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規劃的復習題解析

          時間:2021-06-13 17:29:25 試題 我要投稿

          生態環境規劃的復習題解析

            一、名詞解釋

            1、環境規劃:是指為了使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把“社會一經濟一環境”作為一個

            復合生態系統,對人類自身活動和環境所做的時間和空間的合理安排。

            2、容量總量控制:是指環境容量所允許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3、目標總量控制:是指根據環境目標提出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削減量的控制。

            4、費用最小分配原則:是以治理費用作為目標函數,以環境目標值作為約束條件,使系統的污染治理投資費用總和最小,求得各污染源的允許排放負荷。

            5、污染物的環境容量:在人類生存和自然生態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環境單元所能容納污染物的最大負荷量。

            6、環境容量:環境容納某種特定的活動或活動速率而不造成無法接受的影響的能力。

            7、環境承載力:指某一時刻環境系統所能承受的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閾值。

            8、環境評價:是在環境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運用數學方法,對環境質量、環境影響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評述,旨在獲取各種信息、數據和資料。這是制定規劃的基礎工作。

            9、環境預測:在環境現狀調查評價和科學實驗基礎上,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對環境的發展趨勢作出科學的分析和判斷。

            10、復合生態系統:是由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和自然條件共同組合而成的生態功能統一體。在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中,人類是主體,環境部分包括人的棲息勞作環境、區域生態環境及社會文化環境,它們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休戚相關,具有生產、生活、供給、接納、控制和緩沖功能,構成錯綜復雜的生態關系。

            11、循環經濟:就是運用統籌學的理論和思維,針對整個經濟運行體系,通過對產業和產品結構、地域空間和時間布局的調整、優化、升級和轉型,實現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系統的生態化耦合,從而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提高經濟效益和質量

            12、環境功能區劃:是依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不同地區在環境結構、環境狀態和使用功能上的差異,對區域進行的合理劃分。

            13、固體廢物:是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丟棄的固體和泥狀的物質稱之為固體廢物,簡稱固廢。 包括從廢水,廢氣分離出來的固體顆粒。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

          【生態環境規劃的復習題解析】相關文章:

          城市生態與環境規劃的課程總結10-29

          《邊城》的生態意識解析09-13

          關于復習題型全面解析的攻略06-18

          《生態學基礎》復習題目附答案06-12

          綠色設計與生態環境關聯解析論文04-19

          關于中考政治復習題型全面解析攻略06-18

          室內設計與生態設計關聯解析論文04-19

          生態文明中的霧霾治理解析論文05-30

          環境規劃與管理論文04-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一道本日韩 | 日本中文一级网站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曰本一区中文字幕在看 | 一级少妇高清在线 |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