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和倍數教案

          因數是指整數a除以整數b(b≠0)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b是a的因數。一個整數能夠被另一個整數整除,那么這個整數就是另一整數的倍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因數和倍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方程、公倍數和公因數〉復習教案與反思

          標簽:教案 時間:2022-08-26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程、公倍數和公因數〉復習教案與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方程意義的理解,鞏固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的方法,理解簡單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并能根據等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2進一步理解公倍數和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掌握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方程的意義,鞏固解方程的方法,進一步掌握求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根據數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教學實施:

            一、疏通概念

            1、同學們,本學期的內容已經全部學完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對所有的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數的世界”,在十個單元中哪些是與數打交道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方程

            公倍數與公因數

            認識分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加減法

            2、揭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復習方程,公倍數與公因數(出示課題)

            3、討論與思考:本學期學習了方程的哪些知識?

            什么是公倍數與公因數?

            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

            二、專項練習

            1、方程的復習

            ⑴整理與練習第1題,在方程下面打√,集體匯報時說出為什么不是方程?

          關于小學數學因數和倍數的優秀教案設計

          標簽:數學教案 時間:2022-08-26
          【ruiwen.com - 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數學因數和倍數的優秀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前思考:

            1.概念揭示變邏輯演繹為活動建構。因數和倍數,傳統教材是按數學知識的邏輯系統(除法整除約數和倍數)來安排的,這種概念的揭示,從抽象到抽象,沒有學生親身經歷的過程,也無須學生借助原有經驗的自主建構,學生獲得的概念是刻板、冰冷的。如果能借助學生的操作和想象活動,喚起學生的因倍意識,自主建構起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那么學生獲得的概念必然是生動的、有意義的。

            2.解決問題變關注結果為對話生成。要找出一個數的幾個因數并不難,難就難在找出這個數的所有因數。這里有一個方法問題。是把方法簡單地告訴學生,迫切地尋求結果,還是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讓他們通過獨立思考、交流討論,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呢?很多成功的教學表明,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對話場,在生生、師生多角度、多層面的對話中,能讓師生彼此分享經驗、溝通思考,生成新的看法。

            3.教學宗旨變關注知識為啟迪智慧。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知識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觀。從知識課堂走向智慧課堂,為學生的智慧成長而教,應成為我們數學教學的傾心追求。怎樣通過對因數和倍數內涵的深度挖掘,在教給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更教會他們數學思考的方法,讓他們在數學課堂上釋放潛能,開啟心智?這是我設計因數和倍數這堂課的宗旨所在。

          因數和倍數的第二課時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2-08-25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因數和倍數的第二課時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內容

            教材第6頁例3及練習二第3~8題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數之間存在因數和倍數的關系,掌握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3.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概括、分析和比較的能力,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求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難點:理解因數和倍數兩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0,28,42的因數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這些數的因數個數的?一個數的因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幾?

            二、新課講授

            1.探索找倍數的方法。(教學例3)

            出示例3:2的倍數有哪些?

            師:你會找2的倍數嗎?給你們1分鐘的時間,看誰寫得又對、又快、又多!準備好了嗎?開始!

            師:時間到,你寫了多少個2的倍數?生1:15個。生2:24個。

            師: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生1:我是用乘法口訣,一二得二,二二得四……這樣寫下去的。

            生2:我也是用乘法,用2去乘1、乘2……

          五年級因數和倍數線上教學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2-08-05
          【ruiwen.com - 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因數和倍數線上教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以及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2.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條理性。

            3.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以及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以及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

            2.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三、準備教學:

            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許多種關系,你們和爸爸(媽媽)的關系是?

            (父子、母子、母女關系)我和你們的關系是?(師生關系)

            在數學中,數與數之間也存在著多種關系,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兩數之間的因數與倍數關系。

            (二)探究新知-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教學例1:

            1.觀察算式的特點,進行分類。

            (1)仔細觀察算式的特點,你能把這些算式分類嗎?

