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3-03-17 12:43:03 數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范文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范文1

            一、說教材:

            幼兒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簡單的說可以包含了數、量、圖形與空間、邏輯與關系四大領域。數以及數與數間的邏輯關系是事物各種屬性關系在人腦中引起的綜合反映,復雜且不易理解。,而我今天要說的相鄰數對于4到5歲的幼兒尚沒有在其大腦中形成這一概念,而與其接近的鄰居關系卻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要求,我設計了這堂《10以內的相鄰數》的教學活動,希望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和積極參與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睘榇,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本活動中采用、故事講述法、情景表演法、猜測法、模仿法、游戲法、操作法、驗證法等教學方法;提問方式也將采用個別提問、小組提問和集體提問等多種提問方式。讓幼兒在聽聽、猜猜、說說、玩玩的過程中融入學習,獲得知識和經驗。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的說課還很粗糙,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三、說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原則,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的實際發展水平,制定了以下目標:

            1、用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情感)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認知)

            3、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認知)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能力)

            四、說重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2、活動難點: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五、說活動準備:

            1、森林背景圖,十座寫有1——10數字的蘑菇小房子,小猴、小熊手偶各一個和老虎的圖片一張,故事《住賓館》。

            2、1-10的大點卡和數卡一套。黑板1——11的數字卡片。

            3、幼兒數學操作板1個/人,1-10的點卡一套/人。

            4、撲克牌人手一份(從1到11);標有1—10的數字卡片,每個小朋友一張

            5、已經學習過了《11以內的序數》、《11以內數的形成》(包括0)等,幼兒有了初步的數與數之間存在某種邏輯關系的概念

            六、說過程:

            1、開始部分:通過拍手游戲和幼兒講講說說,初步理解“鄰居”關系。

            A、拍手游戲:“嘿嘿,(小朋友名),我問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這里!”(被問的小朋友舉起旁邊小朋友的手。)

            B、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請你說一說自己的鄰居都有誰,讓幼兒理解什么是鄰居。

            2、基本部分:

            A“興趣是幼兒學習最好的老師”,通過有趣生動的故事講述和表演,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回憶故事的內容。如:

            (1)熊貓說6號有兩個鄰居,它們都是誰呢?小猴子的家應該是幾號呢?

            (2)小熊說它的家是8號的鄰居,8號的鄰居是誰呢?

            (3)小熊的家不是9號,那應該是幾號呢?

            并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將小動物全部拿走,只留下帶有數字的小房子,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告訴并幫助幼兒相鄰數的定義(1)。提問:6的鄰居是誰呀?(理解“相鄰數”。小朋友都有兩個好聽的.名字,比如王乾瑞小朋友在家里媽媽叫你寶寶,在幼兒園老師叫你王乾瑞。數字的鄰居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相鄰數。)得出結論:7和8是6的鄰居,也叫做6的相鄰數,9和10是8的鄰居,也叫做8的相鄰數。(2)提問:那么5有沒有相鄰數,它們是誰?。得出結論:每一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5有兩個相鄰數,是4和6.(3)幼兒自主探索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部分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進一步推理說出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B復習11以內數的形成,“添1就是,比少1”為后面理解10以內相鄰數(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打下基礎。復習數字1-11。

            (1)、請你說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問你,比2多1就是幾?”“

            (2)、接著往下數,一直說到數字11。

            C幼兒操作,總結評價幼兒操作的結果,理解并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1)、“你幫1找到了哪兩個相鄰數?為什么0是1的相鄰數,2是1的相鄰數呢?”引導幼兒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2)、發放幼兒數學操作板及操作點卡,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間多1少1的關系!澳阏页霰2多1的點卡,請你找出比2少1的點卡!币来握页霰3、4、5、6、7、8、9、10多1或者少1的數,引導幼兒依次說一說3、4、5、6、7、8、9、10的相鄰數及其之間的關系。

            3、結束部分:游戲中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游戲:(1)、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1-10其中一張數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問你,的相鄰數就是和?”(2)《撲克牌里的相鄰數》:兩人一組,甲抽取乙撲克牌里的任一張牌,然后讓甲找相鄰數,找對了,牌歸他,找錯了牌歸乙。在規定的時間內最后以誰的牌多為勝。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范文2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較敏銳的觀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讓幼兒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拓展到周圍的生活與環境中去,主要運用觀察法、觀察比較法、講解法等突破;活動難點是讓幼兒能夠找出兩條平行邊,主要運用觀察法、講解法、聯系法等突破。

            活動準備

            幼兒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梯形學具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播放動畫片,孩子觀看動畫片(問:動畫片里有哪些圖形呢?)

