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兩首 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發布時間:2016-9-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了解《詩經》的基本常識,掌握《詩經》里的重章疊唱的特點。

          2.掌握《氓》與《采薇》的主要內容,了解《詩經》所體現的現實主義精神。

          3.掌握四言詩的朗讀節奏和這兩首詩的比興運用的特點。

          4.培養結合注釋初步讀懂古詩的能力;品味、體會文章的內涵,提高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知識鏈接

          一作者簡介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相傳為孔子所編定而成!妒酚浛鬃邮兰摇氛f:“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禮義!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認為,現存的《詩經》基本上經孔子刪汰選編而成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政治上主張嚴格遵守“禮”,特別強調“仁”,對我國古代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整理編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詩經》《尚書》《禮記》《樂》《周易》《春秋》。其言論,主要記載在《論語》中,其思想,從漢朝后,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二背景資料

          《詩經》的305篇詩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產生于今山西,陜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大體上說,《風》是民間樂歌,《雅》是宮廷樂歌,《頌》是宗廟樂歌和舞歌。《風》的絕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代表了《詩經》得最高文學成就。這些產生于民間的作品,或揭露當時的社會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現勞動生活的苦樂,或描述愛情婚姻的悲歡,從各個側面廣泛的展示了古代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圖景。

          三 文體知識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反映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期近500年間的古代社會生活。詩歌創作多用現實主義手法。 

          《詩經》分風、雅、頌三部分:十五“國風”占160篇,多是各個諸侯國的抒情性的民間歌謠,后人把“國風”與屈原的《離騷》并稱為“風騷”,后多用來泛指文學;“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音樂;“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主要有三種表現手法(引號內容為朱熹《詩集傳》語)。賦:“敷陳其事而直言之”,即鋪陳敘事(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鹅o女》主要運用的正是“賦”的手法。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借物托情。如李季《王貴和李香香》:“一對大眼水汪汪,像露水珠在草上淌!迸d:“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它往往用于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如李季《王貴和李香香》:“二道糜子碾三遍,香香自小就愛莊稼漢。玉米開花半中腰,王貴早把香香看中了。” 

          風、雅、頌、賦、比、興,文學史上合稱“六義”。

          方法練習

          一、 字音識記

          氓:méng    蚩:chí   愆:qiān   將:qiāng   垝垣:guǐ yuán    筮:shì   

          咎:jiù     于:xū    說:tuō    隕:yǔn     徂:cú    湯:shāng  

          漸:jiān    罔:wáng  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ī  泮:pàn   

          二、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貿絲(“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

          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匪”通“非”,不是)

          3.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無”通“毋”,不要)

          4.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嘆)

          5.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通“脫”,解脫)

          6.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

          三、古今異義 

          1.泣涕漣漣    

          泣涕,古義:為眼淚

          今義:鼻涕  

          2.總角之宴,言笑宴宴

          宴,古義:為歡聚

          今義:為酒席

          3.不遑啟居(

          啟,古義:是跪

          今義:指開啟。

          居,古義:指安坐

          今義: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君子,古義:文中指主帥

          今義:指有品德的人。

          小人,古義:文中指士卒

          今義:指品行差的人。

          四、一詞多意

          1.言:

          ①句首助詞。如:言既遂矣。

          ②相當于“而”。如:靜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詞。如:秋以為期。

          ②而,連詞。如:以望復關。

          3.作:

          ①本義是起來起身,引申為興起,產生。如:薇亦作止。

          ②開始。如:天 下之難比作于易。

          ③創作,撰寫: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又引申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勞動,勞作。如: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⑤為,成為,引申為充當,充作。如: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4.曰:

          ①動詞詞頭,無實意。如曰歸曰歸。

          ②叫做,稱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③說。如: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止:

          ①語尾助詞。如:歲亦莫止。

          ②腳,足。如:當斬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為使動用法。如:止子路宿。

          ④制止,阻止。如:殘賊公行,莫或止之。

          ⑤容止,禮貌。如:人而無止,不死何候。

          6.載:

          ①記錄,記載。如:史載田橫事。

          ②年。如:自去舟職,五載復還。

          ③裝載。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引申為承擔,承受。

          如:載舟載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車。如:直上載公子車。

          ⑤祝詞,起加強語氣作用,多用于動詞或形容詞詞頭,可譯為“且”“又”。如:“載欣載奔”。

          ⑥副詞,開始。如:春日載陽,有名倉庚。

          7.靡:

