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會考化學必考知識點分享

          時間:2024-03-04 13:57: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二會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精選五篇分享

            在日常的學習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二會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精選五篇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會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精選五篇分享

          高二會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精選五篇分享1

            1、SO2能作漂白劑。SO2雖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機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劑如石蕊試液。SO2使品紅褪色是因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錳酸鉀褪色是因為還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為溶于不生成酸。

            2、SO2與Cl2通入水中雖然都有漂白性,但將二者以等物質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則會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出現渾濁的物質:

            第一種可能為與Cl-生成難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種可能為與H+反應生成難溶物。包括:

            ①可溶性硅酸鹽(SiO32-),離子方程式為:SiO32-+2H+=H2SiO3↓

            ②苯酚鈉溶液加鹽酸生成苯酚渾濁液。

            ③S2O32-離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④一些膠體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膠粒帶負電荷與加入的H+發生電荷中和使膠體凝聚,當然,若繼續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若加HI溶液,最終會氧化得到I2。

            ⑤AlO2-離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當然,若繼續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淀則會溶解。

            4、濃硫酸的作用:

            ①濃硫酸與Cu反應——強氧化性、酸性②實驗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脫水性

            ③實驗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劑、吸水劑④酯化反應——催化劑、吸水劑

            ⑤蔗糖中倒入濃硫酸——脫水性、強氧化性、吸水性

            ⑥膽礬中加濃硫酸——吸水性

            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鹽;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麥芽糖(均在堿性環境下進行)

            6、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

            ①顯兩性的物質:Al、Al2O3、Al(OH)3

            ②弱酸的銨鹽:(NH4)2CO3、(NH4)2SO3、(NH4)2S等。

            ③弱酸的酸式鹽:NaHS、NaHCO3、NaHSO3等。

            ④氨基酸。

            ⑤若題目不指定強堿是NaOH,則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

            7、有毒的'氣體: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8、常溫下不能共存的氣體: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氣體: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10、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有漂白作用的氣體:Cl2(有水時)和SO2,但兩者同時使用時漂白效果減弱。檢驗Cl2常用淀粉碘化鉀試紙,Cl2能使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褪色。

          高二會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精選五篇分享2

            1、羥基就是氫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組成的一個整體,其實,羥基是一個基團,它只是物質結構的一部分,不會電離出來。而氫氧根是一個原子團,是一個陰離子,它或強或弱都能電離出來。所以,羥基不等于氫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羥基,不會電離出來;硫酸中有兩個OH也是羥基,眾所周知,硫酸不可能電離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離子,能電離出來,因此這里叫氫氧根。

            2、Fe3+離子是黃色的

            眾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黃色的,但是不是意味著Fe3+就是黃色的呢?不是。Fe3+對應的堿Fe(OH)3是弱堿,它和強酸根離子結合成的鹽類將會水解產生紅棕色的Fe(OH)3。因此濃的FeCl3溶液是紅棕色的,一般濃度就顯黃色,歸根結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導致的。真正Fe3+離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黃色的。將Fe3+溶液加入過量的酸來抑制水解,黃色將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發現不少人都這么說,其實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為“-”就認為是遇水分解,其實不是的。而是AgOH的熱穩定性極差,室溫就能分解,所以在復分解時得到AgOH后就馬上分解,因而AgOH常溫下不存在。和水是沒有關系的。如果在低溫下進行這個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這個白色沉淀的。

            4、多元含氧酸具體是幾元酸看酸中H的個數。

            多元酸究竟能電離多少個H+,是要看它結構中有多少個羥基,非羥基的氫是不能電離出來的。如亞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個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結構中,是有一個H和一個O分別和中心原子直接相連的,而不構成羥基。構成羥基的O和H只有兩個。因此H3PO3是二元酸。當然,有的還要考慮別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來解釋。

