苦悶孕育著后來的《吶喊》,是暴風雨來臨前的沉寂,而不是幻想破滅后的絕望。此時的魯迅開始以一種更實際、更冷靜、更清醒、更深刻的態度來觀察社會人生、來思考國家和民族的前途。 

             古來圣賢皆寂寞,愛國詩人屈原也有過“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寂寞。 

              5、在動蕩的歲月,寂寞的人遠不止魯迅一個,有著拳拳愛國之心的人們都很寂寞,從文中可看出有金心異他們。如何理解魯迅與金心異的對話?   

              明確:魯迅當時的思想是,感到當時的中國是一間絕無窗戶、萬難破毀的“鐵屋子”,里面的人都在“昏睡”“死滅”,如果能有人吶喊幾聲,喚醒幾個人來,就有“毀壞這鐵屋子的希望”。 

              6、他的這一思想在《吶喊》這部小說集中是怎樣體現的?(回憶曾學過的《孔乙己》、《故鄉》,以及補充資料《藥》,按小說三要素進行分析) 

              明確:人物,主要是“許多熟睡的人們”,眾多的“麻木者”,如孔乙己、閏土、華老栓、茶客、看客、阿 Q 之類,“較為清醒的”只有幾個人,如夏瑜、狂人,且寂寞而悲哀;情節,幾乎都是悲劇,都是“昏睡、死滅”;環境,都是“鐵屋子”,咸亨酒店的炎涼,茶館的冷漠、未莊的死寂愚昧、狂人屋子“三十年不見月光”的黑暗,都是當時社會的縮影。 

          7、魯迅“吶喊”什么?他為什么“吶喊”?他在怎樣的環境中“吶喊”?

          明確:喚醒民眾。國民愚昧麻木。列強侵凌國民不覺醒的殘酷環境中吶喊。

          小結: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清楚地知道了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原因。而圍繞著《吶喊》的由來作者也講述了他的思想發展過程,那就是從年輕時的好夢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奮起的吶喊。從作者好夢、寂寞、吶喊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的憂國憂民思想一直都沒有變,用作者的《自題小像》中的一句話可以鮮明地體現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薦軒轅。” 

               三、課文藝術表現方法鑒賞示例指導

              (一)圍繞中心,按時間順序選擇典型事例反映思想發展過程

              作者抓住《吶喊》緣由這條線索,敘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發展過程,這條線索即是: 好夢──寂寞──吶喊(敘事線索) 。以“夢”的產生、破滅為線索,這樣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確,重點突出,體現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二)夾敘夾議

              本文是按作者經歷的幾個階段進行敘述,所以以記敘為主,但作為序言,要說明小說創作的動機、意圖,自然離不開議論。本文議論主要有三種形式: 

              1.在敘事的關鍵地方作畫龍點睛的議論 

              寫父親的病,說“在侮蔑里接了錢”;寫上南京求學“仿佛是走異路,逃異地”;學洋務是“將靈魂賣給洋鬼子”。這些敘事已透露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而作者在記敘之中又特意在兩段敘事的聯結處,加入幾句承上啟下的議論: “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真面目”寥寥數語,使敘述中所含意思更加顯豁。 

              2.記錄作者的思想變化的感受的議論 

              它往往交織在敘事中,但由于它更多的是作者歷史上思想認識的結論,所以應該說主要是議論。如: 記敘看時事畫片刺激后寫的一段話,把棄醫從文的原因和啟蒙主義文學觀揭示得很透辟,論述了醫治身體的病和醫治精神的病的關系。又如毀壞鐵屋子爭論后的一段話,更是鮮明的議論,結論是: 希望是不能抹殺的。 

              3.總結性的議論 

              結尾處對《吶喊》和文學革命的關系論說。這段議論旗幟鮮明,闡述精辟,落在文章的結尾處,是全文敘事的理論歸結。議論的末句,又與文章第一句自然呼應。 

             (三)比喻貼切,寓意深遠 

              關于鐵屋子的爭論: 

              鐵屋子: 比喻黑暗濃重的舊社會,極深刻地說明了當時的社會現狀。 

              示眾的材料看客: 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們。 

              置身于毫無邊際的荒原: 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卻毫無反響而感到狐獨。 

              聽將令: 比喻適應新民主主義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 比喻寂寞如何纏住了靈魂。

          四、課堂小結

          我們用兩個課時閱讀了《〈吶喊〉自序》一文。了解了魯迅先生的思想發展歷程,領會了他寫作《吶喊》的緣由。與此同時,我們也領略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掌握了自序的基本寫法。同學們,讓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進一步走進魯迅,讀懂魯迅,學習魯迅。

          五、作業

              完成《與名師對話》“拓展”部分練習。

          教學反思;

                                                                          

                                                                         

                                                                         

           

          張含光

          [《吶喊》自序(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吶喊自序讀后感

          2.高二《勸學》教案設計

          3.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人教版必修四數學課件

          6.人教版必修五英語課件

          7.太史公自序教案

          8.人教版匆匆教案設計

          9.人教版《山中訪友》教案設計

          10.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精品动态图 | 五月天偷拍视频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v一二三区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