          ①浪費。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②無,沒有。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引申為不。

          如:天高地迥,號呼靡窮。

          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8.烈:

          ①火勢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為放火燒,如:益烈山澤而焚之。又引申為猛烈。如:窮冬烈風。

          ②光明,顯赫。如:君有烈名。

          ③事業,功業。如:奮六世之余烈。

          ④厲害,嚴重。如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9.孔:

          ①小洞,窟窿,又引申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國無敵。

          ②很,甚。如:孔武有力。

          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10.華:

          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爍爍其華。

          ②開花。如:始雨水,桃李華。

          ③美麗有光彩。如:華服麗人。

          ④繁華。如:其街市之繁華。

          ⑤精華。如:物華天寶。

          ⑥敬辭。如:華誕,華居。

          11.思:

          ①思考。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思念,掛念。如:已行,弗不思也。

          ③心情,情思。如: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④助詞,無實義。如: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2.雨:

          ①眾多。如: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②離散。如:一別如雨。

          ③動詞。下雨或雨一樣的落下來。如:是歲之春,雨麥岐山之陽。

          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

          ⑤潤澤。如: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五、詞類活用

          (1)名詞的活用

          ①名詞用作動詞

          其黃而隕(變黃)

          雨雪霏霏(下)

          ②名詞作狀語

          夙興夜寐(在早晨,在夜里)

          豈不日戒(天天,日日)

          (2)數詞的活用

          數詞使動用法

          士貳其行(使……不專一)

          二三其德(使……三心二意)

          六 、文言句式

          (1)判斷句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不遑啟居,犭嚴狁之故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2)倒裝句

          賓語前置句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課文解析

          一 要點賞析

          《氓》選自《詩經?衛風》,是“衛風”中最長的一首民歌,也是《詩經》中較有代表性的一首棄婦詩。它是一首敘事詩,全詩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描述了一個婦女被丈夫遺棄后,回憶當初戀愛、結婚的經過以及婚后的遭遇,訴說了自己對不幸婚姻的痛苦、悔恨之情。全詩共60句,分為六章,每章10句。詩的情節線索清楚:女子為一個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來兩人結為夫妻。婚后,盡管妻子多年如一日,甘心貧苦,日夜操勞,但是,最終還是被丈夫遺棄了。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描寫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家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思所想,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抒發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二  寫作特點

          1.回憶和對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憶中敘事、抒情的。在回憶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的婚前婚后形成對比;榍,“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我”純真、熱情;楹,“夙興夜寐,靡有朝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恥辱。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變化:“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戀愛、生活前后的對比,思想感情的對比,表現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性格變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對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兇暴起來。在戀愛、婚后生活的對比中,女主人公認識到了在戀愛、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從痛苦的生活經歷中得出教訓:“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她悔恨多于哀傷,決絕而不留戀:“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現出她清醒、剛烈的性格特點。

          2.比興藝術手法的運用。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葉鮮嫩,告誡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后面“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等六句勸說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第四章,前兩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葉由嫩綠變為枯黃,這與士“信誓旦旦”變為“貳其行”相對照,含有隱喻。

          第三、四章起興的詩句,用自然現象來對照女主人公戀愛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激發讀者聯想,增強意蘊,產生了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有人認為,由桑葉嫩綠而枯黃來比喻戀愛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這種興兼有比的特點,更富有藝術魅力

          《采薇》

          1.情景交融的寫法。

          詩末章首四句,歷代傳誦不已,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

          2.重章復唱的形式。

          詩的前三章開頭句式相似,反復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特有的音樂之美,旋律協調,音節和諧,一唱三嘆。

          3.多用疊字,音韻和諧。

          《詩經》中大量運用疊音字(重疊字),這不但豐富了詞匯,而且寫景狀物,擬形傳聲,使詩歌更富于形象美和音韻美。如《采薇》中,“烈烈”形容憂心如焚;“業業”“翼翼”形容戰馬雄健,行列整齊;“依依”形容柳枝的柔軟婀娜;“霏霏”形容雪花稠密紛揚;“遲遲”形容步履艱難緩慢。這些疊音字,或抒發憂憤的感情,或摹寫事物的狀態,或描述自然景色的特點,都富于形象性和表現力,使詩句聲韻鏗鏘,增強了詩歌語言的藝術魅力。