            二、基本環節

            認識梯形

            1、用魔術棒拼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

            2、分類,說圖形名稱(目的是認識梯形)

            3、說梯形的特征(梯形是什么樣的?)

            4、把圖形寶寶送回家

            三、結束環節

            鞏固練習

            看視頻:找圖形。

            四、延伸環節

            給圖形涂色,展示。

            教學反思

            反思:

            1、課的目標定位空泛、模糊,活動目標應用詞準確、有針對性,目標中要體現本次活動中孩子要達到的程度。目標這樣定更具操作性,如:

            (1)認識梯形,并在生活中找一找梯形。

           。2)讓孩子樂于參與活動,體驗圖形游戲活動中的快樂。

            2、教師的課前準備應更充分,消除因細節問題影響活動的'順利開展(如拼圖的線條不夠緊密,黑板和魔棒色差不大等等)

            3、教師應加強學科知識的學習,數學語言應規范、嚴密、準確。

            4、課的結構應層次清晰,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本課的結構如是這樣則更好:

            (1)看動畫片,找圖形,認識梯形。

           。2)用魔法棒拼圖形,說梯形特征。

            (3)涂一涂,送圖形回家。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范文3

            一、設計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的特征。我把本活動的目標定為: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3、誘發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二、說準備

            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做出以下準備:

            環境創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兒學具:包含有梯形的的圖畫若干張(沒涂色)。

            三、說教學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得主體。因此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法,互動法,并設計游戲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四、說程序設計

            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復習整理基礎上,滲透新知識點——新授活動——鞏固活動——生活化延伸

            1、通過尋找、涂色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讓幼兒找出圖中不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并涂上顏色。

            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兒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動設計我就不從概念入手,而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

            2、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你們看,它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這個圖形像什么?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名叫——梯形。

            (3)不過,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睡著放,它們都是梯形。)

            (4)分別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讓幼兒了解它們也是梯形。

            提問: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幼兒認識梯形的另外一個難點是梯形的多樣性。幼兒認識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容易形成定勢。所以活動開始時就要讓幼兒接觸各種梯形,每個環節中幼兒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種各樣的。

            3、通過再一次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來了一些小客人,他們說肚子餓了,想吃梯形餅干,小朋友能幫助他們嗎?

            (2)先請小朋友們從各種形狀的餅干中挑選出1塊梯形餅干,舉起來給老師檢驗。

            (3)再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教師在旁注意檢驗)

            此環節是我在教學中有意設置的一個難點,給小客人喂梯形餅干幼兒得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這里必須選擇不同的梯形餅干,對一部分幼兒來說,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讓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跨越過去才能從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心底里得到滿足。

            4、通過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征的認識。

            (1)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張貼的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說說。

            (2)鼓勵全體幼兒尋找梯形,跟同伴和客人老師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在整個指導過程中哦注重“三最”:即最大的觀察(努力觀察每位幼兒,避免籠統評價);最小的干預(教師角色進行退位,不干預替代);最多的鼓勵(鼓勵幼兒的點滴進步)。

            另外,努力把握“玩數學”的度。不在游戲中刻意地“教”,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泄情感,感受愉悅。

            這節課,我通過四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游戲,操作,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各位領導!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08-21

          幼兒園中班數學梯形說課稿11-03

          幼兒園中班數學圖形分類說課稿03-16

          中班數學《梯形》說課稿11-03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15篇02-01

          【精品】幼兒園說課稿中班數學三篇04-24

          梯形中班數學說課稿07-10

          中班數學活動梯形說課稿10-28

          中班的數學《梯形》活動說課稿范文07-29

          中班數學梯形說課稿范文10-2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在线婷婷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 | 亚洲精品国产乱子伦 |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高清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