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古詩

          時間:2022-04-01 13:49:06 我要投稿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古詩

            默默的哀思,淡淡的傷懷,構成了清明習俗的主基調。在這祭拜祖先懷念親人的日子里,我分明聽到,那被一次次反復吟詠的清明詩句,滿滿的竟都是思念的旋律。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古詩,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古詩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古詩 篇1

            烏啼鵲噪昏喬木,

            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

            古墓壘壘春草綠。

            宋代詩人高菊澗亦云的(《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

           。ā逗成馅!罚

            清蛾畫扇中,

            春樹郁金紅。

            出犯繁花露,

            歸穿弱柳風……

           。ā肚迕魅铡罚

            南國春半踏青時,

            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長蝴蝶飛。

            《阮郎歸·踏青》

            芳原綠野恣行事,

            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

            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

            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

            不妨游衍莫忘歸。

           。ā洞喝铡罚

            山寺饋茶知谷雨,

            人家插柳記清明。

            都是清明插柳習俗的體現;

            宋人黃峪的

            未到清明先焚火,還依桑下系秋千。

            道出了蕩秋千成風的盛景;

            清代高鼎的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則成為了吟詠風箏的絕唱。

            清明節更是廣博而深邃的。

            《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蔫共一丘。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古詩 篇2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寄京師諸弟

            (唐)韋應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斗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后。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據考古發掘,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了萬年前的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萬年前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與禮俗觀念!澳辜馈倍Y俗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清明“墓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升華。上古干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游、親近自然。清明節不僅有祭掃、緬懷、追思的主題,也有踏青郊游、愉悅身心的主題,“天人合一”傳統理念在清明節中得到了生動體現。經歷史發展,清明節在唐宋時期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古詩】相關文章:

          形容思念親人的古詩詞02-24

          2022清明節思念親人的文案03-24

          清明節思念親人文案03-24

          清明節說說思念親人的句子精選03-30

          關于清明節日的古詩03-07

          關于清明節氣的古詩02-16

          最新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句子(精選100句)03-21

          關于清明節古詩02-16

          描述清明節的古詩句03-11

          清明關于清明節的古詩02-2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秋霞精品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国产激情一区 | 最新国产乱子伦视频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 最新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