            (2)交流學生的分類情況。(預設:學生會根據算式的計算結果分成兩類)

            第一類是被除數、除數、商都是整數;第二類是被除數、除數都是整數,而商不是整數。

            2.明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1)同學們,在整數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除數是被除數的因數。例如,12÷2=6,我們就說12是2的倍數,2是12的因數。12÷6=2,我們就說12是6的'倍數,6是12的因數。

          五年級下冊因數和倍數數學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1-09-02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下冊因數和倍數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年級下冊因數和倍數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認識因數和倍數(教材第5頁內容,以及第7頁練習二的第1題)。

            【教學目標】

            1、從操作活動中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另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

            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以及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

            【重點難點】

            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

            【復習導入】

            1、教師用課件出示口算題。

            10÷5=16÷2=

            12÷3=100÷25=

            220÷4=18×4=

            25×4=24×3=

            150×4=20×86=

            學生口算

            2、導入:在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相乘,得到的結果叫做它們的積。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乘的關系,在除法算式中,兩個數相除,得到的結果叫做它們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除的關系,在整數乘法和除法中還有另一種關系,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探討的內容。

          五年級下冊因數和倍數數學教案2

            【新課講授】

            1、學習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1)教師用課件出示教材第5頁例1,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算式,把這些算式分為兩類。

            學生說出自己的分類方法,商是整數的分為一類,商不是整數的分為一類。教師以商是整數的第一題為例,板書:12÷2=6。

          《因數和倍數》數學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1-08-29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因數和倍數》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因數和倍數》數學教案1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00以內的數表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揭示目標

            師:上節課我們把數進行了分類整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因數和倍數的相關知識。

            ⊙回顧與整理

            1.回顧舊知,構建知識網絡。

            (1)回顧:因數和倍數這部分知識有哪些概念?

            (因數、倍數、質數、合數、奇數、偶數等)

            (2)討論:各概念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組內交流)

            (3)梳理: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知識梳理。

            (4)匯報:各自的知識梳理方法。

            (課件展示學生的梳理方法,肯定其優點后,引導其完善樹狀知識網絡圖)

            2.復習、理解相關概念。

            (1)因數和倍數。

            ①在數學上,關于“因數”和“倍數”是怎么定義的?

            [整數A除以整數B(B≠0),除得的商是整數且沒有余數,我們就說整數A能被整數B整除,或者說整數B能整除整數A。

            如果整數A能被整數B(B≠0)整除,整數A就叫作整數B的倍數,整數B就叫作整數A的因數。倍數和因數是相互依存的。

            如45能被9整除,所以45是9的倍數,9是45的因數]

            師:為了方便,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所說的數指的是非零整數。

          《倍數和因數》公開課教案和教學研討

          標簽:教案 時間:2021-07-20
          【ruiwen.com - 教案】

            撰寫公開課教案是每個教師都必需熟悉的一項工作,好的公開課教案能夠激發同學興趣,培養同學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倍數和因數》公開課教案和教學研討,歡迎閱讀。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教課標數學)四下第70-71的例題以和72頁“想想做做”的1-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得出相應的乘除法算式,協助同學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探索求—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倍數和因數的某些特征。

            2、在探索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過程中培養同學觀察、分析、概括能力,培養有序考慮能力。

            3、通過倍數和因數之間的互相依存關系使同學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體會到數學內容的奇妙、有趣。

            教學重點:

            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探索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

            每桌準各12個一樣大小的正方形,每人準備一張自身學號的卡片。

            設計理念:

            通過竟猜、操作、比一比誰寫得多,找朋友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同學持續的學習興趣;同學通過獨立考慮、合作文流進行自主探索;教師引導同學掌握數學考慮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智力競猜 引入新課

            1、讓同學進行“智力競猜”——春暖花香的季節,公園里許多人在劃船,一條船上有兩個父親兩個兒子,但總共只有3個人,這是怎么回事呢?(局部同學能猜出三個人分別是孫子、爸爸、和爺爺)