          課時訓練

          基礎鞏固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涉淇(qí)      桑葚(shèn)     于嗟(xū)          淇水湯湯(tānɡ)

          B.愆期(yǎn)     婀娜(ē nuó)    漸車帷裳(jiān)    咥其笑矣(zhì)

          C.皎潔(jiǎo)    咎言(jiù)      溘死(kè)          氓之蚩蚩(ménɡ)

          D.有泮(pàn)     骙骙(kuí)      躑躅(chú)         將子無怒(qiāng)

          2.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隰則有泮                                 B.于嗟鳩兮

          C.不思其反                                 D.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3.下面各句中加點的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B.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C.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D.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4.下列各句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是(  )

          A.何以知之  

          B.何陋之有

          C.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D.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5.下列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孔:內心痛苦的樣子

          B.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斯:語氣詞,無實義

          C.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即:就

          D.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爽:過錯

          6.下列句子中無活用現象的一句是(  )

          A.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B.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豈不日戒,犭嚴狁孔棘

          7.對下列兩組加點詞的意義、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竭我盈,故克之

          A.兩個“爾”相同,兩個“彼”相同

          B.兩個“爾”不同,兩個“彼”相同

          C.兩個“爾”相同,兩個“彼”不同

          D.兩個“爾”不同,兩個“彼”不同

          8.比較下面兩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自我徂爾,三歲食貧②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③三歲為婦,靡室勞矣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A.①與②意思相同,③與④意思也相同。

          B.①與②意思相同,③與④意思不同。

          C.①與②意思不同,③與④意思相同。

          D.①與②意思不同,③與④意思也不同。

          9.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被儒家列為五部經典著作之首。

          B.《詩經》中的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帮L”又叫“國風”,共有15國風,160篇,大都是勞動人民創作的民間歌謠;“雅”分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為周代宮廷樂曲歌辭;“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多為周天子及諸侯們祭禮時的樂歌,共40篇。

          C.《詩經》反映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社會生活,共305篇,古時也稱為“詩三百”。其創作方法基本上是現實主義的。

          D.《詩經》中都是四言詩,普遍采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10.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在這次比賽中,我們的球隊就要獲勝了,大批的球迷在周圍高聲吶喊,信誓旦旦。

          B.大街上,商場里,到處是游玩、購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絕如縷。

          C.多年來,他夙興夜寐,經過艱苦的努力,終于完成了這項任務。

          D.在課堂上,同學們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發言者各抒己見,二三其德。

          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1.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當的一項是(    )

          A.三歲食貧(三年)                      B.士也罔極(標準)

          C.躬自悼矣(傷心)                      D.總角之宴(指少年時代)

          12.對文中畫線句子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葉的枯黃、紛紛掉落,使讀者產生聯想,形象鮮明,詩意盎然。

          B.葉的枯黃、紛紛掉落,隱喻女主人公的戀愛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富有藝術魅力。

          C.用葉的枯黃、紛紛掉落這種自然現象起興,表達情感生活內容,增強了詩的意蘊。

          D.鋪陳葉的枯黃、紛紛掉落,細膩地展現被棄女主人公的內心痛苦和怨恨。

          13.下列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淇水波濤滾滾,水花打濕了車上人的衣裳。

          B.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女子沒有什么不痛快的,士人的行為卻前后不一致了。

          C.靜言思之,躬自悼矣:靜下心來想一想,只能自己傷心。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你的誓言是真摯誠懇的,你竟不想回頭。

          14.從所選的內容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詩經》里的一首詩,完成詩后的題目。

          秦風兼葭

          蒹葭蒼蒼①,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②從之,道阻且長;溯游③從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所謂伊人,在水之湄⑤,溯洄從之,道阻且躋⑥;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⑦。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所謂伊人,在水之涘⑨。溯洄從之,道阻且右⑩;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⑾。

          【注釋】①蒼蒼:茂盛的樣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與“蒼蒼”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盤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④晞(xī):曬干。⑤湄(méi):岸邊,水與草交接的地方。⑥躋(jī):升高,意為地勢越來越高,行走費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sì):水邊。⑩右:迂回彎曲。⑾沚(zhǐ):水中高地。

          15這首詩的主旨,歷來說法不一。細讀全詩后,選出比較合理可信的一項(    )

          A.諷刺秦國君主不用周禮,不能納賢求士。

          B.描寫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描寫對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D.描寫熱戀者對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悵失望的心情。

          16這首詩與《詩經》中其他許多詩篇一樣,各章有的句子重復,有的只更換一兩個字。這種表達形式有什么好處?

