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應更多關注學生精神生活

          發布時間:2016-1-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教育報         王培峰 

           

            現在的孩子難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精神世界的缺陷或不足。體現在我們的教育中,主要是我們對學生精神生活的疏忽。為此,我們應樹立以下觀念。 

            關注學生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其實,過去的學生“聽話”、循規蹈矩、缺少創新等個性心理的不足,與現時報道中提到的現在的孩子蔑視教師、冷淡學習、疏遠學校等不健康個性心理和行為同樣不足取。因此,我們必須從解放學生的個性入手,盡可能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尤其是學生心理需求方面的差異,盡可能地減少學生的心理問題。 

            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情感生活。現在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嬌慣任性、很難接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同時,對教師、對父母、對社會缺乏正確的態度、情感和觀念,與過去的孩子相比確實顯得“無法無天”。這固然與孩子的家庭教育有關,可我們的學校教育也負有重要的責任。多年來,我們的教育不注重實踐,遠離社會生活,致使學生知識結構單一,學與用嚴重脫節,造成學生對真、善、美的辨別能力較差。另一方面,由于少兒時期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險獵奇心理,新鮮的社會知識往往先聲奪人,后來居上,占領了孩子心靈的“制高點”,這樣學生非但對教師、家長的苦口婆心熟視無睹,甚至產生厭惡、逆反心理。 

            為此,我們必須讓學生積極融入社會,參與社會實踐,讓學生在民主平等、團結協作、友愛互助的氛圍中,在充滿情感體驗的學習過程中,快樂、和諧地健康成長。 

            關注學生的理想信念和人格養成。現在的孩子雖然自信,但受不得委屈,經不起挫折,不肯吃苦,依賴性大,言行不一,缺乏愛心,缺乏責任感,缺乏生活理想,這與我們長期的傳統教育“重教書輕育人,重智育輕德育”的遺害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必須把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作為首要的目標,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一種高尚的、豐富的人生體驗,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健全人格,提升理想信念,踐行自己的理想。

           

          [學校:應更多關注學生精神生活]相關文章:

          1.

          2.有關閱讀是精神生活閱讀答案

          3.小班教案應彩云

          4.給孩子更多的愛_教育論文

          5.學校學生部門工作總結

          6.學校學生安全教育教案

          7.學校學生暑假放假通知

          8.學校學生暑假日記

          9.自我鑒定應怎么寫

          10.關注民生社會實踐論文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 | 日本韩国欧美在线另类不卡 | 亚洲综合另类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