            2、孫子、爸爸、爺爺的名字分別是韓韓,韓有才、韓廣發。請同學以韓有才為中心介紹—下三個人的關系。同學可能會說出“韓有才.是爸爸”,“韓有才是兒子”的語句,這時引導同學說出“誰是誰的爸爸”“誰是準的兒子”。

          《公因數和公倍數(二)》的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1-07-02
          【ruiwen.com - 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練習四第5~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與對比,使學生發現和掌握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一些簡捷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2、通過練習,使學生建立合理的認識結構,形成解決問題的多樣策略。

            3、在學生探索與交流的合作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我們已經掌握了找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這節課我們繼續鞏固這方面的知識,并能夠利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練習)

            2、填空。

            5的倍數有:( )

            7的倍數有:( )

            5和7的公倍數有:( )

            5和7的最小公倍數是:( )

            3、完成練習四第5題。

            (1)理解題意,獨立找出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2)匯報結果,集體評講。

            (3)觀察第一組中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看看有什么發現?

            每題中的兩個數有什么特征呢?(倍數關系)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4)第二組中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有什么特征?(是這兩個數的乘積)

            在有些情況下,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這兩個數的乘積。

            4、完成練習四第6題。

            你能運用上一題的規律直接寫出每題中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嗎?

            交流,匯報。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二、提高訓練

            1、完成練習四第7題。

            (1)理解題意,獨立完成填表。

            (2)你是怎樣找到這兩路車第二次同時發車的時間的?

          〈方程、公倍數和公因數〉復習教案與反思

          標簽:教案 時間:2021-07-02
          【ruiwen.com - 教案】

            劉浩中心小學許夏敏

            教學目標:1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方程意義的理解,鞏固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的方法,理解簡單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并能根據等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2進一步理解公倍數和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掌握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意義,鞏固解方程的`方法,進一步掌握求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根據數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教學實施:一、疏通概念

            1、同學們,本學期的內容已經全部學完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對所有的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數的世界”,在十個單元中哪些是與數打交道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方程

            公倍數與公因數

            認識分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加減法

            2、揭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復習方程,公倍數與公因數(出示課題)

            3、討論與思考:本學期學習了方程的哪些知識?

            什么是公倍數與公因數?

            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

            二、專項練習

            1、方程的復習

            ⑴整理與練習第1題,在方程下面打√,集體匯報時說出為什么不是方程?

            等式

            方程

            X+2.5<828-12=165a分別叫什么?你覺得方程與等式有什么關系?你能用一副圖來表示嗎?

            ⑵整理與復習第2題

            提問:根據什么來解方程?指名4人板演,校對時說說是怎么想的?

          《倍數和因數》教學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1-06-30
          【ruiwen.com - 教案】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前后關系: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百以內、千以內、萬以內、億以內以及一些整億的數。但這只是對數字的淺在認識,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公倍數和公因數,以及分數的約分、通分和四則運算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讓學生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的倍數、因數中最大的數、最小的數及其個數方面的特征。

            情感、價值目標:

            2.讓學生初步意識到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非零自然數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體會教學內容的奇妙、有趣,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

            (3)教學重點:

            理解倍數和因數的含義與方法

            (4)教學難點:

            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二、談設計理念

            首先從學生的操作入手,由淺入深,利用學生對乘法運算以及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關系的已有認識,在操作中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

            其次以學生討論、交流、相互評價,促成學生對找一個數的倍數、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進行優化處理,提升、鞏固學生方法表達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學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確的表達。

            三、談教學過程:

            (1)合作交流、揭示主題

            用12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進行不同的擺法展示,為了避免簡單的操作,引導學生通過算式來想他是怎么擺的。組織交流,引出算式與概念鑒定。

            (2)教學概念、正反促成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爱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国产 | 一本久久综合久久久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不卡在线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 | 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