          答:                                                            

                                                                          。

          17把第1、2兩章改寫成新詩。

          第1章:                                                         

                                                                          。

          第2章:                                                        

                                                                          。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18.對這首詩中語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黍”“麥”“苗”,分別指糧食、成熟的莊稼和未成熟的幼苗。從中可看出奴隸主無所不貪的面貌。

          B.“莫我肯顧”“莫我肯德”“莫我肯勞”,用的都是詞序倒置的特殊句式,這種句式突出了“莫”字。

          C.“逝將去女”應理解為“將去女而逝”,“女”是“汝”的通假字,“逝”是“誓”的通假字。

          D.“誰之永號”意為“誰還(會)長久地哭泣呢”,其中,“永”解釋為“長”,“號”解釋為“哭”,“之”是助詞。

          19.對這首詩的分析,恰當的一項是(    )

          A.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以奴隸們向“碩鼠”的乞求,表現出“碩鼠”貪婪兇殘的本性。

          B.三歲貫女,莫我肯德:奴隸們對“碩鼠”的為富不仁已忍無可忍,表現出清醒的認識。

          C.逝將去女,適彼樂土:奴隸們覺醒后反抗意識萌生,表現出他們到達理想樂土的歡欣。

          D.樂郊樂郊,誰之永號:奴隸們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表現出理想實現后悲泣全消的狂喜。

          20.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的前四句重在揭露和斥責奴隸主階級的殘酷剝削,后四句重在表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B.這首詩語言上最大的特點是:重章復唱,每句四字。

          C.“永號”中的“號”讀“háo”,“逝將去女”的“去”,是“去掉”的意思。

          D.這首詩深刻地反映了奴隸社會尖銳的階級對立,表現了勞動者對剝削階級的憎惡與鄙視。

          21.對于“樂郊”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和前面的“樂土”“樂國”一樣,是指當時實有之地,被當時人稱為世外桃源。

          B.并非真有此處,這只是神話中流傳的一個美好快樂的處所。

          C.前面所指“樂土”“樂國”實有其地,而“樂郊”是奴隸們當時所設想的沒有剝削的地方。

          D.非真有此地,這只是當時受剝削者想象中的那種美好安寧的地方。

          22.你如何看待《氓》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劇?

          會中,女性在經濟上、政治上都處于附屬地位,她們的生活天地很狹小,生活的幸福與否都維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個對感情、對家庭不負責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高考鏈接

          23.(2010江蘇宿遷高考模擬,21)下面是某作家寫的一段文字,請用一句話概括他所要闡述的內容。(不超過30個字。)

              我的作品能夠在市場上流行,實際上近于買櫝還珠。你們能欣賞我故事的清新,卻忽略了那作品背后蘊藏的熱情;你們能欣賞我文字的樸實,卻忽略了那作品背后隱伏的悲痛。

          作家批評有些讀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0全國卷Ⅰ,19)下面的材料從四個方面對二胡作了介紹,請篩選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內容,壓縮成一段文字,不超過60個字。

              二胡是中國的一種很奇妙的樂器,是胡琴的一種,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構造很簡單:由一根長約80厘米的細細的木制琴桿、內外兩根琴弦、琴桿下端的蒙著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構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馬尾做的琴弓演奏,這與小提琴同樣用馬尾做琴弓是一樣的。二胡聲音低沉圓潤,聽起來略帶憂傷,常用來表達比較深沉的情感。二胡產生的歷史悠久,又比較容易學習,因此是深受中華民族喜愛的樂器,是中國民間普及率較高的樂器。

           

           □□□□□□□□□□□□□□□□□□□□□□□□□□□□□□□□□□□□□□□□□□□□□□□□□□□□□□□□□□□□□□□□□□□□□□□□□□□□□□□□□□□□□□□□□□□□□□□□□□□□□□□□□□□□□□□□□□□

          質疑探究

           

          董曉慶

          [《詩經》兩首 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詩經兩首教案

          3.詩經兩首的教案

          4.詩經兩首課件

          5.《詩經兩首》課件

          6.詩經兩首優秀教學設計

          7.《詩經》兩首復習試題

          8.《詩經》兩首課堂實錄

          9.詩經兩首課堂實錄

          10.詩經兩首教學實錄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 | 日本青青在线观看 | 日本嫩草影院久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