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
1.提高對戰爭的認識,培養熱愛和平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2.通過活動開闊文化視野,增加有關戰爭的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的積累。
3.培養資料信息搜集處理能力,鍛煉圍繞某一事件進行評說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課前指導
1、學生搜集一些有關戰爭的圖片。
2、學生搜集古今中外的著名戰役,并了解戰爭造成的后果。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課題。
(二)學生展示
1、有關戰爭的圖片。
2、古今的著名戰役。
3、文藝作品與戰爭
伴隨著戰爭,產生了豐富的戰爭文化。了解它們,同樣可以豐富我們的文化積累。就以下四項內容進行探究,展開交流。
○1、吟誦古今描寫戰爭的詩詞;
○2、關于戰爭的成語;
○3、有關戰爭的古今名言;
○4、有關戰爭的影視作品和歌曲。
(三)、討論交流
在下面兩個話題中選擇一個展開討論,說說你的看法。
1 “鑄劍為犁”的雕像在聯合國總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個春秋,可是和平的鐘聲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們敲響,戰火和死亡仍然時時踐踏著公理和正義,這是為什么?
2 有人說戰爭有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一方面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另一方面又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四)、寫作實踐
我的心聲……
續寫“假如我是一只和平鴿……”
四、教師小結
寰寰
[《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學案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8.木蘭詩的學案
9.《談中國詩》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