            5、酸式鹽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鹽溶液當然呈酸性啦,其實不然。到底酸式鹽呈什么性,要分情況討論。如果這是強酸的酸式鹽,因為它電離出了大量的H+,而且陰離子不水解,所以強酸的酸式鹽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鹽,則要比較它電離出H+的能力和陰離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陰離子的水解程度較大(如NaHCO3),則溶液呈堿性;反過來,如果陰離子電離出H+的能力較強(如NaH2PO4),則溶液呈酸性。

            6、H2SO4有強氧化性

            就這么說就不對,只要在前邊加一個“濃”字就對了。濃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體現在整體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電子,所以它有強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幾乎沒有(連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還弱得多。這也體現了低價態非金屬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價態的強,和HClO與HClO4的酸性強弱比較一樣。所以說H2SO4有強氧化性時必須嚴謹,前面加上“濃”字。

            7、鹽酸是氯化氫的俗稱

            看上去,兩者的化學式都相同,可能會產生誤會,鹽酸就是氯化氫的俗稱。其實鹽酸是混合物,是氯化氫和水的混合物;而氯化氫是純凈物,兩者根本不同的。氯化氫溶于水叫做氫氯酸,氫氯酸的俗稱就是鹽酸了。

            8、易溶于水的堿都是強堿,難溶于水的堿都是弱堿

            從常見的.強堿NaOH、KOH、Ca(OH)2和常見的弱堿Fe(OH)3、Cu(OH)2來看,似乎易溶于水的堿都是強堿,難溶于水的堿都是弱堿。其實堿的堿性強弱和溶解度無關,其中,易溶于水的堿可別忘了氨水,氨水也是一弱堿。難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弱堿,學過高一元素周期率這一節的都知道,鎂和熱水反應后滴酚酞變紅的,證明Mg(OH)2不是弱堿,而是中強堿,但Mg(OH)2是難溶的。還有AgOH,看Ag的金屬活動性這么弱,想必AgOH一定為很弱的堿。其實不然,通過測定AgNO3溶液的pH值近中性,也可得知AgOH也是一中強堿。

            9、寫離子方程式時,強電解質一定拆,弱電解質一定不拆

            在水溶液中,的確,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所以肯定拆;而弱電解質不能完全電離,因此不拆。但是在非水溶液中進行時,或反應體系中水很少時,那就要看情況了。在固相反應時,無論是強電解質還是弱電解質,無論這反應的實質是否離子交換實現的,都不能拆。如:2NH4Cl+Ca(OH)2=△=CaCl2+2NH3↑+2H2O,這條方程式全部都不能拆,因此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有的方程式要看具體的反應實質,如濃H2SO4和Cu反應,盡管濃H2SO4的濃度為98%,還有少量水,有部分分子還可以完全電離成H+和SO42-,但是這條反應主要利用了濃H2SO4的強氧化性,能體現強氧化性的是H2SO4分子,所以實質上參加反應的是H2SO4分子,所以這條反應中H2SO4不能拆。同樣,生成的CuSO4因水很少,也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也不能拆。弱電解質也有拆的時候,因為弱電解質只是相對于水是弱而以,在其他某些溶劑中,也許它就變成了強電解質。如CH3COOH在水中為弱電解質,但在液氨中卻為強電解質。在液氨做溶劑時,CH3COOH參加的離子反應,CH3COOH就可以拆。

          高二會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精選五篇分享3

            1——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正價由堿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1.原子結構:如:的質子數與質量數,中子數,電子數之間的關系

            2.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A.周期序數=電子層數

            B.原子序數=質子數

            C.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元素的正價數

            D.主族非金屬元素的負化合價數=8-主族序數

            E.周期表結構

            (2)元素周期律(重點)

            A.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難點)

            a.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氫的難易或與氫化合的難易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b.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或酸性強弱

            c.單質的還原性或氧化性的強弱

            (注意:單質與相應離子的性質的變化規律相反)

