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學案 (北師大八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12-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日歷》學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本文的作者的文學常識。

          2、積累詞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認識作者對人生、對生命的意義的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自主預習

          1、你對作者及作品了解多少呢?請寫在下面。

          馮驥才:

           

          2、字詞積累 

          (1)給加點字注音: 

          純粹(     )了無痕跡(      ) 拍攝(       )嵌入(    )蹣跚(    ) 

          (2)根據拼音寫漢字:

          an淡 (    ) jiao幸(    ) mei力(    )  廢xu(     )無liao(       )

          (3)解釋詞語: 

            倒行逆施: 

            刻骨銘心:  

          二、合作交流展示

          1、本文的標題是“日歷”,但文章僅僅是在寫日歷嗎?那么文章究竟是寫什么?想告訴人們什么? 

          明確:寫時間,寫生命;告訴我們時間易逝,生命易逝,要倍加珍惜(要求:學生能從文章中找到重要的句子來支撐自己的看法)。 

          補充:第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再讀文章,理清脈絡。 

          本文怎么從日歷談到時間與生命呢?這個過程有些曲折。我們一道沿著作者的思路,從“日歷”出發向“時間”“生命”攀登,理清脈絡,就能更加理解文章深意。 

          (1)朗讀2-3自然段,說說這兩段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扯下一頁日歷--向往明天但又感到歲月匆匆與虛無。 

          (2)朗讀4-6自然段,說說這三段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不能從容地扯下日歷--因為那是生命的頁碼。

          (3)朗讀8-9自然段,說說這兩段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明白日歷的意義--生命忠實的記錄。 

           (4)朗讀10-15自然段,說說這六段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不肯再去扯日歷--因為想保存歲月。 

          教師歸納:由此可知,本文表面看來是寫日歷,但處處是寫時間,寫生命。從“扯下一頁日歷”到“不能從容地扯下日歷”再到“明白日歷的意義”和“不肯再去扯日歷”,這個過程就是對時間與生命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

           3、請引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題. 

          日歷具有生命感。 日歷叫我隨時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三、質疑探究,理解文章的巧妙構思。 

          珍惜時間與生命,這是個抽象的問題。而此時我們不覺得抽象,反而是具體可感,為什么? 

          明確:主要原因是作者把抽象的認識轉化為具體的事物來表現,讓讀者看得見,摸得著。 

          這就是作者構思的巧妙之處,也是本文的魅力之一。將抽象的時間與生命轉化為熟悉而具體的日歷,十分形象。如果用幾句話來描述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說: 

          時間(生命)是一本日歷,扯下了一頁便消失了一天。它時刻在警醒我們:時間(生命)無價,要好好珍惜。 

          教師小結: 

          四、鞏固檢測:

          1、下列詞語中加點詞語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熄滅(xi )   芬芳(fen) 縫隙(feng xi)

          B、嵌入(qian)  平庸(yong)載體(zai)

          C、珍藏(cang)  畫卷(juan)空間(kong)

          D、了無(liao)  沉寂(ji)   拍攝(she)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魅力  撕扯  熄滅  匆忙

          B、無聊  剎那  觸摸  痕跡

          C、僥幸  逆轉  無奈  居然

          D、廢墟  純悴  葡萄  個案

          3、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填空。

                              (1)感受明天的希望

          “日歷”引出的思考  (2)思考珍惜今天的時間    日歷具有生命感

                              (3)感知生命的意義

          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作者喜歡用日歷的原因有哪些?

          日歷讓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日歷讓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時間;日歷讓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義。

          補充:第3段中作者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由十分快活感受到歲月的匆匆與虛無,情緒經歷了興奮到憂傷的巨大轉變。

          補充:根據具體語言環境,說說文章第⑵段中用“笑嘻嘻地等著”形容新的一天的到來有什么好處?  

          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日歷給人的希望,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5、下面是惜時對聯中的句子,請你將它們組合成四幅對聯。

          (1)黑發不知勤學早     (2)無情歲月增中減

          (3)書山勇上捧晨星     (4)有味詩書苦后甜

          (5)白首方悔讀書遲     (6)茫原荒夜聞雞舞

          (7)學海勤游穿夜幕     (8)文山書海囊螢讀

          6、仿照前兩個分句,再續寫一個句子。

              如果說生命是一本書,那么時間則是一支筆,書寫著人生;如果說生命是一座花圃,那么時間則是一朵鮮花,點綴著人生;                    

                                                                     。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內容,品析積累文中富有哲理的優美句子。

          2、認識作者對人生、對生命的意義的看法,珍惜時間生命,走好人生的每

          一天。

          一、自主學習:

          1、朗讀文章,初步感受哲理式句子。 

          上節課,我們體會了文章的魅力之一--巧妙的構思。其實,同學們還應當會感受到本文的另一個魅力--眾多富有哲理的句子。每讀到此處,我們不禁會放慢速度,若有所思。請大家細心朗讀文章,標畫出你認為富有哲理或者能觸動你內心情感的句子。 

          2、朗讀并交流哲理式句子,品味深意。 

          ①學生朗讀自己所標畫的哲理式句子。 

          ②學生以小組形式,互相交流所標畫的哲理式句子。 

          二、合作展示:

          1、學生個人展示哲理式句子的閱讀感受和啟發。 

          2、教師點撥幾個重點的哲理式句子,引導學生品味深意。 

          例如:“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你不能改變昨天,但你可以決定明天。”

          “你被生活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

          “時針是從來不會逆轉的。倒行逆施的是人類自己的社會與歷史。”

          “人因為記憶而變得厚重、智慧和理智。更重要的是,記憶使人變得獨特。因為記憶排斥平庸。”

          “人不能只是被動的被記憶,我們還要用行為去創造記憶。”

           

          (教師的點撥可以有兩個層次:首先是句子包含的意義,其次是給予我們的聯想與啟迪)。 

          三、質疑探究:

          1、文章以“日歷”為題,后半部分為什么著重寫“記憶”?請根據文章簡要分析。

          作者認為我們的日歷大多頁碼是黯淡無光的,但是記憶卻能使我們從黯淡無光的生活中擺脫出來,因為記憶排斥平庸,使人變得獨特。作者認為一個人的記憶是留在日歷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動地被記憶,還要用行為去創造記憶,認真地書寫每一天的日歷,使自己的人生(日歷)豐富、充實。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著重談記憶。

          2、朗讀第七自然段,請同學們思考能不能不寫這一段,它與文章主題有何關系? 

          明確:本段與文章主題有著密切關系。正因為有這段人生難忘的經歷才使“我”對生命有著更深刻的認識,懂得了日歷的意義,刻骨銘心

          3、文章前面說翻起一本新日歷,為有大把大把的日子而心頭十分快活,后邊又說感到歲月匆匆與虛無,還說我們的日歷大多的頁碼都是黯淡無光的,為什么全文沒有不統一的感覺?

          明確:之所以全文沒有不統一的感覺,是因為這兩者之間的本質是統一的。“為有大把大把的日子而心頭十分快活”,那是因為我向往明天,有明天就有生命和希望。后來又說“感到歲月匆匆與虛無”,“日歷大多數的頁碼都是黯淡無光”,這是因為我感到歲月的易逝、生命的可貴,不想碌碌無為。

          4、“由此,我讀懂了日歷的意義”,一句中,“此”指的是什么?“日歷的意義”指的是什么?

          “此”指的是珍藏唐山大地震時的日歷和照片。

          “日歷的意義”指的是:它原是我們生命的忠實的記錄。我們要用行為去創造記憶。我們要用情感、忠誠、愛心、責任感,以及創造性的勞動去書寫每一天的日歷。

          5、你認為保存歲月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教師總結:本文沒有寫故事,也沒有寫風景,談的是一個抽象的道理,但文章卻能打動讀者,令人喜愛。原因至少有兩點:首先是巧妙的構思,從具體形象的日歷入手,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二是眾多富有哲理式的句子,令人深思,啟人智慧,獲益匪淺。

          四、鞏固檢測:閱讀全文,完成下列練習

          (1)根據文中的注音寫出正確的漢字。 

          一dié(    )用過的日子           xiānɡqiàn (    )(     ) 

          (2)“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這句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表述。 

          人可能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選擇自己對生活的態度。

          (3)文章第(7)段詳細記下“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何用意?

          是我生命中刻骨銘心的一天;我由此懂得了日歷的意義;懂得了生活中需要努力。

          (4)請你從取材和語言兩方面,對本文做簡要賞析。

          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們生活中“用日歷”這樣熟悉的小事,卻從中揭示出生命的意義,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語言方面:①寓豐富的感情于平實的語言中。本文的語言是平實的,卻蘊含著作者對日歷、對生命的真摯感情,讀來令人感到親切而有意味。②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閆淼

          [日歷學案 (北師大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大班認識日歷課件

          2.大班《認識日歷》課件

          3.《認識日歷》的教案

          4.日歷馮驥才教案

          5.木蘭詩的學案

          6.日歷的秘密課件

          7.《談中國詩》導學案

          8.北師大八年級上冊《等邊三角形》數學課件

          9.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10.北師大認識方程課件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最新一线 | 亚洲一本在线AⅤ | 亚洲日韩国产天堂网 | 五月婷中文字幕 | 五月天在线精品国产 | 曰本久久免费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