            B.元素性質隨周期和族的變化規律

            a.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變弱

            b.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

            d.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C.第三周期元素的變化規律和堿金屬族和鹵族元素的變化規律(包括物理、化學性質)

            D.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規律:

            a.原子與原子b.原子與其離子c.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

            (3)元素周期律的應用(重難點)

            A.“位,構,性”三者之間的關系

            a.原子結構決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原子結構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c.以位置推測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

            B.預測新元素及其性質

            3.化學鍵(重點)

            (1)離子鍵:

            A.相關概念:

            B.離子化合物:大多數鹽、強堿、典型金屬氧化物

            C.離子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價鍵:

            A.相關概念:

            B.共價化合物:只有非金屬的化合物(除了銨鹽)

            C.共價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NH3,CH4,CO2,HClO,H2O2)

            D極性鍵與非極性鍵

            (3)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高二會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精選五篇分享4

            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8或18,ⅠA、ⅡA為8,其他族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32。

            氧族元素

            1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O2

            2能使品紅褪色的氣體SO2(顏色可復現)、Cl2(顏色不可復現)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O2、SO2

            4濃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脫水性、氧化性、難揮發

            5檢查腸胃用作“鋇餐”的BaSO4

            6檢驗SO先加稀鹽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7某溶液加入鹽酸產生刺激氣味氣體,該溶液中定含有:

            8引發酸雨的污染物SO2

            氮族元素

            1常用作金屬焊接保護氣、代替稀有氣體填充燈泡、保存糧食水果的氣體N2

            2在放電情況下才發生反應的兩種氣體N2與O2

            3遇到空氣立刻變紅棕色的氣體NO

            4有顏色的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5造成光化學煙霧的污染物NO2

            6極易溶于水的氣體NH3、HCl

            7NH3噴泉實驗的現象和原理紅色噴泉

            8NH3的空間結構三角錐形

            9溶于水顯堿性的氣體NH3

          高二會考化學必考知識點精選五篇分享5

            電能轉化為化學能——電解

            1、電解的原理

            (1)電解的.概念:

            在直流電作用下,電解質在兩上電極上分別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過程叫做電解。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叫做電解池。

            (2)電極反應:以電解熔融的NaCl為例:

            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陽極,陽極發生氧化反應:2Cl-→Cl2↑+2e-。

            陰極: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稱為陰極,陰極發生還原反應:Na++e-→Na。

            總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電解原理的應用

            (1)電解食鹽水制備燒堿、氯氣和氫氣。

            陽極:2Cl-→Cl2+2e-

            陰極:2H++e-→H2↑

            總反應:2NaCl+2H2O2NaOH+H2↑+Cl2↑

            (2)銅的電解精煉。

            粗銅(含Zn、Ni、Fe、Ag、Au、Pt)為陽極,精銅為陰極,CuSO4溶液為電解質溶液。

            陽極反應:Cu→Cu2++2e-,還發生幾個副反應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應,沉積在電解池底部形成陽極泥。

            陰極反應:Cu2++2e-→Cu

            (3)電鍍:以鐵表面鍍銅為例

            待鍍金屬Fe為陰極,鍍層金屬Cu為陽極,CuSO4溶液為電解質溶液。

            陽極反應:Cu→Cu2++2e-

            陰極反應:Cu2++2e-→Cu

          【高二會考化學必考知識點分享】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必考知識點整理分享03-03

          最新高二必考化學知識點梳理03-04

          高二會考化學知識點最新歸納五篇12-18

          高一化學知識點必考整理5篇分享12-19

          高二會考地理知識點12-20

          高二會考地理知識點梳理03-04

          高二化學知識點12-19

          高二英語必修五會考知識點整理03-04

          高二化學知識點歸納03-04

          高二化學知識點【優】03-0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伦中文 | 中文字幕亚洲有码 | 在线免费看永久AV片 | 亚洲色欧美2019最新在线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 |